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逝太快,不知不覺間,人已中年。
以前,談及年齡,會焦慮,會心急,會不知所措?yún)s又無可奈何。
經(jīng)過了世事變幻無常,人生起落沉浮后才明白:
中年,就是最好的時光。
沒了青春年少時的無畏張狂,多了遇事沉穩(wěn)深思的細(xì)膩;
褪去了稚氣未脫的模樣,增添了可以抗風(fēng)擋雨的高大堅毅。
人到中年,賺錢、讀書、獨處,你人生新的華章正在慢慢書就。
賺錢
年少時,我們視金錢為糞土,甚至嘲笑為了些許小錢斤斤計較的父母。
人到中年,當(dāng)自己成了翅膀上掛著秤砣的雄鷹,想飛卻飛不高時才明白,賺錢有多重要。
愛情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沒有金錢加持,顯得無比真摯純粹。
但婚姻家庭離了物質(zhì)支撐,就是一盤散沙,不用風(fēng)吹,自己就散了。
青春正好時,自己看世界的資本,無需費心費力地去找尋。
那時,父母往往在為我們遮風(fēng)擋雨。
可年華老去,白發(fā)悄然爬上鬢角,他們的腰桿也不再筆直。
往后歲月的苦、生活的難,只能自己去吃、去熬。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生活往往寸步難行。
年少時的意氣風(fēng)發(fā)誰都有過,但行至中年,幾乎每個人都斂起了鋒芒,活成了父母的模樣。
不是迷失在金錢的誘惑里無法自拔,而是生活永遠(yuǎn)離不開碎銀幾兩。
人到中年,懂得賺錢,把錢當(dāng)一回事,是一個人最大的清醒。
讀書
常常有人問,讀書的意義是什么?
年少時讀書,為了有個好成績,將來改變命運,出人頭地。
可人生越往后走,經(jīng)歷得越多,你越會明白:
讀書,除了肉眼可見的自我提升、技能升級外,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步入絕境、崩潰無助時,成為救贖自己的那道光。
我曾經(jīng)是看書三分鐘就能睡著的一個人,甚至還會在別人看得津津有味時,懷疑別人是不是在裝文藝、擺譜兒。
可是當(dāng)我經(jīng)歷人生低谷,幾度覺得人間不值得,想要解脫沉淪時,是隨手拿起的書本給了我新生。
我為生活的瑣碎不堪焦頭爛額時,書里說“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傷”;
我因人心難測,被人性所傷時,書里說“想改變別人的都輸了,改變自己的才是神”;
我吐槽人間不值得,埋怨命運不公時,書里說“能救你的只有自己,別人都無能無力”。
什么都未經(jīng)歷過的時候,書里的這些話在我看來都是廢話。
可真的歷經(jīng)人世沉浮、看過人情冷暖后,再代入進(jìn)去讀,方才醒悟那一字一句皆是人生。
是黑暗里的星火,是無助時的依靠,是病入膏肓?xí)r的救心丸。
讀書,是為了自愈,亦是為了自強(qiáng)。
沒事兒的時候,就讀讀書吧。
也許此時此刻,在你讀的那一分那一秒,書里的東西沒有任何意義。
但在未來的某一天,它一定會為你帶來些什么。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獨處
作家雪小禪說:
“人到了一定年紀(jì),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p>
細(xì)細(xì)想來,確實如此。年少時,我們喜歡扎堆的友誼,成群結(jié)隊的感情。
那時我們最驕傲的,莫過于走到哪兒都有認(rèn)識的人,和誰都能聊得來,活脫脫一個社交牛人。
行至中年,經(jīng)歷過人生低谷時的冷眼絕望,感受過人走茶涼的悲涼無助,才恍然大悟:
人群中的孤獨,才最悲傷。
為了顯得合群,藏起真實的自己,做著并不喜歡的事,迎合他人的喜好,得到的卻是更深的鄙視。
為了不被詬病不合群,把自己的時間都塞滿無意義的聚會、無聊的飯局,弄丟了自己,做了娛樂他人的小丑,時間也在被消磨中溜得飛快。
我們視獨身為恥,把自己禁錮在世俗的眼光中,被迫活成他人期待活成的樣子。
最終,一無所有。
《被討厭的勇氣》里說:“有人討厭的人生才自由?!?/p>
人這一輩子,無論怎樣做,都沒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
與其在討好、迎合中失去自我,不如在允許有人討厭自己的人生里做自己。
斷掉無意義的社交,舍棄不合適的圈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在獨處中和自己對話,活出自己的真實。
如果沒有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不如一個人前行,看自己想看的風(fēng)景。
一個人獨處時的孤獨是寶藏,一群人狂歡里的孤獨,才是真孤獨。
人到中年,享受獨處,是人生與自我相識相見的開始。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很多時候,我們懼怕歲月的快速更替。
但其實,時光殘忍地帶走我們青春的同時,也讓我們在經(jīng)歷和閱歷的增長中,擁有了青春年少時不曾有的眼界和感悟。
沒有人永遠(yuǎn)年輕,但永遠(yuǎn)有人年輕。
人到中年,做該做的,才能過想過的。
點個“贊”,與朋友們共勉。
作者:追freedom,來源:今日頭條@追free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