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影中紀實
編輯 | 影中紀實
前言
作為一名網(wǎng)球運動員,李娜所取得的成績在國內(nèi)乃至亞洲都是史無前例。
在她的職業(yè)生涯中曾兩次捧起大滿貫賽事的冠軍獎杯,一度在世界網(wǎng)球運動員排名中位列第二,是中國乃至亞洲女網(wǎng)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李娜既為國家取得過眾多榮譽,也攀登上了自己事業(yè)的巔峰,可謂人生圓滿。
然而退役之后參加綜藝節(jié)目的她卻因為講述自己不會做飯、從來沒有對公婆喊過“爸媽”等事,直接登上微博熱搜榜、引來眾多爭議,甚至招致網(wǎng)友不少罵聲。
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李娜
原生家庭
1982年2月26日,李娜出生在湖北省武漢市的一個運動員家庭。
爺爺和父親都是運動員,家里人的內(nèi)心自然懷揣著,李娜也能夠走上運動道路的期許。
在父親的影響下,年僅6歲的李娜就已經(jīng)拿上了羽毛球球拍,像模像樣地站在球場上跟著父親練習。
也許是家庭基因的影響,李娜天然地熱愛運動,在運動方面也極其具有天賦。
李娜
球場上的李娜從不吃苦叫累,反而特別享受在場上與高手競技的感覺。
她總是要爸爸不遺余力地出擊,即便是輸也不會感到過分難過。
每當李娜在訓練場表現(xiàn)出色的時候,父親總會給予她熱烈而又真摯的掌聲。
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父親的肯定與鼓勵總是格外可貴。
正是有父親的陪伴,李娜才得以堅定地在運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李娜在練習羽毛球一年后,被網(wǎng)球教練夏溪瑤無意發(fā)現(xiàn)。
她瞬間對這個小女孩起了興趣,并在仔細觀察分析過后,篤定地找到李娜的父親,對他說李娜是個打網(wǎng)球的好苗子。
李娜的父親明白對于一個運動員而言,天賦究竟有多重要。
在聽完夏教練的認真分析后,李娜的父親決定讓女兒改練網(wǎng)球,并在女兒的背后進行默默地支持,看著女兒在網(wǎng)球這個運動項目上逐漸展露鋒芒、走向成功。
每當李娜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時,父親都會站在場外認真地觀察著女兒的情況。
他會為女兒準備好水杯及毛巾,時不時為女兒叫好。
盡管訓練再苦再累,但只要看見父親,李娜的內(nèi)心都會感到溫暖,隨即有了繼續(xù)堅持下去的力量。
對于李娜而言,父親就是那個在她童年時期最為重要的人。
李娜的父親
然而不幸的是,李娜的父親在她14歲時就因病離世。
彼時的李娜正好要參加一場重要的比賽,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參賽狀態(tài),李娜的父親將自己的病情隱瞞下來,還拖著病體親自到武漢火車站送別女兒。
參賽回家的李娜一下子就看見了父親的遺照,瞬間感到了天崩地陷般的痛苦。
年幼的她無法接受父親的離世,只感覺這個世界抽走了她所有的歡樂與幸福,只留給她一片昏暗灰色的天空。
更令李娜感到難過的是,母親在父親離世兩年后就選擇了改嫁。
她極端地將母親的遠走視作是對父親的背叛、對自己的拋棄,此后的她選擇在內(nèi)心外面戴上厚厚的鎧甲,逼迫著自己成長為一個堅強的孩子。
誰料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男人走進了她的生活,成為了她生命中第二重要的男人。
李娜與母親
美滿的愛情
當時李娜所在的網(wǎng)球隊開始訓練男女雙打,她的搭檔是一個叫做姜山的男孩。
姜山比李娜僅僅只大兩歲,卻不像其他男生那般幼稚晚熟,反而顯得格外成熟與沉穩(wěn),面對李娜一點就著的脾氣總是一副包容的面容。
因為年齡比李娜大,所以姜山對她總是格外照顧,不僅在平日的訓練中對她加以幫助,還不忘時時關(guān)心她的生活,幫她處理各種各樣的難題。
對于李娜來說,姜山好似無意間代替了原本屬于父親的角色。
在二人相處的過程中,姜山不止把李娜照顧得很好,也治愈了李娜的不少傷痕,帶給她很多安全感,成為了她新的靠山。
