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全球第一位生化電子人(人類賽博格human cyborg)彼得·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已于本周不幸去世,享年64歲。
“致彼得了不起的支持者:我非常痛心地告訴大家,在家人和最親近的人的陪伴下,彼得平靜地離開了人世。他為所有支持他的人感到非常驕傲,也為自己能改變?nèi)藗兛创?span id="kobhibc" class="wpcom_tag_link">殘疾的愿景感到自豪。”彼得的家人于6月15日在推特發(fā)文寫道。
2017年,這位英裔美國科學家被診斷出運動神經(jīng)元病(MND),這種病會使患病者全身肌肉萎縮,導(dǎo)致運動、進食、呼吸等能力不斷減弱,最后產(chǎn)生呼吸衰竭。
在彼得得知他只剩一年的生命后,他拒絕接受自己的命運,選擇徹底放棄部分“肉體功能”,用機器人技術(shù)替代,把自己改造成半肉體半機械的生化電子人”來延續(xù)生命。
(生病前的彼得)
彼得集合了優(yōu)秀的機器人、人工智能領(lǐng)域的企業(yè)和專家,組成了“反抗者”(The Rebels)團隊,開始了他的身體改造。
通過胃造口、膀胱造口、全喉切除等改造手術(shù),彼得提前去除了自己有可能在退化后危及生命的生理功能,早早用機器替代其身體器官。比如通過全喉切除手術(shù),提前避免了發(fā)病后期因喉嚨無法自主控制導(dǎo)致唾液進入肺部從而危及生命的可能。
在全喉切除手術(shù)之前,為了以后還能用自己的聲音表達,彼得聯(lián)系了語音技術(shù)研發(fā)專家。專家通過采集彼得大量的原聲語音,利用AI工具制作了與彼得音色十分相近的合成語音,整個過程歷時超過一年。
在實施全喉切除手術(shù)前一天,彼得宣布這是“彼得1.0”版的結(jié)束,也是“彼得2.0”版的開始。
后來,為了能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思想,彼得把他的輪椅進行了改造,在上面安裝了機械臂、攝像頭、筆記本電腦等設(shè)備,并通過激光手術(shù)修復(fù)視力,讓自己能夠用眼球追蹤技術(shù)操控電腦、輪椅和其他設(shè)備。
作為全球首個半個機械人,彼得改造之路并沒有止步于此,隨后他又在胸前安了一個顯示屏,上面是他本人的3D動畫頭像,他將之稱為自己的“分身”(Avatar),并對“分身”不斷調(diào)整升級,使得它更像真實的自己。
在此過程中,彼得創(chuàng)立了The Scott-Morgan Foundation(SMF)慈善基金會,希望“完全改寫殘疾的未來”,擺脫對身體虛弱、無能為力,通過自己改變?nèi)藗儗埣驳目捶ā?/p>
彼得還拍攝了紀錄片《彼得:人類賽博格》,出版了自傳體回憶錄《彼得2.0》,講述自己成為“賽博格”的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
彼得的決心、勇敢和拒絕放棄鼓舞了許多人,自他去世的消息傳出后,粉絲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悼念,其中一名粉絲用Aaron Freeman的物理學悼詞評論道:“你一點也沒有消失,你只是不那么有條理了?!保芰渴睾愣桑?/p>
九派新聞實習記者 梁霞
【來源:九派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