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李嘉誠來到香港著名的真步堂,走進房內(nèi),李嘉誠一眼就看到端坐在位置上,穿著定制古樸黑衫的蔡伯勵,他微笑看著李嘉誠。
李嘉誠頓了頓腳步,總覺得蔡伯勵一眼能將他看穿,蔡伯勵見李嘉誠停了下,笑著用廣東話說,“坐這邊”。
李嘉誠自覺失態(tài),淡笑了下緩解剛剛的事情,他坐在旁邊的木椅上,光滑的椅子把手讓他低頭看了眼,心中暗想,是一把好椅子。
蔡伯勵沒有出聲,他靠在椅背上安靜地注視著李嘉誠,這個人在香港非常有名,是一位大富豪,但蔡伯勵沒有因為李嘉誠的身份就諂媚的討好,他什么話都沒說,嘴角微微上揚。
李嘉誠注意到蔡伯勵的視線一直停留在他身上,但他還沒想好要怎么開口,過了許久,李嘉誠才說出了自己來的目的。
蔡伯勵一手在算盤上快速撥動著,一手轉動面前的渾天儀,等算盤聲停止,蔡伯勵剛剛的笑意斂起,他看向李嘉誠,語氣平靜地說,“200萬”。
李嘉誠一聽,瞬間坐直了身子,饒是大富翁聽到這個價錢,也讓他非常詫異,重復了一遍,“200萬?”
蔡伯勵點頭,沒有再說話,只等著李嘉誠的答案。
風水地
李嘉誠人們都很熟悉,他是“世界最具影響力十大華商人物”之一;是蟬聯(lián)21年的香港首富;是2020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的第二位。
但是,幼年時期的李嘉誠并沒有這些亮眼的頭銜,他只是舅父莊靜庵中南鐘表公司里一個不起眼的泡茶掃地小學徒。
1947年,李嘉誠在一家五金廠當推銷員,一年后,年僅20歲的李嘉誠憑借出色的推銷成績,成為了塑料花廠的總經(jīng)理。
李嘉誠平時省吃儉用,在22歲那年,花費7000美元的積蓄在筲(shāo)箕(jī)灣創(chuàng)辦長江塑膠廠,開始建造他的事業(yè)王國。
1963年,李嘉誠和妻子莊月明突破艱難險阻終于在香港結婚,當時,李嘉誠還特意斥63萬港元巨資買下一幢花園洋房,只為了讓莊月明住的更加舒適。這對令人稱贊的神仙眷侶幸福地度過了幾十個春夏秋冬。
1989年12月31日晚,在君悅酒店辭舊迎新的新年宴會上,李嘉誠攜莊月明一共出席,然而,僅僅過了一晚,1990年1月1日,莊月明卻突發(fā)心臟病在醫(yī)院逝世。
李嘉誠忍著沉重的心情將莊月明葬在了柴灣歌連臣角。人們惋惜一代才女倉促落幕,但時間漸漸淡去了普通人對莊月明的記憶,直到16年后,一件事讓人再次記起了這個博學多才的女人。
2006年1月底,李嘉誠正和別人談事時,助手過來給他遞了一個眼色,李嘉誠微微抬起手掌,示意助手等他談完再說。
助手看到李嘉誠的手勢,卻沒有走出房間,只是站在門口焦急地看著李嘉誠,助手的臉色有些發(fā)白,整個人看起來焦躁不安,只是顧忌在李嘉誠和客戶面前才沒有來回走動。
李嘉誠自然注意到了助手神色有異,他心中升起了絲絲煩躁,昨晚李嘉誠并沒有睡好,像是有什么事情發(fā)生,可今早起來,報紙、財經(jīng)新聞和助手的匯報內(nèi)容并沒有什么特別的。
李嘉誠穩(wěn)住心態(tài),繼續(xù)和人交談,不再看向焦急的助手。
助手等了許久,差點就要沖上去打斷李嘉誠的談話時,李嘉誠終于起身和對方告別,“合作順利”。
助手整理好表情,微笑著把門打開,在外頭的其他助理引導客戶往外走,等最后一個客戶踏出門口,助手趕緊來到李嘉誠面前,小聲地說,“夫人的墓地昨晚被盜了”。
此話一出,李嘉誠手中的杯盞摔落,他又驚又怒地站起身問道,“怎么回事!”
