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格局決定命運?!?/p>
為何呢?
眼界開闊,就不容易被瑣事所蒙蔽;胸懷寬廣,就能夠容得下爛事。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則是眼界狹窄的緣故;齊桓公胸懷寬廣,任用刺殺過自己的管仲為相,終成霸業(yè)。
一個人的格局越大,以下三個特征越明顯。
1言緩
古人云:“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浮躁的人,總是嘴巴比腦子還快。
浮躁的人,總是嘴巴比腦子還快。
當他們脫口而出的話,傷害到了別人,才突然醒悟:自己應該閉嘴的。
所謂:“禍從口出。”
一
個人,如果總是控制不住自己言說的沖動,肆意而言,就容易為自己招來麻煩。
楊修從曹操的口令“雞肋”中,猜出曹操要撤軍,于是告知了眾人。
結果,曹操以楊修“造言亂軍心”為由,斬了楊修。
一
個人,只有語遲,三思而后言,才能讓自己避免禍患,得到眾人的尊重。
有的人,一旦聽到別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就立馬否定。
可是,當別人把觀點全部講完以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別人的觀點,是完全合理的。
他們太過急躁的否定,結果,卻是讓自己顯得淺薄、無知。
一
個人的格局越大,言語就越是緩慢。
因為他們知道,事物紛繁復雜,只有等一等,看清了全貌,才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2性柔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就是說:最高的善,如同水一般。水,善于讓萬物得到好處,卻不爭。
處于眾人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更接近于道。
一
個人依靠實力去欺凌他人,那么,即使能夠一時得逞,也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一
個人依靠實力去欺凌他人,那么,即使能夠一時得逞,也會給自己留下禍患。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p>
一
個人在破敗時,狼狽不堪,往往是由于風光時,飛揚跋扈,不給他人留余地。
反之,那些失敗了,也能軟著陸的人,往往是由于風光時,“善利萬物”,為自己積累了太多福報。
《孫子兵法》中說:“圍師必闕?!?/p>
這個“闕”,就是柔。
在圍困敵人的時候,不能步步緊逼,不給對方留活路。
只有給對方留下活路,讓對方看到生存的希望,才能瓦解對方的斗志,取得最后的勝利。
舌柔齒硬,牙齒沒了,舌頭卻還在。
太過強硬,只能逞強一時;只有懂得守弱,方可長久。
- 3德厚
有人說:“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有的人,自認為自己聰明,于是,他們肆意地鉆空子,來攫取利益。
他們成功了,便沾沾自喜,甚至暗地里嘲笑別人愚蠢。
一
個人最大的愚蠢,是自作聰明。
一
個人最大的愚蠢,是自作聰明。
別人之所以沉默,也許不是因為沒有察覺,而是因為不好意思揭破;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把別人當傻瓜,那么,最終只會讓自己走投無路。
“
貪了人世的便宜,會吃天道的虧。”
這世間的一切,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如果肆無忌憚的“貪無故之獲”,那么,到最后,恐怕要以百倍的代價來償還。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知曉天道的運行規(guī)律,所以他們心存敬畏。
他們知道,厚德不僅僅載物,最終,厚德承載的,必然是他們自個兒。
曾國藩說:“成大事者,首重格局?!?/p>
一
個人如果在小事上過分精明,只盯著眼前的“一畝三分地”,那么,就必然難成大事;
只有把目光從“一畝三分地”上移開,不給自己設限,才能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獲得更多的可能。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