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冠軍賽布達(dá)佩斯站,伊藤美誠再次負(fù)于王曼昱,短短五天時間被王曼昱雙殺,這還不算雙打比賽。上次在王曼昱腿上有傷的情況下, 伊藤美誠沒有取得勝利,以2:3負(fù)于王曼昱,這次更沒機會,0:3落敗,一局未勝。如果只看單局比分,后兩局10:12、11:13,似乎有些機會,但縱觀整個比賽過程,伊藤其實真沒什么機會,除了第三局獲得一個局點,其它真沒什么機會,一直被王曼昱壓制著,而且王曼昱的腿傷并沒全好,比賽時腿上還打著繃帶。
不僅如此,WTT大滿貫賽事上,伊藤美誠還輸給了國乒另一位悍將王藝迪,之前更是多次輸給孫穎莎,與陳夢交手次數(shù)不多,共有四次,但都輸了。并且,連亞運會的單打資格都失去了,昔日中國女乒的頭號勁敵,試金石一般的選手,逐漸成為明日黃花。
伊藤美誠是顆粒打法,球風(fēng)兇狠,側(cè)削和彈擊很有特點,在當(dāng)今乒壇上也算是獨樹一幟,很多人對她的打法不習(xí)慣。但這種打法同樣限制了她的高度,長球、旋轉(zhuǎn)、相持方面成為了她的短板,而乒乓球比賽需要技術(shù)全面,不能有短板,否則就會被對手抓住機會,真是成也顆粒、敗也顆粒。
伊藤美誠無疑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技術(shù)上難以突破之后,開始研究發(fā)球,在發(fā)球時增加一些花俏的動作,用以迷惑對手的視線,影響對手的判斷,她的兩種發(fā)球方式被球迷們戲稱為“神龍擺尾”和“攤煎餅”,但頂尖球員除了技術(shù)過硬,還都有很強的心理素質(zhì),這種小伎倆最多一開始會有點效果,時間長了就習(xí)慣了。
日本乒乓球采取斷代培養(yǎng),年輕隊員早早就獲得參加國際大賽的機會,這是一把雙刃劍,年輕隊員為了贏球,自然增加搏殺的次數(shù),這會影響基本功的練習(xí),練著練著很容易把自己練廢了,平野美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日本乒乓球也普遍如此。
但不管怎么樣,伊藤美誠的出現(xiàn),給乒乓球增加了許多看點,也給乒乓球這個圈子帶來了許多的話題與歡樂,希望她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