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播映之后,各方褒貶不一,叫好者認為該劇故事扣人心弦,制作精美,不同于穿越、秘史和戲說等惡搞類的正劇風格,使其充溢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情懷。
而其中有一段,溫實初自宮,沈眉莊被嚇得難產(chǎn),那么,這中間,她是發(fā)現(xiàn)了甄嬛啥秘密?
情愫暗生,憂心忡忡:沈眉莊溫實初珠胎暗結(jié)
在后宮之中,活得有尊嚴之人少之又少,安陵容、祺嬪、齊妃仰仗皇后,麗嬪和曹貴人一心依附華妃,就連欣常在,最終也是投靠了甄嬛一派才站穩(wěn)了腳跟。
沈眉莊一入宮即被封為貴人,是漢軍旗里封號最高的,一入宮就被翻了牌子侍寢,得到了皇上的寵愛;后期還將協(xié)理中宮大小事務(wù)的權(quán)利賜予她,
可見對其能力性情和家庭背景的肯定。
歷史上沈眉莊的原型為乾隆帝的謙妃劉氏,這位性情謙和的姑娘14歲入宮,比乾隆小了整整35歲,第一年就升了常在,隨后升了貴人,在乾隆52歲那年,也就是劉氏17歲那年生下了六阿哥弘瞻——沒錯,在正史之中,弘瞻并非甄嬛之子,而是謙妃劉氏誕下的皇子。
溫實初,出身醫(yī)藥世家,從小與甄嬛相識,傾心于這位姿容出眾,才情過人的青梅竹馬。溫實初在甄嬛入宮前,還曾對其表露心跡,表明自己將上甄府提親。
然而,卻被向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甄嬛委婉拒絕。
誰知,昔日心口明月一朝卷入紫禁城,一入宮門深似海。
溫實初關(guān)注甄嬛身邊的每一個婢女、小太監(jiān),自然同甄嬛的金蘭之交沈眉莊相識相熟,兩人在前期并未有絲毫越矩舉動,反而都一心為甄嬛著想,漸漸的,沈眉莊和溫實初都認清對方為秉性善良之輩,卻也成了足話一二的朋友。
天有不測風雨,陷入假孕風波,被貶至冷宮,深宮本就涼薄,更可謂是環(huán)境惡劣、主仆皆惡的冷宮?沈眉莊染上瘟疫,很快便病倒了。
甄嬛急得日日心焦,她只好委托昔日素有情分的溫實初去照看沈眉莊。溫實初承甄嬛的情分,去照料她的好姐妹,穩(wěn)重細心的溫太醫(yī)日日湯藥伺候,噓寒問暖,將病重的沈眉莊從鬼門關(guān)救了回來。
病重初醒的沈眉莊一見到關(guān)切有加的溫實初,頓生雛鳥情結(jié),情意暗暗種下。
沈眉莊心思細膩,她早已察覺,溫實初真正喜歡的人是好姐妹甄嬛,盡管甄嬛再難同溫實初有何瓜葛,但是出于對三人關(guān)系的維護,加之自幼接受儒家貞淑賢惠教育,此時的沈眉莊按捺住了自己的真心。
自外人看來,沈眉莊、溫太醫(yī)、甄嬛,似是私交甚好,內(nèi)里的風起云涌,竟是無人窺見。
自從甄嬛去了甘露寺,留下早產(chǎn)的小公主朧月交予敬妃,中三人小分隊離散,溫實初和沈眉莊的接觸越發(fā)直接頻繁。
沈眉莊略略聽聞了甄嬛的艱難處境,黯然垂淚,但是,她此刻自身難保,對宮闈心灰意冷,不愿承歡于皇帝,不愿拉幫結(jié)派,只是日日陪伴著太后,靠太后的庇佑,在后宮有一方立錐之地。
雍正帝雖然有意同沈眉莊重歸于好,但在眉莊看來,這個男人,他流放自己的好姐妹,視自己的真情如草芥,不過反復(fù)無常、深不可測之輩。
沈眉莊猶如深秋寒菊,盡管在她對于入宮為妃一事并不反感,反而在前期認真準備選秀,一心伺候皇上,但是在被污蔑、無視之后,她已心如死灰,眾人皆道沈眉莊溫婉柔性,卻不知,她的叛逆不讓甄嬛半步,若非如此,她又怎會主動避寵,和溫實初珠胎暗結(jié)?
