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紅磡體育館舉辦了一場紀(jì)念演唱會之父張耀榮的大型演出,香港一眾天王級歌手紛紛登臺獻唱。
演出進入下半場時,譚詠麟聯(lián)合李克勤用幾首勁歌金曲掀翻了全場。正當(dāng)觀眾以為校長就是壓軸歌手時,李克勤忽然對著臺下高聲道:“我們掌聲有請劉德華!”
聽到這個名字后,臺下觀眾瞬間陷入了完全瘋狂的狀態(tài)。千呼萬喚之中,劉德華踏著帥氣的步伐,從觀眾的“包圍”中走上了舞臺。風(fēng)頭完全蓋過了前輩譚校長,原來他才是這場演出的真正壓軸大咖。
眾所周知,在80年代的香港樂壇,是由譚詠麟跟張國榮平分天下。直到他二人先后退出(一個宣布退出歌壇,一個不再領(lǐng)獎),才給了新人出頭機會,四大天王因此能夠在90年代成形。
譚詠麟雖然宣布不再領(lǐng)取任何競爭類的音樂獎項,但一直都活躍在娛樂圈內(nèi),為何會被劉德華后來居上超越了呢?
劉德華在哪些方面超越譚詠麟呢?
第一點是在知名度上。娛樂圈并不乏巨星,但真正能做到婦孺皆知的卻屈指可數(shù),劉德華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劉德華在國內(nèi)的知名度:上到99,下到剛會走。雖稍稍有夸大的嫌疑,但劉德華目前在國內(nèi)的知名度確實很難有人能夠與之相提并論。譚校長也略顯不及,現(xiàn)在內(nèi)地很多不聽粵語歌的后生,對譚詠麟這個名字都是陌生的。
第二點是在人氣上。最簡單的對比,就是兩人在演唱會票房上的差別。劉德華無論什么時候踏上舞臺,必然是萬人空巷一票難求。就比如18年的巡演,內(nèi)場票被炒到幾萬元的天價。而譚校長近些年內(nèi)地的演唱會,在票價低于劉德華的情況下,上座率仍是不及劉德華。雖然校長的演出很賣力,但是場外黃牛也在低價甩賣。
第三點是在綜合上。劉德華橫跨影視歌三棲發(fā)展,并且在每一項上都做到了90分。無論是哪一項上的成就,都能使他躋身巨星之列。而校長除了在歌壇封神外,影壇目前已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績。雖然在上世紀(jì)獲得了“金馬倫”的稱號,但這些年在影壇只是玩票了。論綜合實力,歌壇的校長自然是比不過全能的天王。
劉德華為什么能在三方面超過校長?
第一點就是帥。雖說偶像派跟實力派相比,偶像不值一提。但是偶像跟實力相結(jié)合,就會產(chǎn)生1加1等于3的奇妙化學(xué)反應(yīng)。劉德華就是既有實力,又有顏值。從最早的83版楊過開始,劉德華將帥維持了一輩子。并且在每個不同的年齡段,都散發(fā)出不一樣的魅力,讓無數(shù)女性男性為之著迷沉淪。校長不是不帥,只是還沒帥到這種程度。
第二點就是勤奮。曾志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要有劉德華十分之一的努力,是不可能不紅的。誠然,劉德華已經(jīng)成為娛樂圈勞模的代表。正如他歌詞中所唱“為了干活用半世,從沒空享受美麗?!辈慌聞e人比你帥,就怕別人既比你帥還比你努力。劉德華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成功、長紅也是必然的。
第三點就是劉德華注重內(nèi)地市場。正是從四大天王開始,內(nèi)地才第一次興起了追星族這個群體,這是譚張爭霸時期都沒有的。因為80年代的歌手基本都是以相對而言比較小眾的粵語歌為主,并沒有真正俘獲到內(nèi)地歌迷的心。但是從四大天王開始,他們在發(fā)行粵語歌的同時,也會推出一首首經(jīng)典國語歌,因此在內(nèi)地打響了知名度,成為內(nèi)地家喻戶曉的偶像。劉德華跟譚詠麟目前人氣最主要的差距,正是在內(nèi)地。
