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覺痛苦、焦慮、害怕、煩躁,在這些情緒壓力下,你會糾結于是否真的要做這件事,也因此躊躇不前,不斷猶豫的時候。
做事畏手畏腳,總喜歡把事情往壞處想的時候。
做事總是害怕,怕自己做不好,會被別人嘲笑的時候。
做事高期待,喜歡幻想成功,對自己要求極高的時候。
你就是處在精神內耗中。
當你長期處于精神內耗,就容易高敏感低自尊,很容易被一點小事影響,處于痛苦,煩躁,壓力狀態(tài),容易被壞情緒俘虜。
而心態(tài)上受影響,自身生活狀態(tài)也會變得不理想。在工作上容易自暴自棄,頹廢懶惰。
想要脫離精神內耗,就得脫離現(xiàn)狀。
那些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期望事事完美,如果稍微不達標就會陷入內耗狀態(tài),這就是完美主義者的特征。完美主義反而是導致拖延、工作學習無法完成的一種思維,因為你永遠在等計劃完美的時候再執(zhí)行。
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個不完美主義者吧!首先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不要給自己的大腦過多預設。一件事情開始執(zhí)行就是一種成功,然后在做的過程中慢慢調整改正,最后的結果可能比預想到的結果好,能給自己帶來正面的反饋,自己也會因為這些正面反饋的激勵變得更自信開朗。
如果你是一個敏感的人,遇到別人說的模棱兩可的話,會不斷地揣摩對方說這句話的用意,于是開始無邊無際的內耗。不妨你當面讓他把話解釋清楚,解開自己心中的疑慮,或許別人只是表達不清晰罷了,根本不值得你去胡思亂想。放過自己。想那么多沒用,學會享受當下的快樂。
如果有一件事困擾著你,要么去解決這件事,要么就不要去想,因為解決不了,想了對事情沒有任何推進作用,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可以改善生活的一定是行動,與其把時間花在胡思亂想上,倒不如著手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兒。比如去學一門技能,去外面走走看看。技能可以給自己帶來副業(yè)的收入,游玩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體驗生活,哪一個都比呆坐著東想西想強啊。
治愈精神內耗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通過改變自己走出精神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