助手急忙把墓園里的情況和李嘉誠一一說明,原來自從莊月明下葬后,街坊中時不時就會傳出李嘉誠給莊月明的陪葬品非常多,樣樣精美,且都是無價之寶。這讓一些無所事事又膽大的人起了賊心,總想去盜挖莊月明的墓偷陪葬品出來去賣。
李嘉誠怒氣沖沖,讓助手去準備車子,他要親自去妻子莊月明的墓地看看。
助手邊走邊和李嘉誠匯報,“夫人的墓修剪嚴實,這伙盜墓賊沒有得手,已經(jīng)被送到警局里了”。
聞言,李嘉誠臉上的怒氣才稍稍淡了些,要知道掘人墳墓這事非常不道德,在親屬家眷的眼中,就是讓死者不得安息,更何況,香港幾乎人人都信風水,這讓李嘉誠尤為氣憤。
來到墓園中,莊月明的墓碑前被破壞,有非常多的洞,李嘉誠氣得胸膛起伏,想要破口大罵卻只能忍著,唯恐再繞了妻子的安寧。
墓園的工作人員被叫來問了許久,個個小心翼翼又愧疚地和李嘉誠道歉,說自己沒有注意,把盜墓賊放了進來。
事已至此,李嘉誠再生氣也沒有辦法,在回去辦公室的路上,李嘉誠看著窗外人來人往的街道,他忽然想起了一個人。
少年故事
這個人就是蔡伯勵,是香港著名的風水大師,在香港幾乎人手一本他編寫的歷書。
李嘉誠曾經(jīng)拜托蔡伯勵為莊月明尋找墓地,但是現(xiàn)在出了事,這讓李嘉誠心情不好受,他摩挲著手指,半闔眼皮靠在真皮靠墊上,心想是時候再找一次蔡伯勵了。
蔡伯勵并非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1922年出聲在廣東順德龍江,6歲時跟隨父親蔡廉仿來到廣州,在某私塾上學。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跟著父親在香港和廣州之間徘徊,因為戰(zhàn)爭動亂,蔡伯勵沒有再去上學,在家里他常常能看到父親蔡廉仿擺弄著算盤和渾天儀,對此,蔡伯勵面露不屑。
年輕的蔡伯勵認為,風水就是迷信,他們生長在新時代,應該崇尚科學,不該沉迷于封建迷信。
每次,蔡伯勵說出自己的看法時,父親蔡廉仿沒有反駁他,只是勸他,“你現(xiàn)在也不上學堂,不如跟我一起學學,以后能吃上一口飯”。
蔡伯勵不愿意,但他天天在家里無所事事,看著外面戰(zhàn)火連天,日報上寫的最新戰(zhàn)況讓他心浮氣躁,看著父親氣淡神閑的模樣,蔡伯勵想,要不就學一學,用來打發(fā)時間也好。
風水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晉代郭璞的《葬書》中,“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p>
這是我國歷史悠久的一門文化,涵蓋勘山、求醫(yī)、算命、占卜、看相等諸多領域,有人專攻看面相,有人專攻卜卦,而蔡伯勵一家則是注重天文歷算。
蔡伯勵的祖父蔡最白在光緒年間便以精通天文歷算和風水擇日聞名,編纂了一本《七政經(jīng)緯歷書》,還在廣州高第街創(chuàng)辦了真步堂,主要業(yè)務是替人擇吉和編寫歷書。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歷史。
十六歲的蔡伯勵開始跟在父親身后學習擇日、歷書的計算規(guī)律等知識,后來在天文歷算上有深厚的造詣。
蔡伯勵越學越覺得有趣,他慢慢發(fā)現(xiàn),這些風水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樣子。
蔡伯勵說道,“最初是有些反感的,心理上覺得這些數(shù)據(jù)沒有用”。
每年的5月之前,要寫完來年的通盛歷書,蔡伯勵一手打著算盤,一手轉動渾天儀,算完一點寫一筆,蒼松有力的字躍然于薄紙上。