一日,皇帝進了碎玉軒,頤寧宮這一頭得知了消息,連忙賜了一壺“暖情酒”。
所謂暖情酒,春暖宵寢助興之久,簡而言之——春藥。
走進碎玉軒的皇上見到眉莊依舊冷面相對,頓覺興味索然,揮袖而去。
后來,這暖情酒,成全了沈眉莊和溫實初。
不久眉莊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了,她只好主動懇求溫實初,保住自己和孩子的性命。
眉莊心生一計,假裝自己丟了鐲子,偶遇皇帝,重得恩寵,一時間屢屢承恩,不久,便聲稱自己懷有龍嗣。
可事實上,沈眉莊和太醫(yī)私通一事在歷史上也絕無可能。
17歲謙妃生下六阿哥弘瞻,自此母憑子貴,而沈眉莊在劇中難產(chǎn)而死時為乾元二十二年,時26歲,25歲所懷的靜和公主也生母也并非謙妃,乃布貴人兆佳氏。
沈眉莊作為甄嬛的好姐妹,盡管懷有溫實初的子嗣,卻也不曾在她的面前走漏半點風聲,非說不信任甄嬛,只是茲事體大,若是傳出后妃私通一事,非但自己、溫實初、孩子、就連整個沈家和溫家都會為之陪葬。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甄嬛至眉莊咽氣也沒能向其正面吐露,自己的兩個孩子是果郡王的親生兒女。
虛驚一場,疑竇仍生:甄嬛回宮,子嗣風波
在甄嬛被貶至甘露寺后,溫實初曾受沈眉莊委托前去探望甄嬛,他再見故人,昔日容光煥發(fā)、尊貴無匹的寵妃藍布粗裳,做著浣洗的活計。
但甄嬛親切而客套的疏離感更是令他望而卻步,此后,溫實初也曾幾度探望甄嬛,縱是逆境,兩人也毫不逾矩,恪守友人本分。
其實,在溫實初三番五次的探望中,甄嬛實際上早已暗暗同對她關(guān)照有加的果郡王走到了一起,這位皇上的弟弟,年輕英俊,風流倜儻,頗有文人風骨,加上深陷囹圄,甄嬛很快便對這位溫柔的郡王芳心暗許,兩人甚至有了肌膚之親。
深宮之中的眉莊,雖然處境稍微好轉(zhuǎn),但依舊掛念甄嬛,溫實初的轉(zhuǎn)述如何能夠消解她的思念?當她知道甄遠道在寧古塔病重,她決定,無論如何,自己要親自出宮一趟,告知甄嬛此事。
終于,眉莊盤算許久,暗暗用了一計:對曹貴人所生的溫宜公主用藥。
通過溫實初,為溫宜公主下致使發(fā)燒的藥物,趁宮中流言四起之時溜出宮外,見甄嬛一面。
拋開主角光環(huán),發(fā)熱之藥雖然不算強勁霸道,但是對于一個初生的嬰兒依舊過于陰毒,可見,出身高宅大院的沈眉莊并非不通宅斗、宮斗之術(shù)的“傻白甜”,她不過是不屑、不愿自折脊梁。
因而,可見甄嬛之于眉莊的的確確為真情姐妹,除了與溫實初私通一事她直到即將臨終才委婉告知,其他無一事不可說,無一難不所急。
見到甄嬛的眉莊首先將甄遠道病重的消息傳給了她。然而她卻發(fā)現(xiàn),眼前的好姐妹非但沒有不似傳聞中憔悴損落,反而放下了長發(fā),一副閨中打扮,發(fā)間還別了一枝小花。
眉莊猶豫了片刻,問道:“為何做如此打扮?”甄嬛只是掩飾道:“下雪天打濕了衣服,所以暫時換上了俗家的衣裳。”眉莊只是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并不知道此事的甄嬛已經(jīng)與果郡王私定終身。
但這種疑慮已經(jīng)暗暗種下,聰敏的眉莊意識到,有人在甘露寺照顧甄嬛,此人與她關(guān)系匪淺。
這個人是誰呢?眉莊沒有多想,她知道姐妹情況尚好,也就暫時心安了。
待到兩人正式再會,已經(jīng)是甄嬛懷有雙生子,榮歸后宮之時,其間笑淚甘苦,自不用說。
然而,盡管宮中關(guān)于甄嬛所懷孕產(chǎn)下的雙生子議論紛紛,眉莊不是沒有這種疑慮,但是她知情識趣,就算孩子不是皇上的,她怎么會當面問甄嬛?再加之,甄嬛是被皇上親自接回來的貴妃,如何能夠當面置喙?
