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乎愛、關乎記憶、關乎生命和尊嚴的公益項目。
在我們周圍,真切存在著這樣的人群:鄰居的爺爺常常看著家人忙里忙外,話到嘴邊卻又忘記了他們的名字,只好低下頭沉默許久;隔壁曾經(jīng)非常體面的嬸嬸,現(xiàn)在總是穿得很滑稽,常常把睡衣套在上衣的外面,買完東西在大街上游蕩好幾個小時卻找不到回家的路,直到鄰居發(fā)現(xiàn)并送她回家;滿頭銀發(fā)的外婆念叨著出門備辦年夜飯食材,她把購物袋放在門口,轉了一圈又提上幾大袋來,邊走邊重復剛才的話,忽然瞧見門口已經(jīng)采辦好的東西,她有些糊涂:“已經(jīng)買好了?。吭趺从仲I了呢?”
如果記憶被吞噬,愛在哪里?
如果親人已忘記,家在哪里?
如果我不是我,你又在哪里?
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老年癡呆癥,世界平均上每3秒鐘就會新增一個病例。它被認為是一種殘酷的病,是一種起病隱匿的,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認、執(zhí)行功能障礙等表現(xiàn)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有上千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一些專業(yè)醫(yī)生甚至估計,不同程度的患者已高達5000萬人(這類病癥漏診率高達70%以上),且大部分患者確診時都是中晚期,并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目前人們對于阿爾茨海默病的認識普遍較淺,醫(yī)療保障和社會福利較為短缺,專業(yè)護理機構和護理人員相對匱乏,使得患病老人和家屬的生活質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和大規(guī)模的人口遷移,也使得社會、家庭對患病老人缺乏相應的關心和照顧。獲得“精神上的慰藉”,成為了很多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和家屬最奢侈的愿望。
截至2018年底,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有2.49億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病人數(shù)居世界第一。阿爾茨海默病患病率隨年齡顯著升高,早期不易被察覺,容易被忽視,所以關注阿爾茨海默病群體正變得更為緊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也許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父親或母親只是老了、記憶力衰退了,但直到他們看著你的臉,卻在問“你是誰?”時,你會覺得有什么東西戳痛了你的心。隨著時間的流逝,“腦海中的橡皮擦”就會慢慢抹去他們曾經(jīng)最珍貴的記憶,面對這種目前沒有藥物能治愈的病癥,只有愛和不厭其煩的陪護才是最好的治療。
也許我們到了那個年紀也會這樣吧。
忘了自己剛剛做了什么,
忘了自己一大段的人生,
忘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人。
我們希望通過健康宣教、公益倡導、群體活動等多種專業(yè)工作方式對社會大眾和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屬提高認知,為他們的生活進行良好的引導,減輕社會負擔;我們希望在遺忘與守望中,給予他們理解與治療的方式方法;我們希望通過該項目讓大家認知這種病癥存在的普遍性,并且更加坦然地面對它,并以此喚起大眾對于這個群體的關注,做到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我們希望用“情感”的力量讓大家看到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希望,幫助他們坦然面對自己,鼓勵他們走進社會、融入人群,用更多的愛與陪伴對抗遺忘。
與阿爾茨海默病的對抗,任重道遠;需要你我攜手一起,守護那份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