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妃因害怕甄嬛再次回宮會要回朧月,于是為了讓甄嬛自顧不暇,敬妃告發(fā)了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一事。皇后借口整頓宮規(guī)把崔槿汐和蘇培盛關(guān)進(jìn)了慎行司。而甄嬛卻挺著大肚子四處奔波,目的是救出槿汐。
看到這里的人都說甄嬛重情重義。其實并不是甄嬛多有情,而是形勢所逼,她不得不全力以赴救出槿汐。其一她不確定槿汐把她和允禮的事有沒有全部告訴蘇培盛,萬一槿汐死了,蘇培盛會不會說出自己的秘密呢?
其二槿汐被關(guān)進(jìn)慎行司時,浣碧和小允子都不主張營救槿汐。甄嬛一句話就讓浣碧無語,今天不救槿汐,那么下一個就有可能是你或者我。從這也說明當(dāng)時槿汐的事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皇后的目的就是剪除甄嬛身邊的人。
讓她失去心腹愛將,沒有槿汐的付出,就沒有她回宮后的一切。因此無論如何槿汐都不能死。她也才會不顧身懷有孕去慎行司看望槿汐。雖然槿汐一看見甄嬛,就說是自己連累了娘娘,從今以后沒臉見人,讓她在慎行司自生自滅吧。
甄嬛勸她放心她一定會救她出去,并且還問了蘇培盛怎么樣?于是槿汐說道:蘇培盛為救自己,寧死也不肯供出自己。經(jīng)過此事后我才知道什么叫患難見真情。原以為娘娘和他是郎才女貌的一對,現(xiàn)在才知患難見真情的可貴。
從這里槿汐肯定了蘇培盛對她的真情,從而也向甄嬛暗示蘇培盛是不會丟下她不管的。盡管蘇培盛也被送進(jìn)了慎行司,皇上不一定會殺他。蘇培盛可是從小就跟著皇上的,皇上一個眼神,蘇培盛都是了如指掌的。
而且蘇培盛被關(guān)時,皇上對小太監(jiān)們的侍候也是多有不滿。所以說蘇培盛出來是遲早的事。甄嬛若想連蘇培盛一起除掉,恐怕有點(diǎn)難,因此她只能全力以赴救出槿汐,這樣蘇培盛也就不會無所顧忌。
同樣槿汐為了提醒甄嬛不要過河拆橋,故意說出甄嬛和允禮的私情。表面上是引出蘇培盛對她的真情,但是聽在甄嬛耳中,那可是關(guān)系她身家性命的大事,槿汐如果全部告訴了蘇培盛后果肯定不堪設(shè)想。
于是甄嬛先是勸槿汐安下心來,自己會盡快把她救出來。甄嬛通過端妃如愿以償?shù)鼐瘸隽碎认吞K培盛。并且在她生下龍鳳胎時,請求皇上成全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一事,讓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在一起。
然而蘇培盛知道他們掌握著甄嬛如此大的秘密,難保她不會有除掉他們的心思,畢竟后期的甄嬛可是心狠手辣的。只有自己還對她繼續(xù)有“用”才能保全他們兩人的性命。于是每當(dāng)宮中有果郡王的消息時。
他都會親自去永壽宮為浣碧姑娘傳達(dá)信息。也許你會說他干脆直接告訴槿汐,讓槿汐去說不是更方便嗎?其實這正是蘇培盛盛的高明之處,他親自為浣碧姑娘送信,可以證明他在皇上身邊對甄嬛是有價值的。
再者伴君如伴虎,少一個人知道,就少一份危險,以免日后拖累槿汐。而且萬一熹貴妃東窗事發(fā),他也可以撇清關(guān)系,因為在他眼中浣碧姑娘才是果郡王的相好。因此當(dāng)果郡王從馬上摔下來高燒不退時。
他故意在永壽宮探頭探腦地看一下,然后才說道:哎,幸好浣碧姑娘不在,否則她可要傷心死了。甄嬛聽他話中有話于是問,發(fā)生了什么事,蘇培盛就把果郡王摔傷一事說了一遍,幸好無大礙,不過現(xiàn)在高傷不退。
甄嬛卻答道為何本宮不知道,關(guān)心之情流于言表,然而蘇培盛裝著不知道的樣子說,娘娘如此激動一定是為浣碧姑娘擔(dān)心了。本來這事就是皇后娘娘在打理,自然不會有人告訴娘娘了。
甄嬛這才發(fā)覺自己的失態(tài),幸好蘇培盛看破但不說破,否則要讓別人看到恐怕是在劫難逃了。蘇培盛對果郡王的事每次都是及時地給甄嬛送信,同時也是在時時提醒甄嬛,我可是掌握了你和果郡王的秘密。
我們也算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你可別想對槿汐動歪腦子,不然可有你的好果子吃。在蘇培盛有意無意地提醒下,甄嬛即使想滅槿汐,她也是有心無力呀。畢竟蘇培盛和槿汐都不是省油的燈。由此可見甄嬛救槿汐并非患難真情而是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