于是,皇后一派見到風光無量的甄嬛只好咬牙忍下,暗中卻開始派多方眼目搜集甄嬛的把柄。
所以,溫實初成為了攻訐甄嬛的工具。
接著,便有了祺貴人所謂的告發(fā):“臣妾要告發(fā)熹貴妃私通,穢亂后宮,罪不容誅!”
甄嬛一聽,帶了金護甲的右手死死扣住了桌角,待到皇后一頓明貶暗褒的引導(dǎo)之下,說出來所謂的“奸夫”——太醫(yī)溫實初。
甄嬛死死扣住桌角的手松了開來,她明白,只要沒有牽扯到果郡王——孩子真正的父親,主導(dǎo)權(quán)都握在她手中。
秘云重布,實難大白:眉莊難產(chǎn),甄嬛私密
可憐祺貴人發(fā)下了“如有半句虛言,瓜爾佳氏無后而終”的毒誓,卻誤認“奸夫”。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人說溫實初為甄嬛青梅竹馬,一人說溫實初在甄嬛生病時對其多有照顧,青口白牙,只好叫來了溫實初。
同樣由不懷好意的太監(jiān)一路催促牽引,途徑眉莊宮室,始終記掛著眉莊和腹內(nèi)胎兒,威逼軟磨,進去請了一個平安脈,見到一切安好,只對眉莊說:“太醫(yī)院拿些藥材,用不上多少功夫?!泵记f宛若待家妻子一般道:“務(wù)必速去速回?!?/p>
毫無疑問,溫實初來到這一處龍?zhí)痘⒀?,只得跪下,待到他摸清楚情況,皇后陣營更是“人證”、“物證”俱全。
“人證”即目睹他為甄嬛請平安脈的小丫鬟——這一丫鬟名為斐雯,是皇后收買在甄嬛宮中的內(nèi)應(yīng)。
斐雯口口聲聲說,當溫實初為甄嬛把脈時,發(fā)現(xiàn)他卷起的袖口繡有一朵五瓣竹葉——所謂五瓣竹葉,青梅竹馬也。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青梅竹馬?
祺貴人和皇后煞費苦心,更是尋得了甄嬛舊日家中的奴仆——玢兒。
玢兒將溫實初曾經(jīng)向甄嬛提親的陳年往事翻了出來,還重點點明:不是向老爺夫人提的,而是在私下向小姐提的。
事情動靜過大,終于驚動了皇帝。
他只覺一日不得安生。最終眾人提出一個法子:滴血認親。
甄嬛百般哀求,她明白,孩子雖然不是溫實初的,但也絕對不是皇上的。
在其派系的助攻之下,眾人以“不刺傷龍體”為由,決定只取溫實初之血。
眾人望向水中,六阿哥的血與溫實初相融,但在甄嬛反應(yīng)迅速,她大呼:這水有問題!這不可能!”
于是,她連忙扎了自己的血,滴入水中,這三滴血依舊相融,蘇培盛見狀,也上去刺破手指,一位太監(jiān)的血竟也能相融?
溫實初見狀雙眼放大,手指蘸水,淺嘗一口便試了出來:“水中有白礬?!?/p>
“水中若加以白礬,即使不是親子,血也能相融;水中若是加以油,即使是親子,血也不能相融?!弊匀唬@是溫實初所說,影視效果需要,但實際上,若是常規(guī)之水,以血融水認親,毫無科學依據(jù)。
然,水中白礬真如影視劇展現(xiàn)的一般,是皇后動的手腳嗎?正如她自辯的一般,如此設(shè)局,當真過于顯眼。
實際上,在原著中,是甄嬛護甲中的白礬滴入了水中,親自致使了這種局面發(fā)生。
這么一著,甄嬛能夠制造自己被污蔑的假象,反殺皇后,乘機奪取皇后的治理后宮大權(quán),以一時之下風,殺得皇后陣營幾乎片甲不留。
同時,瓜爾佳氏犯下污蔑皇嗣的大罪,累及前朝,再難對甄家發(fā)難,更為甄嬛一族重振旗鼓鋪路。
因此,其實滴血認親是為甄嬛一人寫傳,她表面虛驚一場,驚險逃生,實則暗暗布局,一石二鳥,后宮前朝縱橫捭闔,初現(xiàn)日后崇慶皇太后的風采。
因而,至此,總算告一段落。此時,一直冷言冷語的安陵容見狀不甘心地看著溫實初道:“溫太醫(yī),你要知道,你這個人,你的情誼,本身就會害死人。”這一句話猶如一記毒針,插進了溫實初的心底。
耳旁是被拖向冷宮的祺貴人惡毒詛咒。溫實初只留下一句話:“微臣自會證明。”
聽說景仁宮內(nèi)多方拷問甄嬛,眉莊本就坐立難安,聽到后宮眾人懷疑甄嬛腹內(nèi)雙生子為溫實初的骨肉,她心悸不已,頓時胎氣大動,忍者不適:不可能,不可能……若是有一絲可能呢?