經(jīng)歷過一次失去的李娜對于自己的需求了解得更為透徹,她明白自己渴求的伴侶一定是一個成熟穩(wěn)重、性格和緩并且能夠?qū)ψ约航o予包容的人。
而姜山恰恰就是那個最為合適不過的人。
李娜與姜山
李娜16歲那年,她準備了一盒巧克力。
她打算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那就是拿著這盒巧克力向姜山表白。
當李娜終于吐露心意后,她發(fā)現(xiàn)面前姜山的臉上浮現(xiàn)出的也是充滿愛意的笑容。
此時的李娜斷定,這件事她辦成了,姜山對于和她談戀愛的事情也不存在異議。
兩個互相傾心的少年人隨即在隊內(nèi)偷偷展開地下戀情。
然而這段戀情很快就被教練發(fā)現(xiàn)了,隊里隨即將他們的搭檔關(guān)系解除,給李娜重新挑選搭檔。
這個決定引起了李娜的不滿,她打心眼里不愿意和姜山分開,隨即與隊內(nèi)的教練鬧起了脾氣。
就在此時姜山不幸受傷,不得不退役。
為此李娜干脆選擇退隊,和男友一起邁入大學校園進行學習。
彼時的李娜已經(jīng)進入了國家隊,任誰也不能放過這樣一個好苗子,都想讓她復(fù)出歸隊。
然而當教練練習李娜時,她卻表示對這件事不作考慮。
萬般無奈的教練只得找到姜山,勸他對李娜進行勸說,誰知這一招還真就奏效,李娜真得在姜山的勸說下回到了國家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娜在回到隊伍時還帶著一個附加的要求,那就是必須讓姜山做她的教練,否則她也是不會好好進行訓練的。
教練們只得同意這一請求,將姜山聘請為李娜的專屬教練。
之后在李娜的每場比賽中都能看到姜山的身影,他就像是一座大山,默默地立在李娜的身后,給予她無限的支持與力量。
只是這座山時常也會挨罵。
甜蜜的愛情
李娜的個性張揚是在體壇中出了名的。
她性格很是暴躁,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對著姜山大吵大鬧。
明明是運動員,卻總是對身為教練的姜山出言不遜,甚至會直接在賽場上對其破口大罵。
面對李娜的暴躁,姜山從未流露出不滿和抱怨,每次都會溫溫柔柔地問她:
“干嘛一定要這個樣子呢?我們冷靜下來好好談這個問題好不好?”
雖然這個問題之后大多收獲的都是李娜的臭臉。
但是姜山也不會流露出絲毫的不耐煩,還是一如既往地對自己的伴侶進行支持。
實際上,李娜對于姜山也很是依賴。
有媒體曾問她哪個男網(wǎng)運動員最性感,李娜對此給出的回答只有霸氣的一句話:
“我只關(guān)注我的老公?!?/p>
即便是在職業(yè)上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李娜對于姜山的感情卻從未發(fā)生改變。
她甚至對外直接宣稱,自己永遠也不會炒掉姜山。
2006年姜山與李娜低調(diào)結(jié)婚,甚至沒有辦一場正式的婚禮。
為此李娜曾經(jīng)對自己的婚姻多加調(diào)侃,說姜山并不是這個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老公,他連婚禮上的手捧花都是拿他朋友的。
然而李娜明白,她在意的并不是婚禮的形式。
她最看重的只是姜山這個男人,這個忍受著她的脾氣、在她身后默默支持她的忠誠伴侶。
2011年,李娜首次獲得澳網(wǎng)大滿貫冠軍。
這對任何網(wǎng)球運動員都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是自身實力的最好證明,李娜對于自己能夠拿到這個冠軍也十分激動。
在這個如此終于的場合,李娜直接對姜山告白:
“不管你是胖是瘦,是丑還是漂亮,我都會跟著你,到永遠。”
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有些帶著調(diào)侃的意味,但只有姜山與李娜二人才知道,他們彼此之間究竟有著怎樣深厚的感情。
李娜能夠擁有如此愛情,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2014年,李娜在第二次拿到澳網(wǎng)大滿貫冠軍后宣布退役。
她在揮淚告別球場及球迷后,宣稱自己要回歸家庭,而此后她確實將人生的重心由網(wǎng)球轉(zhuǎn)移到了家庭中,成為了一個極度重視家庭的人。
雖然退役后的李娜依然以另一種形式活躍在網(wǎng)球界。
但此時的她已然褪去了被烈日曬黑的皮膚,更像是一位皮膚白皙、容貌可人的家庭女性。
