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純主觀推薦,推薦僅供參考。
百元機
百元智能手機我個人只推薦酷派的COOL20,它能滿足智能手機的基礎功能,比如通話、微信、支付寶、短視頻、小游戲等。
但是,個人覺得這個價位的手機,真不如加點錢買1000多的紅米Note 9 5G或者Note9 Pro 5G,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除非預算真的非常非常低,否則這個價位的手機個人還是不太推薦。
它的處理器和紅米9一樣,是聯(lián)發(fā)科的G80??崤墒抢吓剖謾C廠商了,不過由于各種事情,現(xiàn)在處于低谷期。COOL 20是它們目前唯一一款產(chǎn)品,居然采用了玻璃后蓋(要知道不少1500元價位的手機還是塑料后蓋),48MP主攝規(guī)格也比同價位的紅米9A高。
1000-1500元
1000-1500元價位,可以選的機型就比較多了,如下圖:
【性能】這個價位性能最強的,當屬真我GT Neo 2T,它搭載天璣1200 SoC,接著就是天璣1100的紅米Note 10 Pro;再接著就是搭載驍龍778G的幾款手機,包括真我Q3s、iQOO Z5、K9s,紅米Note 11 Pro、iQOO Z5x的天璣900/920性能也和驍龍778G相仿,最后紅米Note 9 Pro、Note 9 5G的性能差不多。
【拍照】影像表現(xiàn)最佳的,是紅米Note 9 Pro,它擁有2000元以下價位最強的影像表現(xiàn),在1000出頭的價位優(yōu)勢非常明顯,紅米Note 11 Pro盡管是同款CMOS,但是發(fā)哥平臺調校不如高通,實際表現(xiàn)比Note 9 Pro差一點點。
【手感】手感最佳,當屬真我GT Neo 2T,186g重量,玻璃后蓋,手感質感都不錯
【快充】最快是GT Neo 2T,65W快充加上較小的電池,充電速度非??欤籒ote 11 Pro的67W表現(xiàn)也不錯,接下來Note 10 Pro的“殘血”67W,Z5是44W,Note 9 Pro是33W,K9s和Q3s是30W,最末是Note 9 5G,僅支持18W。
個人觀點,這個價位【最佳SoC】應該是驍龍778G,它性能比天璣1100弱一點,但是有更好的能耗比表現(xiàn),玩王者和吃雞問題都不大,日常使用發(fā)熱較低,性能比天璣800U和驍龍750G更強。
1000元左右首推百億補貼的紅米Note 9 5G,關鍵詞:
【價格】8+128G的配置不到1000塊錢(移動這個優(yōu)惠,需要移動卡在網(wǎng)6個月)
【性能】天璣800U 5G處理器
【周邊配置】雙揚、Z軸線性馬達和紅外
【不足】充電功率較低
1100左右推薦自營渠道的iQOO Z5x,關鍵詞:
【性能】天璣900處理器,性能強于天璣800U,接近驍龍778G
【屏幕】120Hz刷新率LCD屏幕
【周邊配置】搭載Z軸線性馬達
【不足】水滴屏外觀較為過時
1100元左右還可以考慮紅米Note 9 Pro,關鍵詞:
【影像】三星S5KHM2 1億像素主攝,主攝素質同價位最高
【外觀】玻璃后蓋,同價位唯一
【周邊配置】Z軸線性馬達、雙揚、紅外、NFC俱全,NFC功能同價位唯一
【不足】重量偏大
1100元左右考慮真我Q3s,關鍵詞:
【性能】驍龍778G,性能和功耗的完美平衡,同價位唯一
【續(xù)航】驍龍778G+5000mAh,表現(xiàn)出眾
【不足】周邊配置不足,單揚聲器+轉子馬達
1200-1300左右考慮紅米Note 10 Pro,關鍵詞:
【性能】天璣1100處理器,同價位性能TOP 1
【周邊配置】X軸馬達,雙揚、紅外、NFC俱全
【快充】67W縮水版,實際充滿要50分鐘左右,慢于一般的65W檔次快充
【不足】外觀比較丑,整機廉價感明顯
1200左右還可以考慮iQOO Z5,關鍵詞:
【性能】搭載滿血LPDDR5內(nèi)存和UFS3.1,內(nèi)存和存儲性能強于其它同處理器的機型,還有12GB大內(nèi)存版本可以選
【屏幕】天馬的LCD屏幕,素質比同價位其它機型稍好一些
【續(xù)航】驍龍778G+5000mAh,表現(xiàn)出眾
【不足】未支持NFC功能
1200元左右可以考慮OPPO K9s,關鍵詞:
【性能】搭載驍龍778G,性價比在OPPO機型中較突出
【周邊配置】搭載X軸線性馬達,還有杜伽聯(lián)名的輸入法,在OPPO低價位機型中尚屬首次
【續(xù)航】驍龍778G+5000mAh,表現(xiàn)出眾
【不足】整體配置不如相似定位的iQOO Z5、Note 11 Pro等機型
1400元左右可以考慮真我GT Neo 2T,1600元即可買到12+256頂配。關鍵詞:
【性能】天璣1200,同價位最強SoC
【快充】65W快充,充電速度快
【手感和質感】186g重,73.3mm寬,玻璃后蓋,手感出色
【不足】續(xù)航偏短,發(fā)熱控制一般
1500元左右可以考慮紅米Note 11 Pro,最近價格略貴。關鍵詞:
【影像】紅米Note 9 Pro同款1億像素CMOS,同價位素質最高
【外觀】升級AG玻璃后蓋
【周邊配置】X軸馬達,雙揚(JBL調音)、紅外、NFC俱全
【屏幕】三星E2 OLED,素質還過得去
【續(xù)航】天璣920+5160mAh,表現(xiàn)出眾
【不足】性能表現(xiàn)一般,游戲表現(xiàn)不如驍龍778G
1500-2000元
一些機型,比如OPPO K10、真我GT Neo 3,iQOO Neo 5、iQOO Neo 6SE等,它們的低配版本在2000元以內(nèi),但是因為我個人更推薦12+256G大內(nèi)存版本,這些版本價格還在2000元以上,所以就在下一期推薦中放出~
推薦機型如下圖:
【手感】這幾款機型的手感和重量控制都不怎么樣,Neo 2因為是玻璃機身,質感略勝一籌
【性能】搭載天璣8100的紅米Note11T Pro表現(xiàn)最好,驍龍870的這兩款機型緊隨其后,榮耀X30的驍龍695在性能上處于劣勢
【影像】這幾款機型的影像表現(xiàn)都不怎么樣
【續(xù)航】榮耀X30處理器功耗低,電池容量也比較大,續(xù)航表現(xiàn)出色
【快充】這幾個整體算半斤八兩,都是接近1小時充滿
GT Neo 2是2000價位的游戲王者,關鍵詞:
【散熱】金剛石散熱,規(guī)格拉滿
【續(xù)航】5000mAh電池,同價位驍龍870機型中最大,續(xù)航表現(xiàn)優(yōu)異
【重量控制】重量壓在了200g以下,非常適合會長時間用手機玩游戲的用戶
【屏幕素質】三星E4材質,素質出色
【不足】影像硬件規(guī)格一般
最近iQOO Neo 5 SE價格不錯,值得入手(不是活力版哦,大家不要買錯機型了)。關鍵詞:
【屏幕】144Hz高刷LCD屏幕,和iQOO Z5同款天馬屏,素質不錯
【極其先進的接口】3.5mm耳機孔,非常適合有此類需求的朋友
【不足】沒有NFC,主攝規(guī)格過低,影像表現(xiàn)不好,全塑料機身質感一般
如果想買給用習慣了華為/榮耀,對這兩個品牌有偏好的中老年人,1600元左右推薦256G版本的榮耀X30。關鍵詞:
【性能不足?】驍龍695的性能和之前X10用的麒麟820相比,單核心略強,多核心弱一些,日常使用完全足夠,不用擔心性能拖后腿
【品牌和外觀】榮耀品牌在長輩中的認可度比紅米更高,X30類似于Mate40的背面外觀和超窄的屏幕邊框也會讓長輩覺得拿出去“有面子”
【操作習慣】而且全新的Magic UI用起來和原來華為/榮耀的EMUI基本沒區(qū)別,能降低長輩的學習成本
【續(xù)航】低功耗處理器+4800mAh,續(xù)航出色
【不足】整體配置較低,性價比不高
不要強行改變長輩的用機習慣!!我們更喜歡的“性價比”機型,在長輩那未必好用!
