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說請人吃飯就能上新聞的人,林彪絕對算得上是獨一個。
身為輿論口中“不食人間煙火”的這號人物,自1959年林彪出任國防部長一職,只吩咐秘書李德宴請過兩次。
林彪
一次是父親林明卿1962年1月14日去世之后,感恩醫(yī)院工作人員的悉心照顧,林彪特意設宴,在三座門服務處定下了幾桌飯菜,聊表自己的感激之情。
第二次請客便是與羅榮桓的葬禮有關。
羅榮桓
眾人只道林彪的性格怪癖,卻殊不知還有一層隱晦的原因,林彪未曾開口說出。
而這一切都和林彪奇怪的飲食習慣有關。
為何原本吃穿不挑的林彪在1937年之后性情大變,將飲食固定化為一成不變的老三樣?1937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林彪的老搭檔
林彪的“冷僻”在部隊之中是無人不知,正因這樣,大多數(shù)人和林彪相處的都算不上融洽。
但是“白面書生”羅榮桓卻是一個例外。
對于這段情誼的推動者,毛主席是難逃其功。
1930年2月,一向驍勇善戰(zhàn)的林彪擔任了紅四軍軍長一職,身為部隊中的領導者,林彪需要一個“諸葛亮”,做自己的“賢內助”。
林彪與羅榮桓
這是部隊的標配,但在林彪這里卻是事故頻出。
他不僅時常與政委爭執(zhí)到面紅耳赤,即便問題就是出在林彪這里,他在口頭上也是絲毫不退讓。
兩人在工作上是矛盾頻發(fā),極大地影響到了工作效率。
部隊是最講究效率和配合的地方,基于這樣的考量,組織決定將原政委調走,派遣一位新人過來。
那么,這個最佳人選應該是誰呢?
“讓羅榮桓去吧,我覺得他會成為桀驁不馴的林彪的‘克星’”。
毛主席的建議很快被落實,而羅榮桓也很快被送到了林彪的身邊工作,成為了紅四軍團的新政委。
毛主席
自此,羅林搭檔成立。
兩人搭檔十余年,幾乎沒有發(fā)生過一次大的矛盾,而這也證明了毛主席眼光的遠見卓絕。
林彪做事風風火火,多有的是一股莽沖勁,而羅榮桓性格寬厚,這樣的兩人最為互補。
羅榮桓會在林彪莽撞的時候予以提醒,知曉林彪的軍事才能,羅榮桓在作戰(zhàn)時會對林彪的意見和指令予以尊重,而自己一肩把作戰(zhàn)以外的工作全部扛起來。
羅榮桓
他用自己的默默付出,感化了林彪這顆頑石,在熟稔之后,林彪也在羅榮桓面前收斂了自己的脾性,羅榮桓的勸諫之言,也能真正聽到心里去。
可在1949年的時候,羅榮桓卻退任四野政委一職,接替他上陣的是聶榮臻。
同樣是我黨的杰出人才,但是面對聶榮臻,林彪直言的秉性卻是再次上線,一句“若是羅榮桓身體好,四野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更換政委”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尷尬了起來。
林彪
身為我軍戰(zhàn)士,羅榮桓不到萬不得也自是不愿下前線,但是他的身體狀況是愈演愈壞,于1963年12月16日就離開了人世。
林彪在羅榮桓逝世的第二天得知了這個消息,正值寒冷的冬天,屋外就是紛揚的大雪,但是林彪?yún)s什么都不顧,當即叫秘書備車,前往醫(yī)院與羅榮桓的遺體單獨告別。
在羅榮桓的悼念儀式上,林彪更是親獻挽聯(lián),在12月22日的公祭大會上,林彪也是與朱德和小平同志站在一處,與前來的首都軍民們一起悼念羅榮桓元帥。
圖片源自網(wǎng)絡
所有的流程走完之后,馬上就到了中國人民闔家團圓的春節(jié)。
擔心羅帥逝世之后,家里冷清,林彪特意囑托妻子“林月琴同志一定很是悲傷,你一定要時常把他叫過來坐坐,說些什么讓她好過一些”。
羅榮桓與林月琴
這是林彪第二次主動宴請別人小聚,雖然他并未有出現(xiàn)在飯桌之上,但卻也是同樣的難得。
說來奇怪,不論是宴請醫(yī)院的醫(yī)生護士,還是安撫羅榮桓元帥的妻子,雖然都是林彪主動提起,但在餐桌之上,卻總是不見身為主家的他的影蹤。
這又是為何?