結(jié)語
當(dāng)然,單憑歌壇地位和唱功來說,華仔還是無法超越校長的。因為譚校長在香港歌壇的地位,不是天王、巨星可以形容的,儼然是至尊級人物。華仔在校長面前,永遠(yuǎn)只能是晚輩。
其實對歌迷而言,對我們這些港星港樂的愛好者來說,無所謂誰超越誰一說。校長從出道以來,橫跨幾個年代叱咤至今,為我們帶來了一首首耳熟能詳?shù)慕鹎?。尤其?4大球場上的意氣風(fēng)發(fā),至今讓人難以忘懷……
而華仔更不必說了,長紅了四十年的完美偶像,帶給我們太多太多的美好回憶……
校長雖然號稱年年25歲,但1950年出生的他,今年已經(jīng)70高齡了。我們聽著忘情水長大的,但唱忘情水的華仔也接近60了……
他們還能再演多久,再唱多久,我們還能再看到他們多久?只希望時間能夠善待他們……
“超越”這個詞,估計劉天王自己也不好意思用吧。。。尤其是對于譚詠麟這種德高望重的前輩來講。
放在兩岸三地的華語歌壇和影壇,劉德華確實比譚詠麟影響力大,但是,在香港歌壇或者說粵語歌壇這一畝三分地上,劉德華永遠(yuǎn)也無法超越譚詠麟。
要不然,他在香港歌壇的“校長”名號,豈不白白被喊了30年!
整個大中華地區(qū),劉德華的聲勢遠(yuǎn)遠(yuǎn)大于譚詠麟,這是因為他乘了時代的便宜。校長是七八十年代的歌壇代表,奉粵語歌為主流,劉天王是90年代的翹楚,國語粵語通行,優(yōu)勢簡直不要太明顯。
所以,會有許多人拿出譚詠麟在內(nèi)地演唱會破產(chǎn)的記錄來打他臉,實事求是的說,校長在內(nèi)地的人氣確實比較“稀薄”,跟劉天王沒得比。
但放在香港歌壇來講,綜合而言,譚詠麟是整個粵語歌壇名列前茅的殿堂歌手。
初代歌神許冠杰代表七零年代,校長代表八零年代,歌神張學(xué)友代表九零年代。這個陣容,幾乎就是板上釘釘?shù)南愀鄹鑹叭椎母枋帧?/p>
而劉德華進前十都比較困難,更遑論超越了。
單從在香港樂壇地位的話,譚詠麟要高于劉德華。但對比在綜合影響力、歌曲傳唱度和人氣等方面,后來居上的劉德華確實超越了譚詠麟。畢竟譚詠麟代表歌曲方面的專業(yè)性,劉德華玩的是綜合,唱歌只是求中另一方向罷了!
從地域角度來說,在大陸地區(qū),劉德華影響力遠(yuǎn)遠(yuǎn)高于譚詠麟。譚詠麟屬于70年代的歌壇代表,主要以粵語歌為主,在內(nèi)地影響力不大;而劉德華是90年代的翹楚,兼并國、粵語歌曲,優(yōu)勢明顯大于譚詠麟。但是,單論粵語這一塊的貢獻,劉德華就無法超越譚詠麟。
從演唱會以及歌曲傳唱度方面,劉德華同樣超越不少譚詠麟。譚詠麟在內(nèi)地開演唱會多次出現(xiàn)上座率差甚至流產(chǎn)現(xiàn)象,所以,不少人拿出譚詠麟在內(nèi)地演唱會破產(chǎn)的記錄來打他臉。另外譚詠麟很少有國語歌,基本都是粵語,注定很小眾了,這也正說明了,譚詠麟在內(nèi)地的人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跟劉德華沒得比。因此,在綜合歌曲傳唱度等方面上,劉德華是遠(yuǎn)遠(yuǎn)超過譚詠麟,但是在唱功跟成就上只能說各有所長。
從人氣方面來看,對比在90年度,后來居上的劉德華也遠(yuǎn)超譚詠麟。不管獲取娛樂界獎項、粉絲人氣等方面,通過受歡迎程度,可以看出劉德華遠(yuǎn)摔譚詠麟幾條街!舉個實例:1993年,由劉德華、譚詠麟、周華健、曾志偉等十二大巨星組成的香港明星足球隊來成都,成都歌迷為劉德華而瘋狂,其他11個完全被劉德華蓋得無影無蹤,當(dāng)劉德華離開成都時,歌迷跟著車歡送高呼劉德華追了幾公里。
大家好,我是影視菌大咖,關(guān)注我 帶你看看影視娛樂大小事。
在這里說明一下,我也是劉德華的粉絲,但是我在這里就事論事給大家做個分析。
