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酸(alpha hydroxy acids,AHAs),即α-羥基酸,是從各種水果、甘蔗、酸奶、果酒中提取的一系列a位有羥基的羧酸,故俗稱果酸。近年來果酸廣泛應用于化妝品中,其具有較強的滲透性,易穿過角質層被皮膚吸收,從而促進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真皮膠原合成,最終達到滋潤皮膚、消除皺紋的作用。同時,在皮膚科臨床醫(yī)療中果酸己成為主要的化學換膚成分,現主要應用于痤瘡、黃褐斑、皮膚光老化、角化性疾病、炎癥后色素沉著等疾病的治療。
一、果酸的作用機制
1、果酸對表皮的作用:果酸通過活化類固醇硫酸酯酶和絲氨酸蛋白酶降解橋粒,加快角質層細胞脫落,促進角質形成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角質形成細胞的角質堆積,使皮脂腺排泄通暢,皮脂、表皮汗腺液和水分經乳化作用在皮膚表面形成皮脂膜,可保護皮內水分不過多蒸發(fā),也可防止細菌侵襲皮膚,達到保濕、皮膚屏障的作用;果酸調節(jié)角質形成過程,更新或重建表皮,使表皮增厚、角質層致密及光滑。
2、果酸對真皮的作用:果酸啟動損傷重建機制,激活真皮成纖維細胞合成及分泌,使皮膚厚度增加,尤其是真皮乳頭層增厚及膠原纖維增加;果酸可以使皮膚的真皮乳頭層結締組織變薄,色素減退,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增加,從而淡化色斑,消除皺紋;果酸可以激發(fā)內聚葡萄糖胺與其他細胞間基質的合成,促進真皮內更多的透明質酸的合成,使皮膚的保水能力增強,水分含量增多,從而達到柔膚、滋潤的作用。
二、果酸在損容性皮膚病治療中的應用
1、痤瘡:痤瘡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皮膚科疾病,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的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桿菌的增殖、遺傳以及心理因素的影響、過度的免疫反應等。外用果酸能糾正毛囊上皮角化異常,促進毛孔周圍的角化栓塞脫落,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暢,皮脂順利排出,防止皮脂堆積、堵塞毛孔,從而有效治療痤瘡。而且果酸本身是弱酸,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絕大多數細菌的生長,故也可以通過抑制痤瘡丙酸桿菌的生長來達到治療痤瘡的目的,此外果酸具有促進皮膚新陳代謝的作用,能減輕或去除痤瘡患者遺留的瘢痕和色素沉著。
2、黃褐斑:黃褐斑是一種常見的面部皮膚病,影響患者美觀,嚴重者加重患者心理壓力。果酸化學換膚是一種較安全的治療手段。果酸活膚治療過程僅出現輕度刺痛、瘙癢、皮膚潮紅等輕微不良反應,日常治療過程未出現不良反應;該研究提出果酸產品能有效治療女性面部黃褐斑,且副作用輕微。有研究表明果酸聯合中藥(柴胡、川芎、香附、白芍、黃芪、牡丹皮、茯苓、當歸、丹參)口服治療效果更佳。此外,果酸聯合像素餌激光治療黃褐斑是一種安全性好,修復快,不良反應少的方法,對于表皮型黃褐斑比混合型效果更好。
3、光老化:光老化也稱為皮膚的外源性衰老,是由于皮膚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尤其是長期經紫外線照射后造成的慢性皮膚損傷,果酸用于改善皮膚光老化的作用機制包括:使表皮層厚度增加,真表皮的連接更加緊密,刺激黏多糖、膠原蛋白及彈力纖維的增生,使真皮層透明質酸含量增加,干預黑色素的合成與代謝。
4、其他
(1)皮膚淀粉樣變:果酸對皮膚淀粉樣變的療效良好,1次治療后皮膚的瘙癢癥狀消失,隨著果酸濃度的增高、治療次數的增加,皮損逐漸消退;并得出結論:果酸治療皮膚淀粉樣變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策略,尤其對于改善皮膚的瘙癢癥狀效果明顯。
(2)色素沉著:目前多位學者在果酸治療激光術后色素沉著的療效觀察報告中均提及色素沉著可明顯改善、消退。
(3)表皮增殖性疾病:果酸具有化學剝脫的作用,故臨床上還可治療部分表皮增殖性疾病,如角化性疾病、病毒疣等。
三、果酸應用的禁忌
敏感性皮膚;現在正值生理期或經期即將到來;1周內燙發(fā)/染發(fā)、術區(qū)脫毛、暴曬或目光防護不夠者;半月內術區(qū)去角質;1月內術區(qū)磨削、激光、冷凍治療、曬傷、內服光敏藥;1月內接受過任何放射性治療、牙科x光拍攝;1月內術區(qū)有傷口及感染者;有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病史者慎做;口服維甲酸類藥物者慎做;孕婦;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正在口服抗凝藥或吸煙者,因皮膚愈合速度慢,不適合做果酸化學換膚;有炎癥后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的病史。
更多果酸活膚術后注意要點詳情請咨詢健醫(yī)院!
——本文來自《果酸的面部年輕化機制及其在損容性皮膚病治療中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