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漪房這輩子,非常幸福,她是一個連權(quán)傾天下的薄太后都嫉妒的女人,薄太后針對了她一輩子,不是因為她不好,而是因為她得到了太多,薄太后臨死前,躺在竇漪房的懷里告訴她:
哀家不是不知道你人好,哀家是嫉妒你,羨慕你,你比戚夫人還要幸福,你擁有恒兒完整的愛,你還有呂雉和哀家的權(quán)利,你這輩子,真是太好了!
確實,竇漪房這輩子,太好了,她得到了兩代君王的鐘愛,有了至高無上的權(quán)利,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自己的地位穩(wěn)如泰山,作為一個女人,能夠得到這一切,是何其幸運啊!
然而,竇漪房能夠走到這一步,靠的并不是幸運,像竇漪房這樣入宮就能靠與眾不同的容貌博得君王的喜歡的幸運女子并不少,但能像竇漪房這樣,霸寵一輩子的女人,少之又少,竇漪房走到這樣的地位,靠的是心機手段。
在那個人人都斗得死去活來的皇宮里,竇漪房這一輩子可謂是沒有刻意地斗過任何人,在別的女人相互算計的時候,竇漪房是在算計劉恒,算計權(quán)利,這也正是竇漪房能夠成為劉恒獨寵一生的賢后的根本原因。
不愛劉盈,卻極力接近,接近后,又欲擒故縱
初入漢宮,竇漪房是一個無父無母,沒有家世沒有背景的貧民女子,這樣的一個宮女,一般只有兩個命運,要么是在宮中默默無聞地等死,要么被皇上寵幸,成為一個無依無靠的妃子。
竇漪房剛?cè)雽m時,并沒有打算走第二條路,看著宮里被皇帝寵幸過的女子,要么莫名其妙地消失,要么莫名其妙地死去,竇漪房不愿意成為那其中一個,她希望自己能夠平安地度過一生。
然而她出眾的才華長相,還是沒能藏住,竇漪房陰差陽錯地被呂太后看中,被派到皇后張嫣身邊服侍張嫣,呂太后為了讓張嫣生下嫡長子,把劉盈安排到椒房殿,竇漪房和劉盈有了頻繁接觸的機會。
漸漸地,劉盈對這個特別而聰明的女人動了心思,竇漪房不像其他女人那樣,拼了命地貼上來,而是躲躲閃閃,這樣一向不缺女人的劉盈,產(chǎn)生了興趣,更是產(chǎn)生了征服欲,天底下,就沒有皇上想要卻得不到的女人。
其實竇漪房并不是不愿意成為皇帝的妃子,一開始進宮時,竇漪房心中就對至高無上的皇權(quán)充滿野心,是呂太后這狠毒的手段,嚇到了她,如果她也被皇帝寵幸了,說不定下一個死的就是她。
竇漪房要的,是讓劉盈徹底愛上她,有能力護住她,只要劉盈能夠愛上她,將來就不怕沒有機會往高處走,到時候呂太后年紀(jì)大了管不了劉盈,竇漪房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了。
竇漪房并不愛劉盈,但后宮女子,自己愛不愛不重要,重要的是讓皇帝愛自己,竇漪房利用服侍張嫣的機會,不斷地接近劉盈,還多次偷偷背著呂太后,欺騙皇后,偷偷坐轎子去私會劉盈。
一個宮女,以這樣的方式接觸皇帝,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不言而喻,眼看劉盈對自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感情時,竇漪房卻不等著劉盈召幸,而是自己主動送上門,脫光衣服,淚眼婆娑地說道:
我想求陛下一件事,我知道陛下對我好,所以才會賞那么多東西給我,可是這些東西在別人眼里,就成了眾矢之的,云汐人微言輕,從來沒有想過要陪王伴駕,享受榮華富貴,只想安安分分,平平淡淡地過完這輩子,如果陛下想要我,我愿意把自己獻給陛下,但求陛下不要記在《彤史》上,也不要告訴任何人,這樣云汐才能活更久!
