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毛主席工資594元,周總理工資404元,但都沒有宋慶齡的高,為何?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不管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怎么看我們,都無法忽視中國人民徹底從屈辱史里站起來的命運。

    隨之而來,毛主席和周總理等新中國的領導人,更是備受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矚目,大家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樣的人能帶領著中國人民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圖1

    但有意思的是,不論這些領袖們在外界眼中是何等光輝偉岸,私底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缺錢。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工資爭議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新中國成立之后,黨在各方面都遇到許多困難,其中在軍隊建設方面,關于“薪金制”的建立就走了一段彎路。

    說到“薪金制”不得不提的就是部隊原來實行的“供給制”。我黨自1927年建軍后,部隊一直實行“供給制”,即用發(fā)放物資的方式來代替工資。在供給制下,對于革命時期處在物資匱乏的部隊來說,極大程度地為部隊的發(fā)展壯大提供物資支撐。

    當時參軍的士兵,部隊一般都會發(fā)放棉被、衣服等生活必需品,少數(shù)干部也會按照飲食的不同等級,發(fā)放津貼。除此之外,基本所有的一切都有公家承擔。

    建國后,依舊如此,對于一名干部家庭來說,他們家庭成員所有的衣食住行皆可報銷,生病的醫(yī)療費,孩子上學的學費都由公家支付,一年四季還定期發(fā)放衣服、糧食。

    圖2

    聽起來,這樣的生活似乎十分愜意。但是,長期實行下來也有弊端。比如陳毅將軍,因為家里孩子多,家里的事也多,所以錢常常不夠用。

    劉伯承元帥喜好讀書,卻因為囊中羞澀,連一部開明書店出版的二十五史都買不起。

    而且,供給制的物資是按人頭發(fā)放的,就拿糧食來說,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的量并沒有不同,于是胖子不夠吃,瘦子吃不飽。

    所以在和平年代,供給制的弊端越來越突出,為了更好地建設部隊,中央開始逐漸實行薪金制。

    1952年8月,周恩來帶領中國代表團去蘇聯(lián)訪問,談到和平時期的部隊建設時,斯大林就明確指出:“軍隊沒有薪金是不正確的做法?!?/p>

    圖3

    當時,周總理解釋說,等到朝鮮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到1954年底,中國就可以完全實現(xiàn)薪金制了。

    果然在1954年11月,中央國防部推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薪金、津貼暫行辦法》,規(guī)定從1955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

    在這部暫行辦法中規(guī)定:國家一共將工資化為24個等級,其中毛主席作為國家最高領袖,理所當然的是一級工資600元。各個級別之間,也大約有50元的差距。

    毛主席看了這份方案后,提出質(zhì)疑。首先他認為自己的工資太高,其次各等級之間工資差距太大。毛主席認為工資應該縮小差距,不要顯得軍官高人一等,和平年代依舊要和老百姓搞好關系,深入群眾是很重要的。

    圖4

    周總理聽完主席的意見后,提出了新方案,將一級毛主席的工資修改為594元,二級總理、副主席工資改為539元,修改完之后,基層干部的工資差距縮小了范圍,高級干部之間相差多。

    這套工資標準實行了大概1年,1956年,八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認為現(xiàn)有的工資制度仍有弊端,又提出工資改革,又將一級主席的工資下調(diào)至504元,二級總理調(diào)為454元,再一次縮小了工資差距,調(diào)低了工資標準。

    等到60年代時,國家迎來三年的自然災害,全國上下的經(jīng)濟都出現(xiàn)困難,有的地方甚至還出現(xiàn)了饑荒。毛主席見狀,再一次提出下調(diào)工資,將一級工資降為404.8元。

    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也隨之將工資調(diào)為404.8元,即使隨后國家經(jīng)濟復蘇,這些領導人們的工資也再沒漲過。

    按照上個世紀的生活標準,我國城鎮(zhèn)居民每人每月的生活費是8—9元,按照如此的標準,即使毛主席和周總理一個月的工資降到404.8元,養(yǎng)家糊口也綽綽有余,可實際上,他們的生活都過得捉襟見肘,十分拮據(jù)。