歷書古時就有,又被稱為“黃歷”或“皇歷”。在古時是由皇帝詔令欽天監(jiān)負責頒行,通過每日觀測天象,依照陰陽五行和季節(jié)性影響等知識編寫。按照使用者的登記可以劃分出不同的版本,指導人們未來一年的生產(chǎn)勞動。
蔡伯勵年輕時,曾和數(shù)學家張兆駟學習過數(shù)學,拜訪過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張云,向他請教天文知識。
蔡伯勵編寫的歷書,根據(jù)早期的天文書《歷象考成后編》,和乾隆時期整理的陰陽五行資料《欽定協(xié)紀辯方》(現(xiàn)存于故宮博物館),再加上蔡伯勵的精細推算總結而成。
蔡伯勵常常在木椅上一坐就是一天,手指波動著算盤,大珠小珠有序的排列,渾天儀不停地轉動,蔡伯勵聚精會神的看著上面的經(jīng)緯度,桌子上擺放著各個節(jié)氣、干支的內(nèi)容,等蔡伯勵停手時,便已有了答案。
蔡伯勵認為,天文歷算并不是迷信,這是一項專業(yè)性極強的工作,“有很多東西要計算,比如日食出現(xiàn)的時刻,月食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每年的二十四節(jié)氣哪一天出現(xiàn),要計算到小數(shù)點后6位,稍有偏差就會不準”。
正是蔡伯勵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他每年編寫的歷書都被人爭搶,名氣也逐漸變大。
1952年,時局變動,蔡伯勵決定定居香港。
1985年,匯豐總行大廈前的銅獅需要重新設定擺放的方位和開張時間,但令人發(fā)愁的是,這尊銅獅每次挪動位置,香港總會發(fā)生災禍。
負責人聽說了蔡伯勵,便請他來看,沒想到蔡伯勵看完回去,給他提了一個日子,負責人按照這個日子挪動,果然無事發(fā)生。
諸如此類的事情非常多,李嘉誠也是聽聞蔡伯勵的事跡才找來真步堂,最開始,李嘉誠是拜托蔡伯勵幫看妻子莊月明的墓地,后來又拜托他解決長江集團大廈的風水建設問題。
漸漸地,香港媒體把蔡伯勵稱為是“富豪御用風水師”。
坐在車子里的李嘉誠收回思緒,他嘆了聲氣,原來算得再準的人也會有不準的時候,蔡伯勵就沒算到妻子莊月明的墓會被人盜挖。
重看風水
李嘉誠思來想去,看了眼手表,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他開口讓司機調(diào)頭,“先去真步堂”,這個時間點,蔡伯勵應該在真步堂內(nèi)編寫來年的歷書。
李嘉誠這次突然到訪,讓真步堂里的學徒嚇了一跳,聽到他來找蔡伯勵,真步堂的學徒說,“您先在外坐著等等,我去看看”。
李嘉誠也知道自己來得突然,擔心蔡伯勵此時有其他客人在,但他實在沒辦法再等明天,“麻煩告訴蔡老,我有很急的事”。
真步堂的學徒點頭,撒腿往里跑,輕叩蔡伯勵的房門,“李嘉誠先生來了”。
聞言,蔡伯勵手中的毛筆沒有停下,他耐心地寫完最后一筆,才對外頭的學徒道,“請他進來吧”。
李嘉誠在外面度秒如年,只是長年累月的涵養(yǎng)讓他沒有到處走動,按耐住煩躁坐在凳子上,看到學徒朝他跑來,李嘉誠也不等學徒來到面前,站起身走向他。
“請跟我來,蔡老在等您”。
李嘉誠快步來到蔡伯勵門口,整了整有些亂的衣服敲門進入。
蔡伯勵將歷書收起來,坐在木椅上笑看著李嘉誠進門,李嘉誠腳步一頓,他覺得蔡伯勵柔和的眼神突然有些犀利,像是要把他看穿。
“進來吧”。
蔡伯勵開口道,李嘉誠收斂好情緒,走到蔡伯勵面前,他突然不知道該怎么開口,難道要責怪蔡伯勵選的墓地位置不好嗎?
