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馬思純和王俊凱主演的電影《斷橋》上映,馬思純飾演一個得知生父死亡秘密,走在復仇道路上的女生。
在人物塑造上,因為有著很矛盾的情感沖突(兇手是對自己很好的養(yǎng)父),馬思純在影片中給人的感覺是“瘋瘋癲癲”的。
隨便截一幀圖,里面的她幾乎都是45 仰望天空,“明媚的憂傷”的模樣。馬思純有沒有演技?當然有,她眼睛里是有內(nèi)容的,情緒感染力也強,對于想要演好的決心也很大。
但是也正是因為對這種想要演好的心太重,導致馬思純時常陷入演戲用力過猛的尷尬局面。
就像這次,影片中“聞曉雨”瘋癲的內(nèi)核就顯得很表面化,經(jīng)不起推敲,仿佛是“為了瘋而瘋”,讓不少觀眾摸不著頭腦,對比道貌岸然的養(yǎng)父,差距不是一點半點,范偉更是成了影片里最大的亮點。
有人覺得馬思純演技不錯,眼睛里有情緒,會說話,很打動人,對得起金馬影后的頭銜。
還有不少觀眾認為,馬思純演啥都一個樣子,乍一看有種演技很好的感覺,再實際一看,很多完全不同的角色演出了相似的模樣。
這并不是為了黑而黑,早在3年前,馬思純演過一段沒有臺詞的抑郁癥女生,也是那種情緒飽滿,一秒落淚的表演。
但是不少網(wǎng)友并不買賬,認為馬思純將抑郁癥演成了精神病,抑郁癥的情緒是向內(nèi)收斂的,而不是這種大開大合的情緒外露。
演“精神病”確實是很考驗演員的演技的,娛樂圈有不少演員,就是靠著這類角色演技封神的。但是要演好精神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們的瘋各有原因,表現(xiàn)的形式也大為不同。
以下6位把“精神病”演好了的演員,他們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個個都成了“模板”。
第一位、萬茜
在靠著2020年的現(xiàn)象級綜藝《浪姐1》大火之前,萬茜一直屬于戲紅人不紅的代表,其中,最值得證明她演技的,就是2016年在《你好瘋子》里面,一人飾演有7種性格截然不同人格的精神分裂病人。
在影片一開端,一個密閉房間里被關進了7個完全不認識的人,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性格迥異,湊在一起,都為了證明自己不是瘋子,在影片前半段,萬茜飾演的失憶女人并不顯眼。
片中有一個長鏡頭,在4分鐘的時間里,萬茜切換了7種完全不同的表演,沉浸式讓觀眾體會到了精神分裂是什么模樣,讓人毛骨悚然。
也正是因為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讓很多觀眾認識到了萬茜,雖然這部影片在情節(jié)上有弱點,但不可否認的是,萬茜的表演是里面的高光片段,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她。
第二位、徐露
說起徐露這個名字,可能很多觀眾不是很熟悉,但是只要一提起《情深深雨濛濛》里的“可云”,相信很多人就會恍然大悟。
在劇里,徐露飾演了一位因孩子離世,不愿接受而“時而正常,時而瘋癲”的可憐女人,在正常狀態(tài)下的可云,是一個說話溫溫柔柔的女子,可是一犯病,可云就開始歇斯底里,只有被捆綁才能安靜片刻。
要說演得有多真,可能不少人小時候以為這個演員是真的精神病,她歇斯底里的糊涂模樣可以說演活了一位精神飽受打擊,只能停留在虛幻記憶中的女子。
除了《情深深雨濛濛》,徐露還曾在《金粉世家》里飾演了一個和愛人因世俗不能在一起的丫鬟,最終無望的她選擇了剃發(fā)出家。
對于這類情感脆弱像易碎品一樣的女子,徐露總是拿捏得很好,她的瘋癲不同于萬茜的分裂狀態(tài),而是一種永遠停留在幻想里的虛無狀態(tài),別人已經(jīng)走過太長的路了,可云卻依舊年輕、情感濃烈。
她的發(fā)瘋,是對薄情人的一次有力的反擊。
第三位、陳沖
當年一部造成世界級影壇轟動的《末代皇帝》,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了這個“大廈將傾”的封建王朝的黃昏。
如今35年過去了,這部已經(jīng)老去的片子卻依舊給人時讀時新的感受,第一次看的時候,可能眾人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男主溥儀的身上,他的身上拖曳著幾千年的封建“骸骨”,以至于他一生都在“不合時宜”。