答案呼之欲出,但還要先將另外一件事情交代明白。
陰溝里翻船
部隊中常說“林彪是常勝將軍”,但實際上,林彪也曾受過傷,他自己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也是將這件事情喻做“陰溝里翻船”。
林彪
他為什么這么說?
或許是林彪自己也覺得,這是自己囂張跋扈的代價。
時間拉回1937年。
1937年9月25日,林彪與聶榮臻默契配合,利用紅軍擅長近戰(zhàn)和山地戰(zhàn)的優(yōu)勢,在平型關成功伏擊敵人,取得了首次大捷。
聶榮臻
身為勝利者的我軍,在打掃戰(zhàn)場的時候,在潰逃的板垣師團處,發(fā)現(xiàn)了大批遺留下的物資,其中就有幾件黃呢子大衣。
連年的作戰(zhàn)讓我軍的資源很是匱乏,衣服上都是打滿了補丁。
因此在得到這批物資之后,所有團級以上的干部都分到了一件大衣,林彪自然也不例外。
林彪
除這一件大衣之外,林彪還得到了一批駿馬。
這匹馬是關外良種,身上潔白無瑕,一根雜毛都看不見,當真稱得上的“馬中貴族”。
收獲如此坐騎,林彪自是開心,有事沒事地就騎著這匹馬出去轉轉,正好讓兩人“熟悉”一下感情。
林彪
那一次,遛馬的林彪就好巧不巧地來到了閻錫山部隊所在的防區(qū)。
彼時的國共雙方正在聯(lián)合抗日,為了彼此有個照應,所以閻錫山的部隊就設在了距離林彪五師不遠處的山頭。
為了監(jiān)視敵人,閻錫山在邊防區(qū)域布置了警戒線,還設置了哨兵輪班值守。
不過大批次的日軍沒有看到,卻有一個身穿黃呢子大褂,腳踏白馬的“陌生人”朝著部隊直接駛來。
林彪
值班的哨兵以為是日軍用來探訪消息的鐵騎,直接出槍,一彈出殼,直接命中,馬背上的人直接就從馬上摔了下來。
可當閻錫山部隊打算上前扣押的時候,所有人在看清躺在地上之人的真實面目后,個個都是瞠目結舌,開槍射擊的那個人額頭上,更是連連冒出虛汗,一遍遍的說“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閻錫山
原來,馬背上的那個人并非是日軍的哨兵,而是遛馬的林彪。
哨兵的一發(fā)子彈,直接從前胸進入,打穿了林彪的右肺葉,落馬時的重力,又對林彪的肺部和脊椎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傷。
雖然衛(wèi)兵及時趕到,但是因為失血過多,林彪早已昏死了過去。
得知消息的閻錫山更是如臨大敵,唯恐因為這件事情影響到國共聯(lián)合抗日,讓蔣介石取走自己的項上人頭。
蔣介石
于是他忙不迭地請了最好的醫(yī)官,以最快的速度為林彪做手術,取出了子彈。
子彈已然取出,但林彪?yún)s依舊不醒。
直到幾天之后,林彪才慢慢蘇醒,他并未怪罪開槍射擊自己的士兵,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林彪也決定“大做文章”,為紅軍謀一些福利。
正巧時任國民黨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的衛(wèi)立煌在1938年的4月訪問延安,林彪當然不會放過這次絕佳的機會。
林彪
“林彪同志,身體可還好些了,有什么需要我?guī)兔Φ模捅M管提。”
兩人成功會面之后,衛(wèi)立煌一邊說話,一邊將路上緊急籌集的六百元錢塞進林彪的口袋。
在國民黨內部,一向有犒賞和送禮的惡習氣,因此面對林彪,衛(wèi)立煌也是搞起了這一套。
但林彪?yún)s在不動聲色之下,將衛(wèi)立煌塞錢的手推開,然后說了一句“衛(wèi)司令長,別來無恙”。
衛(wèi)立煌
林彪的如此回應,衛(wèi)立煌屬實是有些沒想到,但是不死心的他再次說了一句“若是有我?guī)偷蒙厦Φ牡胤?,衛(wèi)某一定盡力為之”。
“既然衛(wèi)司令長這么說,我還真有一個忙,不知國民黨的營帳中可有多出的彈藥贈予我們一些,大家并肩作戰(zhàn),這忙,衛(wèi)司令長應該不會推辭吧”。
