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從勞動力的價值看,1983年20元,大約相當于2019年的3000元。1983年在職職工年均月收入為40元。
第二,從大宗消費品豬肉價格看,1983年20元,大約相當于2019年的600元。當年20元能買20斤豬肉,如今,要想把20斤豬肉拎回家,至少要600元。
從以上收支兩項指標看,如今的收入,是當年收入的150倍。如今的支出,是當年支出的30倍。收入高出支出5倍。
從實際情況看,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生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除極少數(shù)因病返貧的外,極大多數(shù)人都擺脫了饑寒交迫的困擾,過上了小康生活,這是有目共睹的。這種有目共睹,跟收入高于支出5倍的現(xiàn)象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今天的日子,的的確確比當年好了很多很多,但好的程度,達不到5倍之多。
總之,在這件事上,不承認時代發(fā)展,給老百姓帶來的好日子,片面抱怨,不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拿少數(shù)富裕起來的人說事,片面夸大普通人家的好日子,同樣不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完)
1979年至1985年,我在部隊任正連職和副營職干部。每個月存30元的零存整取的銀行儲蓄。原因是我當時有一段時間是單身漢(83年結(jié)的婚),每個月工資是多少我忘了,反正80年是每個月79月。到副營職時大概一個月120元左右。不過我屬于特例,父親是部隊一個職務還算不低的干部,老婆是醫(yī)院的大夫。自己在部隊吃大食堂,平時花不到什么錢。沒有什么可比性。
一九八三年我們在野外工資加各項津貼60多元,每月生活費8一10元,只記得當時農(nóng)村紅磚2分4厘一塊,如開大隊證明是生產(chǎn)隊集體用磚,是1分7厘一塊,當時山西山區(qū)玉米是2一3分一斤,肉類一斤一元左右,白面大米都是兩毛多。,土豆,紅薯都是一分一斤,一頂?shù)拇_良單帽一元,一件的卡上衣十元左右,,,
83年木工2元一天,相當于10天工資,現(xiàn)在按350元一天算,就是3500元,按當時豬肉8毛多一斤,就是25斤豬肉,現(xiàn)在16元一斤,差不多4000元
1981年7月,我?guī)煼秾W校畢業(yè)任中學教師,工資30.5元;
1982年1月,定級37元;
1985年1月,調(diào)資68元;
1991年1月,調(diào)資170元;
1995年1月,調(diào)資350元;
1995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入伍,正營職工資850元;
2021年12月,軍校教授退休,退休金21000元
1983年的20元,可以買件衣服,或者從飯店點八個菜,或者買40斤面粉,或者買80個燒餅
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個時候,一本初中英語書課本,初二年紀的,是五毛六分錢?,F(xiàn)在同樣的課本是七塊八毛錢。同樣二十元錢,一九八三年可以買近四十本英語課本,現(xiàn)在的英語書,這二十塊錢只能買兩本了。照這樣的計算方法,一九八三年的二十塊錢相當于現(xiàn)在的二百多塊錢,近十倍。
那時候一本書,沒有什么精美的包裝,紙張也沒有現(xiàn)在的好,可內(nèi)容知識都是相同的,只能說明現(xiàn)在的人追求層次高了,追求完美了。
那時候,饅頭一塊錢五至六個,燒餅兩毛,三毛一個。二十塊錢一家四口人能花一個星期。月工資才一二百塊錢。新人結(jié)婚的酒席,分十塊,二十,三十的。白酒一塊多一瓶,酒席的菜還挺豐盛的。結(jié)婚一共才花一二百塊錢,就能舉辦的有面子。
綜合來說,按照當時的生活品質(zhì),與現(xiàn)在的生活品質(zhì)相比,綜合的算下來,我比較相信是1:8這個比值。這個比較合理。當時的20塊錢,相當于現(xiàn)在的160元。
這個不好說:
