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遙說:“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生活處處都會給人留下驚喜,或好或壞,所以這樣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走在時間的畫卷里,去描繪屬于自己的水墨丹青。
人這一生,陰霾與光明相對,痛苦與快樂相對在這條道路上,一路迷茫,一路參悟,得志時放聲高歌把酒言歡,失意時獨自落寞忍受孤獨,很多人常問,這一生,該以怎樣的心性走完?
國學(xué)大師曾仕強(qiáng)總結(jié)了多個人生真諦,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fā)。
一、 人生,就是每個人盡可能將缺角修成圓滿。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缺角,正所謂不夠圓滿,才需要追求圓滿。所謂人生,就是每個人盡可能將缺角修成圓滿。
人生無論怎么選擇,都會有所遺憾,正是這份遺憾,讓人無限懷念,無論怎么精心策劃,最終也敵不過命運的安排,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一個個小小的缺憾修補(bǔ),盡可能的圓滿。
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認(rèn)為不幸福,因為沒有錢,等到有錢了,卻也不幸福了,因為除了錢一無所有。真正要做的,就是盡力讓每個時間段的人生都能夠幸福,這就是圓滿。年輕時候沒錢,但是卻能夠因為自己正值青春,努力奮斗而感到幸福。等到年中有錢,能夠因為家庭美滿生活富裕而感到幸福,這就是圓滿,把不同的缺憾和不足,修修補(bǔ)補(bǔ),盡力圓滿。
二、 人生不要求全,如果一定要求全,就要加上兩個字,叫委屈,委屈才能求全。
人生來一路成長,都在追求一個“全”,沒有誰能夠順風(fēng)順?biāo)@得這個“全”,即便是權(quán)力至上的“十全老人”乾隆皇帝,都不能保證自己真正的“全”。
曾仕強(qiáng)說一定要求全,就要加上兩個字——委屈。一個人受委屈才能求全,一個人如果經(jīng)不起委屈,那就不要求全,這樣才能得其平。
委屈不是受盡屈辱,而是求全的前奏,人不可能沒有委屈,正所謂三十年河?xùn)|,三十年河西。沒有誰一直浸在幸福的人生里,在委屈的生活中練就自己,才能體會幸福,才能在幸福來臨的時候,用更加寬厚的臂膀去擁抱它。
三、 把自己修正、改造得更好,才是我們應(yīng)該終身全力以赴的事情。
網(wǎng)上有段子說:試圖改變他人的人都是神經(jīng)病,只有改變自己,才是最正常的選擇。花大把時間改變他人,最終還是成為他人笑料,倒不如好好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加強(qiáng)大,多加修持自己,不能夠本末倒置。
人生在早春暮晚的繾綣中前行,慎獨修身,強(qiáng)大自己的內(nèi)心,抵御時光留給我們的無盡風(fēng)華。做自己能夠做的,努力做自己想要做到的,如若每個人如此,何來改變他人之說?
四、 人值得一輩子去修持的,說起來就是一個字:仁。
儒家講究“仁”,這是我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tǒng),《大學(xué)》釋義“仁”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人應(yīng)該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斷提升完善自己的品德,以此來影響感化他人,使得所處的社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人們講究奉獻(xiàn),講究至善,眾生也都有不同的覺悟與修養(yǎng),但是,每一位都能盡力而為,修好自己本心,修好自己品性,這也是一種“仁”。不如像草木魚蟲一般,順著自然所給的本性生活,去修身,去養(yǎng)心。
五、 人所爭的就是那口氣而已,那口氣都爭不到,就什么都沒有了。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永不服輸?shù)哪铑^,因為有競爭,所以就有了永不言敗一說,失意的時候會問問蒼天,為何自己樣樣不如人,能否放自己一條生路。
曾仕強(qiáng)說人生只有一條生路,兩個字就講清楚了:爭氣。 為自己爭一口氣,這口氣,是贏得人生的關(guān)鍵,如果這口氣都不去爭,那就一無所有。
人是有競爭力的高等動物,在社會生活中,難免失敗,但是爭氣,就是將失敗轉(zhuǎn)化為成功的信念之一,這一口氣支撐自己往前沖,生活便又燃起了希望之火,生生不息。
走過半生滄桑,一路風(fēng)雨兼程,花開花落有時,內(nèi)心已修煉強(qiáng)大,人生的風(fēng)景會更加多彩,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在未來遇見更強(qiáng)大的自己。
感謝您的閱讀!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