話已經(jīng)說到了這個份上,衛(wèi)立煌也沒有推脫,第二天就送來了一百萬發(fā)的子彈和二十五萬枚的手榴彈。
與這些作戰(zhàn)物資一同送來的,還有一百八十箱的牛肉罐頭,戰(zhàn)士們也算是改善了一下伙食。
不過就是苦了林彪。
林彪的“老三樣”
因為經(jīng)此一傷之后,林彪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那便是植物性神經(jīng)紊亂。
林彪與家人
怕光、怕水、神經(jīng)衰弱,這些已是不小的折磨,但更要命的是,在食物的攝取上,若是稍有不慎,林彪的身心也會遭受巨大的折磨。
林彪
1949年因為在和蔣介石得力干將白崇禧交戰(zhàn)時拿下了勝利,林彪的心情是不自覺得喜上眉梢,興沖沖地他不僅去東湖轉了一圈,甚至面對旁人遞上來的香梨,也吃了一個。
可這一下,就直接吃壞了。
沒過多久,林彪就開始頭冒虛汗,上吐下瀉,等到行軍的時候,更是無力支撐,只能躺在擔架上被別人抬著走。
我黨的擔架一向是用來運送傷員,若非是身體實在不適,林彪也是斷不可能這樣做。
此例足可證明,飲食對林彪身體的重要影響,因此在中槍之后,林彪的飲食習慣很快就固定了下來:白水燙卷心菜、饅頭和肉餅。
林彪
這簡單的三樣滿足了人體對蛋白質、碳水和膳食纖維的要求,除此之外,林彪的飲食別無其他,唯獨黃豆時常在手,就連研究作戰(zhàn)地圖時,林彪也會時不時的從口袋中拿出一把,邊吃邊研究。
很多人以為這是林彪特制的小零食,但實則看起來其貌不揚的黃豆,卻是林彪的“藥”。
槍傷嚴重影響到了林彪的中樞神經(jīng),這讓他的腸胃出現(xiàn)了嚴重的問題,稍微吃點帶油水的東西,林彪就會拉肚子。
在吃飯的時候,林彪時常將肉餅、饅頭一同放在白水中攪拌成漿糊狀,然后咕咚咕咚直接灌下去。
林彪(中)
這樣的吃法讓很多人看了都覺得難以下咽,也有不少人說,林彪的伙食連國民黨關押戰(zhàn)犯的功德林都比不上。
可即便已然如此,林彪還是時常腹瀉,也因腸胃不好,體重大幅度的下降,最虛弱的時候,甚至連站都站不穩(wěn),嚴重影響到了指揮作戰(zhàn)和身體健康。
毛主席為了治好林彪的身體,想了很多的方法,也請了很多的醫(yī)生,但最終的效果都是微乎其微,最后還是一位老鄉(xiāng)的土方子奏了效。
毛主席
“首長,您要不試一試炒黃豆,我們老家胃疼心慌的時候,都吃這東西,老有效了”。
本著死馬當活馬醫(yī)之心,林彪讓廚衛(wèi)長炒了一些黃豆,有事沒事的就吃一把。
可隨之漸漸地,林彪的胃病真的有了明顯的好轉。
于是吃黃豆和老三樣的習慣就這樣延續(xù)了下來。
不過雖然是“老三樣”,但林彪也會讓廚師長根據(jù)季節(jié)適當調整蔬菜的樣式,有什么就吃什么,可也是萬變不離其宗,永遠都是一菜一湯一主食,要多不講究就有多不講究。
因為自己的餐食習慣,所以林彪才并未出現(xiàn)在兩次的宴請桌上,為的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原因,而影響了別人吃飯的心情。
雖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林彪只能這樣吃,但是我黨內部的很多高層,也是從來不講究吃穿用度,而是把省下來的一切都用在了國家的發(fā)展之上。
毛主席與周總理更是從來不講究物質上的享受,而是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富裕和滿足。
毛主席與周總理
而他們的精神追究便是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安泰,這樣的精神是我黨長盛不衰的基石,也是中國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