紅米Note11T Pro是最近發(fā)布的一款高性價比手機,關鍵詞:
【性能】天璣8100的性能和能耗比有口皆碑,放這個價位殺傷力十足
【周邊配置】雙揚、X軸馬達、NFC、紅外都有
【屏幕素質】一塊素質相當不錯的LCD屏幕,LCD黨狂喜
【不足】外觀比較丑,機身廉價感明顯
2000-3000元價位
推薦機型如下圖:
【手感】小米12X擁有黃金手感,尺寸和寬度都很理想;榮耀70 178g的重量控制也相當不錯;
【性能】iQOO 9的驍龍8性能很強,但是能耗比一般;天璣8100和8000的能耗比較優(yōu)秀,日常使用發(fā)熱更低
【影像】榮耀70的主攝規(guī)格較高,但是不帶OIS;小米12X和iQOO 9都有帶OIS的主攝
【續(xù)航】紅米K50 5500mAh一騎絕塵,榮耀70的4800mAh加778G+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
【快充】GT Neo 3 150W毫無疑問的王者,iQOO 9的120W也很強。其它機型的速度相差不大,都是差不多半小時能充滿的水平
紅米K50號稱要做“旗艦焊門員”,關鍵詞:
【性能】首發(fā)天璣8100,性能表現(xiàn)優(yōu)秀,能耗比突出
【周邊配置】雙揚聲器、X軸馬達、紅外、NFC一應俱全
【續(xù)航】5500mAh電池加上天璣8100的低功耗,續(xù)航非常強大
【屏幕素質】三星E4 2K直屏,同價位唯一的2K分辨率機型,屏幕素質高
【不足】外觀質感一般,廉價感十足
如果紅米K50是焊門員,真我GT Neo 3就是射門員了。它在快充、影像表現(xiàn)明顯壓過K50,機身尺寸也更輕薄,但是在屏幕分辨率、續(xù)航上有所不如。
【性能】天璣8100,性能表現(xiàn)優(yōu)秀,能耗比突出
【快充】150W快充,速度非???/p>
【屏幕素質】來自天馬的類鉆排OLED,素質非常不錯
【影像】主攝IMX766還有OIS,表現(xiàn)在同價位尚可
【不足】電池容量較小,外觀設計比較激進
OPPO K10是性價比很高的大廠母品牌機型,整體性價比較高,關鍵詞:
【性能】天璣8000MAX,性能表現(xiàn)突出,能耗比出色
【屏幕】120Hz LCD屏幕,LCD真愛黨可以考慮
【耳機孔】極其先進的3.5mm耳機孔
【不足】全塑料機身,重量控制一般,質感較差
對比iQOO Neo 5,Neo 6SE在不少方面都做出了升級,關鍵詞:
【影像】升級到規(guī)格更高的S5KGW1P CMOS,保留了OIS,影像表現(xiàn)有所提升
【周邊配置】馬達更換為X軸,增加紅外遙控
【屏幕】升級到三星E4屏幕,素質不錯
【不足】全塑料機身,質感較差;對比同價位定位相似的機型,性能處于劣勢
小巧精致的手機,關鍵詞:
【外觀手感】外觀精致,寬度僅69.9mm,重量僅176g,機身輕薄,握持手感極佳
【影像】小米12同款硬件模組,由于驍龍870 ISP支持的原因少了一些功能,整體表現(xiàn)出色,對焦速度快
【周邊配置】雙揚、X軸馬達、NFC、紅外俱全
【不足】價格相對于同配置其它機型偏高,整體性價比一般
榮耀70個人推薦給這個預算區(qū)間,偏好華為系手機的用戶使用。關鍵詞:
【外觀】外觀漂亮,后蓋配色獨具特色
【性能】滿足日常使用+一般游戲需求了
【品牌】適合習慣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使用
【不足】在同價位機型中性能偏弱,整體性價比一般
iQOO 9個人推薦給喜歡玩游戲的朋友,雙X軸馬達+屏下壓感,直屏設計也比較適合打游戲。關鍵詞:
【游戲】對稱式雙X軸馬達,屏下雙控壓感,獨立顯示芯片
