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你買過的最有用的汽車用品是什么?

    你買過的最有用的汽車用品是什么?

    我目前買的幾個覺得好用的,

    1,OBD升窗器,對于低配車型不具備鎖車自動升窗的,絕對是好裝備,我以前就因為忘記換后座位窗戶,導(dǎo)致下暴雨車子進水,后來買了這個省了不少事,車子看起來也更高級

    2,汽車充氣泵,輪胎沒氣的時候很方便用,網(wǎng)上幾十塊錢就可以買到

    3,后視鏡小圓鏡,平常停車的時候總因為看不到后輪胎離馬路牙子的距離造成輪胎磨擦到,自從裝了小圓鏡好多了,適合新手

    4,車載吸塵器,車內(nèi)臟的時候可以隨時清理

    5,洗車機,我在網(wǎng)上買的幾十塊的,插到點煙器,水泵自動工作,提兩桶水就可以隨時洗車

    6,胎壓監(jiān)測,我買的外置監(jiān)測器,胎壓低或者漏氣一目了然,防止漏氣沒發(fā)現(xiàn)導(dǎo)致爆胎,為了我的小命裝一個還是很好的,也就百來塊錢

    7,行車記錄儀必備,最好買個360度24小時監(jiān)控的,這樣車子發(fā)生交通事故或者被惡意破壞可以及時找到人

    8,倒車影像,低點的就是只有后視,高級點的360度全景影像,適合新手,省事


    關(guān)鍵看你怎么用,知道4S店的贈品最大的用處是什么嗎?

    是砍價!銷售都跟你說,贈送價值1888的什么大禮包,你告訴他,這些贈品我都不要,你給我再便宜800就行——當然對方不同意,大家心知肚明,所謂1888的贈送,500塊錢都用不了。總之你就聊唄,能砍下200就行,最起碼半箱油出來了,你得會過日子。

    和汽車這種大件商品比,感覺200不算什么,你知不知道200塊錢至少能買四五斤排骨?拿回家糖醋也好油炸也好,它不香嗎?

    砍下200之后,轉(zhuǎn)臉就問他要贈品,他說不是不要嗎?告訴他,白給的為什么不要,我說是優(yōu)惠800 不要贈品,你就給我優(yōu)惠了200,和贈品有什么關(guān)系?或者說贈品就XX不要了,其余還得給我——他只要肯賣給你就一定是有利潤的,而且你得研究銷售的心理,都到這一步了,誰也不想煮熟的鴨子飛了。所以只要在他能力范圍內(nèi)都會給你的,不給的話你把錢揣回兜里——我再問問別家,銷售會崩潰的。

    砍不下價格的話,能要油卡要油卡,能要保養(yǎng)要保養(yǎng),哪怕是看起來價位差不多,你自己買的肯定也比4S店送得好。

    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吧,有不少4S店的銷售關(guān)注我,而且認識我,容易被打。咱們接下來盤點一下車輛加裝的配置和車上用品:

    一、對于所有人都實用的配置:

    1、發(fā)動機下護板:很多車出廠都有的,這東西只要有就行,不管是塑料的還是鋁的、不銹鋼的,都行,不過也有一些廠家為了降低成本,把這東西給減配了,如果你車沒有,還是建議裝一個,螺絲孔都給你留好了,就是防止路上小石子什么的寸勁兒把發(fā)動機、油底殼給擊穿了,也可以避免長時間走爛路,在發(fā)動機艙里集塵。

    2、底盤裝甲:如果沒有,強烈建議加裝。底盤裝甲不是真的裝甲,就是噴涂在底盤上的一層涂料,作用一防腐防銹為主,說能隔音其實就有點扯了,理論上有效果,實際上根本感受不到差別。這東西也不用買太貴的,只要噴上一層,最起碼有個隔絕空氣的作用,的確可以有效防止底盤生銹。有人吐槽國產(chǎn)車生銹——其實防銹很難嗎?大眾老吹它什么空腔注蠟工藝,那玩意有啥技術(shù)含量?就是成本問題。如果你車沒有底盤裝甲,那就自己噴一下,防銹還是有必要的。

    3、防撞條:幾十塊錢的小東西,有時候可能會讓你省下幾千塊。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鳥,只要你愛惜車,那就買點貼上。四個車門的貼上,防止開門的時候掛別人的車,也保護自己。有時候你不知道你身邊停的是什么車,萬一要是賓利勞斯萊斯呢?另外,四個角容易發(fā)生剮蹭也最好貼一下,和車漆顏色一致,不細看也看不出來。真要是微小的剮蹭,是可以避免損失的,有時候你不刮別人別人還刮你呢。

    4、行車記錄儀+流媒體后視鏡:行車記錄儀的作用就不用細說了吧?真要是有點什么事,不管是剮蹭還是違章了,都能留個證據(jù),否則有些時候你是真說不清楚。至于說流媒體后視鏡,實用性也是非常不錯的,兩個功能可以集成在一起,也比較方便。這東西一是可以防炫目,夜間行車后面要是有個遠光狗跟著是不是挺討厭的,用流媒體后視鏡就不會被晃眼了,而且基本上集成了倒車影像的大部分功能,說白了就是用后置攝像頭取代了鏡片,效果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了。尤其適合低配車型,或許用不了多久,這會成為高配車型中的主流配置。

    5、手機支架:便宜但是非常好用的必備汽車用品,除非你有安卓系統(tǒng),有十多寸的中控屏給你高德或者百度導(dǎo)航,或者抬頭顯示+車聯(lián)網(wǎng)系統(tǒng)+藍牙連接+多媒體方向盤,否則還是無法完全取代手機的作用。要知道我們開車的時候是不能接打手機的,一個手機支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有導(dǎo)航了,哪怕沒有藍牙連接,開免提說話總要比去儲物格里找手機接聽要安全得多。注意,不要買貼在方向盤上的那種,一般那個位置是氣囊。

    6、腳墊:清理的時候,用腳墊一兜,扔外面倒一倒,再用水沖沖就差不多了,肯定要比你用吸塵器去吸要好得多。選全包圍腳墊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影響到油門和剎車踏板。

    7、防雨膜:哪怕你有后視鏡加熱功能,也不如這玩意好使,買那種納米級材料的,真不沾雨滴,還能防炫目,幾十塊錢的東西用著很省心。有用在后視鏡上的,也有用在側(cè)窗上的,結(jié)合起來都挺好用。

    二、可能會有用,或者對部分人有用的車載用品

    1、隨車裝備包:如果車輛對于你來說只是市區(qū)代步的話,有沒有這些東西無所謂,但如果經(jīng)常出遠門,或者長途自駕的話,這東西還是有備無患的好。配置不同,不過大部分應(yīng)急裝備都有了,比如說充氣泵、電瓶線、補胎包、拖車繩、吸油管、醫(yī)療包、兵工鏟等等。現(xiàn)在交規(guī)要求車上必須有三腳架、滅火器和反光背心,一般4S店都會送的,如果沒有的話也備一套。這些東西未必用的上,但是真需要的時候沒有也挺糟心的。

    2、安全座椅:只要有孩子,這東西你就必須買!這就是孩子的安全帶,不系安全帶,如果發(fā)生事故是什么后果就不用我細說了吧?我家就是如此,孩子哭鬧不愛坐,我老婆心疼孩子說自己抱著,親生的閨女,死也不能撒手。為了說服她,我讓她抱了十斤大米,都沒開快,60Km左右突然給了一腳急剎車,根本抱不住的——這還是剎車而已,不是發(fā)生碰撞。對于有孩子的家庭,安全座椅是必備的,和安全帶一樣,可能你系了一輩子都沒用,可是用上一次,就是一輩子的區(qū)別。

    3、全景影像升級24小時監(jiān)控:不見得所有車型都能加裝,不過如果可以的話,裝一個還是很實用的。首先你車得有360全景影像,這個功能只是讓你在中控里看見前后左右四個攝像頭的畫面,然后通過電腦合成上帝視角。影響無法保存下來。這個小裝置是個盒子,里面有CF卡,接上之后就可以將攝像頭拍攝的畫面保存下來了。存儲卡足夠大的話,保存48小時沒問題。一次車停著,車門被人頂了一個坑,就是靠這東西找到肇事者的。

