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以說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認知和閱歷、視角不同,很難有統(tǒng)一的答案。
首先明確普通地級市的含義,這里指的是排除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等具有明確行政管理意義上城市后的地級市,至于所謂經(jīng)濟強市、歷史文化名城、網(wǎng)紅城市之類的,統(tǒng)統(tǒng)在普通地級市之列。
其次,明確一下上榜的加分項,包括
1.中小學課本里提及;
2.名著、名詩詞及其他影響普遍的經(jīng)典大眾文化作品中提及;
3.歷史或現(xiàn)實的政治經(jīng)濟科教文化影響力;
4.國際知名旅游景點城市等。
然后,根據(jù)上述范圍和標準,綜合考慮知名度和影響力,以下地級市閃亮登場:
1. 蘇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班鐘聲到客船”——唐代詩人張繼名篇《楓橋夜泊》入選小學語文教材,連寒山寺都能借此揚名天下。葉圣陶的《蘇州園林》可是中學語文必考的名篇;“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每個國人都耳熟能詳。蘇州是1993年國務院批準的第四批兩個較大的市之一,作為地表最強地級市GDP已破兩萬億,秒殺絕大多數(shù)省會城市,成為江蘇第一個、全國第六個突破兩萬億的城市,也是唯一晉升兩萬億俱樂部的地級市。
2.唐山:1984年國務院批準的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河北省經(jīng)濟第一強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唐山大地震》講述76年大地震的慘烈記憶,那年全國各地下半年出生的人不少人取名“防震”或其諧音。今年又出了個震驚全國的戚某志打人事件,想不出名都難。
3.洛陽: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詩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里的名句流傳至廣;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詩仙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曠達的詩仙李白,也有細膩而憂郁的一面。洛陽是1984年國務院批準的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十三朝古都、河南省第二大城市、河南省副中心城市。
4.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詩仙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上過小學的不敢不知(廣陵即是揚州古稱)。江蘇省轄地級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揚州八怪”上過中學的人也多有耳聞。中學課本中其他大量的古詩文與揚州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例如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一水間”、陸游的“樓船夜雪瓜洲渡”、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和“二十四橋明月夜”等。
5.襄陽: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詩圣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事實上其他與襄陽有關的古詩詞也非常多。湖北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襄陽的知名度其實主要來自于兩個文藝作品:一個是《三國演義》;一個是《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我覺得更多來自于降龍十八掌。
6.徐州:唐宋均有著名詩人吟誦徐州的詩詞,1993年國務院批準的第四批兩個較大的市之一,江蘇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淮海經(jīng)濟區(qū)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7. 延安:陜西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賀敬之的《回延安》你肯定學過,這首信天游是不少人學過的語文課文,如今還在小學課本中。另有一篇選讀課文,名字是《延安,我把你追尋》。延安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fā)祥地,人文始祖黃帝曾居住在這一帶,是天下第一陵——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陵寢,是民族圣地、中國革命圣地,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8. 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絕妙漓江秋泛圖——清朝金武祥《遍游桂林山巖》里的詩句。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著名風景游覽城市。小學語文課本錄有游記散文《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覺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p>
9.溫州: 一片繁華海上頭,從來喚作小杭州——宋?楊蟠《詠溫州》。浙江省轄地級市,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精明能干的溫州人在90年代大城市街頭總能見到溫州商販售賣小商品,甚至還有路邊擺攤擦鞋修鞋的,敢闖敢干的溫州人將溫州迅速打造成了全民創(chuàng)業(yè)之都,知名度飆升,富裕程度一時無兩,一度成為浙商的代名詞。
10黃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句俗語讓黃山登頂群山之巔。小學課本收錄《黃山奇石》小學語文課本二年級上冊中,于永正寫的《黃山奇石》,也是黃山的種草文了,雖然安徽省的省會合肥作為網(wǎng)紅城市風頭正勁,但在之前幾十年內(nèi),外地人對安徽的了解多止于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