【快充】120W有線
【屏幕】FHD+三星E5直屏,更適合游戲
【不足】驍龍8 Gen 1的能耗比不夠理想
3000-4000元價位
推薦機型如下圖:
【外觀】這個價位段外觀最漂亮的機型,個人認為是榮耀70 Pro,四曲面設計的正面自然流暢,背面配色有特點,質感手感都不錯
【性能】性能表現(xiàn)最好的,是搭載天璣9000處理器的vivo X80,以及驍龍8處理器,且調度較為激進的真我GT2 Pro
【影像】vivo X80的主攝規(guī)格最高,同時還OIS蔡司算法加成,實際成片效果出色;榮耀70Pro帶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主攝規(guī)格不錯,可惜缺少OIS
【續(xù)航】這幾個續(xù)航都沒多好,GT2 Pro 5000mAh電池,日常使用有優(yōu)勢
【快充】這幾個速度都差不多
真我GT 2 Pro最近降價幅度極大,關鍵詞:
【外觀手感】正面屏占比高,機身輕薄,重量控制優(yōu)秀
【性能】驍龍8 Gen 1調校激進,GT模式下游戲幀率表現(xiàn)優(yōu)秀
【屏幕】三星E4材質 2K分辨率,支持LTPO,屏幕素質高
【周邊配置】X軸馬達、NFC、雙揚都具備
【不足】重負載游戲時發(fā)熱偏大
vivo X80是近段時間非?;鸬囊豢顧C型,它擁有全能均衡的配置,影像表現(xiàn)出色,價格也比較實惠。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機型目前優(yōu)惠價均來自于線下實體店,大家可以去線下店問價,基本上8+256G可以3500元左右拿下
這款機型的關鍵詞如下:
【性能】搭載天璣9000,安卓CPU性能天花板
【影像】IMX866主攝+蔡司算法,表現(xiàn)出色,對夜景高光壓制能力尤其值得表揚,色彩表現(xiàn)非常討好人眼球
【周邊配置】X軸馬達,雙揚,NFC,紅外俱全
【不足】重負載下性能調校較為保守,偶發(fā)游戲時屏幕斷觸的情況
榮耀70Pro,個人覺得比較適合預算3000-4000,偏愛華為系手機的用戶使用。關鍵詞:
【外觀】配色大膽,實機非常驚艷,四曲面屏幕觀感極佳
【性能】高能耗比的天璣8000,補足榮耀60Pro的性能短板
【品牌】適合習慣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使用
【不足】仍采用塑料邊框,主攝缺少OIS
4000-5000元
推薦機型如下圖:
【手感重量】Find X5 Pro手感質感都很出色,尤其是陶瓷版,有一種溫潤如玉的感覺
【性能】這幾款機型都搭載了驍龍8 Gen 1處理器,性能調校都比較慫,不太適合重負載游戲(比如原神高特效)
【影像】小米12 Pro主攝規(guī)格最高,是1/1.28英寸的IMX707;Find X5 Pro有獨立的馬里亞納芯片,但是目前這顆芯片還沒發(fā)揮全部實力;Magic 4有潛望式長焦鏡頭
【續(xù)航】電池容量是Find X5 Pro最大,但是屏幕是2K,也更費電一些,這幾款機型續(xù)航都不算好
【屏幕素質】三款都是好屏幕,F(xiàn)ind X5 Pro和小米12Pro分別是三星的E4 E5屏,分辨率2K+,Magic 4的2K- 1920Hz高頻PWM+LTPO國產(chǎn)屏幕同樣好評
【快充】小米12Pro 120W毫無疑問最快
小米12 Pro整體來看比較均衡,關鍵詞:
【性能】調度略慫,但是溫度控制還可以,不會像11系列那樣熱
【影像】主攝素質可圈可點,超廣角和人像鏡頭素質一般,沒有長焦鏡頭
【周邊配置】雙揚、X軸馬達、NFC、紅外俱全
