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秋天必看」楓樹圖鑒22年版-楓槭之辨及元寶楓、五角楓篇

    紅葉圖(作者攝)

    轉眼又到了一年的秋天。

    樹梢上最先紅的那一片葉子,宣告了秋天的到來。

    紅葉是秋天最能打動人心的景色,“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這些詞語和“春暖花開”、“荷塘月色”一樣,本身就自帶有魔力,讓人的心緒和季節(jié)一起律動。

    不看紅葉,仿佛就虛度了這個秋天,在欣賞大自然美景的同時,如果我們對這些紅葉有更深入的了解,能知道這究竟是什么葉子,那就更有意義了。

    (圖片來自網(wǎng)絡,以下未注明者同)

    讓我們先從最富有傳統(tǒng)文化意義的楓樹說起。

    翻翻古代的詩詞文集,以現(xiàn)代人的觀點來看,詠紅葉的很多詩句都脫離不了悲秋傷春的格局,如“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之類的,看的多了,不免有陳腔爛調之感,還好還有幾首膾炙人口的紅葉詩,挽救了這種局面,最有名的是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李煜的“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和楊萬里的“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也不錯(“倩”就是請求的意思)。漢代張衡的《西京賦》、李白的《夜泊牛渚懷古》、白居易的《琵琶行》等很多詩詞中也都提到過楓樹。

    那么這些詩詞中的“楓”究竟指什么樹呢?

    這個問題在古代詩人的心目中是不成問題的,但到了愛較真的現(xiàn)代人來說,倒成了一個爭論的話題。

    一般認為,古人所說的“楓”泛指秋天葉子會變紅,葉形為掌狀的樹,從古到今主要指的種類,就是現(xiàn)代植物學上楓(Acer)屬的各個樹種,如從古到今在中國分布廣泛的元寶楓、五角楓、三角楓、雞爪楓等。

    “楓”樹就是指楓樹,這本不成為問題,而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以南的楓香(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有時也會被不求細分的古人稱為楓樹,但從晉朝時就以俗稱“楓香”為主了。

    至于清末民初以來,被部分有起名癖的現(xiàn)代植物學者節(jié)外生枝,指定給Acer屬的“槭”這個名稱,則在古代就一直很少使用,連堪稱歷史上最頂級訓詁學家的清朝學者段玉裁,都很嚴肅地說:“槭,今未詳何木?!保ㄒ姟墩f文解字注》)

    十九世紀末,“槭”這個生僻且含義不明的名稱,被日本學者根據(jù)明代《救荒本草》中有爭議的記載,替換掉了從古到今用習慣的“楓”字,安到了Acer屬植物的頭上,這種稱法傳回中國后,也一度被1981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所引用,并強調“楓”字僅能指楓香樹,原來中國人稱呼習慣的楓樹反到不能稱為“楓“樹了。

    不過幸好,經過河北林業(yè)大學祁振聲教授、臺灣大學李學勇教授等詳細考證和呼吁,新的《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已經撥亂反正,化繁為簡,順應了從古到今的習慣,恢復了Acer屬的中文名稱為楓屬。(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就要掉到故紙堆中,比較枯燥了,如果大家有興趣,推薦看一下祁振聲教授的論文《楓的誤傳與槭的誤訂》,在網(wǎng)上很容易搜索到,另外“槭”這個字,在《辭?!泛汀稘h語大字典》中,主要有qī,sè兩個讀音,以前習慣念作qī,和親戚的戚字一個讀音,不知近來又怎么標為qì“棄”這個音了)

    下圖:《中國植物志》英文修訂版中已將Acer屬中文名明確為楓屬

    下圖:《漢語大字典》中關于槭字的讀音

    好了,名不正則言不順,“楓”和“楓香”,這兩個在中國人心目中,和秋天緊密相連的美麗稱呼,在正本清源、各歸其所后,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這些最能體現(xiàn)秋意的楓樹吧。

