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親身體驗坐了一個星期的綠皮火車(南寧市—西安市—烏魯木齊市),感觸頗深,一輩子忘不了。
那是1994年的夏天,當時在西安上大二,剛好暑假到了,有個在廣西北海市工作的好哥們,叫我去北海玩一趟,那時候大學生只要有時間都喜歡旅游,那時候叫做看遍祖國大好河山。因為學生證購買火車票都是半價,于是就又辦了個學生證(西安至南寧),花了46.5元買了張票就坐著綠皮慢火車去了廣西南寧,一路基本吃泡面火腿腸(那時火車上的飯實在無法下咽,而且貴一盒飯10元),火車經(jīng)過鄭州南下,經(jīng)過南陽,武漢,一路大大小小的車站都停了。總共花了三天兩夜時間到了南寧,路上很順利。
在北海玩了半個月,就買了汽車票到南寧坐火車準備回家。誰知道在南寧沒有買到當天坐票,售票員說可以買站票上車,沒辦法為了省錢就辛苦自己了。雖然事前也想過最多站幾個小時就有座位了吧,但是運氣實在太差,足足站了一個白天,過了武漢才有空余座位(大部分是挨過道站著,累的不行就席地鋪個報紙而坐)。加上又是夏天,車廂里如同桑拿一樣悶熱,空氣混濁不堪,幸虧吃了暈車藥。吃就更別提了,還是方便面火腿腸,幸好帶了些黃瓜和西紅柿,嘴上起的泡才少了點。到了中原某?。ň唧w哪就不說了),更氣人的是一個提著茶壺挨個給大家倒奶茶的家伙,一邊倒一邊說奶茶不要錢免費的,看到那么熱心,自己也要了杯。誰知道,過了不到十分鐘,那家伙帶了四個個頭高大的年輕人開始要錢,一杯5塊,大家不愿意找來乘務長評理,來了后乘務長偏向那家伙,還怪大家喝了奶茶肯定要付錢的,沒辦法吃個啞巴虧。更可氣的是,火車停站時,竟然還有從火車窗戶向內(nèi)搬運貨物,直接放到過道里,人站的地方都沒有。本來三人座位,那些人硬是要挨著你坐,還說擠擠就到了。
就那樣又坐了三天兩夜慢車終于到了西安,又忙著簽票(就是在原有火車票上交完西安至烏魯木齊市車錢后蓋章即可,就不用另外排隊買票了),在西安停留了4個小時后,又坐上西安直達烏魯木齊市的綠皮火車,有座位,但是因為當時交通真的不便,在火車經(jīng)過甘肅境內(nèi),車廂里人還是滿滿的,氣味撲鼻。又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終于到了烏魯木齊。一下火車,感覺地都在晃,耳朵里一直是火車“咣當咣當咣當”的聲音。
從那以后,我看見綠皮火車心里就發(fā)毛,工作以后只要是出差,哪怕自己多掏點錢也要坐臥鋪,要么坐飛機。時間如梭,如今外出乘坐高鐵那是朝發(fā)夕至,飛機的便捷更不用說,很高興活在如今這個時代的人們,祖國的強大,給我們帶來了交通的便捷,讓我們體會到滿滿的幸福。
八一年九月,到天津出差。從昆明乘61次快客火車,終點站是北京。買了硬座票,火車晚八點從昆明南站始發(fā)。原來的三晚兩天,六十多小時的行車時間,一路杏花村,到處逛閑,火車到長沙,下車閑了一天,住火車站附近旅店,喝過長沙水,游了桔子卅頭。繼續(xù)乘火車至武漢下車,住了一晚,游了黃鶴樓遺址〈花園〉,步行逛武漢長江大橋,第一次吃武昌魚,兩塊錢近兩市斤一大條,根本吃不完。繼續(xù)乘火車至鄭州,又下車閑了一天,逛了二七廣場,買吃一塊五角錢一只的德州扒雞,又便宜又好吃。第二天乘車直至北京火車站,行程三千多公里,歷時六天抵終點站。當年的火車票,每五百公里,車票有效期兩天,三千多公里,火車票有效期七天,我從昆明始發(fā)站乘車,至終點站北京,用時六天多,沒超時,火車票一路暢通無阻。當然必須到換乘火車站簽到?;爻藤I了硬臥下輔,北京站晚零點發(fā)車,第三天抵昆明終點站。當時的硬座票42.50元,硬臥下輔加39元。吃北京全聚德十二塊錢烤鴨,東來順五塊錢涮羊肉,天津狗四塊錢一斤四十個三鮮餡狗不理包子另說吧。有人這樣乘火車嗎?四十一年前的幾張照片。
六九老翁。
出門在外,我們很多人都免不了要乘坐火車,對于我來說記憶最深刻的就是10年坐綠皮火車的經(jīng)歷。
我是湖南永州人,10年還在上海打工,那年從上海回老家過完年后,因為買不到從老家到上海的火車票,非常著急,我們那里就一個小火車站,沒有多少票賣,而去上海打工的人非常多,導致一票難求。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人說要不去桂林看看吧,那邊每天去上海的火車多,說不定能買到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當天中午我就坐大巴趕到桂林,總算買到了一張火車票,第二天上午的車,價格是便宜,但是坐的是最慢的綠皮火車,要坐兩天兩夜,而且還是站票。