【屏幕素質】三星E5材質2K LTPO屏幕,素質不錯
【外觀】質感和外觀比上一代提升不少,配色也更合理
【不足】日常使用CPU降頻明顯,未搭載長焦鏡頭
如果預算4000-5000元,習慣了華為系手機,榮耀Magic 4是一個很好的換機選擇,關鍵詞:
【屏幕】支持1920Hz高頻PWM調光的LTPO屏幕,更護眼
【影像】帶5X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沒有湊數(shù)鏡頭
【性能調度】比較保守,帶來優(yōu)秀的溫度表現(xiàn),滿載機身溫度控制出色
【周邊配置】X軸馬達,紅外NFC俱全
【品牌】適合習慣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使用,支持華為系多屏協(xié)同
【不足】性能調度略保守,不太適合大型手游(原神、光明山脈)玩家,主攝缺少OIS光學防抖
Find X5 Pro降價幅度非常大,在4000-5000元價位競爭力十足。關鍵詞:
【影像】哈蘇調色+馬里亞納,出片效果不錯,色彩討喜;長焦鏡頭素質較高
【外觀】質感和手感出色,整機線條溫潤,陶瓷版手感更好
【周邊配置】有IP68,同價位唯一
【不足】性能調度略保守,主攝規(guī)格較低
5000元以上價位
這個價位推薦的主基調和上一個價位段一樣,還是那句話,不建議高價購買今年的安卓旗艦。因此推薦機型以iPhone為主,加上少數(shù)幾款安卓。推薦機型:
vivo X80 Pro是一款主打影像的旗艦手機,關鍵詞:
【影像】蔡司的算法愈發(fā)成熟,加上自研V1+芯片,能很好地駕馭多種場景的拍攝,綜合影像實力強大,色彩表現(xiàn)優(yōu)異
【解鎖方式】廣域超聲波屏幕指紋,識別速度和準確率較高,識別面積大
【周邊配置】X軸馬達,雙揚,NFC,IP68,紅外一應俱全
【不足】機身較厚重,性能調度較為保守,長焦鏡頭素質較差
Magic 4 Pro是一款綜合產(chǎn)品力很強的新旗艦手機,關鍵詞:
【屏幕】支持1920Hz高頻PWM調光的LTPO屏幕,更護眼;四曲面設計,觸感更舒適
【影像】3.5倍光學變焦的高素質長焦鏡頭,沒有湊數(shù)鏡頭
【性能調度】比較保守,帶來優(yōu)秀的溫度表現(xiàn),滿載機身溫度控制出色
【品牌】適合習慣華為/榮耀手機的用戶使用,支持華為系多屏協(xié)同
【周邊配置】X軸馬達,帶IP68防水,紅外NFC俱全
【安全】支持隱私通話,避免漏音;支持支付級別的3D人臉解鎖,搭載獨立安全芯片
【不足】性能調度略保守,不太適合大型手游(原神、光明山脈)玩家,主攝缺少OIS光學
S22Ultra現(xiàn)在價格不錯,它是三星2022年度的旗艦手機。關鍵詞:
【外觀設計】超窄邊框,屏占比高,正面顏值非常驚艷
【屏幕素質】自用超高素質OLED,色彩表現(xiàn)非常驚艷
【影像】雙光學變焦鏡頭,長焦表現(xiàn)非常出色
【周邊配置】帶Spen,方便手寫記錄
【不足】機身較重,國行版機型比起國產(chǎn)旗艦整體性價比略低
iPhone 13系列:
最后說說穩(wěn)如老狗的蘋果。13確實香,結合明年高通U肉眼可預見的拉胯表現(xiàn),A15會繼續(xù)霸占手機處理器性能榜首,現(xiàn)在入手13系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不是對iPhone的某些痛點(比如快充,續(xù)航,雙開APP等)特別敏感,我個人更推薦入手iPhone,而不是驍龍8 Gen 1的安卓旗艦。
iPhone 13/mini的關鍵詞:
【續(xù)航】提升明顯,尤其是mini機型,比12mini好很多