    4、小圓鏡:的確可以增加視野,減少盲區(qū)的,有用,但是用處也就那么大——對于倒擋后視鏡自動下翻的車型來說有點雞肋。

    5、GPS定位器:藏在隱秘位置里,不光是為了防盜,也為了找車。以前看過類似的新聞——辦事著急,車停在哪給忘了,找了好幾十個停車場。我們當笑話看,當事人其實也挺苦逼的。另外,家里人開車出門,也好知道人在哪,讓家人放心。不過因此被老婆發(fā)現(xiàn)你沒加班,這可別怨我。

    6、通風(fēng)坐墊:有用,但是略微有點雞肋。加熱效果很明顯,按摩的功能也有,但是我車已經(jīng)有了座椅加熱功能了,所以加熱沒啥用,按摩也沒那么舒服。想要的是它的通風(fēng)功能——通風(fēng)達不到,畢竟座椅是實心的,沒有通風(fēng)孔,但是可以吹風(fēng),在夏天算是聊勝于無吧,最起碼不會讓你一后背的汗。

    7、車衣:防鳥糞,防雪,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冰雹,長時間不開的話,備一個也是有點用的。雖然還是更推薦有時間去溜溜車。

    8、洗車神器:要買就買大功率的,看自身條件,能接水管最好,不能的話拎桶水也解決問題。哪怕不打蠟,有灰塵用噴槍沖一沖看著也干凈。

    不推薦的汽車用品和配置:

    1、安全帶卡扣:上次坐親戚的車,系安全帶的時候摸了半天沒找到,低頭一看,原來安全帶的位置上插了這么個玩意,我當著親戚的面把安全帶卡扣給扔車外了,還訓(xùn)了她一頓(我表姐)。前面說了,安全帶你可能系一萬次都沒用,可是用上一次就是生和死之間的區(qū)別!而且真要是出事,你不系,自己死還會牽連別人!前些天報道的VV7落橋事故,要是車上的人不系安全帶,哪怕有一個人沒系,恐怕全車人都會是重傷。你想一想,你的命那么不值錢嗎?

    2、車載擺件:一鹿平安,那特么平安的了嗎?記住,中控臺上不要放任何東西,一點發(fā)生碰撞,那都是兇器!尤其是那鹿,還特么帶鹿角的,怕到時候死得不徹底是嗎?中控臺哪怕是一個香水瓶,哪怕是掛在后視鏡上的一個小玉墜,在發(fā)生碰撞的時候那都是一顆子彈!

    3、地膠:腳墊足夠你用的了,打地膠毛用沒有,只能給你提供充足的甲醛。人家汽車廠商本來為了除甲醛費盡心思,可是你打個地膠給添加回去了。順便一說,奧迪Q5L車內(nèi)甲醛超標,有車主看到這個帖子最好注意點,已經(jīng)有人因此致癌了。另外,車里放竹炭包的意義也不大,夏天暴曬,然后通風(fēng)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辦法,竹炭只是理論上有用,可是沒有車內(nèi)空氣流動,竹炭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4、方向盤套:冬天開車凍手,方向盤冰涼,都不敢摸。我媳婦買了個方向盤套,松松垮垮,讓我給扔了。真要是冷,你買縫制的,自己往上縫,這樣才能保證不打滑,否則放下把不準容易出事。影響安全的配置一律不要!

    5、車載香水:擺在中控上的香水就不用說了,那是個雷。哪怕是夾在空調(diào)出風(fēng)口的那種也最好別用,現(xiàn)在高配車型都有車內(nèi)空氣凈化系統(tǒng),清新的空氣是可以保證的。有香水你往自己身上噴,放在車里,一個封閉的空間沒有任何意義。

    6、全包座椅套:織物座椅弄一個也就罷了,真皮座椅也弄這玩意,不知道車主是怎么想的。這東西主要弊端是可能會阻礙安全氣囊的彈出,不是絕對不可以用,但是要注意氣囊的位置。

    差不多也就這些了。我個人幾乎把車載用品買了個遍——當然,主要是老婆買的,大多都嘗試過。像是車震床、帳篷、防潮墊,燒烤爐,這些都不算汽車用品的范疇,也就不細說了。盤點了這么多,推薦的你可以不買,但是不推薦的,你千萬別買,像是安全帶卡扣,中控擺件之類的東西,買了也趕緊扔了——我這句話善莫大焉。

    另外,還有啥補充的沒?


    開車10多年了,換了4輛車,行駛了60多萬公里,大言不慚的說,也算是個老司機了,也經(jīng)歷過幾次特殊的事件,好在車里購買或安裝了一些汽車用品,總體上看,沒有花錢的不是,下面結(jié)合我的經(jīng)歷和大家分享一下。

    行車記錄儀

    行車記錄儀這個玩意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但是一旦用上一次就值了,2013年,朋友買了一輛大眾途觀,我買了一個記錄儀送給他,當時,他很對這種“高科技”的行車記錄儀并不認可,認為這玩意沒有用,安在車上后,由于是自動啟動也沒怎么管它,2014年10月,我們中午吃完飯,朋友開車送我回家,我在副駕駛,國道行駛,同向兩車道,我們的車在快車道上正常行駛,時速大約70km/h,慢車道上有一個摩托車,看到摩托車以后我還囑咐朋友減速,并按了一下喇叭,準備超過這輛摩托,可是就在超車瞬間,摩托來了一個急轉(zhuǎn)彎,從慢車道準備調(diào)頭,于是撞到右側(cè)車頭前側(cè)部,剎車根本來不及,我的車右側(cè)大燈撞碎,摩托車駕駛員摔出6-7米,摩托車前把彎曲,減震斷裂,摩托駕駛員好在戴了頭盔沒有大礙,但是坐地上就不起來。于是趕緊打電話報警,警察來了以后他說他原本在快車道行駛準備轉(zhuǎn)彎,是我們的車把他撞倒,實際上看痕跡也的確沒辦法說清,因為撞完以后,摩托車雖然在慢車道,但是屬于側(cè)前撞,問了交警讓我們認全責。朋友不認可,忽然間就想起那個快被遺忘的記錄儀來,急忙查看視頻,視頻上明明白白看到摩托車從慢車道斜斜的突然轉(zhuǎn)彎進入快車道。而且我們的速度是65km/h,沒有超速。于是判了摩托全責。后來,朋友又專門請我吃了一頓飯,好一頓大酒。

    胎壓監(jiān)測和充氣泵

    車內(nèi)原來有一個充氣泵是買保險送的,我一直扔在后備箱里,2016年,我們開車從長春去查干湖玩,快到查干湖時,下高速走國道,胎壓報警,發(fā)現(xiàn)后胎失壓,就把車開到路邊上,檢查發(fā)現(xiàn)扎了一個大自攻螺絲,由于已經(jīng)嚴重失壓,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只能換備胎,拿出備胎以后,悲催的發(fā)現(xiàn)沒氣!正在沒轍時,忽然想起扔在后備箱的充氣泵。死馬當作活馬醫(yī),拿出去接到點煙器上,嘗試進行充氣,這個買保險送的充氣泵實在是不敢恭維,足足充了20多分鐘,才勉強充起來,再以后就說啥什么也不好使了。但是畢竟解決了大問題?;貋硪院?,立馬扔掉,買了一個好的,這玩意關(guān)鍵時刻是救命的啊!

    應(yīng)急啟動電源。

    這玩意當時花了我388元,買來以后,一直當做充電寶使用,由于我在東北,冬季低溫零下20多 ,我的車電瓶使用已經(jīng)超過4年,一直沒換,2016年冬季出差去沈陽,凌晨5點在高速加油站加油發(fā)動機熄火后,就再也打不著了,那時天還黑著呢,叫救援的話需要很長時間,忽然想起這個大充電寶,于是趕緊拿出來用卡子卡在正負極以后,一打火發(fā)動機還真啟動了。到了沈陽,趕緊找個汽修店換了電瓶。

    安卓大屏導(dǎo)航

    原來的車載導(dǎo)航是凱立德的,買車時4s裝的,升級一次要180元,于是就不再升級了,基本上已經(jīng)失去了導(dǎo)航的作用,于是索性購買了一個安卓大屏,安裝上高德地圖車機版,手機版高德可以實時通過藍牙與車機互聯(lián),一般用手機查找路線以后,車機直接同步,非常方便!用著真的比我另一輛A6L上的那個原廠的好用。

    氙氣大燈

    由于工作原因,有跑長途夜路的需求,原車的鹵素大燈實在比蠟燭亮不了多少,于是在朋友的忽悠次奧,改了氙氣大燈,由于怕雨雪天氣看不清,沒有選擇高色溫的氙氣燈泡,選擇的是4300k的暖光,換上以后,再加上原車的鹵素遠光,可以實現(xiàn)2近4遠的效果,海拉5透鏡很給力,遠遠的大貨車看到以后,立馬變光,當然,咱也是守規(guī)矩的人,一般都是主動變光。友情忠告:改車燈一定不要只貪圖亮,高色溫白光固然顯得很亮,但是實際上穿透力還是比較差!

