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歲月長,山歌沁芳香。
《劉三姐》是一個時代的符號,她勇敢,善良,將真善美搬上熒幕,被粉絲親切地稱為“歌仙”。
這部戲結(jié)合了廣西的自然風光,音韻文化和沖出世俗枷鎖的英雄精神,乍一問世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它風靡一時,成為海內(nèi)外頗具中國特色的文化作品,甚至對東南亞和歐美地區(qū)的華人都引起強烈的反響。
如果說《劉三姐》是廣西的文化符號,它的主演黃婉秋可稱得上是廣西名片,
為了向經(jīng)典致敬,大導演張藝謀還曾拍攝《印象?劉三姐》,向童年時期的女神黃婉秋表達自己的崇敬之情。
《劉三姐》讓黃婉秋走向事業(yè)巔峰,只是運氣和命運以一字之差造成截然不同的結(jié)果。
成也劉三姐,敗也劉三姐,
黃婉秋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光也因為劉三姐的走紅隨之而來,
說起和這部戲的淵源,黃婉秋有淚有笑,似乎要與人道盡心中的喜樂憂愁..
01 藝術(shù)長廊最美麗的畫卷
黃婉秋生于1943年,長于桂林,祖籍廣東。
好山好水養(yǎng)美人。
從小她就是遠近聞名的機靈丫頭,一雙眼睛波光流轉(zhuǎn)透著靈氣,
柳葉彎彎的眉和熱情洋溢的性格在桂林山水甲天下中黃婉秋也一天天長大。
童年黃婉秋
黃婉秋13歲開始學桂劇,藝名叫‘藝群’,寓意“藝術(shù)超群”。
原本可能按部就班成為一名戲曲家的黃婉秋,在誤打誤撞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1960年,長春電影制片廠要赴廣西拍攝電影《劉三姐》,這部電影由蘇里導演、喬羽編劇、雷振邦作曲。
“劉三姐”的故事最早出現(xiàn)在宋人筆記中,傳說廣西一帶有一個美麗女子,
她擁有優(yōu)美的歌喉,美麗的容貌,她那一首首山歌聽得人如癡如醉。
后來劉三姐的故事越傳越遠,聰慧的人民為了表達對劉三姐的喜愛,也將這個故事改編成山歌,戲曲等等多種形式。
劉三姐早已是廣西地區(qū)的經(jīng)典名作,
1961年,導演蘇里在為電影選角時,接到上級的要求“劉三姐為廣西的代表,演員也最好有當?shù)匦蜗蟆?/p>
蘇里一時犯了難,不光要人美歌甜還要從桂林山水中走出來的仙女,誰才能夠勝任這個角色。
干脆他們在全國海選,而當時廣西正在打造彩調(diào)劇《劉三姐》,參加海選的人有上百人,
黃婉秋自然不會放過這次機會,她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就去面試,
年僅17歲都她憑借多年來的舞臺經(jīng)驗和落落大方的表演脫穎而出,拿到一個配角角色。
早年黃婉秋
就在當時,所有角色都定下來了,唯獨主角劉三姐的人員還懸在半空,導演覺得這些面試劉三姐的人都缺了點兒火候。
那天他去觀看演員排練時候,看到臺上有個姑娘動作利索,機靈俏皮他一下子把她和劉三姐重合了,
叫來跟前一問,原來這姑娘叫黃婉秋,廣西人,條件身份都符合。
黃婉秋得知自己從配角變成主角,回到家激動得手舞足蹈,
她幻想著自己在熒幕上的樣子,越來越開心,對于即將走上銀幕她一點兒也不緊張。
早年黃婉秋
導演考慮到這部影片中有許多唱歌的橋段,這點兒黃婉秋并不擅長,于是找到當時在廣西彩調(diào)劇團的傅錦華,由她來為黃婉秋配音演唱,
兩位演員的結(jié)合相得益彰,也成就了《劉三姐》這部經(jīng)典影片。
拍戲時黃婉秋每個月有20元補助,她在桂劇團里原本也有固定工資,她就把這20元省下來,原封不動地寄回家給父母,用來補貼家用,
黃婉秋自從開始掙錢就一直惦記著幫襯家里,父母眼中她是個孝順有加的孩子。
早年黃婉秋
02 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
電影正式上映后形成了空前的景象,在國內(nèi)任何一家電影院里都是一票難求。
勢頭最兇猛的時候,《劉三姐》在新加坡公映時創(chuàng)造過連續(xù)兩次各上映120天的電影放映紀錄。
當時東南亞國家文化領(lǐng)域很少有不知道《劉三姐》的,
馬來西亞更是將這部影片評為世界十部最佳影片之一,
最讓黃婉秋感到驕傲的不僅僅是《劉三姐》在美國打敗《秋》的放映記錄,
而是每一位等待在外面支持她熱愛她的粉絲。
《劉三姐》劇照
黃婉秋回憶說,那時她出國剛下飛機,就有一大批粉絲等在機場,
其中有一些白發(fā)老者,已經(jīng)90多歲了,
黃婉秋讓她不要等自己,老者激動地流著淚說他等了五六個小時了,能見到黃婉秋就值得。
在國外每次黃婉秋走出電影院,門口總有一大批粉絲等在門口,有華人華僑也有國外的粉絲,
他們的熱情感動了黃婉秋,經(jīng)常一邊簽名一邊激動得流淚,
黃婉秋常說“優(yōu)秀的藝術(shù)是會引起全世界人民的共鳴”。
這其中還有一位粉絲太過喜歡《劉三姐》場場不落,
他每看一遍電影就會給黃婉秋寄去一封觀后心得,黃婉秋收到了99封,這位粉絲說“我要寫夠100封!”
