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vv5車主,行駛2萬公里,行駛感受奉上。不相信的請繞行,不要臟了自己的嘴。
首先,整體對這車還是比較滿意的,外觀漂亮,價格實惠。
油耗:車子只有開過才知道具體感受和實際情況,不多說,有圖有真相(07.11純市區(qū)行駛,加滿后多加20多塊錢,實際油耗估計9.3左右,平常加私人加油站的油。)還有,這簡直是坑爹,3保4兒子保養(yǎng)完后發(fā)動機機油蓋竟然沒擰上,讓人無語。4保后,油耗有降低趨勢,比較滿意。
行駛感受:本人不開狂車,心血來潮實驗過地板油,爽啊。平常使用1.2檔輕微頓挫,最惱人的是每次想加速超車總會有1.2秒的延遲,不爽。這車空調不錯,降溫很快,溫控也不錯。
其他:國產通病異響,買來后副駕駛座椅異響,更換座椅總成。現(xiàn)在后排2個鏈接,后尾門鉸接異響,目前還沒有處理。(家農村,路況差)還有不滿意的一點,底盤太硬了,長城人就沒注意這點嗎????整車儲物空間就是坑,誰用誰知道。
備注:最后一次保養(yǎng)在朋友維修店搞定,殼牌全合成機油,更換費用490大洋。最惱人朋友解碼器保養(yǎng)燈沒法歸零,去4s店不給解碼,還說在外面保養(yǎng)了全車沒質保,去你大爺?shù)?兒子。最后廢了好大勁使用431-特殊解碼-保養(yǎng)燈清零-長城-vv5才成功。(不要直接用長城)
第一次發(fā)這么多字,vv5車友多鼓勵下,點贊評論下。
1292
霍離
說說那些年,哥在長城發(fā)動機工廠的哪些事
小編12年畢業(yè),然后通過學校應聘進去長城汽車保定工廠,當時全班有40個人去面試,通過筆試,面試,體力測試,最后留下20人不到,小編體格還是比較健壯,很幸運的被長城錄取,小編是大專院校畢業(yè)。競爭相當激烈!想起當年,因為被錄取,我高興的大醉了一場,有點犯二。
然后進入實習期,我被分到PT,所謂PT就是缸體,缸蓋,曲軸,凸輪加工中心。每天11個小時,中午吃飯加休息一個小時,每兩周倒一次班。上夜班是最難熬的了,剛開始站著就能睡覺,下夜班后,直接倒在床上,兩分鐘就能睡著,第一年春節(jié)回家,第一天在家睡覺,我睡了兩天一夜,中間我媽有叫我吃飯。沒吃過那么大的苦。
實習期結束,我被分到維修崗位,在車間內部稱保全,每天拿個對講機,車間里那里設備有問題,保全進行維修,車間操作工用對講機喊保全,每天最常聽到的就是:保全保全,我的設備壞了,給我搞一下。保全崗位仍然是有夜班,不過相對操作工,清閑一點,自由一點。我是最怕上夜班的,夜班基本上我很少吃飯。所以體重一直在120斤,也很崩潰,從畢業(yè)到去年辭職,上了5年的夜班,沒辦法,為了生活。
長城的工資在汽車行業(yè)里,中等偏下,我實習那一年,月工資2000大洋,干最累的話,拿最少的工資。第二年轉正,加上年終獎,三個績效獎,年工資將近5萬,然后是每年的漲幅是百分之十,基本工資的百分之十,工資仍然少的可憐。初了工資之外,車間會在過節(jié)的時候發(fā)一箱牛奶水果之類的,然后在廠慶的時候可以抽獎,通常一等獎是蘋果手機,二等獎是電視機.……。5年時間里這些獎品都與我無緣,最多是與我擦肩而過。
說說大家最感興趣的對方,那就是哈弗汽車的技術問題,由于我是做維修的,在五年的時間里,我從加工調到裝配。對于發(fā)動機這塊,很是了解。首先說一下這個車間使用設備,長城的設備主要來自國產,日本,德國。國產的設備基本上是維修過后,螺栓就裝不上了,還得重新打孔攻絲,碰到國產設備,我就罵人。國產設備主要來自沈陽的,具體那個廠家,我就不點透了,日本的設備和德國的很是穩(wěn)定,基本上是不會損壞,損壞后日本的自己可以鉆研著維修,德國的,不好意思,得叫德國人過來維修,德國人過來,從打電話那刻起,就開始計時,一個小時800塊,5年的維修經驗告訴我,國產的設備,從材料,精加工,到裝配,和別人差的太多了。國產真不行!修到你懷疑人生。
