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1955年授銜時,開國元帥候選人其實有13位,剩下三位都分別是誰?

    1953年2月17日,在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成立了軍銜實施委員會,隨后又在3月7日成立軍銜審查研究組。以聶榮臻為主任的小組成員肩負重任,開始為1955年的評銜做準備。

    在這次籌劃中,委員會將會評選出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等軍銜,而這之中尤其引人注意的就是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的評選。

    作為后來人我們都知道,這些傳奇人物備受人們敬仰,甚至我們如今很多老一輩家里面還貼著他們那些英姿颯爽的畫像。

    不過,十大元帥與十大將軍的評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可不僅僅只有“雙十”傳奇人物,而是有13位元帥,那么這又是怎么回事?多余的三位分別是誰?他們又為何沒有入選呢?

    一、我軍軍銜建制

    關于我軍的軍銜建設,其實要細論的話,可以追溯到1946年2月24日。

    據(jù)記載,當時雙十協(xié)定簽訂不久,我黨將會按照編制來改編軍隊內容。隨后我黨又發(fā)布指示:我軍各級干部必須執(zhí)行將校尉的正規(guī)制度。

    也正是從那時候開始,軍長和政委為上將軍銜,副軍長和副政委參謀長為中將軍銜,我黨、我軍開始了臨時性的授銜儀式。

    客觀地說,嚴格執(zhí)行軍銜制是軍隊走向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不可少的一步,不過開國之初我們遇到了朝鮮戰(zhàn)爭,所以在軍銜問題上又面臨著一些問題。

    例如1951年彭德懷就曾經感慨:規(guī)定職務識別,在目前戰(zhàn)斗中已感必要。

    在此背景下,1952年11月26日,總政、軍務部和蘇聯(lián)顧問等人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于當年設計了一套方案上報中央,曾經提出了大元帥、國家元帥和兵種元帥三級的構想。

    不過這只是初始的方案,1953年年底,中央軍委召開了高干會議,經過55天的討論,基本上確定了我國軍隊發(fā)展的總方向和總任務。

    且在會議后,彭德懷再一次寫信給毛主席,進一步強調軍銜的重要性。

    經過一系列的鋪墊,1955年1月,中央軍委發(fā)布《關于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隨后在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6次會議又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在這些會議和條例中規(guī)定了我軍軍銜設6等19級。

    分別為:大元帥、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如此一來,基本確定了評銜的內容,接下來就是軍銜人選的問題了。

    相比較于確定軍銜內容,關于具體人選問題明顯更加復雜,因為開國軍銜象征著無上的榮譽,每一個人都對此十分憧憬,當然,在關于評選的標準問題上,個人有個人的看法。

    1953年2月17日,中央軍委領導成立了軍銜實施委員會,以聶榮臻為主任,黃克誠和肖華為副主任。后又在實施委員會下又成立了軍銜審查研究組,專門負責軍銜制度的具體工作。

    對待這次任務中央軍委一直都很認真謹慎,首先是針對中將、少將的評選,當時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規(guī)矩,先要由各總部軍區(qū)和各高級院校黨委討論提名,隨后由總干部部和總政治部對名單進行仔細審查與衡量。

    等審核無誤后,再將名單在干部部長座談會上交換意見,然后邀請各大單位的首長對各名單進一步研究,研究無誤后,再將名單呈報給中央軍委審查。

    中央軍委審查無誤,又將名單交給各大單位黨委再次征求意見,經過反復討論,如此才由軍委進行名單宣布。

    二、毛主席放棄“大元帥”軍銜

    光看以上內容就知道當年的評選有多么嚴格,然而這還是較為簡單的中少將評選內容,真正艱難的任務是關于元帥和大將的選擇,這其中要討論的內容極多,甚至讓中央軍委都有些頭疼。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大家對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都耳熟能詳,知道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以及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蕭勁光、張云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但是在當時這雙十名單可討論了很久。

    首先是元帥中的人選,早在提名的時候,人選可不止10位,其中有一位大元帥和13位元帥,除了以上10大元帥以外,還有大元帥毛主席,元帥周恩來,劉少奇和鄧小平。

    關于大元帥的稱號,在1955年1月14日,中央軍委召開了會議,這場會議包括彭德懷,賀龍,徐向前,聶榮臻和羅榮桓等人。

    這次會議基本上達成了意見:即授予現(xiàn)任軍委主席和軍委委員元帥軍銜,并且,元帥分成兩級,分別為大元帥和元帥。

    在確定基本意見后,很快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時就對此討論。

    大量民主人士都認為,毛主席等領導人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創(chuàng)建者,為軍隊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和全軍以及全國人民中都享有極高的聲譽,因此應該給眾人授銜。

    當然,在這些人物中,毛主席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銜,而且還應該授予三個一級勛章。當時會議上的民主人士對此持一致態(tài)度,毛主席的大元帥銜似乎已成定局。

    不過,毛主席得知這一消息以后,卻連連搖手,反復強調:我不當那個大元帥!

