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火車的那些經歷你還記得嗎?關于綠皮火車的經歷怎么可能會忘記,當年第一次帶著先生回家見家長,因為先生是外地的,而且當時綠皮火車還沒有提速,去先生家坐火車需要十一個小時,父母怎么都不同意,無奈先生只能先離開再做打算,總不能一直住我家。
而當年倔強的我孤注一擲的跟著先生離了家,等母親反應過來追出來時我們已經坐車離開了,那個年代可沒有 的,母親為此很是擔憂,(因為我什么都沒帶)埋怨父親沒有攔著我,父親無辜背鍋…
跟著先生到達火車站,倉促之下只有站票,千禧年坐過火車的都知道,火車擠成什么樣,過道里,車廂接頭出,都站滿了人,我們在車廂接頭處站著,先生來時帶有一個箱子,先生讓我坐箱子上,他站外面護著我,那情形當初沒覺得有什么,現在想起來莫名有些心酸…
一會列車員(花生瓜子八寶粥)的小推車過來了,要讓一讓,一會又是(啤酒飲料礦泉水)的小推車,再來一個泡面的小推車,又要讓一讓,就沒一會安生的,后來先生實在是心疼我,叮囑我不要動,原地呆著,他擠了好幾個車廂去補了臥鋪票,又擠回來抗著箱子,牽著我擠去臥鋪車廂。
一晃快20年過去了,這些年趕了多少次火車,唯有那一次的記憶最是深刻…如果重來一次我不知道還有沒有當年孤注一擲的勇氣!
友友們有什么難忘的經歷嗎?
說起綠皮車,那可是滿滿的回憶呀。當然了現在00后和10后,肯定沒見過。在兩千零幾年的時候,是出門打工者的基本交通工具。綠皮火車因為車廂外觀是綠色而得名,是一種經濟低價的交通工具,我記得當年坐綠皮火車,從河南南陽到廣東廣州,全程大概1600公里,票價好像是89塊錢還是108塊錢,是所有交通工具里最低價經濟的出行工具了。當然了,那時候的錢還是挺值錢的,工地干一天小工才掙二三十塊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春運,廣州火車站人山人海,走一趟火車,車站的人數都不會少,不單是候車室里滿滿的,就連火車站廣場地上,都是坐滿了外來務工人員。難怪春運火車運輸的人流量次數,在世界上都能稱得上奇跡呢。上火車的時候,大家都是扛著大包小包,你擠我我擠你上火車,還有人直接從火車窗戶鉆進去,先上去的人在上面窗戶上接行李,整個上火車過程,就是一場激烈的肉搏戰(zhàn),那強度不亞于工地搬半天磚。
你以為坐上火車情況就會好很多嗎?那你的想法太天真了。只要是有縫隙的地方都有人,有坐票的還好一點。只有站票的,站在那里隨便傾斜都不會倒,因為人擠人人挨人,你想倒得有空間倒才行,可以這樣的空間都沒有。過道里,座位縫隙間都是滿滿的人。人多就算了,以前坐過火車的人都知道,火車上有賣貨的工作人員,推著小推車賣貨,一會兒過來一趟一會兒過去一趟,為了讓小推車通過,人都是快貼成照片那種,每次站在那里剛想閉下眼睛休息會,香煙花生瓜子啤酒泡面啦,來來來讓一讓,抬下腿啦,可煩死人了。
以前的綠皮車沒有空調車,都是打開窗戶散味。天冷的時候,窗戶都是關著的。車廂里的味道真的是五味雜陳,有吸煙的煙味,有扣腳丫子的臭味,有出汗的汗味,有泡面的泡面味,還有很多說不來的味道。所有的味道匯集在一起,猛的吸一口,那味道絕了,有的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聞到這種味道。所以我是沒事能不回家,盡量不回家。別跟我扯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話,坐綠皮火車成為我心里的陰影了。
綠皮火車的那些經歷你還記得嗎?那些經歷怎么可能會忘記!畢竟記憶太深刻了?。√貏e是我第一次跟著表哥南下時,當時綠皮火車還沒提速,而且因為票價經濟實惠,選擇坐火車的人很多,那真的是步步艱辛!
