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節(jié)氣或者時間段都是有順口溜的,出現(xiàn)順口溜是為了便于傳播,也容易引起大家的興趣愛好,記住也是極為容易的。那么,數(shù)伏天順口溜怎么說?形容數(shù)伏天很熱的順口溜有哪些呢?想知道就來瞧瞧小編的介紹吧。
數(shù)伏天順口溜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jìn)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
形容數(shù)伏天很熱的順口溜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三伏天的電扇,忙得團團轉(zhuǎn)。
三伏天的冰塊,見不得陽光。
三伏天的冰棍,人人喜愛。
一伏二伏三伏順口溜
第一個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個,“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入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另外,再給大家分享一個打油詩,“春去花紅樹鳴蟬,夏日炎炎正好眠。池塘小兒在戲水,稻香陣陣看農(nóng)田?!?/p>
在古代的民間,其實也有很多諺語,比如說“大暑小暑,灌死老鼠?!薄霸鐭怀鲩T,晚燒曬死人。”“早雨不多,下濕耳朵,飯后丟脫?!薄鞍嗽鲁跻幌乱魂嚕档絹砟晡逶卤M。”
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夏有三伏,熱在中伏”,這句話把夏天有三個伏天說出來了,并且明確說出了三伏天是由三個伏天組成,中伏是最熱的時期。
俗話說“小暑不算熱,大暑在伏天”,說明大暑是最熱的,而大暑是在7月22號指8月6號之間,這也中伏時間比較吻合,所以中伏是最熱的。
天氣炎熱的時候,人的脾氣就會變得很焦躁,于是農(nóng)村有句老話這樣說“入了三伏天,夫妻把臉翻”。我們從字面上很好理解的:進(jìn)入到了炎熱三伏天之后,夫妻兩人爭吵機率增加了,經(jīng)常會翻臉爭吵了。
說實話,出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清淡農(nóng)村生活,夫妻兩人為了生活上的時期爭吵也是正常的,但是同時專家們也有個不完全統(tǒng)計,說是在夏季的三伏天的時候,夫妻爭吵的機率往往大于其它季節(jié)的時候。
在進(jìn)入三伏天的時候,其實大家也應(yīng)該注意飲食,在江西就有一句俗語“頭伏吃雞二伏鴨”,雞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它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吃點雞肉剛好可以起到強身健體,滋陰補氣的作用。
北方人的飲食習(xí)慣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到了南方基本都是以吃雞為主,比如杭州有“頭伏火腿二伏雞”;江蘇揚州有“入暑三伏,一伏一對童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