    很明顯,毛主席并不想要這一榮譽,他的大公無私讓所有人敬佩。但敬佩是一回事,人大常委會的民主人士的熱情又是一回事,以至于當時還鬧出了“烏龍”。

    例如,有的民主人士表示:我們人大做的決定,他(毛主席)有什么辦法?當時劉少奇清楚毛主席的態(tài)度,他也幽默地說道:“人大可以做決定,但他是國家主席,要他簽署命令才行啊。”

    如此場面,以及毛主席的威望之高,真讓后人嘆為觀止。

    不過,眾人可不會因此而打退堂鼓,人大委員繼續(xù)討論關于授銜的問題,甚至還有不少人當面去游說毛主席,但毛主席的態(tài)度很堅決。

    之后,中共中央書記處又召開了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話題就是關于元帥的軍銜授予問題。

    在這一次會議中,毛主席公開表明態(tài)度:你們搞評銜是件很大的工作,但也是一個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這個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眾中去講話多不方便呀!

    毛主席的這番表態(tài)直接一錘定音,相當于確定取消了大元帥的稱號,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授銜起到了極好的表率作用。

    不過,毛主席高風亮節(jié)取消了大元帥,可是剩下的還有13位元帥人選,那么為何后來會變成了10大元帥呢?

    三、3位“大咖”主動放棄元帥軍銜

    其實這涉及到當時的中央決定,經過毛主席等人的再一次討論,由于當時的授銜工作十分復雜,所以最后打算:已到地方工作的部隊干部,原則上不授予現(xiàn)役軍銜。

    但可以根據(jù)歷史情況和現(xiàn)實需求,對有的人授予預備役軍銜。其他的則繼續(xù)遵照,彭德懷和羅榮桓聯(lián)名上交的中央軍委會議規(guī)定來。

    在這一規(guī)定下,例如陳毅、鄧小平兩人,他們都主要從事政府和黨務工作,一個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一個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但在軍隊中都沒有其他職務。

    他們可以授予軍銜,也可以不授予。但我們都知道,陳毅是元帥,而鄧小平則不是。這就涉及到了毛主席與鄧小平、周恩來的談話了。

    當時毛主席與鄧小平交談道:“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鄧小平的回復也同樣高風亮節(jié):“當什么元帥喲,早就不帶兵了?!比绱?,鄧小平就沒有進入十大元帥。

    當然,同樣作為候選人的周恩來回復也很堅決,面對毛主席的提問,周總理連連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比绱耍芏鱽砗袜囆∑蕉私詮脑獛浶蛄型顺?。

    而除了周恩來和鄧小平以外,還有劉少奇同樣進入了元帥評選序列。

    當時毛主席后來也專門找到劉少奇聊天,告訴他:“你也在部隊搞過,你也應該評元帥?!钡珓⑸倨孢B連揮手,反對道:“不要評了,我現(xiàn)在不在軍隊工作了?!?/p>

    如此一來,一位大元帥和三位元帥都全部退出了元帥評選之列。不過,他們不想要,我們可不要以為這以上四位領導人是不夠資質當選。

    毛主席自然不用說,那是曾經那個年代的傳奇,跨越時代的偉人;周恩來在建國后雖然工作重心逐漸轉移到外交上,但他也曾是南昌起義核心領導人之一。

    劉少奇同樣是軍功卓越,當年他發(fā)動工人運動,抗戰(zhàn)時期指揮華北地區(qū)的八路軍作戰(zhàn),將一支軍隊從4萬人變到15萬人。

    后來又提議陳毅為新四軍軍長,而且還發(fā)現(xiàn)了粟裕這位軍事天才??梢哉f,當年新四軍的繁榮離不開劉少奇的努力。

    如此看來,八路軍、新四軍的壯大都與劉少奇有著莫大的關聯(lián),而且劉少奇的軍事理論水平并不弱于毛主席太多。因此,若是劉少奇進入元帥之列,那絕對不稀奇。

    至于鄧小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領導核心,他在軍事上面的貢獻同樣不可忽視。

    比如他曾經是百色起義的領導人,紅軍時期的紅七軍政委和前委書記,紅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八路軍的政治部副主任。

