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的時候看了兩集《愛情應該有的樣子》,突然發(fā)現姐弟戀的關鍵不在于男女主角是否有cp感,而是在于姐弟戀里的“姐”能否讓人產生一些發(fā)自內心的……祝福。對,我想了半天,認為最準確的詞是“祝?!薄?/p>
《愛情應該有的樣子》是翻拍韓劇《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Angelababy和賴冠霖,對標孫藝珍和丁海寅。公允來說,選角沒問題啊,我覺得蠻好,但還是要來說說這兩部劇里的“姐”。
Angelababy飾演的尹亦可是上海人,有一個弟弟,家里在上海有房子。劇中用one take手法拍了一下尹家的房子,說實話很可以了,但劇中還是試圖突顯出逼仄,尹亦可他弟問:我姐嫁出去了,我是不是就能擁有自己的房間了?
再來說說尹亦可的事業(yè)線。
美妝公司的市場部經理,負責各種新品展示會,負責處理產品和代言人之間的問題,每天帶領一群手下在職場中廝殺,工作占據她生活的大半部分。劇中一個細節(jié)是她可以接觸到頂流的經紀人,商討代言、廣告拍攝等一系列事宜,說明她手里握著資源。
其實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大部分人的職場天花板是不及尹亦可的,而尹亦可,32歲已經做到了市場部經理。冷漠的現實是,很多女性的職業(yè)在30歲左右開始走下坡路,這也是為什么一部分人到了30歲左右開始急著相親嫁人,因為事業(yè)上眼瞅著沒什么突破,而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又是——至少得占一頭。
劇中有很多尹亦可在開會中無措的場景,希望烘托出“尹亦可也蠻難的”,但我覺得這并不能顯示一個人的事業(yè)遇到了瓶頸。工作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哦不對,直白點說:工作的本質是和一群自以為什么都懂的傻嗶—解決問題。
所以開會時被懟、被反駁、被搶活兒,是再正常不過的情況。
從家庭條件和事業(yè)現狀來看,尹亦可沒有太多“生活困境”,甚至于她的事業(yè)應該可以反哺給她很多自信。
很多國產劇的一大死腦筋是,習慣于給女主角小康以上的家世和不錯的工作,但又想引起社會共鳴,要么是被催婚要么是無比恨嫁,這就很沒有邏輯章法?,F實生活中能成為尹亦可這樣的姑娘,是非常享受工作的,愛情來不來隨它吧,家里人又非常懂得看眼色,但凡懂點事的父母都會衡量一下性價比,是女兒往上走穩(wěn)定掙錢重要,還是大差不差趕緊結婚重要。
給大家講一個很勢利又可愛的現實,我身邊很多女性朋友也會被催婚,她們大多會采取同一種解決辦法——發(fā)紅包。父母有時候也是真的勢利,收錢閉嘴。前提,我這些朋友還沒有做到尹亦可的職業(yè)title,只是普通北漂白領。但凡事業(yè)有點火苗的職業(yè)女性,都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催婚的境地。
所以啊,賴冠霖演的小奶狗不是不能出現,是出不出現仿佛都可以。出現了,姐姐就當是緩解緩解工作壓力,不出現的話,好像也沒什么關系,姐姐有美貌能掙錢,可以享受的快樂大把。
當兩個人不是必須要牢牢綁定的一對,那么便沒有致命吸引力。
那,為什么韓劇里的孫藝珍就和丁海寅無敵般配呢?
我當時看《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最大的感受是“女性的人生啊,不過如此”。
尹珍雅35歲了,在一家咖啡公司當超級采購員。這活兒是干嘛的呢,就是每天拿個本子去各個咖啡廳做核查,櫥柜擦干凈沒、咖啡奶油過期了沒、有沒有出現賣隔天食物的情況、每個店的服務員是否按要求打扮……
不是什么很了不起的工作,工作內容又非常冗雜重復,再加上加盟商的素質參差不齊,有時候好好說話是得不到對方進行同等反饋的,有一個店長直接把廢棄紙箱砸在尹珍雅身上,嘟囔著你隨便吧,想怎樣怎樣!
