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個人和家庭版碳市場來了,你可以通過賣碳賺錢?碳信用將成為資產

    個人和家庭版碳市場來了,你可以通過賣碳賺錢?碳信用將成為資產

    2022年國內9大碳交易平臺啟動碳普惠共同機制引發(fā)了市場熱議,在今年的第53個世界地球日,北京綠色交易所聯合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上海環(huán)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等國內9大碳交易平臺,啟動碳普惠機制,并且發(fā)布了碳普惠宣言。

    碳普惠的共同機制是什么呢?我們做一個深度的碳市場機制科普:

    碳市場的四個機制

    我們可以把碳交易市場分成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匯市場,碳稅機制,碳普惠機制四個部分,其中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碳交易市場的主體,而其他三個部分是對主體碳交易市場的補充和完善。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主要針對的是參與控排的企業(yè),這些控排企業(yè)往往是屬于高耗能高碳排放的8大行業(yè)類型,比如鋼鐵,水泥,煤化工,石化行業(yè)等。

    去年我們才在上海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第一批參與碳配額履約周期的是發(fā)電行業(yè),納入了2000多家發(fā)電企業(yè),而第二個履約周期將逐步納入8大高耗能行業(yè)的企業(yè),市場將逐步擴容到1萬家以上的控排企業(yè)。

    碳匯市場和平臺的參與者主要是碳減排的第三方服務商和機構,非碳減排的企業(yè)可以投資森林碳匯,竹林碳匯,草原碳匯,光伏風電CCER等,獲得減排量的認證,然后拿到碳交易市場去出售給超排放的企業(yè),獲取碳資產回報,同時實現碳中和目標。

    控排的企業(yè)也可以成立獨立的碳資產公司,投資綠色碳匯資產,來抵消企業(yè)的碳排放量,從而完成履約,還可以增加企業(yè)的綠色碳資產收入。

    碳稅機制則是針對各行各業(yè)的企業(yè)生產產生的碳排放的一個新稅種,歐美發(fā)達經濟體的碳市場很早就有碳稅了,主要針對一些生產高碳產品的企業(yè)。

    目前來看大型企業(yè)和8大高耗能行業(yè)主要是通過碳配額交易市場來控制碳排放,而對于沒有參與控排市場的中小企業(yè),為了降低碳排放量,也需要征收對應的碳稅,這樣就可以覆蓋更多的企業(yè),實現碳中和目標。

    碳普惠共同機制則是針對家庭和個人的微型碳市場,簡單來說就是面向大眾和家庭低碳生活和消費的自愿減排機制,讓每個家庭和個人的碳減排行為量化,參與到碳市場中來,為碳中和貢獻一份力量,把低碳生活和消費理念帶給每一個人。

    在這個碳普惠機制下,每個人,每個家庭點滴行動帶來的碳匯和減排量,可以通過科學核算和認證,變成個人的綠色碳資產,參與到碳交易市場中,把低碳環(huán)保行為變成個人的一種權益和回報。

    碳普惠共同機制需要個人碳金融賬戶

    碳普惠共同機制把原本不同地區(qū)碳交易所的個人和家庭碳數據統一起來,形成一個國內閉環(huán)的碳普惠機制。

    碳普惠機制的建設關鍵的一環(huán)是個人碳金融賬戶,在多地推動碳普惠的同時,部分商業(yè)銀行比如中信銀行,浦發(fā)銀行,建設銀行也推出了個人碳賬戶,并以碳賬戶為基礎,推出了各類綠色金融產品。比如綠色信貸,綠色信用卡,綠色存款等

    碳普惠機制的成型需要智能科技,智能數據,金融機制的多維度融合,才能真正做到把個人,家庭,小微企業(yè)的碳賬戶變成有價值的資產,最終達到碳減排目標,讓每個人參與到碳中和市場。

    碳普惠共同機制打造個人,家庭,小微企業(yè)的碳賬戶,也是為了完成碳減排領域的統一大市場建設,實現跨區(qū)域的碳普惠機制和市場,融入到主流碳排放權交易平臺。

    這意味著未來,我們衣食住行,生活和工作產生的碳排放和減排量,都可以被量化計算,最終變成個人的一個綠色碳資產。

    個人的綠色碳資產將成為一個新的信用符號,體現個人對于環(huán)境的保護和友好程度,為自己帶來更多的綠色融資,或者帶來綠色碳資產的收益。

    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個人碳普惠機制未來可期

    全球碳中和趨勢下,個人和家庭生活和消費環(huán)節(jié),其實就是終端市場的碳中和,只有實現供給側,供應鏈側,終端消費應用側的全面碳中和,我們才能形成一個閉環(huán)的碳減排體系。

    個人和家庭帶來的碳減排量數據,雖然是很小的數據,但是積少成多,我們14億人口,如果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碳普惠賬戶,那么就可以形成一個規(guī)模極大的碳減排量,助力我們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發(fā)電和供熱行業(yè)也好,產品生產企業(yè)也好,最后都是為了滿足個人和家庭的需求,我們談碳減排,碳中和,就必然要把個人的碳普惠量化在內,因為碳排放其實就是人類活動和人類發(fā)展帶來的負產品。

    目前碳配額和碳匯市場都已經初具規(guī)模,但碳普惠和碳稅機制還沒有成型,與歐美碳市場的發(fā)展還存在一定差距,未來要爭奪碳定價權,還需要完善碳市場機制,開發(fā)更多的碳金融支持工具,為雙碳目標服務。

    你覺得碳普惠共同機制有什么用?歡迎訂閱我的碳專欄,分享你的觀點,一起交流。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用戶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日 20:37
    下一篇 2022年8月1日 20:37

    相關推薦

    聯系我們

    聯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