    再加上還是當年中原野戰(zhàn)軍的領導之一,具備淮海戰(zhàn)役的總前委書記的身份。毋庸置疑,鄧小平也絕對夠格。

    由此看來,這幾位領導人真正做到的高風亮節(jié),當時他們的行為讓民主人士以及諸位將領大為震撼,而這也進一步彰顯了老一輩人堅持信仰、不慕名利的偉大。

    四、互相謙讓的將官們

    當然,除了毛主席等人的高風亮節(jié)以外,在評選大將的環(huán)節(jié)上,諸位將領也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謙遜。

    在當時的評選人員之中,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十大將以外,其實還有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以及張鼎丞四人。但這些人都非常的謙虛。

    當時毛主席幽默地向他們詢問:“你們幾位的大將軍銜還要不要?”

    譚震林、張鼎丞和鄧子恢等人連連擺手,堅決表示:“不要評選,不要評選?!倍钕饶钜补虉?zhí)地說道:“我沒想過當大將,我也不要評大將。”

    雖然他們各自的口音都十分濃重,但言辭卻是統(tǒng)一的擲地有聲,毛主席也連連點頭,然后告訴眾人:“依我看吶,現(xiàn)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評軍銜為好?!?/p>

    就這樣,在眾人的一片謙讓聲中,中共中央書記處再次召開會議,初步確定了軍銜人選。

    但沒想到,接下來卻又引起了一片爭議,當時主持評銜工作的羅榮桓,回到家里面就對夫人說:“要給我元帥軍銜,我不能接受。”同樣的,葉劍英也在外地得知的這一消息,他也明確表示:自己不能接受元帥銜。

    兩位元帥都寫信給毛主席。一位表示自己功勞有限,受之有愧;另一位則表示,自己最多擺在大將的軍銜上,這是歷史的評定。兩位元帥的謙讓舉動也讓毛主席當時極為感慨。

    當然,除了這兩位以外,裝甲兵司令許光達更加厲害,當時正在人民解放軍建軍28周年的招待會上,在一片喜慶的節(jié)日上,許光達將自己關在了家里面,不見任何人。

    當時家里人都很好奇,但沒想到許光達居然連夜寫了一封報告,細致地將自己和有關同志進行了比較,然后請求毛主席和軍委:希望將他降級為上將。

    以上還只是當年的一部分內容,其他的領導人也大都是如此心態(tài)。

    總而言之,針對元帥和大將的評選,中央軍委頗為頭疼,但這種“頭疼”卻是讓人感觸頗深的。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的領導人身上都有一種坦蕩無私、高風亮節(jié)的精神,他們的境界與事跡讓后人敬佩萬分。

    不過,不管大家如何謙遜,毛主席和軍委最終還是堅持了原先的評選內容,在羅榮桓等人的斡旋下,元帥和大將名單終于于9月15日公布,這就是著名的《將級軍銜名冊》。

    在名冊完成后,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刻到來,因為這一天中南海將會舉行兩場授銜活動。

    全國人大常委會典禮局局長余心清宣布授銜典禮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奏響,由國務院秘書長習仲勛宣讀了國務院總理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將官軍銜的命令。

    這是一個神圣的時刻,周恩來挨個將授予大將軍銜的命令狀授予各位將軍,并和眾人握手表示祝賀。在這一天,在京的301名將官得到授銜,每一個人的臉上充滿著朝氣與自信……

    之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彭真,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命令。

    在轟鳴的掌聲中,毛主席親自授予各位元帥的元帥軍銜命令狀,而且還親手將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分別授予曾經的有功人員。

    在激情澎湃的勝利進行曲的軍樂中,授銜和授勛儀式結束。

    伴隨著儀式的結束,周恩來向眾人舉杯慶祝,他高聲地告訴眾人: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為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的勝利,為毛主席,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全體官兵,為元帥們,為將軍們和所有榮獲勛章的有功人員的健康而干杯。

    在一片歡呼聲中,眾人舉杯暢飲,而這一時刻也被定格下來,成為了中華崛起畫卷中的一段美好的畫面。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19日 06:22
    下一篇 2022年9月19日 06:22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