    以上就是我對原車改裝或者購買的認為最有用的產(chǎn)品,僅供大家參考!


    小小一個20塊錢的東西,就給了我20萬元的享受。

    養(yǎng)車用車不在于貴而在于精,下面分享的這些東西如果你不知道,很可能白白花掉不少冤枉錢,甚至危害自己的用車安全。

    我人生的第一輛車是一輛小型SUV瑞虎3,用了4個小玩意,就給了我越級享受

    一、座椅支架,給我B級車的后排空間。

    瑞虎3的軸距只有2510mm,和同級別小型SUV相比,后排空間雖然不算特別小,但也絕對算不上出色,像我一個185cm身高的坐在后排,腿部拜訪肯定受限。

    我自己平常很少坐后排,但有了孩子以后,媳婦一般都是抱著孩子坐在后排,為了給家人一個更舒適的后排空間,我決定自己動手改造,后移我的后排座椅。

    座椅后移,在網(wǎng)上其實有很多現(xiàn)成的支架賣,但因為我自己就在汽車零部件廠工作,擔心別人做的強度沒有自己做得好,就決定DIY。

    自己量了一下尺寸,然后畫圖紙,上車間找了點邊角料,讓師傅幫忙切割折彎,因為我們廠沒有焊接車間,就花了20塊錢在外面小店焊了幾根加強筋,簡單一打磨。再讓朋友扔到他們廠里的電泳池里做了一下表面處理,支架就完工了。

    然后回家拆座椅,安裝,我把整個后排座椅后移了8cm左右,并且加了一點后傾角,安裝好以后,整個后排空間一瞬間豁然開朗,我坐在后排離前排靠背也還有大半拳的距離,感覺和朋友的奇駿后排空間差不多。

    這絕對算得上是花20塊錢買了20萬的享受。

    二、有了手機支架,還需要什么導(dǎo)航系統(tǒng)?

    如今的車子更加智能,車載導(dǎo)航也都是聯(lián)網(wǎng)實時更新的,但在很多以前的車子上,導(dǎo)航并非實時更新,去4S店更新還需要收取一筆不菲的費用,又沒有實時路況,所以對于絕大多數(shù)司機來說,車機系統(tǒng)就是一個多媒體播放器,導(dǎo)航還是得靠手機。

    但是手機導(dǎo)航,總不能拿著手機看吧,放在下面老低頭也不安全,這時候手機支架的需求就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放在前面儀表臺上,既方便又安全。

    當然選擇支架還是要選擇質(zhì)量相對較高,固定可靠牢固的。畢竟行駛過程中如果有異響,會嚴重影響駕駛感受,一旦掉落更可能影響駕駛安全。

    三、車載充電器,車上的香餑餑。

    當今社會最大的焦慮是什么?當然是手機快沒電時的焦慮。在旅途中如果手機沒電,那這趟旅程估計啥心情都沒有了。

    如今的車輛也是與時俱進,都配備了USB取電口,但像我這樣比較老的車型,原來都沒有USB接口,于是車載充電器就應(yīng)運而生。

    小小一個車載充電器,無論是司機導(dǎo)航、還是乘客玩游戲,都能夠?qū)崿F(xiàn)手機自由。

    我前前后后一共買了4個車載充電器,并非是我用壞了這么多,而是我媳婦、丈母娘他們看到以后都覺得這個不錯,于是就把我的拿走放自己車上去了,我無奈只好自己再去買。

    選擇車載充電器的時候,盡量不要選那種燈光閃閃發(fā)亮的,越簡單實用的越好。

    四、鯊魚鰭天線,這絕對不是為了裝酷。

    我真的不明白奇瑞為什么要選擇這么反人類的設(shè)計,在車頂突出這么一根天線?也不能避雷,光給我惹麻煩。

    第一次遭遇麻煩是一次在一個商場下面的地下車庫,在車位上方有一些管道,因為我根據(jù)旁邊車輛的高度判斷自己停進去也沒有問題,但忘了自己車屁股上面還翹著一根天線了,只聽見“嘭”的一聲,還以為撞到什么東西了,下車一看天線斷了。

    由于是晚上,當天也就沒怎么去處理它,回家后就正常停在室外,結(jié)果晚上下了小雨。第二天早上一打火,發(fā)現(xiàn)車載導(dǎo)航啟動不了了。

    我想起斷掉的天線,估計是晚上下雨進了水,短路把保險燒掉了。于是我開到公司,讓太陽把水曬干后,去修車店跟他們要了一顆10A的保險換上,果然導(dǎo)航又啟動了,為了避免再次進水,我用膠和膠帶把天線又固定了一下。

    因為車頂是視野盲區(qū),在鄉(xiāng)下倒車的時候也經(jīng)常容易被樹枝之類的掛到,為了徹底解決問題,于是我買了一個鯊魚鰭的天線,終于解決了這個困擾。

    上面是我在我第一輛車上,最有用的汽車用品,當然下面這幾樣,我認為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腳墊,必備的汽車用品。

    這玩意無論如何也得讓銷售經(jīng)理送你一套,畢竟我還沒見到哪個司機的車子不用腳墊的。

    一方面是利于車輛的衛(wèi)生清理,有了腳墊,鞋子帶上去的沙土只需要把腳墊拿出來拍一拍就都干凈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地板墊,畢竟反復(fù)地踩剎車和油門,如果沒有膠帶,駕駛室地板墊用不了多久就磨穿了。

    二、頭枕/頸枕,長途開車必不可少

    長途開車最累的兩個部位:腰和脖子。

    腰酸背疼還可以通過調(diào)整坐姿緩解一下,脖子脹痛真的是怎么活動都很難緩解,所以在長途開車的過程中,頭枕和頸枕真的是必不可少,它們可以有效地給頭部提供一個支撐,分擔頸椎的壓力。

    當然長途行車更主要的還是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要疲勞駕駛,畢竟,安全是離家最近的路。

    下面這些玩意,希望你永遠都用不上,但是一定得有,因為誰都不知道意外會在哪一天降臨

    一、車載滅火器

    我的后備箱一直備有一個滅火器,而且還真的派上過用場。

    有一次我在回家路上看到一輛大貨車的右后輪在冒煙,連忙鳴笛雙閃截停他,下車拿上滅火器就對著他后輪一通噴,大貨車司機也連忙下車,帶著他駕駛室的滅火器下來跟我一起噴向后輪。原來是大貨車的右后輪剎車抱死,制動器一直磨導(dǎo)致高溫冒煙,還好發(fā)現(xiàn)及時,沒有釀成更嚴重的后果。

    如今車輛自燃的新聞屢見不鮮,尤其是一些車齡較老的車輛,由于線路老化等原因,自燃風(fēng)險相對更高,車上常備一個滅火器還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滅火器一定要固定安全,千萬不能讓它可以自由移動,否則反而是增加了一個更大的安全隱患。

    二、破窗錘

    央視曾做過一檔結(jié)果,主持人親自上陣,驗證所有車窗都關(guān)閉的情況下,如果不慎駕車沖入深水中,有可能打開車門安全逃生的方法是?