當再次觀看時,小8卻被溥儀的皇后婉容深深吸引。這個女子,在真實的歷史上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在影片中,同樣悲哀,更殘忍的是,影片還放大了這種悲劇。
(歷史上的婉容與溥儀)
她和溥儀是少年夫妻,感情濃烈,支持溥儀的決定,兩人對未來有共同的期許。直到溥儀成為日本人的傀儡,一心想要復辟。
看清日本人陰謀,明白封建王朝大勢已去的婉容,卻救不醒停留在“幻覺”里的愛人,看著他逐漸庸俗,兩人的道路逐漸分了岔路口。不同于勇敢離開的紋繡,婉容是愛溥儀的,她的反抗也是不徹底的。
因此,最后婉容被這種矛盾撕裂,以至于瘋癲。關于她情緒失控,有這樣一場戲,周圍熱鬧非凡,大家都在談笑,婉容落落寡歡地坐在角落,神經(jīng)質(zhì)地將花瓣往嘴里塞,眼睛空洞無物。
這個畫面又美又荒誕,標志著婉容的最終崩潰,在那之后,她徹底成為了一具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把美的事物撕碎了給大家看,是悲劇美之所在。陳沖所表演的婉容,做到了這一點。
第四位、王寶強
非科班出身的王寶強,質(zhì)樸的形象在娛樂圈算得上是個異類,可能很多人對王寶強的形象停留在那個演喜劇的他身上,像是《唐人街探案》、《人在囧途》之類。
或是那種憨厚正派拼搏的草根人物,像是什么《士兵突擊》等,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除此之外,王寶強的演技也被低估了,他在《hello!樹先生》里的表演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和可云的瘋有點類似,樹先生也是因為現(xiàn)實生活的沖擊而瘋,并因此構筑了一個和現(xiàn)實全然不同的臆想世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樹先生,笨拙、一事無成、因哥哥的慘死而活在對父親的恐懼中,在村里也是另類的存在,始終孤身一人,親人也一個個遠離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他是一個全方位的失敗者。
在臆想的世界中,他相對完滿,娶了媳婦兒,自己得到村里人的尊重,事業(yè)也混得風生水起,妥妥的成功人士?,F(xiàn)實和臆想的巨大落差,一直不停地在折磨樹先生,以至于,在臆想的世界里,他也崩潰了。
兩個世界的雙重崩潰,意味著樹先生的徹底瘋癲,他不可避免地孤身走入荒原。
第五位、王勁松
一部《大明王朝1566》,王勁松的演技被大眾認可。他在里面飾演的是心機深沉的宦官楊金水,一舉一動“殺人不見血”,并不是一個光輝的正面角色。
在后來,為了自保,高高在上的楊金水開始裝瘋,像泥里的狗,任人打罵侮辱,他騙過了所有人,從一個喜怒不形于色的“大佬”轉瞬間成了一個目光呆滯、形狀瘋癲的傻子。
他騙過了周圍人,也騙過了觀眾。
直到后來,他的上司呂芳告訴他不用再裝了,他的眼神在一瞬間發(fā)生了變化??梢哉f,這段的王勁松演技炸裂,也因為這段裝瘋的表演,讓很多觀眾對楊金水這個人物的形象了解更加深入。
(裝瘋時)
(不再裝時)
而這里面,王勁松是有很大的功勞的,這就是一個好的演員對角色的影響力。
第六位、張國榮
當年,張國榮的《霸王別姬》一戰(zhàn)封神,國內(nèi)外拿獎到手軟,而他在里面飾演的“程蝶衣”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不同于前幾位外化的瘋癲,程蝶衣的瘋是骨子里的,內(nèi)斂的,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就是“不瘋魔,不成活”。
他的悲劇,在于他的癡,對戲?qū)θ说募兇?、濃烈的追求,容不得一絲雜質(zhì),以至于和旁人格格不入,以至于被時代的洪流擊倒。在影片里,張國榮挖掘出角色的破碎感,然后將它在觀眾面前打碎,美得以徹底。
他的柔,他的媚,他的少年感,是國內(nèi)娛樂圈找不出第二個的。在全片中,你很難看到他具體做出了哪些瘋癲的舉動,但是他的骨與血都在抗爭。
在影片的最后,剛強示人的段小樓成了懦夫,反倒是柔弱的程蝶衣表現(xiàn)出錚錚鐵骨,這樣的他,像個易碎品,最終消亡。
以上這幾位演員飾演的瘋子,他們詮釋了不一樣的悲劇導致的瘋癲,相較于浮于表面的表演,他們的表演才是真正的“炸裂式”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