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茲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怎么會做不到呢)
這是我聽過最勵志的一句臺詞
這是2003年的一部電影
風暴哈佛路
舞臺上的女孩名叫赫茲.默里
在2000年
他從美國最貧窮的貧民窟涅盤重生
考上哈佛
成為震驚全美的奇跡女孩
三年后
她的故事被改編成了這部電影
《風暴哈佛路》
這是最好的勵志電影之一
如果你過得不開心
那強烈建議你看完它
因為它會告訴你
擁有希望是多么珍貴的事情
1988年
8歲赫茲第一次上學
可進入課堂
就被全班同學嘲笑排擠
因為她的身體總是有很難聞的味道
倒不是她不想洗澡
而是她家浴室
又臟又臭
全是污泥
根本沒辦法洗
比起這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
更讓赫茲難受的
是她每天都要承受著家庭的千瘡百孔
父親整天酗酒無所事事
母親精神分裂幾乎失明
父母都是癮君子
一家人靠著乞討
流浪在這個城市的角落
生活的苦難似乎無窮無盡
這天
母親為了買違禁品
把政府給的最后一點救濟金也搶走了
沒了錢
全家都在餓肚子
赫茲只能跑去外面垃圾桶里撿吃的
這樣晚餐
她已經(jīng)吃了很多頓了
好在
原生家庭的不堪
并沒有讓赫茲喪失對生活的熱愛
她渴望著走出這泥潭般生活
于是
讀書便成了她唯一的希望
可同學的歧視
加上家庭的變故
讓她很少有機會正常的上課
這天
班級期末考試
赫茲來到學校考試
可老師卻要收走她的試卷
(把你試卷給我)
(不 我要做)
(你一學期才來三次)
(能做出什么)
(我會做 它看起來沒那么難)
看著赫茲認真的眼神
老師同意了
放學時
老師驚喜地叫住了她
原來
這次考試
她考了滿分
老師很好奇
你都不過來上課
怎么會考滿分
赫茲淡淡回答道
是鄰居阿姨送了她一套百科全書
乘著在家的空隙
她把書全部自學完了
老師得知后滿臉欣慰
她告訴赫茲
你遠比我想象的要聰明
以后不許再曠課了
必須每天來學習
赫茲答應了
她高興拿著試卷回家
追不及待的想把分數(shù)展現(xiàn)給母親看
可當她走進屋里
卻看到母親滿臉失落
原來
就在剛剛
她發(fā)現(xiàn)自己得了艾滋
為了戒毒
她想帶著姐姐和她搬到外公家
可赫茲不愿意
她害怕
因為外公有暴力傾向
她哭著請求她別去
可母親最終還是走了
留下她跟父親生活
沒多久
福利機構找了上門
因為父親沒有撫養(yǎng)能力
他們要把她強行送進福利院
赫茲得知后
慌了
她拼命為父親辯解
說他可以照顧好自己
可沒想到
父親卻跑去房間
為她收拾行李
直到赫茲被帶走
他都沒有出面阻攔一下
赫茲絕望了
她這才意識到
自己被父親拋棄了
沒想到
就連這么糟糕的原生家庭
都嫌棄她的存在
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她
福利院將是她人生的轉(zhuǎn)折點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
一碗滾燙的面湯
直接就潑到了女孩的身上
女孩疼的大聲尖叫
可周圍的孩子卻哈哈大笑
因為這就是她們的歡迎儀式
這里是美國底層的福利院
在這里生活的
全部都是社會上的不良少女
她們喜歡用暴力解決一切
為了躲開她們
赫茲只能多干活
試圖隱藏在她們的視線中
可直到這天
一個女孩當著他的面
把腐蝕性液體
加進另一個女孩的洗發(fā)露
赫茲這才意識到
這里的環(huán)境是有多黑暗
不知是艱難還是幸運
7年后
15歲的赫茲終于找到機會逃了出來
現(xiàn)在的她
無家可歸
父親被趕進了流浪漢收容所
于是她只能硬著頭皮去外公家
投奔母親
可母親的狀態(tài)也不好
她病未康復
又染上酒癮
赫茲的到來
讓本就激怒已久的外公更加惱火