尹珍雅的日常工作就是開會,被領導數落這兒不足那兒沒做好,然后再去檢查各大咖啡店面,大概率被店家懟,這一圈下來突然想起自己還沒吃午飯,從包里拿出紫菜包飯,剛吃一口上司打來電話問事情解決如何……
就這樣,循環(huán)往復。
尹珍雅的事業(yè)也談不上瓶頸,因為她根本沒有任何上升,是無比渺小的一粟,絲毫沒有話語權。尹珍雅身上有非常強烈的“工具性”,她不是不可替代的,這活兒換另一個人也能做,說不定比她做的還要好。所以她即便工作沒那么開心也要硬著頭皮做,因為她身上沒有什么競爭力,只是普通的35歲女性。
哦對了,孫藝珍因為長得好看被稱為“孫仙”,但追這部劇的時候我經常忘了她是孫仙,就……原來工作真的會讓一個人變丑啊。(變丑的孫藝珍還是在水平線之上哈)
以及這部劇和韓國的“應酬社會”緊緊結合。
韓國人很喜歡下班后聚餐,有些是好友聚餐,有些是公司同事一起聚餐。韓國女性的地位又很低,她們經常會在職場被男上司語言羞辱,就……男上司可能也不想怎么樣,就是嘴巴賤,想調戲女員工過癮。
好像一個30+女性可以提供的不再是大腦,而是男上司聚餐時的調侃素材。隨便代入一下尹珍雅都覺得,不是窒息,是動彈不得的沮喪。
尹珍雅有一個男友,談了快一年的時候提出分手。尹珍雅問,究竟是什么問題,是我老嗎?男友回答:我們的關系很像魔芋,我解釋明白了嗎?
魔芋是一種迅速飽腹可以減肥的食物,很實用但吃它沒有任何爽感。注意是“爽感”,什么意思呢,你吃火鍋、小龍蝦會感到過癮痛快;你喝奶茶會覺得甜甜的好幸福;你吃萬里江山一片綠的沙拉會覺得痛苦……這些都是很直觀的感覺,但魔芋給人的感覺很模糊不分明,吃是吃了,可是毫無感覺,只剩無趣,所以要吃它干嘛呢?
尹珍雅被男友形容為不痛不癢毫無存在價值的魔芋。仔細想一下是很傷人的。
尹珍雅的家庭氛圍也很怪異,父母雖然沒有說什么,但無言勝過千言萬語的壓抑。這個邏輯也是很通暢的,如果自己女兒35歲是一家公司的經理,收入可觀,并且有往更高處發(fā)展的可能,父母的焦慮自然會少,但尹珍雅啥啥都不占,父母自然總是想開啟諄諄教導模式。
這里還要再說一下,我一直覺得尹珍雅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處境,她手中的王牌不多,所以她很想抓住那個說她是魔芋的男友,肉眼可見她對男友沒什么??菔癄€的感情。那種逼著自己不得不去經營一段關系的感覺,更讓人喘不過氣來。
所以徐俊熙的出現就變得重要。
我追劇的時候天天盼著倆人趕緊挑明在一起,因為我希望尹珍雅好,我覺得35歲的女性很難很難,各個方面的難,生活中能出現徐俊熙這樣的小奶狗算是上輩子積德了,他的出現能把尹珍雅最大程度從壓抑日常中解救出來。我甚至想過,就算最后和小奶狗沒有實質性的結婚進展也無妨,真切的歡愉是真實存在并能真實治愈的,能擁有這樣的人生體驗也很好。
而我希望尹珍雅好的根本,是我對自己有基本的認識,我可能到了35歲也不會變得很了不起,大概率過著動彈不得的日常,祝福尹珍雅其實是在祝福未來的自己。
就是這樣,我覺得姐弟戀90%的受眾一定是女觀眾,但只是顏值好看無法讓觀眾耐著性子去追,真正能戳到女性觀眾的那個點是女主角的未來能否讓我們普通女性作為參考。
尹亦可和大部分女性是有距離的,不是美貌上的差距,而是她已經是都市生活中活得不錯的那部分人了,所以她的戀愛、她和誰戀愛,年上還是年下……女觀眾不會在意。
尹珍雅的困境和大多數女性的困境有所重合,我們擔心自己到了35歲仍然一事無成、沒有太多可以肆意支配的財產、被冗長無趣的生活磨掉了那一點點生而為人的盼頭……她的愁眉苦臉也許有朝一日也會出現在我們臉上,因為太擔心自己無法很好過完這一生,所以希望她能好,這是一種變相的為自己打氣。
如今我也到了可以稱為“姐”的年紀,這大概是我對姐弟戀最現實直接的看法,我們要的,是那一點點女性看向女性的純粹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