    貧窮的領導人們

    毛主席是出了名的節(jié)儉,參加開國大典時,整潔的中山裝下是打了補丁的羊毛衫褲,和胳膊肘處用襪子當補丁的毛衣。

    圖6

    吃飯時,碗里從不會剩下一粒米。同時還降低了國宴的標準,嚴令禁止任何形式的講排場、鋪張浪費,剩下的食物也是老百姓辛苦種出來的,怎么為了面子好看,白白扔掉。而且禮儀上也不要搞形式主義那一套,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要用在值得的地方。

    可即使節(jié)儉成這樣,毛主席的工資依舊不夠用。

    毛主席生平兩大嗜好,抽煙與喝茶,這兩項支出是主席每個月固定的大概在100元左右。

    圖7

    其次,毛主席每個月還會付房租、水電費。我們都知道毛主席在中南海辦公生活,但是主席從來不覺得他住在這里是理所應當?shù)?,他沒有自己的房子,那就付錢,每個月84元。到了冬天,毛主席還會要求支付30元取暖費,絕對不占國家一絲一毫便宜。

    除了住不占國家便宜,毛主席吃飯也自己報銷。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毛主席時常有些必要的應酬,比如招待民主黨派的人士,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有助于黨派之間和諧,更好地建設新中國。

    按理說,這樣的活動也上升到了國家層面,可以走公賬才是??擅飨瘏s認為,人是他請的,錢就該他出,又不是國宴,跟國家有什么關系呢?這部分支出,毛主席每個月也有100元左右。

    圖8

    此外,毛主席作為一家之主,他還會負責自己兩個女兒上學的學費、生活費??吹接H朋好友生活困難,他也會慷慨解囊……

    別說毛主席的工資后來只有404.8元,即使是一開始的594元,也不夠他一個月的開銷。

    還好毛主席有稿費,因為《毛選》的發(fā)行售賣,毛主席有一筆稿費收入,能為他補上工資短缺的地方,讓他的生活過得不那么難。

    周總理同樣日子也過得貧窮。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曾在周總理逝世后后悔地說,她若是一開始知道伯父的工資只有404.8元,一定不會接受伯父那么多年的援助。

    圖9

    周總理的弟弟名叫周恩壽,自北京解放后,他一家也遷來北京。周恩壽有嚴重的胃潰瘍,于是早早就退休,在家養(yǎng)病。一家6個孩子,幾乎全靠周恩來負擔。

    每個月月初,身為家中長女的周秉德就會去伯父周總理家中,找衛(wèi)士領取生活費,一開始是100元,然后到150元,最后漲到了200元。周秉德一直認為伯父身為一國總理,這點錢對于他來說不算什么,也就沒有多想。

    直到伯父周總理去世后,周秉德才在伯父身邊衛(wèi)士的回憶錄里看到伯父一個月的工資才404.8元,她每個月領取的,正是伯父工資的一半。

    圖10

    不僅如此,因為周恩壽家里屋子小,擠不下那么多人,周秉德又和自己的兩個弟弟一起到中南海和伯父周總理一起生活了15年,吃穿學費全是伯父出的……

    周總理的生活也十分簡樸,一條毛巾打了4個補丁還在用,以至于毛巾太硬,讓他得了毛囊炎。就這樣,周總理也只是將補丁上打了一層紗布讓它變得柔軟些,而沒有換一條新的。

    除了弟弟一家,周總理還和妻子鄧穎超一起援助烈士遺孤,幫助身邊生活困難的工作人員,這項支出也占了周總理工資的絕大部分。

    圖11

    更別說,周總理也會和毛主席一樣支付水電、房費,出差吃飯也都是自掏腰包。有時周總理還會開玩笑說,自己得靠鄧穎超來養(yǎng)了。

    其實,在建國初期,國家的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不僅他們?nèi)绱?,宋慶齡的工資每個月比毛主席多出300元,也依然要靠著借錢過日子的。