終于
又在母親喝醉的一個夜晚
這對祖孫之間的矛盾正式爆發(fā)
(你就是個垃圾 和你父母一樣)
(滾出我的房子)
赫茲被外公給趕了出來
這晚
她認識了同樣出生于貧民窟的流浪女孩
克里斯
也許是心心相惜
兩人認識的第一天就成為了要好的朋友
她們一起睡在地鐵里
以乞討為生
有時餓壞了
就互相掩護
在超市偷點東西吃
然而好景不長
這天
赫茲路過母親常去的酒吧
她進去后
卻看到母親常坐的位置上
放了一堆錢
一番詢問后
她才得知
她的母親在昨天早上已經(jīng)去世了
得到這個消息
赫茲崩潰了
她強忍著淚水跑了出去
一路狂奔
跑到她常去的天臺
在這個屬于她的角落
她開始放聲大哭
在福利院被人欺負
她沒有哭
被外公趕出家門
她也沒哭
這個堅強的女孩
一直把眼淚視為自己的底線
可現(xiàn)在
她終于忍不住了
她的家
她愛的人已經(jīng)徹底沒了
第二天
在朋友的陪伴下
赫茲去參加母親的葬禮
棺材是一個別人捐贈的木箱
上面連母親的名字都拼錯了
外公看了一眼
拉著姐姐不耐煩的走了
沒有鮮花
沒有牧師
沒有禱告
甚至連稱呼的字眼都沒有
朋友看不下去了
拿起筆
為她的母親寫下最后的墓志銘
這是她唯一能給赫茲的安慰了
等朋友走后
赫茲作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
這個女孩躺在母親的棺木上
感受著于母親最近的距離
直到工人來趕他走
她才不舍站的起來
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這里是免費的公共墓地
泥土一旦入坑
一個星期后
沒有墓碑
沒有記號
她將再也找不到這個地方
經(jīng)歷了母親的死亡后
赫茲終于意識到
再這樣流浪下去
她的生活只會越來越糟糕
最后步入和母親一樣的后路
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她必須改變
對于一個16歲的女孩來說
目前改變命運最好的道路只有一條
那就是回到學校
接受教育
于是
在鄰居的幫助下
她取得了一所私立高中的入學機會
可因為不熟悉地鐵
第一天報名
她就遲到了
等她趕到時
報名已經(jīng)截止
可赫茲沒有放棄
她堅持要來報名表
寫了一篇入學申請
在門口等了半天后
終于等到了校長出現(xiàn)
赫茲趕緊沖上去
懇求校長給她30秒的時間
校長同意了
走進辦公室
赫茲便開始訴說著自己的過往
她從小就開始承受著家庭的干瘡百孔
她說
我只是需要一個機會
爬出我出生的那個環(huán)境
(那里的每個人都很憤怒 疲憊)
(他們都在掙扎著活下去)
(我知道還有一個世界 那是美好的世界)
(那里有好的生活 我想在那里生活)
也許是被赫茲的經(jīng)歷所觸動
校長最終同意了她的入學申請
但根據(jù)學校規(guī)定
她的監(jiān)護人必須要出面確認
她才能正式入學
沒辦法
赫茲只能去流浪漢收容所找父親
多年沒見
父女倆沒有寒喧
沒有責備
像是公事公辦
磕磕絆絆完成了任務
臨走時
父親想給赫茲一些零花錢
可掏了半天
身上一分錢都沒有
赫茲說不用擔心我
我已經(jīng)找到了一份工作
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
看到女兒憑自己爭取來的一切
父親頓時覺得有些心酸
他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職
不停的向女兒道歉
但赫茲卻對他沒有任何埋怨
(我愛你 爸爸)
(別愛我 愛我是浪費能量)
(我記得)
(我小的時候)
(你是我世界里最好的人了)
(其他人都在談論骯臟的東西)
(消極 謾罵)
(一天都是負能量)
(但是你不同)
(你總教我看書)
(告訴我 世界還有美好的一面)
聽到這
父親再也忍不住了
他上前抱了抱赫茲
走之前對她說