長城從哈弗H6開始,都已經是外國人設計了,拿著高工資,讓德國人設計的外觀。設計外觀的沒有一個中國人,德國人設計出來,然后是中國的工程師拿著圖紙去做,15年的時候,長城聘請了意大利的一個團隊,設計了一個跑車,發(fā)動機,底盤,變速箱都是意大利那邊的,只是掛了一個長城的外表,最后在賽場上不理想,不了了之?,F(xiàn)在的長城都是基于H6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我現(xiàn)在說說哈弗H6各大部件的來源,底盤是CRV的底盤,這個底盤是從歐洲那邊買過來的,然后聘請了一大批歐洲人研究,最后歐洲人出圖紙,中國人做。發(fā)動機這貨是三菱逆向研發(fā)的,剛開始那個1.5L是三菱的,然后加個渦輪增壓器就是1.5T,我看到這些也是崩潰。說實話,長城的老總連個VTC鏈輪的原理都不知道,他哪有能力去造啊,都是買的外面廠家的,然后在哈弗組裝。再用刻印機打標,僅此而已。哪有什么高大上的技術,什么DVVT技術,都是買的別人的備件,進行組裝而已,你知道研究一臺發(fā)動機有多難嗎?一次發(fā)動機的改良需要多少年嗎?至少得二十年。發(fā)動機從鑄造到加工,到裝配。設計到很多方面,就說加工這塊,中國現(xiàn)在的加工中心就是個屁,國外的加工中心有12軸聯(lián)動,加工精度達到0.001個絲以內,中國的達不到。而且不穩(wěn)定。沒有精加工的保證,加工的孔位置就有所偏移,就達不到理論的裝配效果。這些都是牽一發(fā)動全身的。
長城的模式,內部人叫玩法,什么是玩法,就是從別人那里買到東西,然后打上自己的包裝,以高價買出去。
從長城已經辭職,希望以后各自安好!
創(chuàng)建于2018.4.21編輯
vv5車主路過 說幾點吧 1:首先油耗 成天一群群人噴油耗高,你們開過么就高高高的起哄。2線城市市區(qū)早晚上下班,2,3千公里以后油耗在11上下,空調一般晚上下班開,早上涼快,喜歡自然風。2:油門遲滯,的的確確的有,無論是不是升級了變速箱程序都有,141和151程序會好一些,延遲半秒左右,開幾次摸出脾氣就適應了。3:變速箱邏輯,頓挫感。這車偶爾在1,2檔的時候會出現(xiàn)個別頓挫,不是很明顯,開起來以后沒有,個人覺得不是事兒。4:動力夠不夠。說這車肉的要不就是沒開過的,要不以前就是寶馬x5級別以上車主,動力絕對夠用。百公里加速8秒出頭,vv7是8.6,最新的tcu??疵襟w評測的百公里加速要看看發(fā)帖日期,太早的都是老變速箱程序。極速方面,群里幾個朋友高速有開到190的,但190基本也到頂了。5:缺點。發(fā)動機啟停每次啟車的時候都是默認開啟,不是記憶上次操作;維修費很高很高,這車碰一下絕對是豪車的維修費,但是有保險還好;背箱小,太小了 可以考慮新款vv6。 最后說一句,沒試駕過這車的,可別在那無腦黑了,現(xiàn)在的國產車沒那么破爛不堪了。
8月3日更新:昨天(8月2號)去升級了一下最新的tcu和ecu程序,總體感受和大家說下。1.升降擋速度以及油門響應大幅提高。2.起步低扭應該是加大了,車很有勁,0 40加速很迅速,比之前快很多。3.滑行一段時間再給油門不會再出現(xiàn)頓挫感了,非常連貫,應該是離合器結合速度加快了(傳言是提高了5倍速度)。4.速度75公里左右升7檔很順利,不像之前有時候還保持6檔高轉速。5.理論上講油耗是會下降,網絡上也有相應的傳言,由于目前升級后公里數(shù)還不足以說明問題,有待觀察,但是升檔更快,高轉數(shù)少了,應該會降低油耗的。 目前感受就這些,再有想起來的,回頭補充。建議大家去升級。只有vv5,沒有vv7的
WEY作為長城推出的豪華品牌一路走來也并不是特別順利,首先推出的vv7油耗問題可以說把WEY這個品牌乃至長城都推翻了風口浪尖,使得vv7的銷量受到了很大影響,這也就導致WEY之后的路并不好走。隨后推出的vv5,vv6也都是延續(xù)了vv7的外觀設計理念,整體也形成了家族式設計。而p8推出本來是打算對抗比亞迪唐,但是無論在油耗還是動力方面可以說都沒有明顯優(yōu)勢,一直以來也沒有得到市場認可,趨于冷門地位。要說怎么評價WEY的車型,個人覺著有進步很大的地方,但是同樣也有一些問題。首先值得肯定的就是WEY車型的整體外觀設計,雖然5,6,7如出一轍,但是外觀設計方面確實是成功的,更加年輕動感的設計也是廣受好評。同樣在配置以及底盤濾震性,座椅舒適性,車內靜謐性等方面都表現(xiàn)非常不錯,在同級別車型中可以說都有著不錯的表現(xiàn)。但是說回開頭油耗的問題,雖然廠商在后期進行了一些專門的優(yōu)化,但是據很多車主反映油耗依然相對比較高,燃油經濟性和車身整體輕量化方面依然是其短板,也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