借用黃渤的一句話: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閃耀,但是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
我覺得兩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超越到不至于。時代不同,人們對偶像的定義也會不一樣。
首先我們要了解譚詠麟在樂壇的資歷,譚是在6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Loosers樂隊成員,七十年代為溫拿樂隊主音歌手,八十年代更是憑借愛情三部曲奠定樂壇天王地位,其聲線圓潤甜美醇厚,唱功感情到位、爆發(fā)力強。除去羅文、林子祥之外,在同時期也只有張國榮能與之爭霸,而在八十年代末之后開始慢慢放緩在樂壇的腳步,但是其影響力還是不俗的,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譚詠麟1994年的的演唱會,歌迷瘋狂程度不輸任何歌手。在1996年拿到歌壇最高榮譽金針獎。
劉德華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其名氣也是最旺的,到21世紀(jì)的今天劉德華的名氣依然不輸其他明星。華仔是影視歌三棲的明星,早期是TVB無線五虎將之一,之后轉(zhuǎn)戰(zhàn)樂壇積累大量人氣,八十年代末開始往樂壇發(fā)展,“譚張爭霸”結(jié)束之后為香港樂壇騰出地方讓新人上位,劉德華順勢而起,與張學(xué)友、郭富城、黎明合稱“四大天王”。但是其唱腔在四人中不是最好的,劉德華自己也曾說自己的聲音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憑借自己后期努力加強訓(xùn)練自己的唱腔,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獨特唱腔,讓其在九十年代成為金曲獎的???。
但是要承認(rèn)的是華仔在綜合人氣上是超過譚詠麟的,但是在唱功跟成就上只能說各有所長。
小伙伴們,你們怎么看?
如果指的是歌壇成就,劉德華已經(jīng)不可能超越譚詠麟了。劉德華在內(nèi)地的影響力,可能比譚詠麟較大,最主要是她的影視成就要高于譚詠麟。但是在樂壇,特別是在粵語區(qū)域和海外華人群體,譚詠麟絕對是香港有史以來粵語歌壇殿堂級的人物?,F(xiàn)在還是未來都不可能有人超越,因為未來香港的粵語歌壇已經(jīng)不可能再創(chuàng)輝煌了,譚詠麟、張國榮的時代將代表香港樂壇最巔峰的時代,譚詠麟、張國榮和張學(xué)友應(yīng)該是粵語歌壇的三座高峰,無人能夠翻越。而許冠杰作為粵語歌的開山鼻祖,也將在粵語歌壇的歷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三十年或五十年后再談?wù)摶浾Z歌壇的歷史,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劉德華的名字是那么渺小。
譚詠麟為什么被后來居上的劉德華超越了?
我覺得有兩點:
一,勤奮
劉德華比譚詠麟勤奮,俗話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正是由于劉德華在圈內(nèi)出了名勤奮,最終才能夠超越譚詠麟,成為四大天王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便是連尖酸刻薄出了名的王晶,也對他不吝贊美之詞,認(rèn)為香港二十年才能出個劉德華!
知道校長還得從《封神榜》說起,記得那時我家剛買了彩電,看的第一個電視連續(xù)劇便就是《封神榜》,聽的第一首他的歌便就是《神的傳說》:
花開花落,花開花落……..悠悠歲月,長長的河…….