在桂林過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我登上了去上海的火車,由于那個時候還是春運高峰期,火車上到處都是人,連過道和車廂門口以及廁所邊上都擠滿了人,根本沒辦法挪動,好在我就帶了一個背包,放在架子上后我就站在過道中間,四周都是人,我連腳都無法挪動。
火車到達永州后已經(jīng)是中午,因為要讓別的火車,又等了兩個小時,這時我已經(jīng)感覺很累,但是人擠人,連蹲下來的機會都沒有,又累又餓,終于等來了一輛賣零食和盒飯的餐車,買了一個面包和一瓶水當午飯。車廂中各種氣味還有人們交談的聲音讓我極度疲憊,但是我只能強撐不讓自己倒下。晚上到達株洲,這時我已經(jīng)支撐不住,好在這時有個大哥讓出位置,讓我靠在座位旁邊,靠近后我立刻蹲下去睡著,醒來以后這位大哥還說我睡得太好了。
第二天下午到達鷹潭后人少了些,我終于能夠活動活動自己的雙腿。晚上到達上饒,買了一個上饒雞腿吃,當時就覺得再也沒有這么好吃的雞腿。到了后半夜過了金華,人又少了許多,終于有位子空了出來,這下再也不用站著了。第三天早上到達上海,回到宿舍后休息了一天才恢復過來。
這是我坐的最長時間也是最累的火車,再也沒有什么事讓我這么回憶深刻的了。我也體會的人們出外工作多門不容易。
后來我又到廣東打工,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變化,現(xiàn)在可供選擇的交通工具太多了,可以坐高鐵,也可以坐大巴或者小車,再也不用坐綠皮火車了,感謝祖國的強大。
我坐火車最長一次應該是去年7月份從拉薩到沈陽,只不過在西寧站倒車停留了三個多小時,如果一直在火車上中途不倒車的話應該是去年12月份從昆明到沈陽,全程55個小時。
以前從青島坐火車去上海浦東工作,當時一共做了差不多十六個小時的時間。我記得當時在凌晨四點左右到達了上海南站,當時火車站的人也不少,不過外面公交還沒有,所以我只能等到五點多乘坐地鐵去工作的地點。當時由于我以前從來沒有做過地鐵,一個人幫我買票趁機還騙我?guī)资畨K錢。
這十幾個小時的車程還是挺長的,在沿途當中我也欣賞了附近的不少景色,也算是一次不錯的旅行了。
其實這次也是我第一次工作,到上海一家大型電子廠工作。雖然是第一次到上海工作,對這里的環(huán)境也有些陌生。不過我的一個同學也在這里工作,所以說我還是不擔心的。
而且在坐火車的過程中,我也認識了很多老鄉(xiāng),大家一起嘮嘮嗑聊聊天,整個旅程還是挺愉快的。
做過最久的一趟火車是長春到上海的,全程四十多個小時,這是一趟T字頭的特快列車,因車票拿去報銷了,無法展示。
我去過的地方很多,因本人隨意性很強,喜歡旅游,大都會中途換乘列車,很少乘坐直達,有一次從烏魯木齊上車扣除三個小時的待車時間,到達終點站我乘車最長的時間應該是三天三夜。
以下是我能夠找到的一小部分車票
這張是我從天津到終點站的車票,全程24小時。
我去過十幾次天津,天津市河汊縱橫,每次去都會帶著漁具。
另外天津小吃極有名氣,小吃一條街,一眼望不到頭,既實惠又便宜,每次到那里,都看的眼花繚亂,不知道吃什么好了,幾樣小吃下肚,就得一狠心轉(zhuǎn)身走人,因為看了也白看,肚子實在裝不下了。
你好,我做過最久的一趟火車是從石家莊到海口,Z201,全程31個小時
那是在2013的臘月二十七了,那一年我十六歲
我家是海南的一個農(nóng)村的,由于在學校表現(xiàn)不太好于是被學校勸退了,那時我已經(jīng)上了一個學期的高二了。不上學了之后我天天在家游手好閑,然后有一天我在外面跟朋友喝奶茶的時候突然看見對面一家高檔美發(fā)店的一個發(fā)型師在剪頭發(fā),于是我就靜靜的看了十分鐘吧,回到家之后我就和我媽說我想學美發(fā),剛好有個親戚在石家莊開的美發(fā)店,于是我就獨自一人去了石家莊開始了求學之路
從小在海南長大的我來了石家莊之后非常的不習慣,不習慣這邊的飲食,不習慣這邊的生活節(jié)奏。最主要的是學美發(fā)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樣,之前我一直覺得學美發(fā)就是每天穿的精精神神的學學怎么剪頭發(fā)就行,但是現(xiàn)實卻是一點一點從學洗頭開始,慢慢的我學會了洗頭然后又開始學做護理,在到后來的學習吹造型和燙發(fā)和染發(fā)