竇漪房在劉盈寵幸她之前就先發(fā)制人,無非就是想讓劉盈能夠為她設(shè)身處地地著想,越是了解,就越是心疼,她先用“被寵幸的下場”來迷惑劉盈,讓劉盈提前想到失去她的滋味,然后再表示自己愿意為劉盈犧牲,造成了她也愛劉盈的假象,這讓劉盈徹底愛上了她。
而后劉盈再也沒有想過要寵幸竇漪房,他想方設(shè)法地保護竇漪房,同時也深深地愛上了竇漪房,兩個人更加頻繁地見面,竇漪房也很期待與劉盈有更多接觸,這份感情,遠(yuǎn)遠(yuǎn)超越皇帝對一個普通妃子的感情。
若是這樣一直發(fā)展下去,當(dāng)劉盈自己掌權(quán),呂太后沒有精力再管劉盈的時候,竇漪房將會正式獻身于劉盈,成為劉盈的寵妃,同時也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她的性命,和劉盈在一起,竇漪房也能幸福下去,可惜竇漪房私會劉盈的事情暴露,打破了這一切。
初入代國,裝病拒絕劉恒,不讓劉恒輕易得到
竇漪房被呂太后假意賜死,然后正式從杜云汐改名為竇漪房,被當(dāng)做賞賜送到代國去當(dāng)細(xì)作,呂太后賞賜的美人,劉恒作為一個藩王,即便不感興趣,也是要給面子的。
劉恒就像例行公事一樣,把呂太后賞賜的前四個美人一一寵幸,最后一個才輪到竇漪房,容易得到的東西,都不會得到珍惜,千篇一律的東西,都不會讓人感興趣,竇漪房不做那容易得到的,也不做那千篇一律的。
從漢宮來到代國,劉恒對她們除了懷疑外,并沒有什么感情,也不喜歡,如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選擇了順從,劉恒連什么樣子都可能記不清,更別說能夠記住了,那么隨之而來的,就是像其他三個美人一樣,被遺忘,被冷落,竇漪房自然不會讓自己落入這樣的處境。
所以她在劉恒通知要到她的寢宮留宿時,喝了藥讓自己身子虛弱,從而以身子不適的理由,拒絕代王的寵幸,轉(zhuǎn)而又故意跑到劉恒眼皮子底下,姿態(tài)優(yōu)美地放起了風(fēng)箏,故意摔倒在劉恒懷里,這必然會引起劉恒的注意。
男人面對自己得不到的女人,定然會比容易得到的女人上心,竇漪房這樣做,無非就是要把自己的特別展示在劉恒面前,果然如她所料,劉恒生氣地問竇漪房:
你不是得了重病了嗎?怎么還有精力去玩耍,你是嫌棄本王,不想當(dāng)本王的姬妾嗎?
看,他急了,自卑了,但當(dāng)竇漪房明里暗里地表達(dá),自己是喜歡他的,不敢和他接近,是因為自己是呂太后派來的,與其走得太近成為眾矢之的,不如離遠(yuǎn)一點保住自己的性命。
竇漪房這樣一表達(dá),不但引起了劉恒的注意,還說出了自己的需求(保住性命),劉恒很欣賞這個美麗而聰明的女子,他拉著竇漪房的手,含情脈脈地說:你長得真好看!
