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妃對甄嬛說:“我和你一樣,恨極了她?!?/p>
此時端妃口中的她,已然不是華妃,而是皇后。
最初看這個情節(jié)時,我頗為不解。
因為從明面上看端妃與皇后之間并無直接的沖突,反而是和華妃有很深的矛盾。
畢竟當(dāng)初華妃肚中的胎兒,就是因為喝了端妃送來的“安胎藥”才會流產(chǎn)。
為了泄恨,華妃強(qiáng)行給端妃灌了一碗紅花,導(dǎo)致端妃從此喪失了生育能力。
不僅如此,華妃還經(jīng)??丝鄱隋?span id="czmvwd3" class="wpcom_tag_link">俸祿,不準(zhǔn)太醫(yī)給其醫(yī)治,慢慢地讓端妃落下病根,常年久臥病榻。
正因端妃也恨透了華妃,才會對甄嬛鼎力相助,利用她將華妃扳倒。
很明顯端妃對華妃的恨有跡可循。
可為何對皇后也是如此憎恨呢?讓人費解。
端妃能說出這樣的話,其中必有深意,畢竟《甄嬛傳》中臺詞沒有一句廢話。
何況一向利己主義的端妃如果真不恨皇后,才不會興師動眾的幫助甄嬛除掉她。
在我反復(fù)觀看《甄嬛傳》后,我想到了端妃憎恨皇后的幾點原因。
我們都知道華妃小產(chǎn)一事是由皇上和太后一手策劃的。
為了杜絕后患,兩人絕不允許年家的女兒生出帶有皇室血脈的孩子。
可既然有了想法,必然要有人幫忙實施。
這就好比董事長和總經(jīng)理制定了一個計劃,多數(shù)直接給手底下的人去做。
那么送“安胎藥”的最佳人選是誰?
第一人選必然是皇后。
皇后不但精通醫(yī)理,又是王府一幫女人的頭頭,還是太后的侄女,操作此事再合適不過。
可皇后心機(jī)如此深厚,又怎會傻到像齊妃那樣實名制送藥呢?
何況皇后自己和華妃一向不和,若突然送去一碗安胎藥,華妃肯定不會喝。
既然如此,要想成事必然只能利用身邊的人。
那么端妃無疑就變成了最佳人選。
端妃和華妃同為將門之女,皇后本身就會有所忌憚,借此機(jī)會正好還一石二鳥。
雖然劇中沒有交代當(dāng)時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仔細(xì)一想端妃如此憎恨皇后。
很有可能就是因為皇后在端妃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端妃給華妃送藥,背了鍋。
即使端妃后來知道皇后并不是主謀,但她依然對皇后恨之入骨,因為真正把端妃拉下水的人是皇后。
而端妃因為送了那碗“安胎藥”后,處境就變得艱難,每每后宮中有哪位嬪妃懷孕。華妃都會闖入端妃寢宮來打罵羞辱她。
同時既不準(zhǔn)太醫(yī)為其看病,又不準(zhǔn)宮女太監(jiān)在身邊伺候,就連衣食俸祿都低于下人。
端妃遭到如此苛待,身為中宮之主的皇后怎會不知?
可她卻對端妃遭遇的苦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端妃又怎能不恨皇后,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明明自己是被皇后利用。
可結(jié)果卻是皇后不僅對自己不聞不問,反而還故意對華妃放任不管。
不過與其說皇后對端妃是卸磨殺驢,不如說皇后是借刀殺人。
故意縱容華妃的胡作非為,讓她們爭個魚死網(wǎng)破,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這都是皇后一貫的招數(shù),對于安陵容、祺貴人也是如此。
當(dāng)然除了端妃恨皇后,除了因為自己被利用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皇后殘害皇上的子嗣。
皇后身為打胎隊伍的隊長,一直以來殘害了不少皇嗣。
前有富察貴人小產(chǎn),后有甄嬛被舒痕膠所致小產(chǎn),還有寧嬪、祺嬪、安陵容等等。幾乎大部分的嬪妃都受到了皇后的謀害,從王府到皇宮,皇后從未停手。
這些事情端妃全都看在眼里,她對皇后的行為嗤之以鼻。
因為端妃是實打?qū)嵉叵矚g孩子。
比如曹琴默的女兒溫宜公主,即使端妃多么討厭曹琴默,但是從不會把這份討厭延伸到溫宜身上,反而一直以來對溫宜照顧有加。
在端妃眼里,幼子無辜,母親作的惡不能涉及到孩子身上。
但反觀皇后,把孩子的命視如草芥,端妃自然看不慣。
再加上端妃和皇后的陳年恩怨,端妃自然恨透了皇后。
對于皇后,也只能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心機(jī)太深、心腸太毒、格局太小,最終只能落得墻倒眾人推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