大家對WEY這個品牌以及車型有什么看法?會選擇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大家一起討論分享。
更多汽車內容歡迎關注本頭條號:視車工坊
關于汽車我們一起探討。
WEY作為suv銷量王H6的升級版,顏值高、配置高、做功精、性能穩(wěn)定,為國產車的進步點贊,雖然我買的是領克01(3大件好些),動力響應好些,但顏值不如魏,穩(wěn)定性和市場接受度不及長城WEY。同是國產車的精品,應相互欣賞,物互黑。
首先非常感謝悟空提供的平臺,讓我們互相幫助,答疑解惑。
題主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下面我來說下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WEY作為長城汽車推出的一個高端品牌,旗下的車型可謂是開創(chuàng)了自主品牌的一個新高度,目前WEY的車型無論是在價格還是在設計方面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具體表現(xiàn)如何我們來從優(yōu)缺點分析一下。首先說一下旗下車型的優(yōu)點。最直觀的就是這幾臺車的外形內飾設計檔次感是非常的突出,無論你是否認可這幾臺車的外形,但是不能否認他足夠的個性語言在未來幾年當中都不會落時。然后就是內飾的設計,這幾臺車布局都是比較一致的,從設計方面來講檔次感比較明顯,并且用料也都是非常的厚道,在目前的自主品牌當中這樣的內飾可以說非常的少見。然后就是旗下車型配置非常的豐富,自主品牌向來以高性價比為優(yōu)勢,作為自主品牌的拔高車型,WEY也沒有丟掉這一特點,旗下最便宜的VV5標配配置也足夠日常使用,并且從配置的搭配來講非常的全面,無論是安全系數(shù)還是智能化程度表現(xiàn)都非常的不錯。下邊再來說一下缺點。旗下的這幾臺車缺乏核心的競爭力,三大件的表現(xiàn)沒有脫離哈佛的總體設計,新能源的技術也沒有太大的亮點,導致在上市之后不久,銷量的出現(xiàn)迅速下滑,并且在目前的二手車市場WEY的準新車也是非常多,可見在豪華的外衣下邊產品力還不足以支撐這個品牌達到如此高的高度。三大件細看的話,發(fā)動機只是在原來哈佛系列車型上面進行了技術的增加,參數(shù)有所增大,但是核心技術并沒有改變,所以說同樣基礎的發(fā)動機帶動更沉重的車身油耗肯定會有所增加,再就是底盤的設計,兩款燃油車型都可以在哈佛的對應車型上找到對稱的型號,技術突破性不強,所以在駕駛感受上沒有太大的提升。再說變速箱,在三大件里面,這幾臺車的雙離合變速箱可以說優(yōu)勢比較明顯,與哈佛系列的變速箱在本質上區(qū)別還是比較大的,目前WEY采取的雙離合為長城采購國外成熟廠商部件,之后融合自己技術自行研發(fā)的雙離合變速箱,無論是從穩(wěn)定性還是從變速箱本身的可靠性來說都有所提升,這一點算是三大件里邊的一個突破。
所以總體來說WEY的優(yōu)勢在于設計與做工用料,但是不足的地方依然是最核心的部分,不過說實話WEY的價格并不是特別高,要求的太多也有些苛刻,感覺如果油耗能夠降低一些肯定整體的購買力會有大幅度提升,進步很明顯,但是仍然需要努力。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可以留言,我是小輝,一個非專業(yè)的汽車評論員,喜歡我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聊車,侃車,玩車!
