你說你想辭職了,這份工作枯燥乏味,沒意義,這種一眼就看到頭的日子不是你想要的。
你說你想旅行,想要無拘無束,向往自由,而不是在鋼筋混凝土,在玻璃隔間,在攝像頭下生活。
想想多么美好,但是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抱怨、吐槽,看不慣的人和事,很想逃離,覺得自己融不進去,不斷排斥,不去接觸,有時候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在各方面的逼迫下,一步步離當初想象中的自己越來越遠。
我有時候也會問身邊認識的人,他們大部分人也會說“不想工作”、“不想努力了”,這兩句話也成了一部分年輕人的口頭禪,當然對很多人來說,這不過是一句自嘲,不工作是不可能的。
后來我聽到了一句話“如果不想工作了,就去勞務市場看看”。我了解到了比工作更痛苦的是沒有工作可以做,沒有一份工作不委屈、不辛苦,也沒有一種成功是一蹴而就的,只是有人選擇了硬抗,有人選擇了逃避。
楊冪在節(jié)目中說:“你看看這下面哪一個不辛苦,你憑什么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
李易峰也在采訪中說:“我不辛苦,你們也辛苦”
我一直堅信每件事情的發(fā)生,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而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握當下,去接受它、理解它并包容它。既然逃無可逃、退無可退,那就坦然受之。
現(xiàn)在的我,還沒有成為自認為的我,但現(xiàn)在我和我自己和解了。
有時候,在通向自己喜歡的目標上,就要經(jīng)歷自己所不喜歡的,短暫接受了現(xiàn)在的黑暗才能迎來更美好的光明,接受了不行、不可以,才有機會碰觸可能、我可以。
鮮少有人一開始就能遇到自己喜歡的、合適的,也少有人的工作總是充滿開心和舒適,熬得苦盡來,等到春暖花開。
雪萊說:“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最黑的那條路總要自己走,你不一定非得長成玫瑰,你樂意的話,做茉莉、做雛菊、做無名小花、做千千萬萬,而這一定要知足且上進,溫柔而堅定,一定要清醒,熱愛生活,每天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