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各位分享艾青詩集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艾青詩集好詞好句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艾青的主要詩集是什么 (寫出兩部即可.注:是詩集,不是一首詩!)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詩選》《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春天》《歸來的歌》《彩色的詩》《域外集》《雪蓮》《魚化石》
很多詩集都是以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詩命名!
艾青的詩集詩歌有哪些 具體列舉一下
1、艾青的詩集詩歌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陽》等。
2、《大堰河》是著名詩人艾青創(chuàng)作的詩集,收錄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等9篇作品。
3、《北方》主要是從“吹蘆笛的詩人”到時代的“吹號者”,到對母親“土地”的歌頌到對祖國“太陽”的熱愛。
艾青的詩集有哪些?
艾青短詩歌五首如下:
1、《樹》艾青
一棵樹,一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生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一起
2、《我愛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yīng)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3、《冬天的池沼》艾青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
飽歷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
被勞苦磨失了光輝的眼;
冬天的池沼,
荒蕪得像老人的發(fā)——
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發(fā)
冬天的池沼,
陰郁得像一個悲哀的老人——
佝僂在陰郁的天幕下的老人。
4、《手推車》艾青
在黃河流過的地域
在無數(shù)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車 以唯一的輪子
發(fā)出使陰暗的天穹痙攣的尖音
芽過寒冷與靜寂
從這一個山腳
到那一個山腳
徹響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在冰雪凝凍的日子
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
手推車 以單獨的輪子
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
穿過廣闊與荒漠
從這一條路
到那一條路
交織著 北國人民的悲哀
5、《鴿哨》艾青
北方的晴天
遼闊的一片
我愛它的顏色
比海水更藍
多么想飛翔
在高空回旋
發(fā)出醉人的呼嘯
聲音越傳越遠……
要是有人能領(lǐng)會
這悠揚的旋律
他將更愛這藍色
——北方的晴天
以上供參考。
艾青的詩集有什么
1,詩集《大堰河》,收錄了著名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9篇作品。1936年完稿。全詩分為四部分。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2,詩集《向太陽》,主要收錄寫于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其中長詩《向太陽》創(chuàng)作于1938年4月,表現(xiàn)了對光明和民主的熱列向往,感情深沉真摯,意象鮮明。體現(xiàn)了艾青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為詩人的代表作之一。詩人用“太陽”來表達人們對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充滿為抗戰(zhàn)、為民族自由而獻身的樂觀主義精神。
3,詩集《火把》是《向太陽》的姊妹篇,創(chuàng)作于1940年5月,最初發(fā)表在《中蘇文化》1940年第6卷第5期。寫一對女青年在某城市參加一次火炬游行的故事,浩浩蕩蕩的火把洪流,使她們對人生的認識不斷走向崇高的境界,沖破了個人主義和多愁善感的精神藩籬,舉起火把投身到集體的懷抱之中,跟著光明的隊伍前進。
4,詩集《我愛這土地》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這是其抗戰(zhàn)詩歌的首次結(jié)集出版。寫于1938年11月17日,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漢,匯集于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長詩。
5,詩集《艾青詩選》該詩歌集創(chuàng)作于1979年。收集了艾青從上世紀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的作品,共41篇。他以革命的現(xiàn)實主義手法,深沉憂郁地唱出了祖國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和不幸,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悲慘命運,同時他的詩篇又激勵著千千萬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為神圣的國土而英勇斗爭。
艾青詩選有哪些詩
《艾青詩選》收錄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火把》、《向太陽》、《我愛這土地》、《當黎明穿上了白衣》、《我的季候》、《透明的夜》、《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北方》、《風陵渡》、《黎明的通知》、《復(fù)活的土地》等。
1、《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3年1月14日寫的一首詩,被選入人教版語文課本。全詩分為四部分。作者通過對自己的乳母的回憶與追思,抒發(fā)了對貧苦農(nóng)婦大堰河的懷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贊美之情,從而激發(fā)人們對舊中國廣大勞動婦女悲慘命運的同情,對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強烈仇恨。
2、《當黎明穿上了白衣》這首詩充滿了詩人對于光的崇敬。這首詩寫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馬賽的路上,當時詩人才22歲。這首詩是寫黎明時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3、《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7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此詩通過描寫大雪紛揚下的農(nóng)夫、少婦、母親的形象,表現(xiàn)中華民族的苦痛與災(zāi)難,展現(xiàn)了舊中國的圖景,表達了詩人深厚的愛國熱情,表現(xiàn)了詩人深沉的憂患意識與赤子之心。全詩皆以散文化的語言寫就,無雕琢和虛飾的痕跡,其語言的強有力的彈性和張力,使詩的情境得以拓展,深邃廣漠。
4、《復(fù)活的土地》是艾青1937年創(chuàng)作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歌,本詩寫了腐朽的日子,河岸上,播種者的意象,突出了詩人對新時代的憧憬與向往,預(yù)言偉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戰(zhàn)爭即將來臨,也體現(xiàn)了詩人對解放的向往與愛國之情。
5、《我愛這土地》是現(xiàn)代詩人艾青于1938年寫的一首現(xiàn)代詩。這首詩以“假如”領(lǐng)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xù)寫出歌唱的內(nèi)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轉(zhuǎn)寫鳥兒死后魂歸大地,最后轉(zhuǎn)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艾青詩集好詞好句的出處及含義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