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還有700萬的大軍,可是就在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廣播中突然宣布,日本同意無條件投降。為什么日本突然選擇投降?難道真的是被原子彈炸怕了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秘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
其實我們都被日本騙了。當年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并不只是原子彈,真正的原因有四個。第一個原因來自美國的威脅,兩次轟炸過后,美軍依舊沒有等來日本投降的消息,于是再次放下狠話,日本如果再不投降,下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就會是日本的首都東京城。日本擔心投降以后會被徹底廢除日本天皇制度,而美國當時得知日本的這個顧慮后,私自承諾日本只要投降了,就可以保住自己的天皇制度。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天皇召開了會議,為了保住天皇的制度。決定接受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第二個原因是蘇聯宣布要對日本發(fā)起進攻,隨后就出動了157萬蘇聯軍隊開始進攻東北駐扎的日軍,原先的盟友成為了自己的對立面,核武器準備十足的蘇軍損失近6000人,就俘獲了50萬日軍。面對蘇聯的宣戰(zhàn),日本突然慌了起來,面對一個超級大國,也許百萬大軍可以抵抗,但是在面對三個國家的軍事壓力下,依然只能用投降來選擇自保。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基礎的原因,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原本日本對中國的侵略計劃為三個月完成,但沒想到僵持了八年之久。長時間的戰(zhàn)爭讓日本本就資源匱乏的日本雪上加霜。因為原子彈轟炸和蘇聯作戰(zhàn)策略的影響因素,日本戰(zhàn)爭動員能力下降。日本免受轟炸的城市屈指可數,人們流離失所,許多工業(yè)基礎都被打回了原點,其中煉油工業(yè)下降了83%,電子裝備上下降了70%。面對蘇聯、美國以及我國軍隊力量的崛起,沒有后備援助力量以及充分武器裝備供應的日本,戰(zhàn)敗已經呈現不可逆的狀態(tài),這也是為什么盡管日本有著百萬的軍隊,但還是依然選擇投降的原因。
第四個加速日本投降的原因就是中國人民的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強了,在正面戰(zhàn)場上。中國軍隊開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規(guī)模反擊,日本在我國的戰(zhàn)爭節(jié)節(jié)敗退。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在抗日戰(zhàn)爭中傷亡人數高達4000多萬。即使是如此大的傷亡,中華兒女也不畏犧牲,勇于戰(zhàn)斗,成功地牽制住了日本,在整個二戰(zhàn)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綜上所述。日本投降不僅僅是因為那兩顆原子彈,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如今我們的祖國也越來越強大,但是也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大家對于日本投降的原因還有哪些看法,可以在留言區(qū)評論,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