她想起了在甘露寺百般照顧甄嬛的那個人,不會是槿汐或浣碧,甄嬛當時的風采氣色……幾乎令她回想起自己愛慕溫實初時的模樣!甄嬛頭上戴的珠花……不對,不會是溫實初,溫實初沒有那么多精力屢次前往甘露寺,甄嬛肚子里的孩子?如果,真的是溫實初的呢?
自己不是時時刻刻都和溫實初在一起,一旦出宮,溫實初如何不能背著她前去探望甄嬛?
盡管甄嬛昔日對溫實初無感,可一朝落難,萬一溫實初百般照顧,不排除甄嬛委身于他的可能性,至于溫實初,他本就屬意甄嬛啊……
懷著驚疑不定的猜想,眉莊緩緩走入景仁宮,卻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慌慌張張地通報:“溫太醫(yī),溫太醫(yī)自宮了……”
眉莊恰好走到景仁宮門口,一聽嚇得暈了過去,霎那間,氣急攻心,原本溫厚平穩(wěn)的脈象大亂,何止早產(chǎn)?實則難產(chǎn)。
在太醫(yī)院的傾力之下,眉莊產(chǎn)下一位公主。
然而,正當眾人松一口氣時,宮女通報:“娘娘血崩了……”
甄嬛震怒,眉莊卻再無氣力,只讓溫實初和甄嬛留下,想要道上兩句遺言。她有萬般不解,疑慮,溫實初為什么自宮?甄嬛的孩子當真是溫實初的?
眉莊咽下苦楚,只看向溫實初,哭道:“實初,你抱過孩子沒有?你抱一抱?!?/p>
溫實初只說“微臣不敢”,誰料眉莊在彌留之際當著甄嬛的面吐露了真情:
“你還在怪我是不是,那晚的事情我也有錯,今日,你揮刀自殘,難道不是因為你恨我嗎?恨我將那碗太后賜予我和皇上酒,哄你喝下了?!?/p>
甄嬛頓時大驚,這一刻她明白了,今日一滴血認親一事沖著她和溫實初而來,然而,同溫太醫(yī)私通的卻另有其人,這“來路不明”的子嗣,除了她的弘瞻和靈犀,還有眉姐姐的女兒。
盡管溫實初表明了他對眉莊的真心,但是依舊沒能消除眉莊心中關(guān)于甄嬛雙生子血脈的疑慮,在她行至景仁宮之時,恰逢溫實初自宮,她并不清楚內(nèi)情,因此,
于她看來,溫實初和甄嬛私通一事,且溫實初對甄嬛依舊有情,幾乎成為了事實。
事實上,甄嬛,也就是歷史上的孝圣憲皇后鈕祜祿氏和果郡王私通生子一事在正史上根本不可能成立,鈕祜祿氏是雍正當四阿哥時就開始服侍他的,并為他生下了弘歷,最為重要的是——鈕祜祿氏比果郡王大了5歲,這一輩,在古人看來已是鴻溝。
弘瞻為謙妃劉氏所生,靈犀公主在歷史上也的確不是雍正親女,但不同于劇中所書的私通而生,而是雍正帝親自認下的養(yǎng)女,其生父為怡賢親王胤祥第四女,母親為嫡福晉兆佳氏馬爾漢之女。
在深深的后宮,每一個嬪妃都是封建制度的犧牲品,無論是甄嬛、皇后、華妃、皇后、端妃、安陵容,還是沈眉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