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的興起讓網(wǎng)友們在家就能欣賞到世界各地風(fēng)景,博主們曬的風(fēng)景美照讓人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然而一些小伙伴們興沖沖跑去打卡之后,卻遭遇大型“拔草”現(xiàn)場,不禁發(fā)出疑問,難道美景只存在于“濾鏡”里嗎?不如來威海榮成市石島管理區(qū),看看無濾鏡如何拍出絕美大片。
作為濱海小城,石島有海的浪漫也有山的壯美,浩瀚的大海載著遠(yuǎn)航的漁船,千年銀杏樹守著古老的村子,火紅的晚霞映照著晚歸趕海的人們,海草房里大鍋飯冒著誘人的魚香……這里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過得愜意美好。
一天的美好從清晨開始,石島灣、東楮島、桑溝灣海洋牧場都是看海上日出的最佳選擇。
凌晨四點(diǎn),天還沒大亮,靜聽海浪拍打海灘,放空心情,等待從海天一線的魚肚白,再到紅霞漫天、水天一色,最后照亮了整個塵世煙火。若是去了北方漁港,看完日出還可以順便買一些剛從海里撈出來的海鮮。
赤山頂上好觀云,秋日的石島天空湛藍(lán)如洗,登臨赤山主峰,視野頓開,低首俯瞰石島灣,半城半綠,山海相連,城湖相擁,令人陶醉。抬眼可見云卷云舒,白云或如棉花糖一般悠閑地飄浮著,或如絲帶般飄逸,又或如千軍萬馬般變幻著形態(tài)洶涌著前進(jìn),讓人生出坐看云起時的淡然與從容。
想要深入了解石島,不妨找一處小村莊住上幾日吧。在赤山之麓的花村尋花探巷,打卡留下歲月痕跡的石頭墻,古香古色的國學(xué)堂,還有擺滿各色花卉的花棚。
走進(jìn)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畫村牧云庵,兩側(cè)石壁上描繪著反應(yīng)當(dāng)?shù)厣畹臐O民畫,小巷里、水杉旁總能看到前來寫生的畫家和學(xué)生,最令人吃驚的是畫室里執(zhí)筆繪畫的竟是這里的村民。
十里古鄉(xiāng)的東墩村是國務(wù)院原副總理谷牧的故鄉(xiāng),紅色基因深深刻在這片土地里。村里的漁家三弄小吃街以石頭為墻,海草覆頂,古香古色充滿了膠東風(fēng)情,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各色美食,還是可以拍出大片的好地方。
留村以元代古墓群聞名,這里群山合抱、綠水環(huán)繞,如世外桃源。村里有租賃漢服的小店,著一襲漢服,撐一把油紙傘,走在青石板鋪的窄巷里,身姿掩映在石頭墻里生出的纖細(xì)樹枝中,不禁令人夢回千年。地瓜窖改造的星空館也是絕絕子,滿足你的少女夢。
渠隔和東蘇家分別有一雄一雌兩株千年銀杏樹,渠隔的銀杏樹下有一座海草房小院子,意境滿滿。東蘇家村西頭有一株樸樹,生于巖石間,無論夏季綠滿枝椏,還是冬季雪壓枝干,樸樹的線條之美不受四季約束。
石島最東邊是東楮島村,藍(lán)天、大海、沙灘、風(fēng)車、海草房,東楮島包攬了所有的浪漫元素。在這里可以趕海拾蛤,感受海風(fēng)的微醺,浪花的晶瑩;可以駕船出海,在海洋牧場體驗耕海牧漁,吃一頓最新鮮的海鮮大餐;傍晚在看晚霞灑滿大海,天與海都染了紅色連成一體,余暉灑落在歸家的漁船上,天地寂靜,只聽得漁船的嗚嗚聲;夜晚宿在東楮島的民宿,伴著海浪拍打海灘的搖籃曲進(jìn)入夢鄉(xiāng)。
石島還藏著一處未被開發(fā)的寶藏小島——鏌铘島,鏌铘島是榮成最大的島,因形似寶劍而得名。姑嫂石、燈塔、德國愛妮公主墓……這個原生態(tài)小島充滿了傳奇故事,等待著人們前來“探險”。
石島的美是自然之美,靈動質(zhì)樸,小住三五日,似乎連靈魂都被治愈了。(來源:港城石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