點擊“車哥哥”頭像,立刻滿足你的汽車問題! “要先關注哦,不然以后找不到”
謝邀
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說。
評價一款車,首先我們看一下這個車的發(fā)動機,變速箱,底盤。
WEY首款量產車VV7c/VV7s的發(fā)動機是自己的GW4C20A的2.0T雙流道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fā)動機,額定功率172kw,最大扭矩360 牛米。
這款發(fā)動機采用了鈉空心氣門、缸內直噴、雙可變氣門正時、智能啟停等技術,排放標準同樣可達歐Ⅴ+標準,技術比較成熟,發(fā)動機是可以放心的。
在變速箱方面,VV7使用的是一款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 它采用濕式雙離合模塊避免干式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的硬傷,這款變速箱的核心部件由上游廠商提供,技術基礎比較成熟。但是產品是WEY自己制造的,匹配也是WEY自己來做。
從目前的第三方試駕表現(xiàn)看,這套動力在急加速、高速巡航時表現(xiàn)出來的智能和順暢程度還不錯。低速下匹配還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
在懸掛上,VV7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設定,整體調校上還是以舒適為取向。第三方試駕稱經過凹凸路面時底盤表現(xiàn)的很規(guī)整,并無松散的感覺,懸掛能夠很輕松的過濾掉路面的顛簸。VV7s會硬一點,操控極限高一點。
從三大件看,VV7并沒有太多亮點。
VV7的亮點在設計、內飾和配置上。
VV7的設計師是Pierre Leclercq,他是頂著寶馬X5、X6外飾主設計師光環(huán)的,在卸下寶馬M子品牌總監(jiān)的位置之后,他加入長城汽車任設計副總裁,開發(fā)WEY的新車型。
歐洲車是很注重設計個性DNA,擋住車標,你也能知道這個車是什么品牌,秘密就在于設計的DNA。
Pierre Leclercq給WEY的設計DNA就是它的豎形DNA設計元素。除了車標、車燈以及內飾使用“豎型”旗桿式DNA設計,前大燈、前霧d燈、車尾尾燈、高位剎車燈和后霧燈也都采取豎型設計,給品牌塑造鮮明的個性。
在汽車整體外形設計上,VV7采用了“豹式”前臉,并應用了“黑豹式”仿生造型設計。采用了非常明顯的轎跑式SUV設計理念。
VV7有意縮短了后懸,提高了腰線,車頂做了流線處理,從而提升設計的動感,讓車看起來有蓄勢待發(fā)的奔跑感。這個和Pierre Leclercq的寶馬X6的設計理念有點類似。
因為說,VV7的設計是很出彩的,為了提升車的豪華感,它在2.0T的車上用了四根排氣管。至少在外觀上做出來豪車的派頭。
在內飾上,VV7也是刻意追求豪華感,它采用目前流行的弧面設計方式,注重整體氛圍??刂婆_的上半部分,VV7采用了鍍鉻的炮筒式空調出風口,中控臺上方采用了分辨率高達1280*720的9寸彩色液晶顯示屏。同時,VV7全系標配了12.3寸全彩數(shù)字虛擬組合儀表,并集成速度、胎壓、藍牙電話等大量車載信息。這個虛擬儀表盤還可以切換主題。
在方向盤的設計上,VV7采用的3幅多功能方向盤。方向盤下部也采用了賽車上常見的直線設計,線條輪廓有蘭博基尼的影子。
VV7的按鈕,旋鈕都做的很有質感,這些都是為了提升整車的豪華感。讓你一進入車廂,就感覺這款車檔次不一般。
在配置方面,VV7將安全重為了重點考慮。提供了正常駕駛、危險警告、碰撞減緩、發(fā)生碰撞以及碰撞后緊急施救等不同階段的“全過程安全”保護。VV7全系標配自適應巡航(ACC),在0-150km/h速度內實現(xiàn)巡航控制、跟隨控制。