宮中美人無數(shù),劉恒表示自己從未認(rèn)真地看過她們,也沒有把她們記住,可是他想記住竇漪房,隨即劉恒承諾,如果竇漪房希望他留下來,他保證,會好好地保護竇漪房,不讓竇漪房受到一點傷害。
這正是竇漪房與別的女人不一樣的地方,別人費盡心思地接近,即便是為了真情,在帝王面前,也會變得很功利,竇漪房以退為進,反而讓劉恒覺得她不是那種貪慕榮華權(quán)利的女人,這樣的女人,更讓帝王安心。
而竇漪房更讓劉恒喜歡的地方,是她的才能和智慧,她不是一個簡單好看的花瓶,她是一個可以幫助帝王出謀劃策的賢內(nèi)助,當(dāng)別的女人整天爭風(fēng)吃醋,明爭暗斗的時候,竇漪房陪在劉恒身邊,幫他出主意強大代國,幫他一起安撫能人賢臣。
這樣一個靈與肉都能滿足你的女人,試想哪個男人不愛呢!竇漪房叛變了漢宮,全心全意地幫助劉恒穩(wěn)固代國的基業(yè),強大兵力,劉恒后來的成功,竇漪房有一小半的功勞。
權(quán)利面前,表現(xiàn)得無所謂,用“真情”掩飾野心
竇漪房既能陪劉恒花前月下,又能和他一起打天下,漸漸地,劉恒徹底淪陷在竇漪房的愛情中,后宮所有的妃嬪,都被冷落了,幾乎日日都陪伴在竇漪房身邊,連處理公事,都要竇漪房陪伴左右。
這讓辛辛苦苦把劉恒養(yǎng)大,培養(yǎng)得這么優(yōu)秀的薄太后心生不滿了,薄太后當(dāng)年并不是劉邦寵愛的妃子,不過是一次僥幸的寵幸,就懷上了劉恒,從此以后,再也沒能得到劉邦的寵愛,守了大半輩子活寡。
劉恒是薄太后活著唯一的寄托和依靠,當(dāng)年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子,她不惜當(dāng)著呂太后的面劃破自己的臉,自請到封地另立門戶,為了劉恒,她連命都可以不要。
母子二人到了封地后,相依為命,劉恒是個很孝順的兒子,常常陪伴母后左右,散步、下棋、亦或是一起追憶過往,母子二人可謂是無話不談。
然而竇漪房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劉恒開始不聽薄太后的話,開始忤逆薄太后,幾次三番為了竇漪房,和薄太后當(dāng)場撕破臉,為此,薄太后對竇漪房恨到了骨子里,劉恒越是寵愛她,薄太后越是討厭竇漪房。
面對婆婆的刁難,竇漪房并沒有當(dāng)面表現(xiàn),都是再三忍讓,但并不是默默忍讓,每一次婆媳發(fā)生爭執(zhí),竇漪房都會把事情想法透露到劉恒耳中,自己什么都不說,只是假裝情緒不高,劉恒一問,她故作隱瞞。
就這樣,竇漪房在劉恒面前樹立了一個賢惠懂事的形象,更是加倍地疼愛她,更是想方設(shè)法地要彌補她,為了討竇漪房歡心,劉恒付出了很多,更是想把最好的,都給她。
子冉王后生了兒子,劉恒連看都沒去看兩眼,而竇漪房生了女兒,劉恒抱在懷里愛的不得了,區(qū)別不在于男孩女孩,而是在于劉恒的心在哪里,竇漪房故作愧疚地向劉恒1道歉,說自己生的不是兒子,劉恒更是心疼竇漪房,用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竇漪房,也更加地對這個女兒好。
薄太后因為竇漪房出主意“修陵墓,煉長生不老藥”的荒唐事,責(zé)罵竇漪房,劉恒立馬出面護住竇漪房,后來子冉的孩子“意外”死亡,薄太后懷疑竇漪房,大臣們也針對竇漪房,劉恒拼死保護,把薄太后氣得搬出了孔雀臺,劉恒實現(xiàn)了自己當(dāng)初的承諾——會時時刻刻保護竇漪房,為此,母子當(dāng)場翻臉,。
子冉王后死后,劉恒立馬要立竇漪房為王后,竇漪房在權(quán)利面前,并沒有表現(xiàn)出野心,說只要代王愛她,陪伴著她,她什么都可以不要,竇漪房說這話,有些假,當(dāng)時代王宮里的女人,大多因她或是為她而死,只有她一個姬妾,不是她當(dāng)王后,還能是誰。
但這正是表達(dá)感情最好的方式,有些東西直接開口要,就會讓別人反感,但是如果是別人心甘情愿地給,就會顯得順理成章,權(quán)利如此,物質(zhì)也是如此,竇漪房不像那些沒有心機的女人,把野心寫在臉上,而是更多地表達(dá)自己的情感,用情感去換取物質(zhì)。