【屏幕】據(jù)說換了12Pro系列的屏幕,亮度和素質比12好不少
【性能】A15 4GPU版本,完全足夠用了
【不足】不支持ProMotion(這有點雞蛋里挑骨頭的意味了),充電速度慢,信號表現(xiàn)一般
iPhone 13 Pro/Pro Max的關鍵詞:
【續(xù)航】ProMotion的引入,Pro系列續(xù)航出色,尤其是Max
【屏幕】最大的提升就是引入了ProMotion自適應刷新率,最高120Hz,流暢度相較于12Pro提升明顯
【性能】A15 5GPU版本,手機SoC性能天花板
【影像】支持微距視頻、Pro Res格式輸出,手機視頻錄制天花板
【不足】重量較大,手感較差(尤其是Max),充電速度慢,信號表現(xiàn)一般
13和13Pro個人更推薦13,2000多的差價,盡管Pro有更好的影像表現(xiàn),還有自適應刷新率,整體流暢度更高,續(xù)航也略有提升,但是目前13Pro價格6500+起步,還是太貴了。老iPhone用戶如果不在乎高刷,我個人更推薦13;如果是安卓高刷用戶的話……預算足就上13Pro,預算一般般就上13吧,高刷換低刷雖然會感覺“體驗降級”,但是適應起來也比較快。綜合來說,就是13系列都比較香,iPhone 13我個人最推薦。
關于折疊屏
最后聊聊折疊屏手機。其實我個人覺得,折疊屏并不是當前的一個好選擇,嘗鮮可以,但是做主力機不太合適。盡管折疊屏幕的設計帶來了更大的可視面積,在閱讀、分屏辦公上比起直板手機優(yōu)勢巨大,但是難以避免的折痕問題和遠超直板手機的重量和厚度,是制約它推廣的因素(當然還有價格原因)。
目前市售的,比較成熟的折疊屏手機主要有以下幾款:
- 三星Galaxy Z Fold 3,Z Flip 3
- 華為Mate X2,P50 Pocket,Mate Xs 2
- 榮耀Magic V
- OPPO Find N
- vivo X Fold
豎折的只有兩款,Z Filp 3和P50 Pocket,這兩款個人推薦三星的,價格更便宜,華為性價比一般般,而且還沒有5G;
橫折且內(nèi)折的,屏幕素質綜合最高的是三星的Fold 3,內(nèi)外屏雙120Hz,合上時寬度較窄,可以一手掌握;vivo的雙120Hz LTPO E5也非常不錯;Magic V的內(nèi)90Hz,外120Hz也不錯;華為是內(nèi)外90Hz;OPPO的內(nèi)屏素質很高,120Hz三星E5材質,外屏素質就一般了。
橫折且外折的,只有華為Mate Xs 2,個人覺得外折很好地解決了折疊屏手機厚度和重量過大的問題,是一種很好的折疊方案,如果很喜歡折疊屏個人真推薦嘗試一下Mate Xs 2,就是目前貨量不多,加價嚴重。
折痕的話,Mate Xs 2最好,X Fold和Find N其次,華為Mate X2、榮耀和三星差不多,都有輕微的折痕。
性能來說,Magic V和X Fold最好,搭載全新一代驍龍8 Gen 1處理器
影像來看,Mate X2最好,Mate 40 Pro系列同款主攝,兩個長焦鏡頭,素質明顯領先于其它的折疊屏機型;X Fold主攝GN5,也帶潛望式長焦,素質來說能排第二
尺寸來看,展開尺寸三星、華為、榮耀、vivo差不多,OPPO小一些;折疊之后三星比較窄,OPPO比較短,華為、榮耀和vivo接近直板手機尺寸。
總結
今天給大家推薦了618期間我認為值得考慮的手機,大家在買之前不妨去實體店看看,手機這東西非常主觀,不同人喜歡的點,在意的點都不一樣,多看看多摸摸再做決定。
如果實在不知道買什么好,也歡迎在本文底下留言,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