    植物分類學上的“楓族”原來單獨為科,現(xiàn)在合并到了無患子科內,下有楓屬和金錢楓屬兩個屬,金錢楓屬為我國特有,只有2個種,楓屬全世界有129種,我國有99種,其中61種是我國特有,3種為引進種,所以我國有豐富的楓類種質資源,這在園藝育種上是筆巨大的富礦。

    楓屬種類眾多,我們在城市公園和山野中,經常能遇到的楓樹種類可以概括為“4+1”,即四種中國原產種類:元寶楓、五角楓、三角楓、雞爪楓,再加上一個引進的“歐美楓”大類。本篇先說說比較相似的元寶楓和五角楓,后面系列會再逐一介紹三角楓、雞爪楓、歐美楓以及楓香。

    元寶楓

    北方大地天氣漸涼,秋天消然而至,元寶楓(A.truncatum)的小翅果也由青轉黃,形如一個金燦燦的小元寶掛在枝頭,這也是元寶楓名稱的來歷。

    下圖:元寶楓的翅果,注意果翅較張開,果核較厚

    楓屬植物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翅果,果實兩兩相連,每一側附著一只膜質的翅。兩枚果實的翅彼此向外展開,猶如飛翔的翅膀。識別不同楓樹種類的一個訣竅,就是看兩個果翅之間張開的角度大小和比例。

    還有一種常見的大樹叫“楓楊”,它的葉形和楓樹相差很大,但因為果實形似楓樹的翅果,故而得名,象楓樹的叫了“楓”楊,而楓樹本身卻又要人為改名稱為“槭”,真是毫無必要。至于“楓香”,它的果實是球形的,這是和元寶楓等楓樹最明顯的區(qū)分點。

    下圖:楓楊的果實,也有果翅,和楓樹的翅果相像

    下圖:楓香的果實為球形,和元寶楓等楓樹相差較大,是兩者的區(qū)分點(作者攝)

    元寶楓有不少別名,如平基楓、華北五角楓等,元寶楓和正牌的“五角楓”也很相似,區(qū)分我們在“五角楓”那節(jié)一起講。

    在楓屬植物中,除了因為嬌小經常栽種在庭院里的雞爪楓外,元寶楓目前可能是種植最廣,最為常見的,也是楓屬的代表。

    “楓”這個字,一木加一風,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中解釋:“楓,木也。厚葉弱枝,善搖?!睏鳂淙~片寬大,枝條修長,微風吹過,枝葉搖曳,瑟瑟有聲。

    楓樹最值得觀賞的當然還是葉片,葉形舒展,葉色炫麗,我還是更加偏愛象元寶楓這樣高大茂盛的楓樹,秋來才紅得有氣勢,庭院栽培的雞爪楓固然葉色多變,但又是另一種美學風格了。

    元寶楓的葉片為一般分為五個小裂片,葉片邊緣光滑,很少有分成七片小裂片的,但葉片中間較大的裂片有時又會出現(xiàn)齒狀的小分叉,整個葉片的基部通常較平,所以又別稱為“平基楓”。

    下圖:元寶楓的葉片,一般分叉為五個小裂片,葉片的基部通常較平(圖片來源見水印,下同)

    下圖:元寶楓葉片有時中間較大的裂片會出現(xiàn)齒狀的小分叉,這也是它和五角楓的區(qū)別點

    和炫麗的秋葉比起來,元寶楓的花則不引人注目,一般在春末開花,花朵黃綠色,比硬幣還要小一點,樹干也就是那種常見的老樹皮,沒什么特別顯眼的地方,灰褐色到深褐色,上面有深縱裂,大部分楓樹的樹干也都是這樣。

    下圖:元寶楓的花

    下圖:元寶楓的樹干

    元寶楓近年來特別受到人們的青睞,被譽為渾身都是寶,除了樹形美觀,材質優(yōu)良外,主要是其種仁含油量達48%,是一種優(yōu)質的木本植物食用油,在北方農村大量推廣種植,陜西涇陽被稱為中國元寶楓第一鎮(zhèn)。元寶楓油雖然是不錯,但對網(wǎng)上把元寶楓油炒作成包治百病神油的伎倆,大家也要心懷警惕,不要交智商稅。

    下圖:元寶楓整株形態(tài)

