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枝攢萬葉,盤踞黃土地;寒暑不移,歲月不??;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草木在黃土高原上的生長姿態(tài)總是能觸發(fā)人的,在西北村莊的田野里生長著一些草木:檸條、冰草、灰灰草、狗尾巴草……,這些草都將花兒開在每個西北人肥沃的童年中。當然,黃土地的挑剔是毋庸置疑的,檸條頑強,可以適時而生,與時屈伸,柔從蒲葦,但非懾怯;剛強猛毅,糜所不信,非驕暴也,知當曲直故也。
在植物學的定義上,檸條具有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被遍植于黃土之上。春天的序幕在西北的土地拉開,杏樹開了花,冰草抽了芽……,檸條只是靜靜地看著,直到山坡濃綠,它才長出第一片葉子,檸條展現(xiàn)出的倔強令人感動,在寒暑的交替中奮力生長,孜孜不倦,深根固本,是黃土地對抗干旱的手段。
付諸于實際行動,利用檸條的柔韌性,將一捆精挑細選的檸條嫩枝編織成背簍、籠子或者其它農(nóng)用工具,用來盛放小麥、谷蕎、碎草……,整個過程是這樣的:爺爺夾著一把剪刀徑自走向山坡,在一株株檸條中選取粗細適宜的枝條,從中部剪短,扎成捆抱回家,輕輕捋去上面的刺和葉子,仔細將一枝枝檸條盤成圈、擰成一道道清晰的紋路。西北人的生活,有時候也需要草木來充實,本固邦寧,根深葉茂,以農(nóng)民的姿態(tài)心安理得的充實自己。
書中說:“檸條是干旱缺水的草原、風沙彌漫的半荒漠地區(qū)的先鋒植物?!彼鼡碛邪l(fā)達而又頑強的根系,在地表淺層結(jié)成一張網(wǎng),像戰(zhàn)士一樣一排排佇立在坡上,雨季時能夠減緩地表水流的流速,它守住的不僅僅是耐以生存的土地,而是黃土人面對生活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