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9-13900K絕對是一款可以為我們帶來穩(wěn)定性能體驗感受的處理器哦,可以應對了我們的各色需求的,那么這款處理器到底是可以為我們帶來何種操作體驗呢?現(xiàn)在就有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一、i9-13900K性能首曝
從 CPU-Z 數(shù)據(jù)來看,這個處理器與兩天前出現(xiàn)在 Geekbench 上的處理器具有相同的主頻,基礎頻率為 3.0 GHz,加速頻率 5.5 GHz 至 5.7 GHz(取決于技術)。
這款處理器在配備 DDR5 內(nèi)存的華碩 ROG Z690 Extreme 主板上以 6400 MT / s 的速度進行了測試,同時該系統(tǒng)還配備了英偉達 GeForce RTX 3060 Ti 顯卡、1500W 電源和 Thermalright AIO Frozen Magic 360 散熱。
評測者表示,英特爾13900K 在單核測試中比 12900KF 平均快了 10%,在多線程工作負載中快了大約 35%。
當然,目前來看實機表現(xiàn)結(jié)果取決于測試類型,Raptor Lake 在 CPU-Z 多核測試中的速度似乎比 Alder Lake CPU 足足快 46.34%,但在 Geekbench 5 MT 中只有 22% 的領先幅度。
可以看出,除一項內(nèi)存測試之外的所有測試環(huán)節(jié)中,Raptor Lake 的表現(xiàn)都比 12 代酷睿更強。
目前來看 12 代酷睿與 13 代酷睿差距主要體現(xiàn)在更多的小核和高頻率上,評測者也指出 Raptor Lake 的性能提升主要來自更高的主頻(13 代酷??梢詫崿F(xiàn) AMD Zen4 相同的 5.5GHz 甚至更高),
而在相同頻率下測試的兩個處理器在 CPU-Z 測試中性能幾乎完全相同,差距小到可視為誤差:
還有一個問題是,這顆 CPU 需要頂級散熱器才能發(fā)揮出最大性能。例如 @EP 極致玩家堂隨額已經(jīng)使用 360 水冷,
但依然可以看到它在英特爾自己的 XTU 工具中直接達到了 100°C 的高溫并開始觸發(fā)溫度墻。此外,據(jù)此前報道,這顆處理器 PL4 功率高達 420W,也就是說一般人的水冷都不一定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