此外,VV7還配備了駕駛輔助系統(tǒng)(ADAS)、前碰撞預警(FCW)、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AEB)、車道保持系統(tǒng)(LKA)、駕駛疲勞探測系統(tǒng)、車道偏離預警(LDW)、半自動泊車功能系統(tǒng)等配置,主動安全上基本配置齊全了。
在舒適性配置上,VV7配置了Climate Control空調系統(tǒng),高保真環(huán)繞音響,12揚聲器支持杜比音效5.1聲道播放;全系標配全景天窗,力圖給使用者制造豪華感。
總體來看,VV7有一些前幾年韓國汽車的思路。在核心技術上跟上主流,在外觀設計,內飾設計,配置上下工夫,提升消費者體驗,獲得消費者認可。
相比大眾、通用這些合資品牌,VV7在配置、軸距全面碾壓,同時還有價格優(yōu)勢。
再加上長城自己的網點優(yōu)勢和消費群體,VV7的銷售前景還是很看好的,月銷量過萬基本沒有懸念。
對長城來說,,推出WEY品牌的VV7如果能站穩(wěn),就可以推出更高端的型號進軍更高級的市場,屆時也許會和大眾,通用正面交鋒。
還有更多汽車問題,您可以點擊頂部頭像,關注車哥哥!
本人之前哈弗4s銷售工作3年,期間從,2017年,六月份到18年3月份。
也,兼職WEY的銷售工作,接近于快一年,包括VV7S,VV7C,VV5s,到后來辭職,從事二手車行業(yè),最主要的原因呢,個人對長城哈弗,WEY品牌的,失望與不認同有關,VV7系列基本上原至于哈弗H7,H7地盤和車身結構借鑒沃爾沃XC60,VV7發(fā)動機,地盤車身結構基本上是H7,主要外觀設計,以及更好的內飾,立馬變身豪華品牌,VV5也是如法炮制基本上是H6的底子換了件衣服裝蒜,隨著人們對汽車的理解,像這種體驗差,沒有技術研發(fā)不注重客戶實際所需,遲早被淘汰。
尤其是自己體驗對比后更是堅定這個品牌走不遠,心浮氣躁不知道天高地厚,
以為花點錢買個設計師就能復制H6的成功,殊不知連H6都岌岌可危,豪華品牌不建立在堅實的技術積累,靠外觀顏值根本行不通,變速箱落后,降當遲緩操控體驗差,整個技術實力還相當薄弱,不去好好搞研發(fā),卻想出一些歪主義,分什么藍標紅標,換湯不換藥,妄想靠多生孩子好打仗。殊不知哪個品牌沒有吃過虧?之前奇瑞吉利擴張的教訓就是例子。恕我預言WEY派前途堪憂,H6金字招牌也被廠家玩機海戰(zhàn)把品牌消耗殆盡,產品同質化嚴重,不停的換殼,不注重提升客戶體驗和價值,這樣的產品終究被市場無情淘汰。
最后還是希望中國品牌,少些浮躁沉下心來做好基礎研發(fā),真真正正的為消費者體驗和價值服務。
長城在新車研發(fā)中犯下一個重要的失誤,那就是沒有吸取H8、H9的教訓,H8、H9普遍反映的是動力差、油耗高,作為消費者,最看重的是架駛感受,同級別車相比較,動力、油耗、空間是核心,最后才是外觀設計,必竟車是買來用的,不是買來看,外觀有多漂亮,配置有多高不會帶來真正的買點。
沒有廣告的意思。但是這車的確讓我眼前一亮,讓我對國產車的進步有了更深的認知也讓我更期待國產車。這款車貼合市場主流,外形美觀,動力充沛,配置也不低,重要的是定價親民。開過幾次,感覺都很不錯,比我預期的好。原本以為只是用外觀吸引人,其實不是。再說說很多網友詬病的油耗,其實不高,正常水平,車的自重和駕駛習慣以及排量是決定油耗最重要的因素,而不是無腦的說油耗高。綜合考慮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最后補充一點,WEY的安全系數(shù)很高,比很多合資豪車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