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大華
祁陽是一個出“奇”的神奇的地方。祁陽最著名的奇,當屬元結撰文、顏真卿正書的《大唐中興頌》,被譽為浯溪“摩崖三奇”。浯溪的“奇”,恢弘大氣,歷史底蘊深厚,千古傳頌。而河流沙灘上呈現(xiàn)出來的奇石的“奇”,則另有一番風味。
祁陽屬五嶺山系,境內有湘江和湘江一級支流白水、祁水等大小河流兩百五十多條,經(jīng)過億萬年的地殼運動及河水沖刷,成全了祁陽奇石的橫空出世。自古以來,祁陽奇石就深得愛石者的珍愛和收藏。
我愛上祁陽奇石,緣于前年初春沿湘江大堤去祁陽湘江一橋散步的一次平常經(jīng)歷。那天,我散步到附近,在沙灘上悠然地轉了好一會,順手抓起一塊長方形的石頭,感覺光滑細膩,握在手里有一絲絲微涼,很是舒服,就拿著它來到水邊,用河水洗凈石頭身上的沙子,便起身上了大堤,一路健步往回走?;氐郊依铮煲汛罅?。我將石頭放在陽臺上,用手機從四個側面拍了照,然后就置于書房電腦桌上的一旁,再未管它。
幾天后,我突然想起手機中的石頭照片,就一張一張地放大來看。到最后一張時,竟詫異地發(fā)現(xiàn)照片的中間,有一個少女的圖像:鴨蛋形的頭部輪廓,眼睛、鼻子、嘴巴搭配得體,恰到好處,一條半圓形的長長的發(fā)辮,自然地彎在胸前,雖然有些許朦朧,卻栩栩如生,煞是迷人。我趕緊放下手機,拿起那塊石頭反復細看,一陣驚喜不由涌上心頭。
自從愛上了祁陽奇石,尋撿奇石的愿望,就像一束在胸中燃燒的火焰,越來越強烈。我便經(jīng)常一人,抑或約上一二好友,到沙灘上俯身尋尋覓覓,如果有緣撿到三兩個心儀的寶貝,那就是一件無法言表的快事、美事了。
從某種程度上說,我與奇石,還是比較有緣的。雖然,我至今未能遇上像“歲月”那樣,酷似一位西洋老婦人頭像的奇石,沒有得到像“東坡肉石”那樣一塊出鍋不久而噴香的“紅燒肉”,未能獲得像“小雞出殼”那樣色澤淡黃、毛茸茸的小雞從蛋殼向外張望的美石,更沒有遇上像“中國虎”那樣造型奇?zhèn)?/a>、色彩飛揚的大化彩玉石絕品,卻也有幸獲得一些自以為不錯的奇石。譬如獅子石:此石狀若圓形,重不過一斤,其褐色的石面上,有米黃色圖案,猶如一頭獅子雄立于白云之上,昂首挺胸,氣質軒昂,活靈活現(xiàn)。譬如梯田石:其形宛如一座陡峻的平頂大山,一圈又一圈淡黃的曲線,自下而上纏繞,若一層層梯田,直上藍天白云間,好一派豐收景象。再如奔馬石:這塊奇石,表面雖然不甚光滑,但石上圖案清晰可見,仿佛一匹白色天馬,腳踏幾縷祥云,正奮蹄馳騁藍天,放牧白云。還有荷葉石、丹心石、盤龍石、孔雀石等,都惟妙惟肖,讓人愛不釋手……
這些奇石,我把它們一一擺放在書房的書柜和電腦桌上,有序無序,竟也生出一道可讓人觀賞的風景線。每有朋友來訪,稍經(jīng)寒暄,我便請其到書房一坐,共同欣賞和品味奇石的奇情異趣,無不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如果說袒露的沙灘,是一頁翻開的書,那一顆顆石頭就是寫在書上的文字,它們雖然若小草一樣平凡,卻深深蘊藏著千奇百怪的詩情畫意,蘊藏著一種來自遠古的奇石文化,有待人們去用心解讀,去慧眼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