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下列屬于物理變化的有 ①④⑥⑨ ,因為在這些變化過程里,都沒有 新物質生成 ;屬于化學變化的有 ②③⑤⑦⑧⑩ ,因為在這些變化過程里,都 有新物質生成 。
①江河結冰;②鋼鐵生銹;③食物腐敗;④蔗糖溶于水;⑤動物呼吸;⑥石蠟熔化;⑦米酒發(fā)酸;⑧植物的光合作用;⑨自行車胎炸裂;⑩炸藥爆炸。
解釋:①江河結冰:結冰屬于水的凝固,變化前后水分子沒有發(fā)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②鋼鐵生銹:鐵生銹是單質鐵與空氣中的氧氣、水蒸氣反應生成了鐵銹,屬于化學變化。
③食物腐?。菏澄锔瘮≈甘澄镌诟鞣N微生物或細菌的作用下發(fā)生了變質,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④蔗糖溶于水:蔗糖溶于水的過程屬于蔗糖以小分子的形式進入到水中形成水溶液,溶解前后蔗糖分子沒有發(fā)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⑥石蠟熔化:石蠟在受熱的情況下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由原來的固態(tài)變成了液態(tài),但是石蠟中的分子沒有發(fā)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⑦米酒發(fā)酸:米酒發(fā)酸指的是米酒在某些微生物或細菌的作用發(fā)生了變質,產(chǎn)生了酸性的物質,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⑧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葉綠素在光的作用下將二氧化碳、水變成葡萄糖的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⑨自行車胎炸裂:自行車胎炸裂主要是因為輪胎內的氣體受到高溫而膨脹,造成輪胎內氣壓過大造成輪胎炸裂,但是炸裂前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⑩炸藥爆炸:炸藥爆炸指的是炸藥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大量的能量和氣體,然后大量的能量讓氣體短時間內積聚壓力,從而發(fā)生爆炸,此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題目二: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①⑤⑥⑦⑧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②③④⑨⑩ 。
①電燈發(fā)光;②酒精燃燒;③白糖受熱變黑;④銅生銹變成銅綠;⑤鎂鋁合金制作合金窗;⑥制作檸檬綠茶;⑦濕衣服晾干;⑧鐵柱磨成針;⑨燃放煙花;⑩玉米釀成酒。
解釋:①電燈發(fā)光的工作原理是電流通過燈絲(鎢絲,熔點達3000多攝氏度)時產(chǎn)生熱量,螺旋狀的燈絲不斷將熱量聚集,使得燈絲的溫度達2000攝氏度以上,燈絲在處于白熾狀態(tài)時,就像燒紅了的鐵能發(fā)光一樣而發(fā)出光來。此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②酒精燃燒:酒精燃燒是酒精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大量熱,屬于化學變化。
③白糖受熱變黑:白糖受熱變黑原因是白糖分子在受熱的情況下發(fā)生分解,生成了單質碳和水,所以會變黑,此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④銅生銹變成銅綠:銅生銹是單質銅與空氣中的氧氣、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堿式碳酸銅(外觀呈綠色),屬于化學變化。
⑤鎂鋁合金制作合金窗:用鎂鋁合金制作合金窗,利用的是金屬的延展性,此過程只是改變了合金的形狀,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⑥制作檸檬綠茶:在制作檸檬綠茶時,主要涉及原料中可溶性物質如檸檬酸、茶多酚、糖等物質在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過程,此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⑦濕衣服晾干:濕衣服晾干屬于水的蒸發(fā),是物理變化。
⑧鐵柱磨成針:將鐵柱磨成針只是改變了鐵的形狀,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⑨燃放煙花:燃放煙花是煙花中的火藥在點燃的情況下與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屬于化學變化。
⑩玉米釀成酒:玉米釀成酒是玉米中的淀粉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發(fā)生分解,生成了酒精,屬于化學變化。
題目三:將相應序號填在下列橫線上。
A. 物理性質 B. 化學性質 C. 物理變化 D. 化學變化
(1)碳酸氫銨是一種固體 A ,加熱碳酸氫銨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 D 。
(2)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A 。
(3)加熱時產(chǎn)生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珠 C 。
(4)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 A ,無毒,可燃燒 B 。
(5)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后變渾濁 D 。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 。
(7)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 A 。
(8)塊狀膽礬變成粉末狀膽礬 C 。
(9)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B 。
(10)用冰塊雕刻成“冰墩墩”造型 C 。
解釋:性質描述的是客觀存在的特性,常用“能”、“會”、“難”、“易”、“可”等字眼,屬于靜態(tài);變化描述的是動態(tài)過程。
(1)碳酸氫銨是一種固體,屬于靜態(tài)的形狀描述,屬于物理性質。加熱碳酸氫銨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描述的是動態(tài)的化學反應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2)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屬于靜態(tài)的氣味描述,屬于物理性質。
(3)加熱時產(chǎn)生的水蒸氣在試管口凝結成水珠,描述的是水蒸氣液化的動態(tài)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4)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屬于靜態(tài)的狀態(tài)和顏色描述,屬于物理性質。無毒,可燃燒,屬于對毒性和可燃性的客觀描述,屬于化學性質。
(5)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后變渾濁,描述的是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的動態(tài)過程,屬于化學變化。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描述的是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的一種客觀存在的特性,屬于化學性質。
(7)酒精能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描述的是酒精能溶于水的特性,以及碘、酚酞能溶解在酒精中的特性,屬于溶解性范疇,屬于物理性質。
(8)塊狀膽礬變成粉末狀膽礬,描述的是改變物質形狀的動態(tài)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9)鐵生銹是化學變化,而“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描述的是鐵“易生銹”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
(10)用冰塊雕刻成“冰墩墩”造型,描述的也是改變物質形狀的動態(tài)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