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雨后的黃昏,涼爽的晚風吹拂,身上很是清爽,沒有一絲粘膩,猶如秋天來到一樣,天空不那么遙遠,有些堆積的云,似乎有不同的層次似的,東邊的天空里是垂下立體的云,像是動物世界,變幻著模樣,再看西邊是一片片的火燒云,太陽快要下山了,彩色的云朵是最后的禮物,送給疲倦的人的驚喜,紅彤彤的像桃花盛開,如果想象長了翅膀,我情愿飛升到那片桃林里,偶遇世上最懂情的女子,這是多么地浪漫呀。這是仲夏黃昏的夢呀,散漫的腳步順著他鄉(xiāng)的街道行走,或許誰也無法預知未來會是在哪里,但腳下的路是無論如何也不曾想到的,這樣的偶然,偏偏在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城里,留下如此身影,如果當初一個念頭的轉變,如今會是在哪里?江南的小鎮(zhèn)?烏衣巷?玉林路?鄉(xiāng)間小陌?都有可能吧,這些深情的地方、造夢的地方,加上我一個多情的人,不知該有怎樣的感慨呢?命呀,似乎早已注定,越長大越認同這個看似荒誕的命題,不然又該如何呢?
天空是何其高遠呀,我時常夢想有一天會騰云駕霧,想去哪里便去哪里,我有一種救人苦難的沖動,猶如那云中的菩薩一樣,關心人間疾苦,體諒人間不易,點化人間愚昧,然而作為凡人,如何才能做到去紅塵得自在呢?無非是放下一切,讓思想與境界毫無掛礙,哪有這樣的人呢,大抵能如此便成佛了,清空所有只會是一瞬,不可能長久,比如別人打你的瞬間,你心目中一片空白,而這一瞬之間,人就成佛了,過去以后又回到了凡夫的狀態(tài),時常清空自己就是最好的修行,如孩提般天真無邪,沒有心機,反而比一天天糾纏更容易接近法身。常從網上看到,有人年齡大了卻無病無災,這就是思想的作用,而思想的東西,很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到眾人的認可,不動心起念之人猶如渾然一體的魔石,百毒不侵。而世人為家庭倫理所累,哪有不起心動念的道理。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現有的認知被打破,那一定是某些謊言成了真,某些不存在的突然出現了,人們從新架構認知,靈界之門被打開,正如《山月記》里講的,李征是個頗有才華的人,他放著高官厚祿不要,一心放在詩歌上,想成為一個名垂千古的大詩人,由此揚名立萬,成為不朽。他認為如此高雅的藝術,怎么可以與俗人為伍,于是他就閉門造車,不與庸俗之人往來,結果他沒能如愿成為大詩人,而且窮困潦倒,而那些庸俗之人卻個個比他有出息,要么是高官厚祿要么是社會名流,這種巨大的反差下,他是在忍受不住自尊心與自卑心的絞殺,在一個月黑風高夜沉底消失了,人們都以為他死掉了,而事實上他變成了一只大老虎,被他的一位從前的同窗好友發(fā)現,他在清醒時是人,犯病時就成了虎。他與同窗好友講述了他成虎的經歷,并囑托一些人生大事。
這個故事說明了人生在世,不可與世俗做抗爭,爭到最后發(fā)現自己錯了,后悔莫及,作為一個人,不可偏執(zhí)一端,有時堅持的東西可能是錯誤的,不能再回頭了,就成了與世隔絕的禽獸了,再也回不到人的模樣了。我們每個人是不是也是如此呢?自認清高,抵觸世俗,總想通過一人之力對抗整個社會法則,到最后財的一塌糊涂,可悲可笑。這就是我的所思所想,在黃昏中,我越發(fā)地像極了那位李征,總想憑借個人的力量成就什么,難呀。這是對我最好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