黃婉秋也答應會等待他,可是沒想到黑暗的年代到來,他們終究失去了聯(lián)絡。
《劉三姐》生動的故事和膾炙人口的歌曲成為幾代人心中深深的烙印,對許多人影響深遠,
曾經(jīng)馬來西亞永芳集團的董事長姚美良在一口氣看完10多場《劉三姐》后,連連不絕地稱贊“劉三姐是中國最大的統(tǒng)戰(zhàn)部長,她能夠把華人的心凝聚在一起。"
還有粉絲因為支持非建交國家觀看《劉三姐》而遭遇15年牢獄之災,后來黃婉秋親自看望他,問“你受苦了,這樣值得嗎”
那位粉絲眼神堅定地說“值!為了這么好的電影,就算坐牢15年也不后悔!”
這部電影將黃婉秋的影視地位推到無人可及的高度,
可隨著一場史無前例的文化浩劫到來,一切都被無情摧毀,
黃婉秋因為《劉三姐》而獲得的榮譽和驕傲被人狠狠踩在地上踐踏。
黃婉秋一片光明的前程也被推進黑霧之中,整整15年的時間,她快要哭瞎了眼睛,險些因為承受不住巨大的落差而選擇輕生。
一開始,名氣大增的黃婉秋首當其沖被當做“大毒草”批判,
她被帶上大字報押上街頭游街,遭到各種侮辱謾罵,
這些極端的代表想要摧毀她的心志逼她認下各種莫須有的罪名。
黃婉秋寧死不從,她被下放勞作,還有人拿著槍威脅她看她認不認罪,面對各種非人的折磨,黃婉秋始終堅韌不屈,
許多次沒有人的時候,她都想自我了結(jié),結(jié)束這種暗無天日的日子。
但是想到那些熱愛她相信她的粉絲,她每次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都咬緊牙關(guān)一言不發(fā),
她不愿意讓粉絲們難過,在心底吶喊著她必須活下去!
03 一人很好,兩人更幸
世人總說患難見真情,可是夫妻都有可能各自飛,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可以抵擋千軍萬馬嗎?
有,黃婉秋就幸運地遇到了。
劉三姐有阿牛哥雙雙殉情,黃婉秋有何先生患難與共。
這場無情的災難中,何有才成為黃婉秋心中唯一溫暖的光輝,
盡管他比黃婉秋小了6歲,生活細節(jié)上大多是他在照顧黃婉秋。
因為被安排的都是粗重的活,黃婉秋的手上經(jīng)常磨出水泡,衣服縫縫補補,漫天的灰塵揚起來身上沒一塊兒干凈的地方。
何有才總是會把熱水提前燒好,幫黃婉秋把水泡挑開消毒,再給她洗衣服,刷帽子,
力所能及地讓她在這困苦的環(huán)境中過得輕松一點,能夠展露一絲笑容。
一開始黃婉秋只是把何有才當做弟弟看待,時間久了她也被何有才的真心打動,兩個人慢慢走到了一起。
何有才因為黃婉秋而受到牽連,
從原來的工作崗位被安排進廠里做著最下層的工作,他沒有一聲怨言,
為了黃婉秋這一點兒委屈不算什么。
直到1972年兩人完婚,當時黃婉秋已經(jīng)29歲,公公婆婆對這個兒媳沒有一絲不滿,
盡管是姐弟戀他們也大擺筵席,表達對黃婉秋的尊重,這讓黃婉秋心里很是感動。
黃婉秋 何有才結(jié)婚照
婚禮那天據(jù)說有很多人提著家伙想來鬧事,因為嫉妒何有才能夠娶到自己的女神,
最后是何有才的父親和徒弟們在門口耍刀弄棒,用氣功在胸口接住大石頭震懾他們,
又聯(lián)合警察和民兵排的人一塊兒把家里圍起來才嚇跑了這些人。
婚后他們相敬如賓,何有才夸黃婉秋說她就是那盛放光芒的太陽,
而他則是圍繞著太陽的月亮,愿意永遠在黃婉秋身邊。
后來黃婉秋順利回到舞臺后,他心疼黃婉秋曾經(jīng)所受之苦,一個人肩負起妻子的助理,司機,保姆等等工作,把妻子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
在何有才看來,愛是支持不是壓迫,彼此尊重和穩(wěn)定才是能夠長久的原因,這一點黃婉秋與他不謀而合。