    A、車內(nèi)水浸過車窗底部時,打開車門

    B、車內(nèi)水即將浸到車頂時,30秒內(nèi)打開車門

    主持人強子經(jīng)過試驗,證明對于普通人來說,以上兩種方式都很難成功逃生,救援專家建議,車中常配備安全錘。

    在實驗中,央視主持人再次入水,利用彈簧按壓撞針式的破窗錘,抓住30秒黃金時間,成功破窗。

    三、行車記錄儀

    無論是發(fā)生交通事故,還是遇到碰瓷,行車記錄儀拍攝下來的畫面,都可以作為自己的有效證據(jù)。

    下面這些工具,老司機也許用不上,但對于新手司機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一、倒車影像

    我的倒車攝像頭裝好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倒車還是不看倒車影像,幾乎從來都沒看過,因為倒車早已經(jīng)習(xí)慣看后視鏡配合倒車雷達。

    但是對我剛拿到駕駛證的弟弟來說,發(fā)現(xiàn)有個倒車影像,能讓他倒車自信很多。

    二、小圓鏡

    這個和倒車影像類似,可以讓新手更直觀的看到后輪的狀況,能夠有效降低倒車時輪輞、保險杠的刮擦風(fēng)險。

    當然如今很多高配車輛都是全車影像,小圓鏡也就用不上了。

    三、胎壓監(jiān)測

    有經(jīng)驗習(xí)慣好的老司機,開車前都會繞車一周,觀察一下胎壓,尤其是上高速之前,一定要注意胎壓,輪胎欠壓爆胎風(fēng)險會劇增。

    另外老司機在開車過程中,通過方向盤的跑偏等細節(jié),也可以聯(lián)想到胎壓是否正常。

    但是很多新手司機也許沒有這樣的意識,這時候一個胎壓監(jiān)測器就可以直觀并且精準地反饋輪胎氣壓的情況,及時補氣,也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一些小的扎胎漏氣情況。

    既然有實用的配置,那自然也有坑爹的配置,下面這些汽車用品,可以說就是就是錢多燒的

    一、發(fā)動機護板

    很多4S店忽悠車主裝發(fā)動機底板,說是為了保護發(fā)動機油底殼,防止被磕壞,油底殼如果真的這么容易被磕壞,廠家出廠的時候早就裝上了。

    首先,目前絕大多數(shù)路面都是鋪裝路面,又不是天天去越野,根本就不需要所謂的防護,就算非鋪裝路面,飛濺起來的小石頭,也很難有機會磕到油底殼,更不可能磕壞油底殼。飛濺的石頭磕到車子表面的時候,連車漆都磕不掉,怎么可能磕壞油底殼呢?

    如果是地面隆起的大石頭,你覺得靠那點塑料或者鐵板真的能防護的了?

    很多人也許說自己磕到石頭但是沒有磕壞油底殼,那不能說明防護板保護了你的愛車,只能說明石頭本來就夠不到油底殼。

    事實上,安裝護板只會進一步降低車輛底盤,影響車輛通過性,影響發(fā)動機散熱,還有可能導(dǎo)致一些莫名其妙的異響。

    二、腳踏板

    如果是大型SUV,很多女士可能上車確實有困難,裝腳踏板我也認了,但那么多小型SUV也都裝腳踏板,很多甚至都是后來加裝的,我不明白有什么用?

    我媳婦的三菱勁炫也裝了一個腳踏板,但從來沒見誰上車踩過一腳,反而只會讓我褲腿粘上更多灰。

    三、車載垃圾袋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fā)明?我是真的不明白。

    車上為什么要粘上一個垃圾袋?有垃圾不就下車順手扔了嗎?為什么要留在車上?就算垃圾多,用個袋子一裝也是順手扔了啊,我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表姐更逗,她把車載垃圾袋粘在了副駕駛儀表臺上,因為他的儀表臺是皮質(zhì)包裹的,車子年份長了以后皮質(zhì)有些老化,在撕垃圾袋的時候直接把皮也一起帶下來了,現(xiàn)在副駕駛前面還是白白的一條。

    四、晴雨擋

    這個東西也不能完全說沒用,但整體來說還是弊大于利。

    最大的作用當然還是在下雨的時候還可以開窗通風(fēng)換氣,下雨天忘了關(guān)窗也能夠起一定的防護作用。

    但是缺點也同樣明顯,首先會增加風(fēng)噪,影響開車舒適度;其次會影響視野,增加A柱視野盲區(qū),對于安全有不利的影響;最后就是固定問題,粘膠固定不牢靠,卡箍固定倒是牢靠了,但是會破壞車漆,時間長了會生銹腐蝕。

    五、車載輪胎充氣泵

    十個字:小漏用不上,大漏不管用。買來以后一直放在那里,從來都沒用過。

    六、香水

    這個,可能因為我是直男吧,覺得車內(nèi)空氣本來就不怎么流通,再來一些奇奇怪怪的味道。。。

    而且香水屬于易燃物,夏天車內(nèi)高溫,還增加自燃風(fēng)險。

    七、車套

    這個,可能新車主比較容易掉坑吧,剛買回來車以后,覺得要好好愛惜,晚上給愛車套上一個保護套。

    結(jié)果不出三天就覺得煩了,然后就再也沒有套過,我的車套最后被利用到了我家的狗窩上面用來防雨。

    八、方向盤套

    完全是畫蛇添足,原車的方向盤一般來說手感都比較不錯,沒有必要再套一個套子,萬一固定不好還容易出現(xiàn)危險。

    很多女生還喜歡套上一些毛茸茸的套子,審美上理解不了倒是其次,真的影響安全。

    九、實習(xí)車貼

    雖然我很早就拿到了駕照,但是真正買車是在拿駕照好幾年以后,所以剛買車那會,我還是老老實實地貼上了新手標簽,希望能感受到其他司機對于我這個萌新的關(guān)愛。

    但萬萬沒想到,我還沒收到關(guān)愛,先遭受了無情的打臉。因為新手上路技術(shù)菜、開車比較慢,后面的老司機總是鳴笛,有素質(zhì)差的還超過去以后別我一下,甚至還有謾罵的,說新手回家練好了再上路。

    我也是奇了怪了,誰還不是從新手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后來我一怒之下把新手撕了,鳴笛的還有,但是別車和罵人的反而卻沒了。

    當然對于剛拿到駕照的朋友,該貼還是得貼,畢竟交通法有規(guī)定,祝愿能感受到其他車主的溫暖相待吧。

    十、智能大屏

    如今車子上的屏幕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但是過去的車子上原來并沒有這么大的屏幕。

    于是很多4S店會給車主推薦各種酷炫的導(dǎo)航大屏,某寶幾百塊錢的東西,他們敢問你張嘴要兩三千。

    裝上以后發(fā)現(xiàn)沒什么用,也就是聽聽收音機和歌曲,原來的小屏幕也能滿足,導(dǎo)航也比不上手機方便,幾千塊錢白白打水漂。

    而且中控屏拆裝以后,還會留下一些后遺癥,最明顯的就是更容易發(fā)生一些莫名其妙的異響,嚴重影響駕駛品質(zhì)。

    說在最后

    當然以上也只是我這個汽車直男的一家之言,每個人對于車輛有不同的理解,對于用車也有不同的追求,很難完全說孰是孰非。

    希望我的這些感受,可以給你在用車的時候提供一點參考,也就是本文的價值所在了吧。


    實用且有趣,這10件好用的汽車用品,值得推薦

    買車后4S店一般都是會贈送一些汽車用品,如:太陽膜、腳墊、倒車雷達、行車記錄儀等,有些確實比較實用,但有的卻很雞肋,不太實用。

    稍懂行的人都知道4S店送的這些用品不說很差吧,也都算是品牌貨,只不過都是成本較低的低端型號,比如我買的卡羅拉,當時送的倒車雷達就是某品牌最低端的型號,贈送的行車記錄儀也是如此,當時談價格時,對汽車方面知識一無所知,就讓4S店送了,安裝后一看就知道是市場上最便宜的那種,還不如當時多砍些價,后面自己購置這些配件的劃算。

    所以在買車談價格時,像是贈送的倒車雷達,或者行車記錄儀盡量自己購置,或者和店家咨詢清楚型號,如果符合你的要求再要。否則情愿多砍點價格,也比送這些用品強。

    我的車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了一年多,這過程中,從一個對車類知識啥都不懂的小白,逐漸成長為一名老司機。說老司機有點夸張,至少是對車感興趣之后,平時開車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有很多的汽車用品,自己研究研究還是挺有趣的,所以這一年我買了很多的汽車用品、小配件之類的,有些在當時并未感覺有多好用,但有一些是真的不錯,值得推薦。

    下面把我買過的10個好用的汽車用品和小伙伴們分享一下。首先說明,以下這10件用品,不包括、倒車雷達、行車記錄儀、底盤裝甲、整車鍍晶等這些,雖然這些用品也是相當必要和實用的,但需要專業(yè)的安裝人員施工安裝才能完成,自己很難獨立完成安裝。

    所以以下將要分享的,都是買車后期自己購置,且方便使用汽車用品。

    (注:以下內(nèi)容不涉及廣告,所發(fā)圖片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產(chǎn)品Logo,純個人分享,請各位看官們放心食用)

