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以下六點,小小手機也能拍出大片:
1、不迷信器材。
攝影圈里有一種風氣,就是“唯器材論”,好像沒有好的器材就拍不出好片,所以大家卯足了勁燒器材,上單反、配鏡頭,長槍短炮三腳架大背包,好像不這樣就不是“攝影人”。其實這是一種誤區(qū),也誤導了很多人。在某些場景下,高級器材確實很重要,比如拍鳥、拍月食、拍球賽等等,一般卡片機手機確實應付不來。但是在大多數場景下,卡片機和手機的拍攝效果并不比專業(yè)器材差。更重要的是——好器材不等于好照片!真正的好照片都是出自好腦子!注意!腦子最重要!一幅佳片的誕生首先是拍攝者有良好的美學素養(yǎng)、有良好的拍攝立意,還有對光影、色彩、構圖以及都手中現有器材功能的熟練應用。
2、不迷信權威。
攝影圈是個喜歡論資排輩的地方,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大師”、“大咖”、“大拿”,他們頂著各種各樣的“資深”、“著名”、“金獎”之類的名頭。有的還喜歡以“權威”自居,有的對隨時隨地咔嚓一下的手機拍照不屑一顧。因此不要迷信權威,要樹立信心!要相信一般小老百姓也能拍出好片!小手機也能拍出大片!攝影不僅是“攝影家”“藝術家”們專獨享有的事情,而是一件人人隨時隨手都可以做的事情!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攝影這件小事,是一件“留住美好瞬間”的事,除了需要理論學習和時間積累,很多時候更需要的是處在攝影現場的便利,以及與美好事物迎面相逢的運氣。比如很多關于長城的佳片,并不是“攝影家”們拍攝出來的,而是一位常年在長城景區(qū)賣茶水的老鄉(xiāng)拍攝的,因為他每天與長城相伴,長城白天黑夜一年四季的美景他都能遇到,而攝影家們偶爾來采一次風,卻未必能幸運的趕上好天氣好光影。
3、揚手機之長。
手機的優(yōu)點是方便攜帶、操作簡單、反應迅速。適合在擁擠、狹窄、險峻、流動等場景使用,比如在山路上、在跑步中、在爬山時、在聚會中等等,適合拍攝突發(fā)事件、偶遇場景、短暫畫面,以及不宜驚擾被拍攝對象的情況。
4、避手機之短。
手機的缺點是長焦、廣角都有限,握持不方便也不好固定,因此不宜拍攝遠距離、大跨度的場景,以及夜間拍攝、延時拍攝等。所以手機攝影不要去比拼氣勢恢宏的大場景、夜間的特效,最好多選一些白天光線較好的時段、日常生活的場景拍攝,采取見微知著、平凡中見偉大、越貼近越感動的思路策略,拍攝一些日常生活中打動人的東西,比如孩子的微笑、寵物的萌態(tài)、勞動者的汗水、石縫中的新芽等等。
5、多學多感悟。
前面說過,真正的好照片都是出自好腦子!一幅佳片的誕生首先是拍攝者有良好的美學素養(yǎng)、有良好的拍攝立意。這就需要拍攝者具有一定的美學基礎,先要要知道什么是美的東西、什么是不美的,才能拍出美的東西。所以要學習美學知識,不是要精通,但是要了解。此外還要學習一些色彩搭配、光學原理、構圖知識等等。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知識并不深奧,找?guī)妆韭愤叺臄荡a攝影書看看就可以。
6、多拍多練習。
紙上得來終覺淺。站在岸邊上永遠學不會游泳。所以要多拍攝、多練習。要像達芬奇畫雞蛋那樣,反復拍、不停拍。對同一個拍攝對象,可以先遠拍、再近拍;先橫拍、再豎拍;先順光、再逆光;先拍正面、再拍側面;先拍上面、再拍下面。在拍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慢慢積累拍攝心得。另外,還要對手中的器材功能做到熟練應用。攝影者是一名戰(zhàn)士,攝影器材(這里指拍照手機)就是手中的武器,熟練使用手中的武器,才能搶到時間、搶到機位,在最美好的那一刻以咔嚓按下快門。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