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是2.3億年前中生代時期的動物,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時代結(jié)束的時候突然全部消失,成為地球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個謎,這個謎至今仍無人能解!關于恐龍滅絕的原因,現(xiàn)代科學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但有多種假說,主要包括氣候變遷說、隕石撞擊說、物種斗爭說、大陸漂移說、酸雨說等。其中隕石撞擊成為主流學說,即便古生物學家在墨西哥找到了一個隕石坑,但也沒有確鑿石錘的證據(jù)用來佐證其說法的準確性!一句話概之,現(xiàn)在所有關于恐龍滅絕的學說都是人們的猜測而已!
但話說回來,科學家們的猜測都是建立在科學依據(jù)基礎之上,并不是小朋友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就好像幼兒園小朋友一口咬定有外星人一樣,只會說宇宙之大,憑什么只能地球有人?除了這種五歲哲學家般的反問,他們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證據(jù)!而以上所說的各種恐龍滅絕假說,都各有其理論做依據(jù),至于他們的理論對不對就是另一碼事了!這不,新的恐龍滅絕理論又出現(xiàn)了,準確地說這個理論不是新的,因為很早就有人提出來了,只不過最近這個理論熱度上升,在學界可謂甚囂塵上!這個恐龍滅絕理論就是超新星大爆炸!
在說超新星爆炸之前,大家先簡單了解下什么是臭氧層!臭氧層是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高的層次。濃度最大的部分位于20—25公里的高度!它的主要作用有三個,第一是保護作用,臭氧層能吸收宇宙帶來的短波紫外線,能使地球上的動植物免遭“有害”紫外線帶來的傷害。簡單理解為臭氧層就像一把雨傘,為地球上的生物遮陽避雨!而短波紫外線對地球上的生物絕不是下雨那么簡單,它對生物是有致命危害的!第二作用是加熱作用,氧吸收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并將其轉(zhuǎn)換為熱能加熱大氣,而大氣的溫度結(jié)構(gòu)對于大氣的循環(huán)具有重要的影響!想一想,如果地球上的大氣不循環(huán)了會怎樣?
沒有了大氣環(huán)流,地球氣候?qū)⑹テ胶?,大氣環(huán)流一旦停止,火山爆發(fā)后被污染的空氣很難得到凈化,冷暖空氣也很難得到交換,幾乎不會下雨,全球各地溫度基本相同,而且氣溫都異常寒冷,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地球環(huán)境就會變得很糟糕。第三為溫室氣體的作用,顧名思義,這個作用能讓地球變得更暖,更有利于生物們繁衍!當然,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還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甲烷、人造氫氟碳化物(也稱氟利昂)、氧化亞氮(又稱笑氣)等氣體!
基于以上三點基礎知識,再說導致恐龍滅絕的超新星爆炸理論,超新星這個東西具體是啥呢,簡單地說超新星就是一顆瀕死的恒星,可別被它的名字蒙蔽了,之所以把瀕死恒星叫做超新星,是因為這老家伙的亮度特別高,這大概就是回光返照吧!根據(jù)目前科學研究,不是所有恒星最后都會變成超新星,只有比太陽大8倍及以上的恒星才可能成為超新星!大于太陽8倍小于20倍會變成中子星,再大就變黑洞了!有點跑題了,知道得太多,難免會水滿自溢!繼續(xù)說超新星爆炸,一言蔽之,超新星爆炸會釋放出大量物質(zhì)與各種波長的紫外線。
還得插一句,地球上的很多元素都來自超新星爆炸,比如黃金、銅、鐵、鋅等重金屬元素,甚至包括組成你軀體的各種元素,都得歸功于超新星的爆炸!當然,凡事都有雙面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超新星爆炸能直接毀掉地球上的臭氧層,而臭氧層對地球的作用前邊已經(jīng)說過了,恐龍極大可能因為地球臭氧層遭到破壞,而導致集體滅亡的,只有較小型的物種得以生存,但日子估計也好過不到哪!這個理論看似是正確的,因為它可以完美解釋6500萬年前地球上百分之八十物種滅絕的原因!
但科學是建立在實驗與證據(jù)的基礎上發(fā)展的!沒有證據(jù)支持,即便你猜對了也是白猜。現(xiàn)在就有科學界人士在著手搜尋隱藏在地球內(nèi)部的放射性原子,用于證明那顆曾經(jīng)存在過的超新星,但實施這個計劃以人類目前的科技能力是個巨大挑戰(zhàn)!
地球具有很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多人類看起來致命的損害,對于地球的生態(tài)圈來說,只不過是皮毛之癢而已。以切爾諾貝利的核泄漏為例,當人類完全撤離了這一片輻射區(qū)后,短短幾十年。這里的又恢復了一片“原始森林”的景象,這里并沒有人類預計的死氣沉沉,有植物,有動物,所有的生物都適應了這里的核輻射環(huán)境。但可惜,恐龍運氣并不太好,地球的自我修復能力需要的時間大于它們的生命周期,而小型動物并不需要大量食物大量氧氣而得以存活,最后演化出了我們現(xiàn)在的人類!關于進化論是不是正確的理論不在本視頻探討內(nèi)容之內(nèi),之所以那么說是因為在視頻結(jié)尾時總得說點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