平日里雖然是粗茶淡飯,但是幸福之于他們而言,在心里的滿足感遠遠勝過物質(zhì)上的享受。
1978年,春風吹滿大地,人們終于再次聽見《劉三姐》的聲音,
時隔多年,觀眾等到了黃婉秋的回歸,許多人激動得熱淚盈,
黃婉秋也希望能夠用更多優(yōu)秀的作品回饋喜愛她的觀眾,方能對得起大家這么久以來的支持。
黃婉秋如獲新生,她投身文藝工作,繼續(xù)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她擔任起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歌舞團副團長和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等要職,
還回到她喜愛的熒幕上,陸續(xù)拍了電影《春蘭秋菊》《長城大決戰(zhàn)》;
電視劇《爸爸,媽媽和孩子》、《黃山情》、《戲迷盛老樂》等影片。其中《黃山情》榮獲“金鷹獎”、“飛天獎”、“飛鷹獎”及華東六省市最佳戲曲片獎。
每每去拍戲,丈夫何有才化身司機風雨無阻地接送她,
面對鏡頭,黃婉秋曾經(jīng)多次感激何有才“我的丈夫是一位很有度量的人,他的心態(tài)平穩(wěn),不介意別人叫他是黃婉秋的丈夫”
可見何有才對黃婉秋的愛是深沉而寬容的,
作為男人他守在妻子身后陪她風雨同舟,不介意其他人異樣的眼光,是一位尊重妻子的好男人。
黃婉秋《劉三姐》劇照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了這么久,提到黃婉秋最喜愛的角色,她依然感慨“如果觀眾說劉三姐,那一定是在說我,我就是劉三姐?!?/p>
雖然被這部作品被多次搬上舞臺,演員也都獨具特色,但是說到最經(jīng)典的那一部,一定是黃婉秋的。
黃婉秋也深深地愛著劉三姐這個角色,即便曾經(jīng)因為它帶給自己許多的災難,但是《劉三姐》依然像精神領(lǐng)袖一樣佇立在人民的心中。
后來黃婉秋更是以培養(yǎng)下一代劉三姐為己任,她一樣把劉三姐永遠傳承下去,
在和丈夫商量過想法后,于2002年毅然決然辭去桂林市文化局副局長的職務,
通過與多家公司聯(lián)手合作,在桂林修建了一座“劉三姐大觀園”。
這里風景壯闊,充滿了少數(shù)民族特色,
幾年來黃婉秋堅持不懈,在此處培養(yǎng)出30多位演員,
但是她很遺憾,許多人沒能堅持下來,傳統(tǒng)藝術(shù)這條路走的很難,她心里也清楚。
最終她說服女兒,讓女兒成為自己的接班人,如今就連小孫女都在她的影響下被培養(yǎng)成新任“劉三姐”祖孫三代同堂的畫面甚是養(yǎng)眼,
也讓觀眾感慨,《劉三姐》當真是一部跨越時間經(jīng)久不變的經(jīng)典。
黃婉秋會老去,但是她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劉三姐,永遠是人們心中年輕善良的樣子。
多年來,《劉三姐》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黃婉秋也因為它收獲幸福,嘗盡淚水,
而今一切回到正軌,在她這起伏不平的大半人生里,丈夫何有才扮演了重要角色,
她感激觀眾,更感激為她默默付出的丈夫。
如今,黃婉秋以弘揚《劉三姐》為己任,何有才把黃婉秋的愿望當做自己的盼望,
在黃婉秋前進的路上悉心陪伴,我們也衷心祝福他們能夠長長久久,攜手一生。
風光時,你是我的錦上添花,落魄時,你是我的雪中送炭。
這大概是愛情最好的模樣,不管順境逆境,在溫柔中透出堅韌,在熱情中保持自律,讓這份愛賦予生命最美好的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