    汽車鑰匙保護套

    汽車鑰匙的外殼一般都是塑料材質(zhì),且整體重要比一般的車鑰匙要重,若不慎跌落,很容易損壞,建議給汽車鑰匙套上一個保護套,既美觀,又能保護車鑰匙,很實用。

    保護套用的常用的材質(zhì)為皮質(zhì)和硅膠材質(zhì),材質(zhì)富有彈性,具有不錯的吸震和防摔性,一般車鑰匙放在口袋,跌落高度在一米左右,有保護套的鑰匙可以做到完好無損。我有兩次從褲兜中拿出汽車鑰匙時,不慎跌落,還好當時已經(jīng)有保護套的保護了,才免于損壞的可能。

    車載手機支架

    汽車手機支架,這不用多做介紹,相信大部分的車主在車內(nèi)都會安裝這個手機支架,眾所周知,是車內(nèi)最實用的配件之一。出租出內(nèi),幾乎沒有不裝手機支架的。

    車載手機支架的固定方式主要分為夾扣式和吸盤式,安裝都非常方便。

    夾扣式一端是夾扣的形式,可以固定在空調(diào)出風(fēng)口的葉片上,另一端是吸鐵石,在手機背面貼上磁性貼片后,直接往支架上一靠即可。

    吸盤式就更簡單了,直接用吸盤吸附在擋風(fēng)玻璃上即可。

    手機支架,哪些人群最需要?建議沒有中控的車輛,即車內(nèi)沒有導(dǎo)航或者中控導(dǎo)航不給力的車主,手機替代車載導(dǎo)航再實用不過了。

    保險杠護角、保險杠進氣格柵裝飾條

    這兩件用品放一塊說,除了名字有點像之外,功能也有些類似。

    1、保險杠護角,買這個是因為,當時新車開了不到一個月,在一次搬家過程中,前保險杠和路邊馬路牙子發(fā)生碰擦,導(dǎo)致保險杠破了個洞,還有部分掉漆,當時有考慮去4S店直接更換新的,但是考慮到破損面積不大,直接換新不劃算,而且保險杠屬于塑料材質(zhì),后續(xù)掉漆的地方不會擴大。

    于是就在網(wǎng)上找到了這個,保險杠護角種類有很多,例如有:保險杠左右護角、中網(wǎng)進氣格柵包邊條、后保險杠包邊護角、后保險杠裝飾條等。這些護角都是貼在車輛前后保險杠容易發(fā)生剮蹭的位置。

    材質(zhì)通常為不銹鋼,安裝上后,既美觀,又能有效的保護前后杠皮防止發(fā)生剮蹭時掉漆的現(xiàn)象。對于保險杠一些細小的劃痕,建議裝一下。

    2、進氣格柵裝飾條,也叫汽車中網(wǎng)裝飾條,現(xiàn)在燃油車的中網(wǎng)進氣格柵的面積都很大,而且大多數(shù)都是以黑色位置,顏色比較單一,這個裝飾條的作用就是給中網(wǎng)上增添一些活力。

    我最初是看到很多寶馬、別克的一些車型上有這個彩色的裝飾條,我原先還以為,這是原廠就自帶的,后來才知道是車主后期自己裝上去的。

    這種裝飾條,網(wǎng)上非常多,顏色也很豐富,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DIY一下,打造個性化的汽車前臉。購買時選擇好自己的車型即可,性價比高。

    車門防撞條

    平時開車除了前后保險杠是最容易發(fā)生剮蹭的之外,在車庫停車開關(guān)車門時,最容易發(fā)生車門間的碰撞,很容易掉漆。

    車門防撞條,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它的材料大多是橡膠制成,還有的使用PVC軟膠材料,我建議是這種,相較之下,軟膠的防撞條彈性更好、易折彎貼合度更好,除了可貼在車門邊上,還可以貼在后視鏡、車門把手上,使用壽命也更長。

    防撞條的作用是雙向的,保護自己的車門不會碰擦掉漆的同時,也避免了你在開關(guān)車門時,不小心碰撞到隔壁的車身導(dǎo)致的損傷,避免了麻煩的糾紛。

    引擎蓋隔音棉

    引擎蓋隔音棉這個東西,我認為應(yīng)該是每輛車的標配,但很多廠商也這個也要省、比如十萬以上的車型,機艙蓋內(nèi)都有隔音棉,但也有不配置隔音棉的,反而部分10萬以下的車型也有配置的,這點要給這些車企點贊。雖然這個東西成本不高,但卻很實用。主要的作用是隔熱、隔音。

    在一些低端車型上,或者是低配版的家用車上,廠家為了節(jié)約成本,引擎蓋內(nèi)是沒有隔音棉的,建議購車后可以購置這個安裝一下,除了能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主要作用還是隔絕發(fā)動機運行時,產(chǎn)生的熱量直接傳遞到機艙蓋上,延緩引擎蓋的車漆老化。

    便攜洗車工具

    洗車工具的種類實在太多了,但大致上的樣子都差不多,一個水桶,一根管線連接水槍,然后可以通過打氣加壓的方式,做到高壓噴水的作用。

    生活中還會遇到這種情況,車停在路邊樹下,一會功夫可能會有鳥糞黏在車漆上,這時只要局部的清洗就可以了,而便攜的噴壺使用起來就很方便。

    所以建議購買一個洗車水槍和一個洗車噴壺,洗車水槍定期洗車使用,洗車噴壺放在車上,遇到車輛表面局部比較臟時,可以隨手用來清洗。

    車內(nèi)飾清潔軟膠

    車內(nèi)的灰塵比較難打理,特別是中央扶手處、杯架、中控臺處,使用清潔抹布很難擦拭干凈,還有車內(nèi)夾角縫隙處的積灰,比如坐墊上、空調(diào)出風(fēng)口、中控臺、操縱桿處,可以使用清潔軟膠,將一些細小處的灰塵吸出來。

    洗車水蠟

    很多人喜歡自己洗車,但自己洗很容易刮花車漆的表面,特別是新車的車漆很容易刮花。這種現(xiàn)象在生活中隨處可見,你隨便走進一輛車,靠近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車的漆面有很多細細的劃痕,時間久了車漆表面就會失去光澤。

    洗車水蠟在洗車時直接兌水,去污同時在車漆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可以增亮車漆,避免下次洗車時,或者用抹布擦拭時出現(xiàn)劃痕。

    后視鏡防雨水貼膜、后視鏡防雨水噴霧

    后視鏡防雨水貼膜,這個就要看個人需求了,如果你所在的城市,經(jīng)常下雨,那推薦使用這個。因為下雨天開車,后視鏡被雨水擋住視線,很影響開車安全。下雨天開車,如果車內(nèi)配置了后視鏡加熱開關(guān)的,建議打開,但是后視鏡加熱需要一個過程,加上如果雨量較大的話,就需要下面這個小配件了。

    先說作用,其實就是一層貼膜,和手機貼膜類似,貼在后視鏡反光玻璃和前排左右擋風(fēng)玻璃上,貼膜表面有一層疏水層,能夠阻擋雨水、灰塵和霧氣積聚在玻璃表面,下雨天時,雨水會快速從玻璃表層滑落,類似于荷葉的防水效果。

    后視鏡防雨水噴壺的作用和貼膜一樣,在玻璃表面形成一層疏水層,不讓雨水在玻璃表面積聚,達到疏水的作用。

    這兩種用品使用的方式不同,一種是貼膜,一種是噴壺,但效果都是相同的,用哪個就看個人喜好了。

    車罩、汽車遮陽簾

    車輛長時間停放,表面容易積灰、特別是露天長期停放,車輛每天風(fēng)吹日曬,雨水、灰塵、鳥糞之類的長期附著在車漆表面,時間久了很難清洗,還有夏季,白天陽光曝曬,車內(nèi)溫度會達到50 以上,對車內(nèi)飾部分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車罩和汽車遮陽簾的材料可以反射大部分的太陽照射,保持車內(nèi)在一個較涼爽的溫度內(nèi),對車內(nèi)部有很好的的保護作用,同時避免灰塵、雨水和太陽照射的直接接觸,長期停放后,也不用清洗車輛,還能保證車漆如新。

    兩者不同之處是,車罩屬于整車覆蓋,而汽車遮陽簾則主要覆蓋前擋風(fēng)玻璃處,其他位置可以選配。

    如果車輛停放超過三天以上,建議套個車罩或者遮陽簾,能起到防塵、防雨和隔熱的作用。

    總結(jié):

    如果說房子是一個大家,那車就是一個小家,每次出行為你提供便利的同時,為你擋風(fēng)遮雨。有人會說,車是用來開的,哪有這么容易壞,何必這么矯情。車是代步工具是沒錯,但是你真的開車越久,你會發(fā)現(xiàn)對它的感情越深,作為車的主人,有必要把自己的愛車養(yǎng)護好。

    以上分享的這些汽車用品,實用且價格不貴,和汽車的其他大件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性價比很高,花較少的錢,就能讓愛車得到呵護,何樂而不為呢。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實用汽車用品,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小伙伴們?nèi)绻懈鼘嵱?,更有趣的汽車用品,可以在評論區(qū)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歡迎討論。

    我是小白,一個喜歡分享生活、分享用車體驗,喜歡運動和羽毛球的UP主?。ㄎ闹袌D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注:原創(chuàng)內(nèi)容,請勿轉(zhuǎn)載!

