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_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_天堂v在线视频_亚洲五月天婷婷中文网站

  • <menu id="lky3g"></menu>
  • <style id="lky3g"></style>
    <pre id="lky3g"><tt id="lky3g"></tt></pre>

    2022年的華語樂壇怎么了?連網(wǎng)絡熱歌都不熱了

    2022年的華語樂壇怎么了?連網(wǎng)絡熱歌都不熱了

    還記得前幾年,每當盤點“年度十大金曲”“十大熱歌”的時候,都會引來全網(wǎng)熱議,因為上榜的歌曲,都是那些我們聽到耳朵起繭卻又一言難盡的“網(wǎng)絡神曲”。大家就會感慨,華語樂壇是真的沒落了!

    但今年大家發(fā)現(xiàn)沒有,好像網(wǎng)絡神曲都開始青黃不接了。

    2017年,火了《我們不一樣》《廣東愛情故事》《說散就散》等歌曲;

    2018年,火了《學貓叫》《沙漠駱駝》《嘴巴嘟嘟》《生僻字》等歌曲;

    2019年,火了《你的答案》《芒種》《大碗寬面》《下山》等歌曲;

    2020年,火了《笑納》《舊夢一場》《橋邊姑娘》《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歌曲;

    2021年,火了《大風吹》《踏山河》《白月光與朱砂痣》《錯位時空》等歌曲……

    聽到這些歌名,你是不是也有種“爺青回”的錯覺?

    那今年呢,大半年過去了,火了啥歌?

    我唯一能想起的,大概就一首陳奕迅的“小學生之歌”,還是去年的歌,其他真沒有什么特別火的。

    咦,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華語樂壇要荒蕪到連“神曲”都沒幾首聽了的地步?

    另一方面,當這些神曲不再充斥我們的耳朵,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如果說神曲的空間小了,就意味著優(yōu)質金曲增多的話,那當然是好事。但未必啊,今年又有什么實力主流歌手推出了口碑佳作嗎?

    你肯定想到了周杰倫,對不對?最偉大的作品,不是嗎?

    不過再偉大也不復當年了,新專輯確實掀起了一陣狂歡,也狂掃了2個多億……但終究也是一陣風,過去了就過去了,不見得就比那些網(wǎng)絡熱歌維持更久的熱度。這2個億中,至少有1.9億是為周董的曾經買單。

    網(wǎng)絡熱歌之所以退潮,一定有其他原因,而跟周杰倫等主流歌手沒有什么關系。

    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熱歌是確實不太好做了。

    前幾年,只要用萬能和弦套上兩句上口的旋律(重點是副歌,主歌隨意),弄點帶古風或小清新或正能量的歌詞,上傳,如果再花點錢宣發(fā),很容易就能通過短視頻火遍全網(wǎng)。而現(xiàn)在,就遠遠沒這么簡單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內卷。打造網(wǎng)絡熱歌這一行更是難免??吹竭@一行有利可圖,很多資本就涌了進來,公司越來越多,大家瘋狂做歌,瘋狂砸錢營銷。結果是營銷成本大幅且持續(xù)上升,做了歌都推不起了,推不火就砸手里,風險越來越大。

    越是這樣,大家在做歌方面就越追求短平快,大家拼速度,追熱點,沒人會去慢工出細活了。

    每天大量新歌的涌入,也加劇了流量分化,歌曲更新迭代比之前快了好幾倍。平臺資源本身有限,歌曲體量的暴增,使得每首歌的宣發(fā)效果大打折扣。也許投入比過去多得多的宣發(fā)成本,也未必能看到明顯效果。

    你看,之前成功打造了《你的答案》《星辰大?!泛汀洞箫L吹》的好樂無荒公司,今年也沒有爆款出來了;曾打造《紅昭愿》和《芒種》的音闕詩聽團隊,也好久沒有走紅的熱歌了;

    更別說前幾年那些風靡一時的熱歌創(chuàng)作者,如唱《綠色》、《你的酒館對我打了烊》的陳雪凝,唱《我曾》、《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的隔壁老樊,唱《沙漠駱駝》的展展與羅羅,以及雙笙、花粥、大壯、李袁杰等,一個個都銷聲匿跡了……

    他們都干啥去了?不想火嗎?誰不想火啊,就是難了!以前運氣好,現(xiàn)在都被卷沒了。

    除了熱歌公司的內卷,平臺方面也有了相應的變化。短視頻平臺基于版權和利益考慮,開始成立自己的音樂品牌,自研熱歌。這樣一來,平臺在流量方面肯定就會重點扶持自有內容,這讓熱歌公司越發(fā)覺得事倍功半,突圍困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熱歌公司推不出熱歌,不僅賺不到快錢,還會持續(xù)虧錢,虧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退出了。

    熱歌公司經歷一輪洗牌后,熱歌創(chuàng)作模式也將迎來改變。也許洗腦神曲的快餐式創(chuàng)作模式終將被淘汰,市場需要更多優(yōu)質的音樂內容來填補,如《孤勇者》《萬疆》《這世界那么多人》和《光的方向》等更具品質的歌曲逐漸占據(jù)短視頻市場。

    其實,真正有短視頻“熱歌”這個概念,大概就是從4年前《學貓叫》那時開始的。所以《學貓叫》算得上一個里程碑作品,至今依然被人拿來嘲弄不止,成為歌曲的熱度與內涵極不匹配的一個典型。

    短短四年時間,熱歌就迎來了屬于它的轉型期和陣痛期。

    按理說,“熱歌”與“好歌”不應成為矛盾的兩個概念,而應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之前幾年,這兩者確實很難去畫上等號。

    如今,熱歌看似降溫了,但不等于消失,這個概念會一直存在,只是從之前的野蠻生長,到如今門檻更高了。也許,以后的“熱歌”不再飽受大眾詬病了吧。

    雖然目前市面上也并沒有多少又叫好又叫座的華語歌曲,但相信這一天會慢慢到來。

    這些年來,華語樂壇一直被唱衰。而樂壇看起來衰落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源于兩點,一是流量綁架了歌手,二是短視頻綁架了音樂。

    一個歌手,你若沒有流量,你唱什么歌都沒人聽到;你若是頂流,哪怕放個P也是香的;

    一首歌曲,你若沒搭上短視頻這列快車,再好的歌也無人問津;若是通過短視頻火了,再爛的歌也能家喻戶曉。

    是不是這么個情況?

    自從去年開展娛樂圈亂象整改之后,流量已經漸漸不香了;而現(xiàn)在,網(wǎng)絡神曲也漸漸不神了。但我相信這都是好的開始,一切開始往規(guī)范、合理的方面發(fā)展吧。希望好的歌手和作品更容易被看到,希望華語樂壇明天會更好。

    鄭重聲明:本文內容及圖片均整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管理員(admin#wlmqw.com)刪除。
    (0)
    用戶投稿
    上一篇 2022年8月11日 11:34
    下一篇 2022年8月11日 11:35

    相關推薦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郵箱:admin#wlmqw.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10:30-18:30,節(jié)假日休息