我來石家莊的時候還是3月份,那會還特別冷,由于沒錢就住在店里給安排的一個宿舍里,當我走進那個宿舍的時候我就驚訝了,心里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好破,那是一個年代很久了的筒子樓,白天都要開著路燈才能看的清,(還沒有上學時住的宿舍好)但是由于沒錢自己租房子住所以我還是住下了,然后每天白天在店里上班,不忙了就練習,每天下班了之后都會單獨留在店里自己練習卷杠子和涂抹。早上班晚上九點下班,經(jīng)常回到宿舍之后都十一點了,那會每天在店里洗頭洗到手都全裂的都是小口子,一沾水就疼,有時候還會直接流血,好幾次晚上睡著了之后半夜的時候都被疼醒了,就這樣的日子我持續(xù)了兩年。雖然中間也有過好幾次想要放棄,但是最后我還是堅持下來了
那會由于還只是一個學徒工然后工資少的可憐我記得我第一次領(lǐng)工資的時候領(lǐng)了125元,那是領(lǐng)到工資之后雖然很少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那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雙手掙來的錢。領(lǐng)到工資之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花了三十多塊錢給自己買了一個肯德基的漢堡套餐,之前覺得很貴根本不舍得吃,第二個月領(lǐng)到了六百多,第三個月就上了一千多了,從第三個月之后我就再也沒問家里要過錢了(由于住的地方有宿舍所以只有能顧上自己吃飯和日常開銷就行)每個月省吃儉用的,那一年我存了6000塊。
到了臘月的時候每天基本都是從早上九點忙到晚上十二點一點的,那會由于年前回家的票不好買,店里大家都幫我想辦法買票,最后幫我買到了一張硬座票,臘月二十七晚上十點多我坐上了火車回家了,由于那會火車上人特別多所以一路上也沒睡好,也沒吃啥東西,水都沒怎么敢喝,因為人太多了,去廁所非常不方便。過道里甚至座位下面都還有人躺在那,車廂里充滿了各地的方言還有各種腳臭味兒,下了火車之后整個腿腫了一圈
雖然在回家一個禮拜之前我就開始大量的往手上涂護手霜,但是由于每天洗的頭太多了所以效果也不是很好,導致了手上還是有很多裂的口子,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了我媽三千塊錢,我媽看見了我的手之后立馬眼淚就流出來了,跟我說要不別學了,那么累掙得還那么少。咱隨便換個工作哪怕去工廠去打工掙的也比這多呀,但是我拒絕了,因為在那一年我已經(jīng)慢慢的愛上了這個行業(yè),雖然很辛苦,很多人看不上這個行業(yè)覺得都是一些只會推銷東西勸你辦卡的一個行業(yè),但是那只是一小部分人而已,現(xiàn)在別人問我做什么工作的時候我還是會很自豪的告訴別人我是一名發(fā)型師,并且非常熱愛這個職業(yè)。
30多年前到新疆烏市公干,帶了一箱方便面,(24包)上海美味肉蓉紙袋裝,坐了幾天幾夜,(年代久記不住了)下車方便面吃完了,關(guān)鍵還帶的十幾個饦饦饃火腿腸和別的咸菜,全咥完了。坐標西安。[呲牙]
最久的一次就是當兵的時候,坐了七個晚上六個白天。而且還是那種悶罐車,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也是一種特殊的經(jīng)歷。
我有一次,12月底,做火車從沈陽到鄭州。鄭州停兩天,然后從鄭州做火車到福州,福州停一天,做從福州坐火車到南昌。
特別有意思的是,沈陽零下二十多度,冷,羽絨服,保暖內(nèi)衣都穿上。結(jié)果到鄭州以后,鄭州零下七八度,陰天,感覺一點都不比沈陽暖和。原身衣服沒脫一件,做上去福州的火車。第二天,開始感覺熱,一會去廁所脫件衣服,到福州只剩西裝襯衣。
從福州去南昌,感覺福州南昌直線距離不遠。就穿身西裝,棉衣放箱子里面?;疖嚿嫌泄┡瑳]感覺,一下火車,臥槽,又潮濕又冰冷,凍的打哆嗦。感覺比沈陽還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