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有刻“饑餓石”的傳統(tǒng),每次大旱水位下降,都會在裸露的石頭刻上年份,還會附上這么一句話:
“如果看到我,就請哭泣吧”,因為大旱往往帶來大饑荒,這是餓死成千上萬人的不祥銘文。
全歐洲三分之二的土地受到干旱威脅,是500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而這僅僅是這場復合危機的一個側面。
戰(zhàn)爭和天災,加劇了一連串的能源危機,通貨膨脹,以及債務危機。
最近歐元對美元匯率再度跌破1比1,這是一個和“饑餓石”一樣的不祥信號。
只不過“饑餓石”是糧食不祥,匯率跌破1比1,是經濟不祥。
1歐元兌0.993美元,這代表著什么?
最直接的代表,歐洲財富的大量蒸發(fā)。
2021年歐盟GDP14.44萬億歐元,同比增加5.3% 。
按照去年匯率換算的話,14.44萬億歐元,大約等于17.08萬億美元。
這是2021年的狀況。
可今年匯率崩成這樣,歐盟14.44萬億的GDP,再換算美元,只剩14.30萬億美元。
2021年匯率,歐盟GDP17.08萬億美元。
2022年匯率,歐盟GDP14.30萬億美元。
這歐盟被美國挑唆的戰(zhàn)爭,活活給坑掉了2.78萬億美元。
歐元購買力不斷下降,而美國靠著挑唆歐洲戰(zhàn)爭,靠著強勢加息,硬生生的割了歐盟2.78萬億美元。
并且歐洲下半年的狀況必然會更糟,歐元兌美元會繼續(xù)下滑,等時機成熟,美國再拿著靠升息回流的美元,反過頭來再去抄底歐盟的優(yōu)質資產。
不過在資本市場上,做空歐洲的行動早打響了,6月橋水基金花了105億美元,沽空28支歐洲大型企業(yè)股票。
這讓橋水旗下的基金“Pure Alpha II”,凈值三個月內漲幅26%。
華爾街金融鱷魚們,一邊沽空歐洲經濟,一邊大舉抬高歐洲能源價格,進一步打擊歐洲。
同時這也證明了美國是個強勁的金融對手,即便中俄不斷減持美債,可美國不還有盟友可以收割嘛。
如果說歐洲的戰(zhàn)爭中心在烏克蘭,那么經濟危機中心,就在意大利。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后,開始向全球轉嫁危機,于是造成了歐債危機,和阿拉伯之春。
當年的歐債危機,看似在希臘爆發(fā),希臘要破產,實則主要是救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
當時判斷,希臘一倒,意大利必倒,意大利一倒,歐盟也會倒。
所以必須托住希臘,不能讓希臘倒。
好在2010年前后,德國法國經濟強勁,還有余力能救意大利,尤其是德國在撐著歐盟。
可如今2022年,意大利又不行了。
這次德國自身難保,不可能像2010年時一樣,慷慨解囊。
作為高福利國家,意大利債務為GDP的150%,而且意大利和德國一樣嚴重依賴俄國天然氣。
今年預估,意大利經濟將因能源危機萎縮5%。
同期,意大利債券的風險溢價在兩個月內飆升了200多個基點。
今年6月,意大利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也首次突破4%。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國家國債的收益率越高,這個國家的金融風險越大,現(xiàn)在看歐盟危機主要看意大利。
意大利正面臨著一種“末日循環(huán)”的危機狀況。
所謂“末日循環(huán)”,是意大利銀行大量持有政府債券,可隨著歐洲危機加劇,債券收益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這會不斷影響意大利銀行的放貸能力和償付舊債的能力。
買債的能力減少,銀行還舊債的能力越弱,放貸的能力也越弱。
最終意大利銀行會爆發(fā)違約,甚至破產。
因意大利銀行持有大量國債,意大利銀行若違約破產,將導致意大利的國家破產。
過去面對這類危機,就是讓歐盟經濟好的國家來輸血,靠著德國和法國輸血給意大利,讓歐盟銀行去購買意大利債券,不讓意大利銀行破產。
可今天,德法一樣狀況不好,他們還有多少給意大利輸血的能力呢?