李娜(右一)
對于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李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也花費了很多時間對他們進行陪伴和教育。
雖然李娜一再表示自己不會對兒女之后的事業(yè)選擇多加干涉,但是從媒體曝光的消息來看,她著實很是疼愛自己的兩個孩子,將姐姐和弟弟都照顧得很好。
之后的李娜還參加了一檔叫做《妻子的浪漫旅行》綜藝,將自己和姜山的婚姻生活更多地展現(xiàn)給大家。
然而就是這個節(jié)目,將她推到輿論漩渦。
別樣的生活
與之前在球場上大方示愛的李娜不同,在過了十幾年的婚姻生活后,她開始對姜山多有抱怨。
在節(jié)目上李娜對嘉賓們說,姜山是個不懂浪漫的人。
根據(jù)李娜的描述,姜山從來沒有在她生日的時候送過禮物,也很少對她說甜言蜜語。
有一次她和姜山約好了在機場集合,丈夫姜山直接爽約,十幾天之后才再次與李娜取得聯(lián)系。
從實拍二人的生活片段中也可以看出,這對已經(jīng)結(jié)婚十六年的夫妻,似乎沒有太多的話題可以交流。
哪怕待在同一個空間也是各做各的事情,彼此之間具有一種疏離的感覺。
更令人感到震驚的是,這兩口子在一起組建家庭十多年,竟然沒有一個人下廚做飯。
就連家里來了客人都是點外賣招待。
李娜直言自己從沒有下過廚房,而姜山也不善廚藝。
除此之外,李娜所展示的生活只關(guān)乎丈夫的兩個孩子。
其他嘉賓的生活片段里難免會出現(xiàn)與父母相處的畫面,然而李娜與姜山的綜藝片段卻似乎與父母毫無關(guān)系。
當觀察員問起李娜,為什么從沒有看見到姜山的父母時?
李娜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說道自己與姜山結(jié)婚這么多年來,彼此二人的親人從來就沒有正式見過面。
李娜幾乎沒有拜訪過丈夫姜山的父母,甚至連節(jié)假日他們夫妻也是各回各家。
在眾嘉賓感到驚愕的時候,李娜還說從來沒有向丈夫的父母叫過“爸媽”,只是用“伯父”“伯母”稱呼,有時候也會直呼他們的姓名。
李娜與公婆的相處之道顯然有些獨樹一幟,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然而姜山卻對此表示,他的父母很少對子女的生活進行干涉,對此也可以表示理解。
在這個片段播出之后,有不少網(wǎng)友對李娜的作為表示不解。
很多人在微博下面評論說“連聲‘爸媽’都不叫,這簡直就是不尊敬父母?!?/p>
但是也有人表示,“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相處方式,姜山的父母都不介意,為何網(wǎng)友要管這么多呢?”
其實,李娜之所以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因為她家庭和性格的雙重影響。
早年間父親的離世與母親的改嫁,已經(jīng)使得她缺失了很多愛與安全感。
內(nèi)心有傷痕的她對于姜山的父母也存在逃避心理。
換句話說,少年時期姜山給她帶來的愛,已經(jīng)從某種程度上添補了她對于感情的需求,她在婚姻關(guān)系中需要的只是姜山,伴侶的父母在她的心中并沒有過多的空間。
李娜的性格也很是強勢,她不喜歡麻煩,也不喜歡在人際關(guān)系中糾纏。
在這種情況下不去和公婆交際,其實也是一種正常的選擇。
每個人有選擇自己如何生活的權(quán)利,李娜也不過是這蕓蕓眾生中的一員。
因為兩個人都不喜歡下廚做飯,便選擇一種折中的方式,點外賣進行生活,這樣既不會在婚姻關(guān)系中委屈哪一方,也順利地解決了問題。
因為看重自己的小家又相對獨立,便選擇自行生活不與公婆有過多的交涉,又何嘗不是在進行一次自我的選擇,使得自身過得瀟灑自在?
感情之事,如人飲冰冷暖自知。
只要李娜和姜山都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能夠長久地互相陪伴、攜手而行,那就是一件幸事。
蕭伯納曾說,人無論做什么選擇,到最后都會后悔。
重要的不是做出什么選擇,而是要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才是最關(guān)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