    作者:文武雙全的小白


    汽車「實用車品」可以分為兩類·盤點十項

    類型概述:

  • 家用汽車的實用車品
  • 自駕游愛好者的選項
  • 基本沒有意義的五種
  • 新車落地后總會為汽車準備一些加裝配置或用品,然而汽車周邊的衍生車品類目太多,新手司機缺少經(jīng)驗比較容易走彎路;基于用過99%的各類車品總結(jié)的經(jīng)驗,將各類車品分為三類,應(yīng)當如何選擇可以按照用車方式與習(xí)慣來決定。

    通用選項

    1:點煙器充電器(擴展塢·一拖三)實用價值最高,基本每輛車都會準備一組。如果單人駕車時間最多的話,普通的單頭U口即可,家用汽車可以選擇擴散三頭或更多;選擇車載充電器一定要選做工好且線束標準高的, 否則容易出現(xiàn)絕緣層老化破損短路或者接觸不良等問題。

    而且最好選擇帶有電壓現(xiàn)實的類型,電瓶的最高電壓在14.5V左右,低于11.5V就難以啟動了;通過對電壓的觀察,可以防止電瓶虧電。

    2:車載充氣泵也是比較有用的配置,類型一般建議選擇雙缸高效率充氣泵,取電不僅要有電壓器的插頭,配合電瓶夾取電才是最穩(wěn)妥的方式。這種充氣泵被認為是自駕游愛好者的選項,其實不然。

    汽車的輪胎是子午線充氣輪胎,氣密性很好但也會緩慢“跑氣”;充氣在各大維修廠都會是免費的,然而跑來跑去總比較麻煩,隨車準備的個氣泵可以隨時隨地的調(diào)整,也能方式更換備胎時出現(xiàn)虧氣問題。

    3:車用手機架對于車機智能程度較低的車輛而言很重要,類型建議選擇可接線的無線充電背夾,前提是手機有無線充電的功能。手機適應(yīng)的導(dǎo)航軟件更新速度快且精準度高,智能車機雖然也能安裝這些軟件,但能夠啟動自動連接熱點的選項極少,用起來還是會比較麻煩。

    所以選擇這種無線充電的手機夾,充電線捋好通過暗線方式從保險盒取電,這樣的設(shè)計既方便了導(dǎo)航也能讓手機防摔。

    4:冷門但實用的選項可以參考「座椅背·收納防踢袋」,這種收納袋會按照車輛的椅背角度設(shè)計為專用型,貼合度比較好所以也比較美觀;但是不包括前面的坐墊,對于以皮革為主的座椅材質(zhì)而言,這些耐磨性本就很好的材料不需要坐墊。

    但是椅背的收納袋實用性很高,一般包括水杯架、紙巾盒、手機或平板掛架、折疊小桌板(非剛性材料),以及傘包;個人使用的汽車會使用這項配置,尤其是MPV用起來會讓車內(nèi)整潔很多。

    5:后備箱收納箱同樣重要,雖然看起來沒有什么技術(shù)含量。因為能把后備箱收拾的整整齊齊的司機怕是少之又少,隨車工具、沒有用完的耗材,以及想扔但還沒有決定是否“斷舍離”的一些物品,總會讓后備箱顯得亂七八糟。

    其中有些溶液如果傾倒還有可能浸濕原車隔音毯,所以準備一個塑料材質(zhì)的收納箱,把用不到的東西都塞進去會讓心情好得多。

    進階選項

    1:220V逆變器是比較重要的配置,如果自駕游或者商務(wù)通勤頻率較高的話。這項配置可以給中大功率的普通電子設(shè)備充電,比如筆記本、燒水壺甚至電飯煲;原車的逆變器功率往往比較低,個人用車的標準為150瓦,帶動不了什么大功率的設(shè)備。所以在如果頻繁自駕游的話,這項配置很重要。

    2:冷門選項是與遮陽板尺寸相同的“偏光鏡”,這種鏡片可以有效降低遠光燈對視覺的影響,白天駕駛時也能解決在中控臺反光的問題,這是種非常有意義的安全配置;相比會影響安全氣囊彈出的避光墊而言,對于新手或老司機都能起到更全面的保護作用。當然本就佩戴眼鏡的司機可以去換用帶有偏光的鏡片,效果也是很好的。

    3:如果沒有使用逆變器的需要,但又想在夏天喝到冷飲或者冬天喝到熱飲的話,準備一個車載保溫箱是性價比最高的選項,不論冷暖都能恒溫5-10小時。升級標準的選項是車載冰箱,帶有壓縮機的選項才有用,不過這種小設(shè)備的耗電量很大,熄火后是不能使用的。單人用車為主可以選擇是冷暖水杯架,電加熱的制熱速度很快,制冷比較慢且需要加水。

    4:完備的隨車工具想和急救箱也很重要,尤其是以自駕游為主的司機需要準備。原車工具往往只有一個套筒、螺絲刀以及千斤頂,能做到的額只是更換輪胎而已。

    如果車輛出現(xiàn)其他故障即使會維修也無從下手,所以要準備一些常用的保險絲、電筒、絕緣膠布,以及是完整的螺絲刀與內(nèi)六角。急救包的功能無需說明,戶外自駕愛好者至少要掌握創(chuàng)傷包扎,心肺復(fù)蘇,氣道梗阻等常見問題的救護方式。

    5:學(xué)會使用手持或車載電臺相對重要,因為一些相對邊緣的區(qū)域的手機信號非常差,用軟件交流的效率很低;所以車隊出行往往會有電臺來通聯(lián),單發(fā)群收的交流方式非常便利,操作也比較簡單。至于深入無人區(qū)駕駛的司機用普通的手臺和UV車臺就沒有什么意義了,因為發(fā)射距離充其量十幾公里;想要冒險駕駛只有用短波電臺,但前提是考取操作證。

    最后盤點五種基本沒有用,或者買了之后就在等著被仍的車輛用品。

  • 洗車機
  • 車衣
  • 充氣墊
  • 汽車坐墊
  • 各種改裝
  • 在汽車還很新的時候總想要去全面的保護,甚至還想著自己動手去刷車;實際用車有那么一兩年就不會有這種激情了,洗車機和車衣基本都是等著進“中古店”。車載充氣墊看似適合自駕,但是交規(guī)不允許行駛中使用,停車后也沒有必要總是呆在車里。

    汽車坐墊不適合皮革座椅的車輛使用,首先是影響美觀,其次是影響關(guān)鍵時刻側(cè)氣囊的彈出;只有沒有側(cè)氣囊的織物座椅為了防刮防臟污,使用皮革以布套還是可以考慮的。

    重點:各種改裝又可以分為多種,比如加裝射釘(不允許),改裝OBD增加各種功能,加裝側(cè)踏板或者其他什么的。然而這些改裝基本都沒有什么意義,對于安全駕駛或用車體驗有提升的改裝只建議三種。

    • 胎壓監(jiān)測
    • 自動大燈
    • 定速巡航

    原車沒有胎壓監(jiān)測的車輛還有很多,想要對胎壓進行監(jiān)控只能后期加裝,不過這種加裝件的故障率是比較高的。自動大燈可以防止新手駕車忘記開燈,夜間不開燈導(dǎo)致被追尾等情況是要擔責的。

    至于定速巡航加裝件已經(jīng)成熟,基本保有量還在線的車輛都會有改裝件可選,這項配置可以降低駕駛車輛的強度,用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哦。關(guān)于有價值的車品就聊這些了,按照用車需求選擇——少走彎路浪費錢。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xué)島

    天和MCN授權(quán)發(fā)布

    歡迎轉(zhuǎn)發(fā)留言討論,保留版權(quán)保護權(quán)利


    買了新車后,總感覺車內(nèi)太單調(diào),雜七雜八的東西買了不少。有的東西買來用了一二次就束之高閣了,有的,就成了車里的常備物,后備箱再擠,它們也不會被清理出去。

