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推薦了一期美劇,評論區(qū)英劇粉紛紛求安慰。這不,今天老新就來推薦英劇了~
提到英劇,你第一秒想到什么?
應(yīng)該有百分之九十的寶寶,都會先想到這張世界上最長的臉吧…
聽說卡梅倫訪華的時候,微博上炸開了鍋,網(wǎng)友們紛紛提問“神探夏洛克什么時候更新?!”
逼得人家答應(yīng)回國就幫忙催催下一季……
面對這種追劇追到了英國首相面前的行為,老新只想說一句,干得漂亮!
除了這部更新巨慢的劇,還有以下神劇供大家觀看。
Black Mirror
黑鏡
時隔三年,神劇《黑鏡》終于回歸。Netflix接手后的第三季一開場就展現(xiàn)了與前兩季不同的氣質(zhì):
第一集 Nosedive(《急轉(zhuǎn)直下》)構(gòu)建了一個粉紅色的夢幻世界,不同于之前《黑鏡》中的暗黑系或性冷淡風(fēng),這個粉紅世界看起來和諧、美滿,甚至有些甜膩。
第一集 Nosedive 劇照
美好表象的背后是冰冷的評分體系——在這個世界里,每個人都能為每個人打分。分數(shù)構(gòu)建了新的階級概念:好房子要留給4.5分以上的人居住,4.2分以上的旅客可以優(yōu)先獲得機票,低于2.4就會失去工作。
就像我們的世界里拼命擠進上流社會的那些人一樣,這個粉紅世界里也有很多如女主角雷茜一樣的人。他們拼命討好所有人(尤其是4.0分以上的顯貴),付費咨詢專家,企圖提升分數(shù),他們完全沉溺于這個價值體系,并為此疲于奔命。
看到這里,滴滴司機和淘寶客服怕是已經(jīng)坐不住了?!逗阽R》所構(gòu)建的評分世界仿佛就是他們?nèi)粘I畹膶懻铡?/p>
這個所有人都能評價所有人的世界離我們有多遠?貌似并不遙遠。今年三月,一款名為“peeple”的APP正式上線,在這個軟件上,任何人都可以給“接受陌生人打分”的人評分。這種有所限制的打分設(shè)定是peeple APP妥協(xié)的結(jié)果。在最初的軟件設(shè)計中,peeple所設(shè)定的世界與“Nosedive”中的設(shè)定一模一樣。
當(dāng)《黑鏡》的世界有可能變?yōu)楝F(xiàn)實,人們將做何反饋?Peeple APP上線之前曾引發(fā)爭議,很多人對這個嘗試表達了憂慮,甚至憤怒。超??他惤z·泰根就曾在Twitter上說,“在真相和流言蜚語可以毀掉一個人的生活的年代,這樣一個應(yīng)用非常可怕?!?/p>
在 Nosedive 的結(jié)尾,分數(shù)已經(jīng)跌破2.0的女主角雷茜被關(guān)進了監(jiān)獄。她再也不用偽善地討好陌生人,不必與把她當(dāng)炮灰的上等人做朋友,也終于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臟話。監(jiān)獄里沒有粉紅色,但這個冰冷的世界似乎更接近真實。
《黑鏡》第三季以一個最能讓觀眾感同身受的故事開始,這或許是Netflix最穩(wěn)妥的選擇。2011年,《黑鏡》第一季在英國Channle 4臺播出,在沒有大規(guī)模宣傳的情況下,取得了傲人的收視率。在當(dāng)時,這部反烏托邦英劇以諷刺科技的姿態(tài)出現(xiàn),配以英式的殘酷和深沉,成功打動了觀眾。2013年,《黑鏡》第二季播出,依然是三集,依然是獨立的故事,口碑雖略有下滑,卻沒有跌出“神劇”的范疇。
今年,曾出品過《紙牌屋》《女子監(jiān)獄》的美國Netflix公司取代英國Channel 4,拿到了《黑鏡》第三季的播放權(quán)。這一轉(zhuǎn)變,也讓《黑鏡》的制作和播放模式有了美劇風(fēng)格。第三季《黑鏡》從以往的3集變成了12集,前六集一次性放出。探討的話題也更廣泛,不僅剖析科技與人心,也試圖深究科技與戰(zhàn)爭、人權(quán)之間的關(guān)系。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
BBC 于阿婆誕辰 125 周年之際推出了三集電視劇《無人生還》,片長近三小時,可以當(dāng)做一部電影來看。BBC 出品,必屬佳品,劇里的鏡頭畫面簡直是壁紙收割機。更何況,即使片名已經(jīng)劇透了一切,你還是照樣會被吸引著屏氣凝神看下去。
八個看似毫無關(guān)聯(lián)、身份各異的人被素未謀面的歐文夫婦請到孤島的別墅做客,可主人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別墅內(nèi)只有管家夫婦。晚餐后,突然傳來一個神秘的聲音,對這十個人曾犯下的罪行進行宣判。接著仿佛受到了古老童謠的詛咒般,這些人一個個離奇死去。面對死亡,有人坦白悔悟,有人恐慌不已,有人不以為然…
▲ BBC 版本增加了薇拉和隆巴德的感情戲 (不過兩人在原著中就挺曖昧的)
《無人生還》兼有“孤島殺人”和“童謠殺人”的元素,有些本格推理的意思。孤島與世隔絕,無外人營救,島上之人亦無法離去。童謠早已預(yù)言了下一種死法,套中人只能驚懼地等待下一場死亡的來臨…
▲ 不得不說,BBC 選了一批演技很好的演員,形象氣質(zhì)一目了然
身為一個群戲愛好者,阿婆的書里我最愛的就是《無人生還》和《東方快車謀殺案》。所謂群戲就是,每個角色的戲份都差不多,每個角色都起著關(guān)鍵作用。這就特別考驗作者的功力,必須把每個人物都獨立刻畫,讓讀者有記憶點,而不是一鍋亂哄哄的大雜燴。
▲ 從左至右為:果斷冷血的隆巴德,偏執(zhí)于秩序的管家羅杰斯,敏感恐懼的教師薇拉,紈绔子弟馬斯頓,惶惶不安的阿姆斯特朗醫(yī)生,老謀深算的沃格雷夫法官,偽君子布洛爾警官,清高固執(zhí)的布倫特小姐,剛硬的麥克阿瑟將軍以及呆板的管家夫人。
BBC 版的《無人生還》弱化了推理部分,增加改動了一些原著的細節(jié)來刻畫人物形象(如隆巴德和薇拉的感情線、麥克阿瑟將軍殺人的手段)。演員們的服裝造型十分貼近原著,亦怒亦笑間,就像是書中的十個人走出來了,互飆演技看得實在過癮。
Downton Abbey
唐頓莊園
這部還用老新多說什么嗎?沒看過也一定聽過對不對!