歌聲激蕩,旋律輕快,相信許多80后的小伙伴喜歡上《封神榜》應(yīng)該有一半的原因是來自這首片頭曲吧…….毛阿敏的歌聲高亢,清脆,譚詠麟的嗓子低沉,綿柔,兩個人一唱一和,堪稱完美…….
只不過,那時候我只知道女聲是毛阿敏,并不知道男聲是譚詠麟,直到后來的《水中花》,才讓我真正的開始注意到校長:
“哇!那個誰誰誰……怎么唱歌這么好聽?”
“原來《封神榜》便就是他唱的啊……..”
其實,譚詠麟的嗓音還是很不錯的,要不然也不會成為20世紀(jì)8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之一…….
反觀劉德華,在音樂方面的天賦就沒有譚詠麟強,甚至要差很多,可是劉德華卻很勤奮,別人不是說我劉德華唱歌不行嗎?那我就拼命唱,一直唱,一首不行,兩首,兩首不行一百首,一直唱到行為止………
倒不是說校長不勤奮,而是跟劉德華這個娛樂圈的‘勞?!啾?,的確是差了點…….
所謂的‘天道酬勤’也就是這個道理吧
有時候天賦固然重要,但努力同樣不可或缺:
1%的天賦+99%的努力=成功,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二,長相
這個不用我贅述,相信許多小伙伴們都應(yīng)該‘有目共睹’吧:
帥氣指數(shù):
譚詠麟——
劉德華——
娛樂圈是個比臉的圈子,長相雖然不能占據(jù)絕對作用,但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一個男生如果長得很帥,女生是會主動上去搭訕的,更不用說長得帥的男明星了,更是會吸引大量的粉絲,尤其是女粉絲……..很明顯,劉德華在這一方面要比譚詠麟占優(yōu)勢。
因為長得帥,喜歡,崇拜你的人就會多,喜歡,崇拜你的人人多了,你的唱片,影片銷量就會水漲船高……..不得不說,劉德華憑借著出眾的長相,的確是收獲的盆滿缽滿啊…….
三,際遇
譚詠麟成名在上世紀(jì)80年代,大家都知道作為有著數(shù)十億人巨大潛力市場的中國大陸,那時候怎么樣?
78年改革開發(fā),到了80年代也才過去幾年,全中國的GDP還不如東京市高,大伙窮啊,溫飽都沒解決,哪有閑錢去追星?
即使譚詠麟在香港,馬來西亞,日本很火又怎么樣?
這些地方人口加起來恐怕還不如中國的一個省人口多,影響力靠的是什么,最終不還是靠人氣嗎?
而劉德華成名在什么時候?
上世紀(jì)九十年代——
那是一個什么年代?
那是一個GDP呈倍數(shù)往上翻的年代,就拿1985到1995年來說吧,只是短短十年,GDP便就整整漲了7倍多………
說白了,就是到了四大天王火起來的時候,大伙手上正好有錢了,有錢了自然就會想點‘花活’了,于是便開始追星了……….
所以說,劉德華的后來者居上,從某種意義上講有不少的原因應(yīng)該歸功于他比譚詠麟遲出生了11年吧……..
劉德華這輩子也超越不了譚詠麟,哪怕有更多的榮譽。就好比又讀了博士的二本學(xué)生,這輩子都超越不了清北的本科生一樣,優(yōu)秀。不是努力能彌補的。
小編你懂個屁!什么叫超越?哪方面被超越?電影方面那不用說,肯定是劉德華完勝!要知道譚詠麟主要的成就在歌唱方面的,如果說到歌唱方面,劉德華的唱功能跟譚詠麟比嗎?更不用說是超越了!譚詠麟是個歌唱神話,小編這個問題問得有點白癡!
放屁,譚詠麟主動退出歌壇,香港誰也超越不了他,別說劉德華,張學(xué)友也遠(yuǎn)遠(yuǎn)不如的
這踏馬廢話嗎,超越的何止譚詠麟一個,現(xiàn)在整個中國乃至亞洲,誰不被華仔超越,華仔說第二,誰敢說第一?走到哪里都人山人海,誰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