蔡伯勵也不說話,淡笑注視著李嘉誠的一舉一動。
過了不知道多久,李嘉誠終于開口了,“明月的墓地昨晚被盜墓賊挖了,但是沒有成功”。
蔡伯勵點頭,表情沒有太多的變化,像是早就知道了這件事。
李嘉誠不知道再說什么,室內(nèi)一片寂靜,他似乎能聽到外頭的學徒撥算盤的聲音,焦躁的心情舒緩了許多。
蔡伯勵閉口不言,看向李嘉誠的目光中卻夾雜著許多情緒,還沒等李嘉誠再次開口,蔡伯勵就說道,“200萬港幣”。
李嘉誠驚了,饒是這些年他經(jīng)歷了許多大風大浪,他也沒想到蔡伯勵會開口要200萬港幣。
這筆款項對于李嘉誠而言并不是傷筋動骨才能拿出來,可是對比以往蔡伯勵要的數(shù)目,未免太多了。
李嘉誠商人的本性讓他試探的開口“怎么要這么多?”
蔡伯勵笑著搖搖頭,他舉起兩只手指,“200萬港幣不多”,李嘉誠皺起眉頭,這個數(shù)字確實不多,但是最初為妻子莊明月選擇墓地也沒用200萬港幣,現(xiàn)在發(fā)生了盜墓事件,明顯是蔡伯勵推算不準,要價卻更高了。
李嘉誠沉默不語,內(nèi)心搖擺不定。
蔡伯勵看李嘉誠難以決定,又說了一句話,“你妻子去世時很慘”。
這話一出,李嘉誠驚懼抬頭看向依然淡笑的蔡伯勵,“好,我會盡快把錢匯過來”。
蔡伯勵聽到這話,才解釋道,“遷墓只需要一個大紅包,數(shù)目隨意,這200萬港幣是作為種子基金,捐贈給我要創(chuàng)辦的香港順龍仁澤基金會的”。
李嘉誠了然,“這件事,我肯定是要大力支持的”。
蔡伯勵笑著謝謝了李嘉誠的好意,讓他把家里所有人的八字都拿過來,經(jīng)過蔡伯勵仔細推算,重新為李嘉誠妻子莊月明選擇了新的墓地。
2006年10月,又有人找上了蔡伯勵,希望他能為曾任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的霍英東選擇合適的墓地。
蔡伯勵親自到柴灣佛教墳場看,他覺得這里是氣聚中周,有聚財之意,且視野開括,兩旁有青山圍繞,不遠處能看見海灣,整個環(huán)境十分幽靜。
2007年,蔡伯勵正式成立了“香港順龍仁澤基金會”,李嘉誠的200萬港幣作為第一筆投入基金,這個基金會在龍江乃至全國助醫(yī)助學。
同年,蔡伯勵將親自鑄造的首個渾天儀贈送給了香港天文臺臺長林朝英,希望能讓這門天文學更加精進。
2013年,蔡伯勵的真步堂歷算,被廣東政府列入廣東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中,成為一項文化遺產(chǎn),這讓蔡伯勵非常開心,認為蔡家的傳承絕學得到了國家的認可,有一個新的文化高度。
2015年,93年的蔡伯勵獲得香港特區(qū)政府辦法的“金紫荊星章”,還獲得了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的稱號。
2018年7月26日,蔡伯勵先生與世長辭。
結語
但蔡伯勵也曾說過,他做的只是“為人指路”,并不能幫助任何人過美滿的一生。
蔡伯勵認為“風水就是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他堅持風水固然重要,但只有多讀書,做善事才可以福澤綿長,并不能事事依靠風水,而人自身卻不努力向上。
參考資料
[1]香港故事 《風水先賢 蔡伯勵》 20181015
[2]360百科 蔡伯勵
[3]廣東省文化館 蔡伯勵
[4]南方都市報 《蔡伯勵先生,一路走好》 20180727
[5]百度百科 莊月明 李嘉誠 風水
[6]鴻蒙百科 蔡伯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