    借錢的宋慶齡

    建國后,毛主席的工資并不是最高的,有許多人的工資都高過毛主席,其中就有宋慶齡。

    她不僅拿著國家一級工資,另外每個月還有國家專門補貼的300元活動經(jīng)費。就算這樣,宋慶齡也時??恐桢X過日子。

    作為著名的愛國人士,宋慶齡對于國家的貢獻也是有目共睹的。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宋慶齡就公然和蔣介石叫板,表明自己對共產(chǎn)黨的支持,同時譴責蔣介石的不義之行。

    圖12

    而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宋慶齡利用自己所有的人脈關系,為抗日籌措資金,還在國際上利用輿論譴責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暴行,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為抗日做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毫不夸張地講,共產(chǎn)黨能走向世界,有一半都是宋慶齡的功勞。

    在抗日戰(zhàn)爭那可缺醫(yī)少藥的年代,宋慶齡還躲過了國民黨的封鎖,給我黨送來許多珍貴的藥品,大名鼎鼎的白求恩醫(yī)生就是宋慶齡介紹來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毛主席和周總理特意寫信,力邀宋慶齡前來北京參加政協(xié)會議,為新中國建立做準備。

    圖13

    新中國成立后,宋慶齡也成為國家副主席,她更是將所有的心血都放到新中國的建設上來。也因此,宋慶齡的財務常常告急。

    宋慶齡作為一名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人,她為新中國的外交做出了巨大貢獻。與一般正式的外交訪問不同,宋慶齡的外交是私人的、親切的“民間外交”。

    她去到別的國家,就像走親訪友一般,家長里短間,就把中國展示給了世界。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會稱呼宋慶齡為“最最親愛的姐姐”,宋慶齡也會專門收集英文版的中國食譜送給印尼的總理夫人……

    正因為宋慶齡獨特的外交方式,她的支出也變得多了起來。雖然她與外國友人交往是以一種非官方的形象,可畢竟她的身后是急需要打開外交局面的新中國。

    圖14

    所以每次她招待朋友都會送上價值不菲的代表中國特色的禮物,傳播中國文化的獨特。這就讓宋美齡每個月的工資幾近見底。

    也有人向宋慶齡提議,既然是招待外國友人,為什么不走公賬呢?宋慶齡則嚴肅拒絕道:“他們是我的朋友,沒道理讓國家替我掏錢?!?/p>

    除了外交,宋慶齡另外一項事業(yè)是致力于婦女和兒童的教育、衛(wèi)生和福利等方面的發(fā)展。

    圖15

    為了幫助那些困境中的婦女和孩子們,宋慶齡常常自掏腰包,即使是呼吁大家募捐,宋慶齡也是先從自己開始捐的。中國那么大,宋慶齡一人之身,又怎能撐得起來?

    更別說宋慶齡平常的衣食住行,給養(yǎng)女付學費生活費,接濟身邊的工作人員等等,哪一樣不要錢?即使國家不要宋慶齡的錢,宋慶齡也不答應啊!

    為此,她常常借錢,給友人打欠條成了家常便飯。大家都知道宋慶齡還錢從不拖延,也愿意把錢借給她。有時實在錢不夠用,宋慶齡還會向組織申請?zhí)崆爸∠聜€月的工資,怎么樣日子都是過得緊巴巴的。

    圖16

    1979年,一直照顧宋慶齡的保姆李燕娥生病,她實在拿不出錢來,便想著將丈夫?qū)O中山的遺物典當換些錢來應急。宋慶齡身邊的警衛(wèi)實在不忍心,便偷偷給組織寫信求助申請了1萬元供宋慶齡周轉(zhuǎn)。

    宋慶齡幼時留學歐洲,又在美國上大學,年輕時也是吃穿不愁的大家小姐,誰知老了老了,卻為幾個錢發(fā)愁。

    圖17

    中央感念宋慶齡的辛苦,又撥給她5萬元,供她日常開支,宋慶齡心里十分感激,可不到萬不得已,她都不動那筆錢。依舊靠著自己的工資,拆東墻補西墻的活著。

    這樣的生活,在旁人看來,都可以稱得上一句“心酸”??蓪τ谒螒c齡來說,這是她為之奮斗了一生的國家,眼看著它如今走上正軌,即使自己生活水平不高,又有什么關系呢?

    鄭重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9月21日 06:36
    下一篇 2022年9月21日 06:36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