當年的地攤上的防寒服一件一般要四五十一百,現(xiàn)在差不多也是這個或稍貴,所以當時的二十塊大概相當于現(xiàn)在的30或40元;
當年的國產(chǎn)機械表大概是一百多,比現(xiàn)在貴,所以二十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不到十塊錢;
當年的大學食堂的肉菜大概是一份四毛,現(xiàn)在需要六七塊,所以二十塊大概相當于350塊;
當年的棉布一尺大概是一塊錢左右,現(xiàn)在四五塊錢,所以二十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80塊左右;
當年的小黑白電視最少大概是三四百,稍大好的得上千塊,彩電幾千塊?,F(xiàn)在那種黑白的五塊十塊錢都沒有人要,那種老彩電最多五十塊錢。所以二十塊只能相當于今天的一兩塊錢;
當年的公共汽車五分錢一站,人工收費而且按遠近,車上位子很少很擁擠;今天的一般無空調(diào)的都一塊。所以取數(shù)站大概二十塊大概相當于今天的40塊錢;
當年的手電筒大概是五塊錢左右,現(xiàn)在的類似的也依然是這個價格,所以二十塊依然相當于二十塊錢;
當年的國產(chǎn)永久直梁自行車大概是二百多塊錢,現(xiàn)在的類似的都沒有人買了,價格一樣。所以二十塊依然是二十塊錢;
當年的一個冰棍五分錢,今天的大概五六毛。所以二十塊相當于240元左右;
當年的雞蛋一個五分錢,今天的大概五六毛線一個,所以相當于240元左右;
當年的頤和園門票二毛,現(xiàn)在的三十塊。所以二十塊相對于今天的3000塊;
當年一塊紅磚一兩分錢,現(xiàn)在0.25左右,所以二十塊相當于今天的300塊錢左右;
當年陜西關(guān)中地區(qū)彩禮大概是三千塊左右,現(xiàn)在是四五萬,所以二十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300多塊;
當年蓋一個三間二層樓房大概需要二千塊錢,但是那種沒一根鋼筋純磚水泥砌的,肉眼可見有點歪斜的,根本就一點都不具備抗震性能的。如果貼外墻地基好點,得上萬。今天好像沒誰蓋那樣的房子了,一般都是給牲口蓋那樣的廄舍,估計造價也就二三萬。所以二十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200塊錢左右;
那個時候一碗湯面大概是二毛錢,現(xiàn)在差不多得七八塊。所以二十塊相當于現(xiàn)在的800塊。
當年的載重4頓到八頓卡車大概是五六萬,現(xiàn)在十一二萬,所以二十相當今天的40塊左右;
當年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官方是3.72兌1,實際上這個價格無處兌換,與普通百姓沒一點關(guān)系,黑市兌換價格至少10:1以上,普通人還找不到得找關(guān)系?,F(xiàn)在是6.5:1,而且還基本一定額度內(nèi)隨便兌換。所以二十塊最多相當于今天的13元左右。
所以,如果是用于基本食品蔬菜這些,大概是相當于五六百塊錢的;如果是用于大電器(電視、手機、電腦、收錄機等)產(chǎn)品話,當年二十塊大多數(shù)購買力會遠不如今天;如果是小電器機械話,二十塊大概與今天相當或略多點;如果是汽車運輸機器這些話,二十塊相當于今天40塊不到;如果是衣服布料話,二十塊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一百多塊錢;如果是針對美元外幣話,當年的二十是縮水近一半了。
所以呢,如果有人認真綜合各種產(chǎn)品因素去計算,結(jié)果最終怎樣不好說,但絕對不會有許多答主描述的會值今天的上千幾千那么多。要知道,那個時候許多產(chǎn)品極其匱乏,供不應求,想買到經(jīng)常還得托關(guān)系走后門。純粹市場價還沒考慮這部分成本呢。
1983年剛上高中,住校,每月生活費20元。1987年上大學,每學期200元,每月學校按考評發(fā)操行獎,大約40元/月,每學期都用不完,生活很好!剛上班拿159.5元,用不完?,F(xiàn)在兒子上大學,每月1500元,還不算零打碎敲給的錢。生活變好了,但錢似乎變毛了。
2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