經濟一旦糟糕,政治會直接受到牽連,意大利總理德拉吉上個月宣布辭職。
德拉吉不是那種靠著“大撒錢、騙選票”上臺的政客,德拉吉是一個技術官僚,是真正懂經濟,有能力的人。
他先后擔任意大利銀行行長,歐洲央行行長,歐洲央行理事會成員,國際清算銀行董事會成員。
一句話,他太懂經濟了。
如果意大利要救經濟,他就是第一人選。
可現(xiàn)在德拉吉卻宣布辭職了,在這個一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前夜。
表面看德拉吉辭職是因為議會分裂,最大黨“五星運動”不肯和政府合作。
五星運動的終極訴求是,脫歐,意大利自己玩自己的,同時現(xiàn)在經濟困難,你政府要花更多錢來救老百姓和企業(yè)。
可在經濟學家德拉吉看來,意大利怎么可能脫歐?意大利脫歐是自尋死路。
同時德拉吉給出的救經濟的計劃,遠不如“五星運動”的期望。
五星運動認為,政府給的救助款太少,要大幅提高,同時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意大利別再去管烏克蘭那檔子破事了。
這是“德拉吉”和“五星運動黨”的根本矛盾,沒有最大黨“五星運動”支持,德拉吉任何計劃都通不過。
最終德拉吉表示,自己精疲力盡,心灰意冷,辭職走人。
表面看,德拉吉是因為搞不定議會,心灰意冷的辭職。
可同時,他也不想背這口大黑鍋。
德拉吉作為專業(yè)的技術官僚,比那群靠著搞民粹上臺的“五星運動”懂太多經濟問題了。
他能清楚的看到海嘯正朝意大利襲來,正朝歐盟襲來,他可不想背這口摧毀意大利,讓意大利破產的黑鍋。
這個未來的背鍋位置,誰愛干誰干,反正德拉吉先走一步了。
可意大利,根本就沒有另一個像德拉吉這種真正懂經濟的行家。
他辭職后的意大利政局,撲朔迷離。
意大利保守派“意大利前進黨”,對總理位置虎視眈眈。
“五星運動黨”和另一個極右翼政黨“兄弟黨”,也準備參加競爭,殺個你死我活。
這家里都火燒眉毛了,兄弟幾個還在為了大位,爭得你死我活,這就是意大利。
下半年,觀察歐洲經濟,不用看其他地方,核心爆破點,就在意大利,就在羅馬。
而意大利的老朋友德國,狀況也自顧不暇。
最新民調顯示,德國總理朔爾茨的不支持度高達62%。
德國一直是一個比較穩(wěn)當?shù)恼w,這個穩(wěn)當不僅指經濟穩(wěn)當,更指政治穩(wěn)當。
和其他國家動不動就總理下臺,政府解散相比,德國政治長期穩(wěn)定,尤其是在默克爾執(zhí)政的那十幾年,那是德國的新世紀黃金十年。
就算默克爾在難民危機中,遭到很大反對,她的支持度也從沒像朔爾茨那么低過。
62%的不支持度,這里面還有13%是不知道,支持朔爾茨的只有25%。
朔爾茨的支持度只有25%,代表著大多數(shù)德國人對現(xiàn)況的不滿,要遠大于難民危機時期。
不滿的原因,依舊是經濟。
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寫過文章,分析了德國經濟機器的崩潰,主要是三點:
1,自由開放的全球貿易,沒了。
2,中國對德國產品需求,沒了。
3,廉價的俄羅斯的能源,沒了。
德國經濟過去紅火,靠的就是這三點,可如今三點全廢。
因為疫情,因為美國對中國的不斷打壓,德企在中國的銷量大不如前。
而為了配合美國制裁俄羅斯,德國別說發(fā)展經濟了,能不能無事度過今年冬天,都要打個大大的問號。
美國媒體,幫德國人找到了經濟崩潰的病根,可這病根里,一大半都是美國搞出來的。
而在歐陸的另一邊,英法的日子也不好過。
法國電價一年漲11倍,英國戶均能源賬單一年4188英鎊(3.37萬人民幣)。
這里就不得不點名下英國下臺首相約翰遜了。
辭職了的約翰遜目前正擔任看守內閣首相,在這期間他第三次去烏克蘭,還獲頒了自由勛章,可謂是俄烏戰(zhàn)爭后,去烏克蘭最多的領袖。
約翰遜可以說是“歷史定位”拿足了,下不下臺都不重要了。
他不下臺留著,面對的也是不好的經濟狀況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
與其到時候被罵治國無能灰溜溜下臺,不如趁現(xiàn)在拿個自由勛章,在支持烏克蘭的叫好聲中走人。
至于電價漲了11倍的法國,馬克龍剛大選勝利,沒有連任包袱,所以講話也特別直白。
最近在一連串的復合危機下,馬克龍說出了“歐洲豐饒恐將終結”的言論。
歐洲富裕的生活,恐將終結。
俄烏戰(zhàn)爭造成“能源危機”。
極端氣候造成“糧食危機”。
債務違約造成“金融危機”。
歐元兌美元匯率“創(chuàng)新低”。
這一切都在為歐洲預示著一個不祥的未來。
加上中國需求放緩,美國自身虛弱,急需吃頭羊補充體質,歐洲被急需吃肉的美國盯上了,自然不會有一件好事降臨。
也難怪馬克龍這個大歐洲主義者,會如此悲觀預估,歐洲的富足,恐將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