那個年代可沒有線上購票,全部都是在窗口人工出票,很難買到座位的,而且當時正值暑期高峰期,火車站真正的人山人海!他只買到了站票。
檢票時人們一哄而上,擠在檢票口,表哥只怕把我擠丟了,使勁拽著我!那個年代丟了真的很難找到,當時什么通訊設備都沒有,擠過了檢票口你以為就輕松了嗎?錯!火車到站只有幾分鐘,幾千人要上車,大包小包的拼命往車門擠,擠的你懷疑人生,表哥使勁把我往人群里推,終于上去了你以為萬事大吉了么?又錯!車上擠的你一只腳抬起來可能就落不下去了,被別人站著了!到處都是人,有的人甚至擠在硬座底下躺著呢
當時坐了兩天一夜!把人都要熬瘋了!去上個廁所可能就需要一個小時等!為了不去排隊上廁所,就不敢吃不敢喝!最煎熬的是睡覺了,兩天一夜啊!站著都能睡著這句話在這個時候體現的淋漓盡致!
97年開始乘坐綠皮火車通勤,金州到亮甲店,直到2000年。通勤人很多,也有其他單位,上車聊天、玩撲克,一會就到站了,很熱鬧。
應該說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記得座綠皮火車吧,當代長途運輸的工具(能大量運輸)的就只有火車吧,看今天國家的變化有多大,高速公路,高鐵火車。為祖國的高速歲展點贊。
記憶太深刻了,當年去北京要在火車上呆三十多個小時,人擠人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整個旅途幾乎都懸著在人縫中,那種感覺太難受了,現在祖國強大了,坐車方便多了,為祖國的強大點贊!
一生難忘的是我乘坐綠皮火車到天津上大學,從太行山麓小山村到天津,是我一生難忘的記憶。
文革前我考上大學,是我們村第一個大學生。由于當時升學率低,我們班33人僅錄取6人。所以我是一個人前往沒有同學同行。
父母為了給我湊學費,幾乎借了一條街才為我湊齊學費60元,老娘為了安全把錢逢到我的內褲上。老娘為我做了新被,做了新鞋。還為我準備了衣裳。
我出發(fā)那天,半條街的人都站在門口,目送著我。他們祝賀我的父母。父母為我打了一個行李包我背著,另外一個網兜,里面是一個臉盆和鞋子,還有一個包是我換洗的衣服,父親和母親分別提著,他們把我一直送到火車站。
火車要行一天一夜,坐在火車上,怎么也睡不著?離開自己的爹娘還有兄弟妹妹,很舍不得,但是想到鄉(xiāng)親們說的上大學了是好事出息了,天津衛(wèi)是水旱碼頭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心里也充滿了欣喜
老娘為我烙了兩張餅,那時家里困難,面也是幾家湊的,可是我在火車上一口也沒有吃,一路上只是傻傻的瞪著眼看著窗外一切都新鮮。
第二天到天津出了站就有高年級同學接站,看著天津的高樓大廈我和傻子一樣,分不清東南西北,跌跌撞撞的跟著校友到學校報到,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
第一次離開爹娘,第一次坐綠皮火車,也開始了人生的第一次旅程。
我還也記的,離我的老家很遠,想見就得走好幾十里路,小時候是非常想看并且心想我能坐坐那該有多好呀,最后漸漸的長大了,隨著社會飛快的發(fā)展,我不久見了并且還終于坐了,當時的心情有多么的高興啊[呲牙][呲牙][呲牙]
綠皮火車在60年代70年代8O年代90年代這都很好的了,往哪走一聽說坐火車是綠皮的車,這人很不間單走南
闖北,象這樣的人很有本事,
還記得呢,我們也坐過綠皮火車,還做過帶彭布的卡車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