(好好上學)
(我的人生搞砸了)
(但是你可以)
看著父親遠去的背影
赫茲強忍的眼淚再次落了下來
來到學校后
赫茲發(fā)現(xiàn)自己的課程已經(jīng)落下了兩年
為了追上老師的教學進度
她必須必其他人更加用功
晚上
所有人都走了
只有她還留在教室里繼續(xù)學習
老師勸她別逼自己太緊了
可現(xiàn)在赫茲
怎么舍得浪費學習的時間
她恨不得把生活中的每一秒
都用來學習
打工的路上看資料
就在洗碗時
也要把資料貼在洗碗池上
晚上沒地方住
就睡在地鐵上
赫茲算過
一趟車70分鐘
睡滿四趟
正好能在學校開門前到達學校
這樣的日子雖然很累
但好歹有了規(guī)律
而這種規(guī)律也讓赫茲感到安心
這天
校長決定組織全校前十名去哈佛大學參觀
而這時的利茲已經(jīng)拿到全校第一
名單中的她
第一次走進哈佛的校園
看著莊嚴的教學樓
和里面優(yōu)雅的學生
赫茲第一場感受到了無比的向往
這不正是她夢想中的另一個世界嗎
她想這里上學
但高昂的學費
成了擺在她面前的最大難題
為了搞定學費
赫茲開始收集各種獎學金資料
終于他看到了一份合適的
這是來自紐約時報的特殊獎學金
每年12000美金
一共可以拿4年
因為金額巨大
每年申請的人數(shù)都超過了3000人
但最終只有六個人能拿到
而今年的申請要求是
寫一篇論文
介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收獲
和你是如果迎接挑戰(zhàn)克服障礙的
為了申請到這獎學金
赫茲的這篇論文改了又改
整整寫了4個月
直到她18歲生日的當天
才趕在截止期限前
匆匆交了上去
這篇論文對于赫茲來說
不僅是一篇簡單的申請書
更是她送給自己的一份成年禮物
她感謝現(xiàn)在的自己
沒有受到周遭環(huán)境的影響
一直在朝著正確方向走去
隨著畢業(yè)季的到來
赫茲的論文也獲得了報社的認可
面試那天
為了給面試官一個好印象
赫茲專門找姐姐借了件大衣
在面試時
赫茲真誠地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流浪
乞討
拋棄
欺凌
滿目瘡痍的過去
被她說的心平氣和
沒有一句抱怨
有的只有接受和改變
很少有人能體會赫茲背后
所付出的巨大心血
雖然目前依舊缺衣少食
雖然現(xiàn)在每晚仍要露宿街頭
可這些依舊沒能止住麗茲前進的決心
因為她想拯救自己
因為她相信自己
結束后
采訪者親自送他出門
緊緊擁抱了她一下
他通過了
這是一部根據(jù)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最后,赫茲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
還獲得《紐約時報》
每年12,000美元的特別獎學金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
有記者問
你是怎么成功的
赫茲這樣回答
(我怎么會不成功呢)
她吃了最爛的剩菜
住在沒有溫度的地鐵里
她努力抗爭
只是為了讓自己
不要跌入人生的谷底
一個人走向更好的生活
不斷的堅持努力
從不退縮的人怎么會失敗
赫茲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后
人們慷慨解囊
籌集了20萬美元幫助她完成學業(yè)
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獲得了碩士學位
就讀于哈佛大學
臨床心理學博士課程
她用自己的經(jīng)歷向人們證明
其實生活真的可以改變
只要你努力
只要你付出
那怕生于絕望
也能活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