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藝術之家的陸曉光,從小就對鏡頭特別敏感,一直希望拍一部能深入老百姓生活,并在廣東電視界有一席之地的好片子,于是《外來媳婦本地郎》誕生了。陸導將自己當農(nóng)民、工人、教師等不同職業(yè)的體會都融入到劇中,“一般導演來說,最好是個雜家?!彼浴锻鈦硐眿D本地郎》用最接地氣的“小人物、大家庭”和觀眾說著廣東故事,開播當天就占領了許多人家的電視屏幕,其中初次演電視劇的劉濤也被觀眾熟悉起來。后來甚至有九旬老人把劇中全家福照片掛在自家客廳,希望能從中感受家的溫暖。如今這部短劇已經(jīng)拍到了3144集,陸導也為之導演了18年,為了跟上網(wǎng)絡時代,他開始逐漸放手讓年輕人來做工作,但前提是永遠要保證戲的質(zhì)量。
老藝術家身體力行地游走在人生和戲之中,十八年磨一劍,只為博老百姓一笑,從此藝術不再只駐足于神壇。即便時代不斷變遷,大銀幕也跟著五光十色起來,卻依然還是接地氣的藝術作品,最容易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