    五角楓

    五角楓的分布區(qū)域比元寶楓更廣,從冰天雪地的東北直到濕潤多雨的長江流域,它都能適應,生命力強健,有的學者認為它可能是在古詩文中最正宗的“楓”樹。

    在1981年出版的《中國植物志》46卷中,五角楓是作為色木楓的別名出現(xiàn),學名為A.mono,后來植物學家經過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分布在日本的板屋楓(A.pictum)和中國的五角楓很相似,是同一個種的不同亞種,于是進行了合并。合并后,種的拉丁學名采用了發(fā)布更早的A.pictum,中文種名仍統(tǒng)稱為色木楓,分布在中國的亞種則專門稱為“五角楓”(Acer pictum subsp.Mono)。

    五角楓一經霜后,葉皆彤紅,在詩文中又稱為丹楓。古籍記載,漢時長安帝都宮殿中遍植楓樹,故人號帝居為“楓宸”,以“楓陛”借喻朝廷。

    傳說唐僖宗時,青年舉子于祐在皇城宮墻外漫步。秋風蕭索,御溝水面不斷有落葉漂出,他忽見一片較大的紅葉,似有字跡墨痕,撿起一看,竟是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p>

    于祐于是也找了一片紅葉,在上頭題了兩句詩:“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而后轉到御溝上游,漂流于御溝之中。

    后來于祐屢次應試落第,回到家鄉(xiāng),幾年以后在貴族韓泳家教書。一天,韓泳告訴他:“帝禁宮人三千余放還,使各適人,有韓氏者,久在宮,吾之本家,良家女也,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何如?” 于祐感激不盡。于是由韓泳牽線,于祐與韓氏共結連理。

    兩人婚后恩愛有加,一日,韓氏無意間看到于祐書箱里珍藏多年的那片紅葉,驚問:“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于祐如實相告。韓氏說:“吾于水中亦得紅葉,不知何人作。”取出另一片紅葉,墨跡猶存,兩句詩正是于祐當年寫的。倆人相對驚嘆,感泣良久,自紅葉題詩到結為夫婦,中間隔著十年光陰。這段由紅葉而生的奇緣時人莫不驚嘆,更流傳到千年以后的今天。

    下圖:五角楓紅葉和整株形態(tài)(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下圖:五角楓的花,沒什么特點,象你我一樣不起眼的小黃花

    五角楓和元寶楓雖然生長習性不同,但外形比較相似,據(jù)實地觀察,主要有以下的區(qū)分點:

    一是看葉子:

    元寶楓:老葉質地厚,偏革質,全葉五片小裂片,七片小裂片的情況幾乎沒有;葉子中間裂片又分裂成齒狀的情況比較多見,葉基部通常截形,也就是較平展;

    五角楓:老葉質地比元寶楓薄,偏紙質,全葉一般五片小裂片,但七片小裂片的情況也常見;葉子的裂片邊緣全緣,很少見到有分裂成齒狀的情況,葉基部圓形或心形。

    下圖:元寶楓和五角楓葉片對比圖(圖片來自于360生物筆記)

    二是看翅果:

    元寶楓:果核凸出且厚,果翅和果核相比,比例較短,而且兩個果翅之間角度常成鈍角;

    五角楓:果核平且薄;果翅和果核相比,比例較長,而且兩個果翅之間角度常成銳角。

    下圖:元寶楓和五角楓翅果對比圖

    在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科右中旗的五角楓森林公園,是五角楓的觀賞勝地,保護區(qū)內的五角楓,分布在草原之間,或群聚或獨居,樹形高大,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如撐天之傘,秋霜過后,五角楓葉片呈現(xiàn)深紅、大紅、淺紅、橘紅、橙黃、大黃、鵝黃、嫩綠、深綠等十幾種色彩,令人流連忘返。

    下圖:內蒙古的五角楓森林公園風景(圖片來自景區(qū)公眾號,僅供參考,景色好不好還得去了再說)

    下一篇文章,我們繼續(xù)認識三角楓和其他中國原產的楓樹。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7日 21:16
    下一篇 2022年9月17日 21:16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