    用車四年,我來介紹一下個人覺得有用的汽車用品,他們分別是

    • 洗車泥
    • 車載逆變器
    • 車載水泵洗車套
    • 洗車拖把

    洗車泥

    我估計很多車主不知道洗車泥這個小東西,我知道這東西是我在毀車漆之后通過無數(shù)次的搜索才知道的。

    我老家農(nóng)村的,房子旁邊有一塊很大的空地可以停車,我車一般停在那。本來,空地上空的柳樹,夏天乘涼是很好的,不過上面蟲子也多,還會掉下很多黑黑的東西。

    我那車停了幾天,有一天我突然發(fā)現(xiàn),車上面都是一些黑黑的小點,用手要用指甲刮才能刮掉。我用洗車海綿蘸著洗車液去搓,很費力才搓掉一個點。用柏油清潔劑噴了,也沒啥用??粗嚿蠠o死角的黑點,我頭都大了。

    琢磨了一陣,我想出了一個妙招,那就是拿洗衣服的刷把去刷。果然,效果很好,在刷把粗糙的刷毛下,黑點都被刷走了。

    在陽光的照耀下,黑點無影無蹤,卻多了些若隱若現(xiàn)的擦痕。不知道看還好,看仔細了,滿車都是。

    得,這下好了,把車漆擦花了。

    痛定思痛,為了避免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的找一個解決的辦法。

    經(jīng)過搜索,發(fā)現(xiàn)了一個去除頑固污漬的神奇-洗車泥!

    這個小東西不貴,幾塊,幾十塊的都有,我都是買幾塊錢一塊的,效果一樣的。

    車上發(fā)黃的斑點,黑點,鳥屎等常規(guī)洗車洗不掉的,洗車泥統(tǒng)統(tǒng)可以洗掉。

    我已經(jīng)買了好幾塊了。

    車載逆變器

    汽車是的USB口,輸出的大多是5V1A的電流。用來帶個車內(nèi)氛圍燈倒沒事,如果拿來給手機充電那就太慢了。

    很多時候,手機架在前面開著GPS導(dǎo)航,高亮度亮屏,電量消耗的非??臁S密囕d的USB口,充電速度趕不上用電速度,還連著充電線呢,手機沒電了。

    于是,我買了一款車載逆變器。

    220V的家用電壓,最大130W的逆變功率,拿來供應(yīng)手機的快充充電頭足夠了,再也不會出現(xiàn)充著電手機關(guān)機的情況。

    平時還可以給剃須刀充電啥的,很方便。

    車載水泵

    養(yǎng)車成本里,洗車是一比不小的開支。目前洗車,基本是25塊一次,還不是精洗。

    很多時候,車并不是很臟,只是灰塵多,我們自己拿水沖一沖就好了,沒必要開去洗車行。當然,土豪例外。

    自己洗車,如果有個跟洗車店一樣的水泵就太好了。但是那種水泵電壓要求220V,功率也高,汽車肯定是帶不動的。那咋辦呢?推介這個車載洗車泵。

    12V電壓驅(qū)動,插在點煙口上就能用,功率大概在65 80W之間。增壓后的水流,比不上洗車店的大水泵,但是比拿瓢澆水強,跟水龍頭拉根管子的效果強一點。

    有了這個,如果沒有水源,自己提二桶水就差不多沖干凈了。

    可以說,完全可以做到在無電源,無便利水源的情況下洗車。

    這對于打工族來說非常友好!

    洗車拖把

    以前我拿這洗車海綿洗車,很多地方夠不著。比如前擋風(fēng)玻璃,車頂。

    我推薦的這洗車拖把,拖面大,還可以伸縮長短,把頭還可以360 旋轉(zhuǎn),洗車效率比洗車海綿高多了。

    我曾經(jīng)買了好幾個洗車海綿,結(jié)果用了這拖把后,洗車海綿都被我丟在老家沒帶了。


    4S店送的腳墊、貼膜是最雞肋的東西,質(zhì)量特別差,用不了幾天還得換,根本就不值錢,我建議你還是不要了,多要點優(yōu)惠才是最實在的。

    當然了,如果你買車的時候,價格已經(jīng)被你砍到最低了,作為不要錢的裝飾件,本著薅羊毛的原則,還是不要白不要的,比如腳墊還是可以堅持幾天的,等它破了再換完全可以,但是有幾個東西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安裝了。

    第一個就是貼膜,4S店的人會告訴你這是原廠貼膜,還有的說自己是什么大品牌合作的膜,其實都是不可信的,在我看來就是幾百塊的便宜貨,完全達不到防曬的作用,用不了多久就會起泡,在玻璃上留下一層膠,再去重新貼的時候還要多出一部分手工費。

    第二個是腳踏板,這個是針對SUV車型來說的,現(xiàn)在買SUV的人很多,其中大部分都是城市SUV,只有極少一部分是越野車,而城市SUV的底盤和離地間隙都比較低,完全就不需要安裝踏板,一些人為了看起來美觀就選擇安裝,反而影響了車輛的通過性,尤其是在上下臺階的時候,踏板位置容易被磕到,一點也不實用。

    第三個是合金發(fā)動機下護板,看似材質(zhì)結(jié)實挺有用,其實不然,因為車輛在原廠出廠的時候已經(jīng)安裝了一塊塑料材質(zhì)的發(fā)動機護板,使用塑料材質(zhì)也并不是完全為了省錢,其實它還是有作用的,當我們的車輛發(fā)生碰撞的時候,發(fā)動機會自動下沉,從而保護自己,但是如果換成鋁合金材質(zhì)的話,就影響了發(fā)動機下沉,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不過底盤裝甲還是比較實用的,可以防止車輛底盤受到腐蝕,輕微的刮擦也能起到保護作用。

    那么汽車上還有哪些用品是很實用的呢?下面我就給大家說幾個我自己覺得很有用的車品:

    1、車載無線充電手機支架:現(xiàn)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雖然有大屏導(dǎo)航,但是不少人還是習(xí)慣用手機導(dǎo)航,就需要邊用邊充電,而充電線會顯得比較雜亂,對于我這樣愛干凈,有強迫癥的人來說,一個帶有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支架就非常有用了,而且現(xiàn)在大部分手機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

    2、無線吸塵器:對于愛干凈和家里有孩子的車主來說,這個東西簡直太需要了,它擺脫了電線的束縛,充電5個小時就可以使用很久,而且使用的時候不需要啟動車輛,清理后備箱也很方便,而且吸力完全夠用一般的食物殘渣和小石子都能清理干凈。

    3、車窗遮陽簾:夏天的時候,車輛長時間停放在太陽下面暴曬的話,車內(nèi)的溫度很高,有可能加速車內(nèi)部件的損耗,而人剛進入車內(nèi)的時候也會因為高溫很不舒服,在一些高端車型上都會配備電動遮陽簾,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而我們沒有這個功能的車主自己也可以安裝,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掛在玻璃上跟隨玻璃升降的,另一種是磁吸固定在車窗上的,有了這個東西就再也不用怕車里曬得發(fā)燙了。

    4、停車監(jiān)控:其實行車記錄儀還是特別有用的,防止發(fā)生意外的時候沒有證據(jù),作為證據(jù)使用,而一些高檔的行車記錄儀還具備了停車監(jiān)控的功能,在我看來這個功能再實用不過了,我自己的車就曾經(jīng)停在停車場里,被別人剮蹭了,對方也沒有通知我就離開了,而附近也沒有監(jiān)控,我只能自己去修車。

    有了通車監(jiān)控的話,就算我們停了車,它依然會對車輛周圍進行錄像,在車輛產(chǎn)生晃動的時候還會通過手機上的APP提醒我們,減少我們的損失。

    不過停車監(jiān)控需要注意接電問題,防止電瓶虧電,最好自己再加裝一個類似于充電寶的設(shè)備提供電源。

    5、樹膠。瀝青清洗劑:大部分時候,我們的車輛都停在室外,室外的環(huán)境很復(fù)雜,難免有一些難以清洗的物質(zhì)會落到車漆上,比如樹膠,瀝青,還有鳥屎等,不及時處理的話,就會損傷車漆,而且上過高速的朋友都會很頭疼一件事,高速上行駛速度很快,車頭和車燈上就會有不少飛蟲貼在上面,很難清洗,有了清洗劑就省的我們?nèi)ハ窜囆谢ㄥX處理,自己就能輕松解決,很適合愛干凈的小伙伴。

