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那一年,因為眼睛近視,隨父親到省城驗光,老式的驗光需要放大瞳孔,佩戴近視眼鏡一兩個小時,那一年,我上初中。
歲月如今把我甩到了中年,父親也只剩下了記憶,去年冬天,父親永遠告別了我們,生命一代一代,在得到與失去間輪回。
從我的姥姥姥爺那一代,到我的父親母親,然后子子孫孫,每個人最后都會不知不覺埋沒在歲月里。
我們生活的鄉(xiāng)下,如今老屋早已不再,向往老屋情懷,卻也深知,因為有姥姥姥爺在,我們的童年才充滿許多快樂。
老屋的清晨是涼爽的,夏天早飯之后,在濃密的樹蔭下,太陽光稀稀疏疏,躲避太陽的唯一武器就是樹蔭。
在中午明晃晃的太陽光里,我們逃進老屋里,土墻草屋帶來自然原生態(tài)氣息,太陽光躲在老屋之外,而我們可以嘻嘻哈哈坐在泥土地的屋子里。
而城市永遠缺乏泥巴地的快樂,承載城市高樓大廈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我們漂流在城市里,永遠失去了自然的樂趣。
2022年六月末,在城市的太陽光里曬曬自己,上午坐上地鐵,到老城區(qū)的地界,然后在長江和集書世界隔壁的咖啡屋,品嘗咖啡。
圖片來自網絡
而當年那個初中的小女生,用大半生時光飄蕩在這個城市,用那時的心中向往,砌筑了如今城市里五彩而艱難的生活。
六月末,城市的陽光很耀眼,若沒有樹蔭繁繞,城市的太陽會赤裸裸直視我們,永遠失去了鄉(xiāng)下姥姥姥爺那個年代太陽光的氤氳之息。
我們慢慢地、慢慢地逃避城市中炎熱的太陽光,在綠蔭環(huán)繞的世界,陽光、空氣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
這一刻,坐在咖啡屋,屋外墻壁上的綠蔭繁繞,老城區(qū)的樹蔭婆娑,光與影下,呈現給我們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