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和王朗進行對罵,最終把王朗給氣死,是三國演義里面非常精彩的一幕。雖然在吵架中,王朗說的很多都非常的有道理,但他所謂的有道理是從他的角度來說的,而諸葛亮根本不會聽他的,所以王朗最后因為身體不好還是輸了。
王朗是魏國的司徒,他是從魏國的角度來說的,因為在他的理論中,曹操可謂是天下的大救星,由于漢朝末年,董卓亂政導(dǎo)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而曹操作為魏國的太祖武皇帝,起兵與董卓做堅決的斗爭,在董卓之后又與當(dāng)時割拒天下的呂布,袁紹等軍閥進行作戰(zhàn),掃平了他們,為天下人帶來了和平。
記得曹操經(jīng)常說這一句話,如果不是他掃平了各路反賊的話,天下不知有幾人稱王。但是從諸葛亮這邊的角度來看就不是這樣了,諸葛亮這邊的說法是劉備也就是劉皇叔作為漢室宗親,以興復(fù)漢室天下為己任。而曹操實際上是竊取漢朝江山的大奸賊,劉備一生中都與曹操作堅決的斗爭。
所以按諸葛亮的理論,現(xiàn)在魏國的皇帝再加上所有的大臣都是反賊,諸葛亮出兵北伐,正是為了消滅他們,重建漢室江山。事實上這種吵架屬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誰也不可能說得過誰。在歷史上并沒有這么一段,王司徒也從來沒有跑到陣前去和諸葛亮理論。而且王司徒是病死的,并不是死在軍隊中。
因此在歷史上,王朗并沒有合適諸葛亮在陣前進行對罵,所以也不可能被諸葛亮給罵死。在三國演義里面,王朗是因為口才不如諸葛亮,再加上本身身體有病,所以被諸葛亮給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