    6、車載冰箱:不少車型上都預(yù)留了12V的電源接口,我們可以使用它連接一個車載冰箱,在夏天的時候,可以放一些冰鎮(zhèn)飲料,或者我們出去自駕游的時候,也可以保存一些食物,真的是很方便。

    7、晴雨擋:這個東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雨雪天的時候,不想開空調(diào),但是又想打開車窗透氣,雨水就會進入到車內(nèi),尤其是下大雨的時候,更是不方便,安裝了晴雨擋之后,就可以把窗戶打開一條縫,既能開窗透氣,又可以隔絕雨雪。

    8、挪車二維碼:現(xiàn)在車位越來越緊張,我們有的時候會不得已將車停在妨礙到別人的地方,雖然這種行為不可取,但是也沒有辦法,就需要我們留下自己的電話,但是這也給了一些人可乘之機,趁機記下電話號碼,做各種廣告宣傳,車主不勝其擾,所以現(xiàn)在可以通過挪車二維碼聯(lián)系到車主,方便挪車,但是也不會泄露隱私。

    9、HUD抬頭顯示:其實這個功能在許多高檔車型上早就是標配了,它位于方向盤前方,司機的視線范圍之內(nèi),可以顯示車速、轉(zhuǎn)速、水溫等多種信息,還可以將導(dǎo)航信息投射上去,而我們就不用再低頭看中控了,減少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概率,保障了安全。

    10、carplay、calife:這兩個字功能分別是針對蘋果和安卓系統(tǒng)的車機互聯(lián)系統(tǒng),雖然現(xiàn)在中控大屏的功能已經(jīng)很完善了,但是受制于沒有聯(lián)網(wǎng),會導(dǎo)致地圖更新不及時,反應(yīng)不了實時路況,所以很多人還是喜歡用手機導(dǎo)航,而車機互聯(lián)系統(tǒng)就可以把手機投射到中控大屏上,在車輛上進行操作,方便了駕駛?cè)藛T,也是特別實用的功能。

    結(jié)語:

    以上就是我認為比較實用的一些配置,雖然有的使用率并不是很高,但是總會有你需要的時候,不要等到用的時候才到處去找,尤其作為一些安全配置更是必不可少,比如行車記錄儀,不要有僥幸心理。

    大家還有什么實用的配置呢?分享出來吧。


    有這么一句話,汽車是許多人的第二個家,你認同嗎?我認同。汽車在我眼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我對它有感情,在車里待著的時候,我就會把汽車當成我的第二個家。家需要家具,汽車也需要一些汽車上的“家具”,也就是我們的汽車用品。我們剛開始接觸汽車用品,可能就是在買車的時候4S店送的腳墊、貼膜、頭枕等等。那么還有哪些值得一買的很實用的汽車用品呢?

    行車記錄儀,在如今的交通環(huán)境之下,我認為這是每個車主每輛車上都應(yīng)該裝的汽車用品。萬一在路上有個小剮小蹭,而雙方又存在爭議的時候,把行車記錄儀給交警一看,一切都一目了然。有人碰瓷,把行車記錄儀拿出來,也能避免許多麻煩。所以說,行車記錄儀是我認為如今非常值得購買的汽車用品,用小錢來躲避大麻煩,劃算~

    胎壓計,我相信這個小東西很多車主的車上都沒有。在一些低配車型或者說配置相對比較少的車型上,并沒有配備胎壓監(jiān)測,這個時候胎壓計的作用就顯現(xiàn)出來了。跑長途之前、上高速之前等等都可以用胎壓計對自己愛車的胎壓進行檢查,保證胎壓值在一個正常的范圍內(nèi),讓我們的行車更加安全。

    其實像這樣的汽車用品還有很多,比如手機支架、車載充電器等都是一些很實用的小東西,能讓我們用車更加方便更加安全,也能讓我們的第二個家變的更加完善。


    車主在4S店買車時,往往都會被贈予一個價值不菲的“車主大禮包”,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說,這些用品里面往往雞肋居多,價格虛高且質(zhì)量堪憂。網(wǎng)購平臺里汽車用品的品類實在太多了,每一個產(chǎn)品里面都會加一句車主必備,似乎買了車不添置這些東西,車就白買了一樣。今天老馬整理了這份較為實用的汽車用品購置清單,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來購置。

    行 車安全類

    1.手機支架

    沒想到吧,我會把手機支架放在第一點。如果你開車有時候需要用手機導(dǎo)航,那么請買一個手機支架。我總遇到左手拿著手機看導(dǎo)航,右手扶方向盤的朋友,買個支架很難嗎?

    不適用群體:駕駛路線固定且熟悉,不需要用到手機導(dǎo)航,或常年試用車載導(dǎo)航的朋友。

    2.行車記錄儀

    有人說行車記錄儀這東西:可能一輩子用不上,用上就值一輩子。雖然聽起來有點過了,但是某些極端情況下行車記錄儀真的是太好用了。如果你不是很放心你平時停車或者行駛的路段有充足且正常工作的攝像頭,備一個行車記錄儀準沒錯。

    不適用群體:無

    注意事項:定期清理內(nèi)存,檢查儲存卡是否完好。建議和我一樣懶的車主購買自動上傳云端的設(shè)備,以免丟失關(guān)鍵錄像。

    3.胎壓監(jiān)測

    基本上現(xiàn)在的新車都配備了更加智能的胎壓監(jiān)測,但是一些老車還是只會提醒胎壓異常,并不知道是哪個輪胎的問題。老車車主配備一個胎壓監(jiān)測還是很有必要的。

    不適用人群:汽車自帶智能胎壓監(jiān)測

    注意事項:外置胎壓監(jiān)測價格便宜,但是容易出現(xiàn)故障。重量較輕,一般安裝后無需額外做動平衡。內(nèi)置胎壓監(jiān)測價格較高,但是工作狀態(tài)更穩(wěn)定,壽命更長且監(jiān)測更準確。安裝需要拆卸輪胎,做動平衡。大家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購。

    4.應(yīng)急電源

    平時可當充電寶,關(guān)鍵時刻可當應(yīng)急電源。我個人的話,基本每次出差帶的充電寶都是我的應(yīng)急電源。前些年價格比較堅挺,這幾年越來越便宜,有備無患,推薦。

    5.滅火器

    安全必備,但一定要購買質(zhì)量過硬的產(chǎn)品,安全無小事,切勿貪便宜。

    6.充氣泵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去郊區(qū)自駕的朋友,充氣泵也是有必要備一個。如果選購充氣泵,可以選擇帶測胎壓的一種,和胎壓監(jiān)測一個用法,雖然麻煩,但是我個人覺得沒必要重復(fù)購買功能差不多的東西。建議選擇價格中上的產(chǎn)品,我用過一個某寶50塊不到的,充氣慢到我覺得還不如我嘴吹。

    7.破窗錘

    安全必備。

    注意事項:不要放在后備箱,不要放在后備箱,不要放在后備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8.挪車電話牌

    如果你曾經(jīng)歷過急用車,但有人堵著你的車出不來,對方的車上又沒有任何聯(lián)系方式的痛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挪車電話牌給自己備一個吧

    9.玻璃防霧/防雨劑

    因為行業(yè)原因,我試用過很多很多汽車用品,其中最好評的就是玻璃防霧和防雨劑。功能就是字面意思,經(jīng)常在地下車庫停車的車主真心受用。

    注意事項:使用前需要把車玻璃充分清潔,建議在洗車時把噴涂的工作交給洗車店一并完成。

    清潔實用類

    車載吸塵器

    如果你的副駕或后排有喜歡在車上吃東西的小可愛,車載吸塵器請備上。選擇插點煙器上的那種即可,一般價格在100元以內(nèi)。因為原理簡單,選擇便宜些的也無妨,我個人使用的也就5,60元,吸塵效果也不錯。

    后備箱收納盒

    在家政界有一個說法:再大的房子如果不會收納,一樣亂。所以后備箱空間大小,和你后備箱的狀態(tài)并不一定吻合。如果你經(jīng)常需要往后備箱放東西,準備一個收納盒很必要。

    注意事項:收納盒無需選擇隔斷很多的那種,價格又貴,實際使用的時候還會發(fā)現(xiàn),自己要放的東西并不一定正好能放進去。材料選擇軟包更容易收納。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又去搜了一下汽車用品,實在太過眼花繚亂。不過大部分的東西對于我而言比較雞肋,文章篇幅限制沒法一一來點評。如果你有自己的實用好物而我漏掉了,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

    鄭重聲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上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6:59
    下一篇 2022年7月24日 17:00

    相關(guān)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