竇漪房帶著孩子到孔雀臺求薄太后回宮,無論薄太后如何辱罵竇漪房,她都一副畢恭畢敬的樣子,她的行為感動了劉恒,劉恒心疼地對竇漪房說:你總是為別人想,有沒有為你自己想過。
竇漪房回答:想過,臣妾不過是盡一個做媳婦的本分,其他的,就留給代王去想,如果有一天,要跟漢宮兵戎相見的時候,陣前需要臣妾的血來祭奠,代王不必費今天這樣的力氣,順著大家的意思就好,臣妾沒有半句怨言,只要大業(yè)得成那天,替臣妾立個碑,讓臣妾時時刻刻可以看見代王,臣妾就滿足了。
這表達(dá)方式絕了,明明剛受了委屈,明明馬上就面臨著封王后的機會,既不抱怨,也不索取,而是打感情牌,不是讓劉恒看到她的委屈,而是讓劉恒替她感到委屈,反過來更加心疼她,想給她更多,一舉多得。
后來漢宮大亂,劉恒趁機聯(lián)合劉家子弟,平復(fù)了戰(zhàn)亂,順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竇漪房也順理成章地被封為皇后,劉恒對這個陪他一起打天下的女人,愛了一輩子,雖然中間因為慎兒產(chǎn)生過誤會,但對竇漪房的愛,從未停止過。
劉恒到臨死前,都還在不斷為竇漪房付出,竇漪房眼睛不好,劉恒就想方設(shè)法找了上好的木材,給她精心打造拐杖,他希望自己不在了的時候,那根拐杖可以一直陪伴竇漪房,連最后一次撐著身體上朝,都是為了保護竇漪房,竇漪房用“心機”換來的愛情,幸福了一輩子。
結(jié)語
竇漪房對劉恒是有愛,而且是深愛,但這個世界上,缺的從來不是真愛,很多相愛的人,最后都無法走在一起,愛是需要技巧的,不是單靠一腔孤勇。
相比竇漪房,劉恒的前兩任妻子,青寧王后和子冉王后,對劉恒的愛一點都不比竇漪房少,但是她們不懂得如何經(jīng)營愛情,只是一味地單方面付出,不求回報。
子冉王后相對單純,這樣的女人可能會讓人覺得無趣,但青寧王后的見識能力,一樣都不比竇漪房差,況且劉恒對她是有很深的結(jié)發(fā)夫妻情誼的,若是她能夠?qū)W會用心機手段抓住劉恒的心,必然也能成為劉恒帝王路上的賢內(nèi)助。
可惜青寧不善偽裝,她不愿意在自己深愛的男人面前耍心機,她更是舍不得自己的男人受一點傷,所以她強大得像個超人一樣保護劉恒,殊不知,真正能夠持久的愛情,都是帶有心機的,都是要求對方付出的。
在男人的世界中,只有讓他不斷付出的感情,他才會更加真心,相反,那種上趕著倒貼的感情,會讓他們覺得索然無味,當(dāng)然,這種付出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雙向付出。
就如一禪小和尚曾經(jīng)問師傅的那樣:師傅,為什么對一個人越好,他越不在乎自己呢?
師傅回道:你跋山涉水去見的人,不會記得你;他只會記得,自己跋山涉水去見過的人。付出的痛苦越深,珍惜的程度才會越深。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一段感情中投注得越多,這段感情就顯得越是珍貴,劉恒對前兩任妻子,沒有付出過什么,她們的離去,對劉恒來說不過是蜻蜓點水,很快就忘記得一干二凈,投入另外一個女人的溫柔鄉(xiāng)。
而劉恒對竇漪房付出了很多,為了竇漪房不惜放棄皇位,為了竇漪房和他一向尊重的母親吵架,為了竇漪房,一代君王竟然像普通男人那樣,布置浪漫的情景哄她開心……。
所以當(dāng)竇漪房表現(xiàn)出大度容納其他妃嬪時,劉恒不是高興,而是大發(fā)雷霆,和竇漪房置氣,他害怕竇漪房不愛他,他害怕自己付出了這么多換來的不是真情,這就是人性,誰都不希望,自己精心澆灌的花朵,不是為自己綻放。
竇漪房是個很有智慧的女人,她能讓兩代君王對她情有獨鐘,能夠成為一代帝后,并不是偶然也不是僥幸,在愛情面前,學(xué)會適當(dāng)?shù)厮P⌒臋C,用一些小手段,是維持愛情最好的秘訣,同時,得到的回報不僅僅是愛情,還有愛情附加的地位和財富。
《月亮與六便士》中有句話:愛情需要懂得示弱,需要膽怯和羞澀的情感,需要給予對方呵護和照顧,需要付出和取悅于人的熱忱。即便不是無私,起碼也是一種被巧妙掩蓋起來的自私。這些竇漪房在自己的愛情里,都做到了,她的幸福,理所應(yīng)當(d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