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硬件層面,我們常說的“一個價格,一個產(chǎn)品”,絕非虛言。蘋果的手表,無論是硬件配置還是內(nèi)部設計,在智能穿戴行業(yè)都是頂尖水平,紅米真的比不上。不用說了。這時有人會問,你怎么解釋蘋果和紅米的手表配置和設計技術的差異,價格相差不是10倍?
先說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特點。如果只是想看時間,現(xiàn)在的手機已經(jīng)足夠了。在網(wǎng)上花幾十塊錢買個電子表是大事,但智能手表顯然沒那么簡單。Apple Watch之所以能迅速打開市場,不僅僅是因為品牌屬性加成,更重要的是它能為用戶帶來全新的設備聯(lián)動體驗,并在與iPhone連接后解鎖更多功能玩法。事實上,蘋果在打破不同設備壁壘方面一直走在前列,其封閉的生態(tài)早已是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在這一點上,Redmi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沒用過Redmi的智能穿戴,但之前用過小米,甚至產(chǎn)品宣傳頁面宣傳的聯(lián)動App體驗都不是很流暢,一些常用的基礎功能運行也不太穩(wěn)定。我覺得紅米手表和小米手表差別應該不大吧?
最后,用戶屬性也決定了產(chǎn)品價格?,F(xiàn)在基本上各大廠商都在培育自己的多設備生態(tài),而智能手表目前的設備反饋終端還是手機。相比同品牌設備連接,不同品牌設備之間會有明顯的功能體驗差異。我很少看到以iPhone為主力機的人買紅米手表,即使買了很多主力功能也用不上。就手機產(chǎn)品線而言,紅米玩的是性價比,蘋果做的是高端機,更別說手表了。智能手表的購買者不得不從同品牌的手機用戶中尋找,而Redmi的手機定位決定了其手表價格并不昂貴,因此與蘋果的目標用戶根本不是一群人。
說實話,目前國內(nèi)智能穿戴設備最好的是華為,在高端市場也能吃到。其實智能手表的好壞并不取決于單個產(chǎn)品線的技術設計水平,更多的是取決于廠商的移動端走到了哪一步,然后才是生態(tài)建設。簡單的價格對比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