這部劇被稱為“英國的紅樓夢”,講述了伯爵一家情感和利益的各種糾葛。
就像紅樓夢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個時代的百科全書”一樣,《唐頓莊園》也不只是一部劇,而是一整幅20世紀初英國的繪圖。
劇中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著一戰(zhàn)前后上流社會的運作規(guī)則,以及只屬于那個時代的文化元素和人間百態(tài)。
沉穩(wěn)的語言鏡頭,龐大的家族故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奢侈卻不糜爛的生活方式,優(yōu)雅的Lady,禮貌的紳士,復(fù)古的英倫風(fēng)時尚,都是它在國內(nèi)外掀起一陣追劇狂潮的原因!
有時候會思考,唐頓莊園明明只是在描述別人瑣碎的生活,為什么還可以這么火。
大概是因為里面的人性都很完整,他們會自私自利,也會慷慨大度。會追求變革期望新的變化,也會作為保守派希望生活回歸到從前的平靜。會真心去愛一個人或者感謝一個人,也會毫不顧及的害一個人或者怨恨一個人。
他們都有優(yōu)點,就像我們一樣。他們都有缺點,就像我們一樣。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
Skins
皮囊
第一次看《皮囊》的時候,還只有十幾歲。在那個高一的夏天,簡直感覺是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該劇講述了一群青春癲狂的英國花樣少年在劇中不停狂歡派對,紙醉金迷,過著致high致幻的生活,透過小小的鏡頭可以看到他們的生活和感情的起起落落,以及不可復(fù)制的青春。
這部劇里主角迷戀酒精與毒品,臺詞非常重口味,以及有很多裸露鏡頭,因此嚇跑了一大批小清新的觀劇人,也受到不少批評和爭議。
但正是這種極端的表現(xiàn)方式,才將青春叛逆期里的憤怒、妥協(xié)和愛情徹底地展現(xiàn)了出來。十幾歲時的敏銳和迷茫,張揚和脆弱,這里全都有。
這是一個巨大的荒誕世界,而只有走進來的人,才能徹底消除偏見。
剛開始看的時候,雖然一開始會被大尺度的畫面和劇情shock到,但慢慢了解他們每個人身上的偏執(zhí)之后,反倒感覺自己因為這部劇開始變得更加理性。
The IT Crowd
IT 狂人
《IT狂人》(The IT Crowd)自2006年開始連載,一共出了四季+一集最終劇集。主要內(nèi)容是講訴了去大公司面試成功的Jen被分配到IT部門做主管,而部門里只有智商超高的呆萌Moss以及自認為英俊瀟灑的萬人迷Roy兩個人。只會單擊和雙擊鼠標(biāo)的IT白癡女Jen和IT怪人二人組意外地很合拍。
在搞笑的同時也用一些例子來讓我們體會到學(xué)習(xí)英語的準確性多么的重要:老板道格拉斯因為聽不清一個美女說的話(把I used to be a man 聽成I used to be Iran)還要裝作很理解,接著成功騙他上床,最后知道真相的時候,美女哭著說了一大堆能讓人回心轉(zhuǎn)意的話并且強調(diào)“I am a woman now”,隨后給了不聽話的道格拉斯一拳。而就在小編體會著英語語法博大精深正想做筆記的時候,道格拉斯反手打趴了美女揚長而去,留下了小編一個人默默糾結(jié)著應(yīng)該說“打女人是不道德的”還是“連胖子老板都打不過你還算什么男人”。。。
比起美劇,老新個人更喜歡英劇。英國人好像無論何時何地,都活得很有儀式感,連講笑話都帶著一股嚴謹?shù)那徽{(diào)。但正是這種別扭的可愛,才有了我們喜歡的英式幽默。
當(dāng)然,更多的原因是作為一個懶得追劇的人…這種短而精致的電視劇形式簡直不能更合適了好嗎!
互相安利的時間又到了!來吧,別控制,把你正在追的好劇通通扔到 評論區(qū)!
——推薦閱讀——
追了十年美劇,推薦五部給你學(xué)英語
大神那么多,我們努力的意義在哪里?
自律對于我們來說究竟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